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4篇(语文高一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12 15:06:02 工作计划

  我们的大脑不会像机器一样一直高速运转,所以提前备好工作计划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计划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4篇(语文高一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4篇(语文高一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1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

  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七、教学工作安排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

  一、

  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

  三、

  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公开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15(文言文)

  第二单元16 —30(美的真谛)

  第三单元21—31(透视人生百相)

  第四单元32—44(建构精神家园)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课外活动

  1、在“校园文化周”中举行“背诵大赛”。

  2、4月和6月分分别举办“鲁迅小说赏析专题” “《红楼梦》赏析”讲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研究新教材,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以课改教学理念为实践指导,加强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与探索。

  二、工作构想

  高一年级上学期,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新教材不仅内容新,而且容量大,除必修

  (一)和必修

  (二)教材中的八个专题教学外,还要结合活动体验、问题探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几方面落实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如何利用好每周5课时的有限时间,更有效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备课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备课组老师经过讨论,制定如下计划:

  一、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完成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顺利转换。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本备课组经过讨论,在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精讲重点篇目,以点带面,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提高语文素养。

  (二)、在写作指导和实践方面,坚持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且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或随笔。

  大作文从叙事、记人、写景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构思与措辞造句等能力,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周记可以写高中新生活体验和感悟,可以写经典名著及其他优秀读物的读书笔记,多渠道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业作文应及时修改,及时反馈,注重讲评。

  (三)、在表达与交流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上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此外,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练字、背诵、默写等基础训练。对书写较差的同学进行练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这部分学生的“坐功”,这对于十六七岁、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

  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早读时间:周

  三、五早上7:00-7:20,教师应按时下班,利用《晨读本》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随堂抽查背诵或默写。(后附早读安排表)

  三、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新教材新教法

  定期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必修

  (一)和必修

  (二)教材中每个专题的每个板块各有分工:由一人主备,主备人提供教案、课件及相关资料(或资源),再由备课组集体讨论。在共性化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再根据各自班级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努力发挥个性化的教学特长。同时,在备课组内进行推磨式听课,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日20:00—21:00,集体备课地点:高一年级办公室。(后附集体备课安排表)

  围绕如何实施新课标,用好模块教材,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研究课题定在努力探究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如何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根据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次。听课前请告知任课教师,听课时应做好记录,并积极撰写论文,彼此交流鞭策,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

  四、因材施教,定期检测,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利用语文《同步手册》等进行每课一练,每学期要出六张单元测试卷,其中有四次统一测试,包括段考前测试、段考、期考前测试与期考。其余自己留用为练习。一般由科任教师单独完成批改,段考与期考实行流水改卷。原则上不鼓励个别班级增加测试次数,应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如需增加测试,请报知备课组长。(后附出卷要求和出卷安排表)

  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文水平,教学中应该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帮扶落后,表彰优秀,对落后学生,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补缺、补漏;对优秀学生,除了巩固其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等方式,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科尖子生。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中,我们备课组成员将学习并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切实落实各工作要点,打好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基础,切实辅导学生适应高中教学,完成初中学习模式向高中学习模式的转换。全组上下以高尚的师德互励,以严谨的作风互勉,以满腔的热忱互助,努力打造一个精诚协作、和谐奋进的集体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3

  2018年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随着春天脚步的不断临近,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本期的主要任务

  完成本期教本和读本的教学任务; 2.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3.加强备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 教学工作 必修课 教本

  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

  一、

  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

  三、

  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 ———— 读本 第一单元 1—8 第二单元 9—20 第三单元 21—31 第四单元 32—44 第五单元 45—55 第六单元 56—65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作文教学

  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单元检测

  本期安排4个单元检测。命题分工 第五单元检测题命题人: 游俊松 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命题人:罗晓晖 3.第六单元命题人: 汪晓丹

  4.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命题人:邓惠鑫 课时进度

  全期21周。按授课18周每周5课时计,全期共单元检测4个,安排5课时。 2.具体安排

  教本:8课时ⅹ6单元 48课时 读本:30课时 1-8课 3课时 9-20课 5课时 21-31课 2课时 32-44课 5课时

  90课时。45-55课 6课时 56-65课 5课时 66-68课 1课时 69-74课 2课时 75-79课 1课时 写作: 10课时 机动: 2课 合计: 90课时 小编精心推荐

  教学计划 | 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4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

  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电子阅读(图书阅读)+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五、改变写作的方式,自编个人作品集。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作文教学,其操作程序为:

  1、编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5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每学期期中出版,在家长会时赠送给到会家长。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每学期出版一次。作品入选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作品获奖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时间为一周,地点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

  一、

  二、

  三、

  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作者。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二)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三)

  一、教学思想: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引导尤为重要。因此,高一的语文教学,应在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在教学方面,应该着眼于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水平上。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授的高一(1)班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对文体不熟悉,语法知识很薄弱。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态度好。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为粤教版必修

  一、二。必修一以古诗、散文和传记为主;必修二以现代诗歌、文言文和散文为主。写作的教学重点为记叙文。

  四、教学计划:

  1、步步为营,夯实基础。这批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后续的语文学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会在课堂的教学中加入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文言语法的学习,文言句式的学习。具体是以专题的形式,对语法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语法有一个系统和直观的了解。并通过练习,强化这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2、以“以本为本”,拓展课外知识。整体的教学应课本的知识为主,但语文的考察基本上都是在课外进行,语文学习功用也是学在课堂而应用在生活。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在保证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将课堂的原理应用在课外知识的学习中。

  3、勤读勤练,充实人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长期的积累。积累与阅读相关,更与练笔有关。本学期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周一篇周记(一周为随笔,一周为书评)。每两周阅读完一本课外书。

  4、完善错题本的整理。督促学生做好错题的收集,争取在学期末能够完成一本高一语文教学资料的编写,用做知识的整理及学生以后的复习。

  高一语文组:郑**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共4篇(语文高一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15篇)(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