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习计划3篇 成本会计的工作计划和思路

时间:2024-01-28 11:57:00 工作计划

  为了迎来新的进步,我们除了要有认真的态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也很重要,那么相关的工作计划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成本会计学习计划3篇 成本会计的工作计划和思路,供大家参阅。

成本会计学习计划3篇 成本会计的工作计划和思路

成本会计学习计划1

  新学期开始,针对基础会计学制定了学期计划,计划如下:

  一、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我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会计证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既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兼容的课程。因此,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的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帐簿直至报表的一般流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为此,基础会计应以“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为中心,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将会计假设、会计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等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的重点:

  复试记账的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的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优缺点;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教学难点:

  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如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等理论性较强的基本理论问题;经济业务内容的分类;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材料的成本计算和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三、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对象为会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四、教学方法

  围绕培养实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讲授基础会计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理论与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

  采用灵活、多样化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对有些章节可采用讨论式、自学式,区分不同的对象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五、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课程的成绩,已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统一考试的办法。试卷要求覆盖面要广,考试内容复盖课程的各章、各节;试卷的各能力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占一定比例;试卷的难易程度应合理。考试题型,可选择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不定项选择等形式。

成本会计学习计划2

  一、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

  二、课程目标

  1、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能够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

  3、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三、课程特点

  基础性、规范性、实用性。

  四、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对部分操作性强的章节进行相关的.实操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将要讲授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所需的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操教学让学生根据所给资料进行仿真练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五、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成本会计学习计划3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成本的涵义、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一、相关基本概念——成本、费用与支出

  二、关于成本

  (一)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成本概念的界定

  1、政治经济学中的观点

  (1)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下,生产者为了交换,就必须对产品定价,从而产生计算产品成本问题。

  (2)就领域而言,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产品成本应当是C+V,这是一切商品经济下的共性。

  (3)成本的经济内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它从生产领域扩大到其它经济领域。就广义的成本而言,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的代价。

  2、成本的经济实质(理论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

  3、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的差异

  (1)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例如废品损失、季节性停工损失等

  (2)理论成本是就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具体表现为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3)理论成本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已超越了这一范畴

  (二)财务会计对成本的界定

  1、我国财政部20xx年制定并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第99条中: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xx)基本准则第33条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三)管理会计对成本的界定

  1、计划与决策中的成本概念——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差别成本机会成本 重置成本(现时成本)沉没成本

  2、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产量或销量)变化的依存关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此外还有混合成本

  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中的基本概念——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能由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控制,受其工作好坏的影响。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控制,不受其工作好坏影响的成本。

  3、战略管理的成本概念——价值链成本

  (四)成本的作用

  1、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3、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4、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成本会计对象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举简单例子说明具体耗费的内容——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各行业的共同内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三)财务成本与管理成本

  四、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一)职能——反映与监督

  1、成本核算(基础)

  2、成本分析(对计划完成与否的原因进行的检查)

  3、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4、成本决策(成本预测的结果)

  5、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

  6、成本控制(对成本计划实施进行的监督)

  7、成本考核(实现成本计划的手段)

  (二)任务P7(略)

  五、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一)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1、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二)成本会计机构

  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

  (1)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2)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2、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

成本会计学习计划3篇 成本会计的工作计划和思路相关文章:

学生寒假学习计划范文3篇 寒假学生计划表

学习部工作计划模板5篇 年度个人学习工作计划

大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3篇 新学期大学生学期计划

大学生的学习计划11篇(大学生的计划书怎么写)

大学生学习计划11篇 大学生学期计划600字

数学学习计划12篇 学数学的计划怎么写

数学学习计划3篇(小学生学习计划表)

初二数学学习计划6篇 初二数学计划怎么写学生

教师国培研修学习计划24篇(国培教育研修计划)

教研组研修学习计划4篇 教研组研修计划由哪个角色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