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3篇(动漫基地项目法律方案)

时间:2022-10-08 12:50:44 建议书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3篇(动漫基地项目法律方案),以供参考。

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3篇(动漫基地项目法律方案)

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1

  核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青龙镇农科站科技特派员 包广席)

  为了加快核桃产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经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特提出如下项目建议:

  一、基本情况

  海关村委会地处滇中南部,位于华宁县青龙镇西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地域面积平方公里,区域海拔1735——2210米,东南与本镇紫马龙、海镜两个村委会接壤,东北与本镇大村村委会、澄江的海口镇相连,西至抚仙湖与江川县一衣带水。境内东高西低,坡陡箐深,地形复杂,土壤适应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2009年末,全村有949户农户3452人(劳动力1840人),有耕地3724亩,其中:田916亩,地2808亩,人均耕地亩;全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粮食总产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113元。

  二、建设条件

  一是全村委会现有1015亩可改造种植核桃的平缓坡耕地,地块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足质好、雨量充足、引水灌溉方便。

  二是当地群众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基础扎实,易获成功。目前,全村有395户农户种核桃1752株

(约172亩),有的已经挂果,有的已经进入盛果期,有的农户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因此,农户栽种核桃的积极性较高。

  三是可用当地的铁核桃品种就地育苗,培育足够多的壮苗,即能保证核桃产业规模发展所需用苗,又可避免因远程运输给树苗造成损害,从而按时按质保证核桃进行大田移栽。

  四是核桃树的果实、青皮、种壳、木材及枝叶各有用途。尤其是核桃仁,其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63℅左右,(90℅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人体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硬化),蛋白质含量℅,其中含有18种氨基酸,除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较多的精氨酸。同时核桃仁、核桃叶和枝条对泌尿系统经石、慢性气管炎、皮炎湿疹及痢疾疗效很高。核桃树枝叶茂盛,根系庞大对绿化山,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是优质高档核桃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栽培核桃,总产量达到11亿多千克,而核桃出口国不超过10个,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30℅左右,有60℅多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我国核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10℅左右,产品基本上内销。

  六是村委会所在地距青龙集市仅有16公里、距澄江和江川县城也只有20公里左右、距华宁县城也只50公里,且

  公路畅通,运输方便。

  三、基地选址及规模

  基地选址于我村龙母村民小组“羊尖山”山脚下,海拔2085米,距村委会所在地8公里,现在,已建核桃园面积97亩,平均每亩栽树株,共栽1115株(2006年12月16日移栽)。

  四、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共需投资万元。分别是:

  1、核桃园的租赁费每年1500元,租用30年,共需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需万元。⑴地头间建16立方米水窖3个,需万元。⑵铺设引水6分硬塑料皮管300米,需万元。⑶新修2公里公路,需3万元。⑷建守果简易房平方米,需万元。⑸建基地防护栏1200米,需万元,(其中水泥柱240棵,需2880元;刺铁丝1600米,需4680元)。⑺电路架接费万元。

  3、前期生产投入需万元。⑴树苗及嫁接枝条款万元。⑵地块开垦整改费万元。⑶化肥农药支出万元。

  4、网络服务订阅及通讯费万元。

(二)、资金筹措

  总投资中,万元由科技派员自行筹措,(现已投入

  万元,主要用于支付:树苗款万元;开垦整改挖塘工时款1万元;化肥农药款万元;购买水泥柱、刺铁丝及栽水泥柱与串铁丝工时款万元;蓄水池材料工时费万元;中耕管理工时费万元),其余7万元恳请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帮助投资。

  五、效益分析

  97亩核桃基地种期30年内,每亩栽株核桃,共栽1115株,预计栽种第8年开始挂果,第10年进入盛果期,第8——10年间累计干果产量3万公斤,第11——30年累计干果产量万公斤,租地期间共计产量万公斤,以核桃干果市场现价20元/公斤计算,计总收入1754万元,除去种苗嫁接、化肥、农药、中耕管理工时费、守果采果、地租费701万元外,净收入1053万元,年净收万元。另外,核桃种植简便易行,管理粗放,风险小,通过基地的建设可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核桃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基地位于抚仙湖径流上,对预防抚仙湖环境污染,保护水质方面更是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立项扶持。

  六、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华宁县委、县政府为了建设外向型生态农业县,制定了科学的“三棵树”(核桃、柿子和柑桔)发展规划,对“三个产业”的发展给予很多的政策支持和优

  惠。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下派干部(特别是科技特派员),通过合伙、合资、入股、租赁等方式来兴办实体,促进和带动当地农户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二)、技术保障

  1、我自1996年8月从玉溪农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青龙农科站工作。在多年来,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给合,学以致用,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地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圆满完成山岐核桃基地的改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核桃基地的顺利的实施和今后的管理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技术措施⑴选择植株健壮的两年生铁核桃实生苗移栽,成活后用当地优良品种“砂壳”的枝条进行嫁接。该品种具有旱熟,果实胞满、含油量高、香味浓等特点。⑵核桃园地栽植栽前挖塘,塘长、宽、深各80公分,移栽规格:株距8米,行距6米或株距7米,行距7米。⑶栽植日期,2006年12月16——17日。⑷栽后管理修剪定干、埋土防害、补水、查苗补苗、除草松土、合理施肥、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及鼠害。

(三)、资金保障现在,我就业在青龙镇农科站,(1996年8月从玉溪农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青龙镇农科站工作,2001年被聘为助理农艺师,2004年县委、政府下派干部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是一名国家科技干部,有稳定的工作

  和固定的收入,能够保证该基地建设项目后续资金的注入。

  2011年2月22日

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2

  桑蚕基地建设项目

  建议书

  郧县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三年五月

  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意义

  郧县地处秦巴山区,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水库的核心水源区,具有发展蚕桑产业最适宜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是蚕桑生产最适宜区。同时,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人力资源丰富,蚕桑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桑蚕产业对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郧县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依据在于:①郧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农业县,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益普遍较低,致力发展低耗高效型商品化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②郧县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势在必行。③郧县产业结构单一,系统功能脆弱。调整经济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全县蚕桑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和秦巴片区扶贫开发等政策的支持,为我们建设绿色经济强

  县提供机遇。但目前我们的蚕桑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比较落后,茧产品产、质量还不稳定,本项目实施,将为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培训基地,为新技术试验研究提供基础保障,为蚕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示范。

  3、是生态保护和绿化、美化的需要。桑树属于阔叶多年生乔木,具有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发芽早等特点,是“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在郧县目前推广的湖桑品种不仅可在好田好地生长良好,而且在坡耕地种植也有较高的产叶量,既可以采叶养蚕又可以防灾抗涝。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与其它农经作物相比,桑蚕业在整个农产品中经济比较效益明显,收益较高,是一般农经作物的2倍以上。当项目建设完成后,全县将有10万亩桑园履盖在丹江口库区内,不仅美化、绿化了家园,而且对郧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区域

  城关、刘洞、白浪、胡家营、鲍峡五个乡镇

  四、建设目标

(一)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目标

  蚕桑生产是一个传统而又新兴的产业。郧县的桑蚕产业由于现有规模小,经济条件限制,新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生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难以提高,产品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桑园。该项

  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后续加工,延伸桑蚕产业链条,推动整个蚕桑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二)带动农民目标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每个养蚕专业村培训50名养蚕科技带头人;户户1名养蚕明白人;养蚕农户人均增收300元。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规模

  新植优质高产桑园亩

(二)建设内容

  2013年---2015年:每年分别完成栽桑亩,开展种植农户培训万人次;建小蚕共育室100间(4000平方米),养蚕大棚10万平方米,养蚕用房万平方米。

(三)项目建设起止年限

  2013年---2015年

(四)项目建设计划与进度

  2013年1月~5月完成项目前期规划;

  2013年6月~10月完成桑蚕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11月~2015年底完成栽桑亩,开展种植农户培训万人次;建成小蚕共育室300间(平方米),养蚕大棚30万平方米,养蚕用房万平方米。

  六、总投资及协作需求

(一)项目投资总规模

  以2012郧县相关物资市场价格及工时费为标准,参考国家以工代赈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建设项目等进行亩桑园建设投资预算,物价波动费不计入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县内及栽植农户自筹7159万元,银行贷款3500万元,请求对口协作部门扶持解决1230万元。

(二)项目协作需求

  需对口协作部门扶持资金123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1、种苗款补贴:1350万元×60%=810万元;

  2、培训费:45万元;

  5、购买养蚕套用具补贴:750×50%=375万元。

  七、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达到生产设计能力后,亩桑园年产鲜茧3600吨,桑柴3万吨,蚕沙万吨。按鲜茧元/吨,桑柴及蚕沙300元/吨计算,年总产值万元。扣除生产成本9306万元,年纯收益6204万元。通过丝、绸、服装、袋料香菇、蚕沙养鱼等循环利用和后道深加工,工业产值可达

  万元以上,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可达亿元。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县蚕桑生产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蚕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实施可带动蚕区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增加工业与服务业社会就业人以上,并使项目区老人与弱势人群参与养蚕,得到锻炼和培训,科技文化素质和商品意识普遍提高,人均增收300元。

(三)生态效益

  1、可提高植被覆盖率,起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每亩桑园年修剪桑枝1吨作为燃料替代薪柴,可有效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

  2、项目建设,将推动蚕桑等林木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与保护产生积极作用。

  八、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 郧县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 系 人:鲍喜惠(电话:0719—;手机:***)

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3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镇**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申报单位:*县**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点:*县**镇**村

  实施年限:2011年1月-2011年12月

  投资规模:88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18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群众自筹3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镇**生猪养殖示范村是全县生猪饲养量最大的专业村之一,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全村4个村民小组,252户943口人,耕地面积1360亩。200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1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村养猪业从2005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成为全县生猪存栏最多,品种质量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养猪专业村之一。2008年全村养猪户160户,占总户数的%,其中存栏百头以上养殖户30户。养殖品种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和达兰猪为主,生猪存栏6200头,出栏8300头,养猪业产值1100万元,纯收入249万元,农民养猪业人均纯收入264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是全县第一养猪专业村,2008年该村成立了我县第一个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2009年,**镇党委、政府会同县畜牧兽医局在认真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镇**村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实施方案》,发展存栏百头以上养猪户50户,每户新建标准猪舍200平方米。全村生猪存栏达1万头,出栏2万头以上,实现产值2000万元,纯收入400万元,养猪业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241元,使养殖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支柱产业。

  三、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在**村建设基础母猪存栏600头的良种仔猪繁育场1个,建设年出栏生猪头的标准化圈舍50幢,全村年均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养猪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收入480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四、发展模式

  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由**村良种仔猪繁育场向全村70户养猪大户统一提供猪苗,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提供投入品、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收购和分户饲养、分户管理、分户核算的“五统三分”模式,并依靠政策促进、科技推动、典型带动和效益驱动,促使全村生猪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五、项目建设内容

  充分利用现有猪舍,采取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良种猪繁育场,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优良生猪品种进行杂交,繁育推广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发展养猪业对良种的需要。具体建设内容是:

  1、仔猪繁育场建设:共需建设建标准化猪舍3760平方米,。其中新建20个种公猪栏、600个母猪栏,需配种房2300平方米;建设母猪分娩舍8间600平方米,建设仔猪保育舍7间560平方米,每间可容纳仔猪207头;料库及饲料加工车间300平方米。新建办公用房200平方米。购置产床100个,换气扇30台,供暖设备一套,5吨饲料粉碎拌和机一台,清洗消毒机3台等。

  2、标准化育肥舍建设:新建育肥舍50幢6000平方米,每幢可容纳商品猪100头。

  3、良种引进:购买种公猪20头,购进二元良种母猪600头。

  六、资金概算及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88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18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群众自筹3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

  1、仔猪繁育场建设:新建标准化猪舍每平方米按400元计,3760平方米需资金万元;

  2、标准化育肥猪舍建设:新建标准化猪舍每平方米按400元计,6000平方米需资金240万元;

  3、良种引进:种猪平均每头按2000元计,620头需资金124万元。

  4、设备购置:购置产床100个,按照每个2000元计算,共需要20万元;饲料加工设备两套(粉碎机、搅拌机,每套按照3万元、共需要6万元;取暖设备一套(包括锅炉,测温系统等18万元;降温系统(风机、湿帘14万;消

  毒机三台3万,农用车一辆万元,合计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600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仔猪头,收入240万元;育肥出栏后,可增加收入240万元,两项共计纯收入480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带动,必将推动该地区养猪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良种覆盖率、提高养猪业科技含量,对转变生产方式、推广健康养殖、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保障措施

  1、优化技术服务。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对**村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开展技术承包,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明确技术服务的内容和任务,为养殖场(户提供标准化养殖圈舍建设图纸,指导圈舍建设和后续技术服务。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专家,成立“科技流动服务队”,开通技术服务专家热线电话,为养殖场(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

  2、抓好疫病防治。组织乡村防疫人员及时进村入户,督促养殖户按程序免疫,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注苗、挂标、建档率全部达到100%,全面提高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保障生猪产业安全发展。

  3、强化技术培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要围绕生猪产业的发展,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生猪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技术力量,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至少每月在**村开展一次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利用1—2年时间,使每个养殖户

  拥有1名科技能手。

动漫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3篇(动漫基地项目法律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