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3篇 学校家庭教育活动总结

时间:2022-06-05 10:58:19 工作总结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会要写工作总结吧?一份好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内容的复盘,有利于在今后工作中查缺补漏。你知道如何写好工作总结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3篇 学校家庭教育活动总结,供大家参阅。

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3篇 学校家庭教育活动总结

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1

   “家庭、学校、社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以《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以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文明习惯的养成,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树立意识、提高师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

  我们召开专题研讨,制定师生 “告别陋习

  走向文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相关条例。全体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承诺,以教师礼仪规范学生礼仪、以教师文明带动学生文明。引导学生在校园做个文明学生、在家庭做个文明帮手、在社会做个文明公民。

  二、营造教育环境,突出主题,强化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氛围

  1、升旗仪式:围绕“向陋习宣战,与文明同行””的内容进行了系列国旗下讲话;全体老师在国旗下向全校学生介绍文明格言、道德警句,使学生接受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

  2、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学习文明礼仪的知识;以小品的形式表演了做一做文明的使者;召开文明行为、不文明行为的讨论会,不仅谈了校园文明之我见、还找了找我们身边不文明的痕迹等,通过班队会的召开,同学们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了更多的文明知识、实践了更具体的文明行为。

  3、10月份进行的“小学生文明礼仪”征文活动,学生们踊跃投稿,“大谈”自己身边的文明、不文明现象,结合自身感受,进一步阐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表达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4、学期末在全校开展的“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文明的人和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文明礼仪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三、利用家庭、社会联动,把文明礼仪教育辐射到全社会

  1、发挥家长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的积极作用。我校每学期都定期召开家长会,面对面的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分析小学生文明礼仪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形成家庭与学校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育人机制。

  2、今年母亲节,在全校(尤其3-6年级)小学生中开展的“回馈母爱---给妈妈洗次脚”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也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

  3、利用节假日组织小学生走进乡村,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更强烈的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并把文明礼仪教育辐射到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学校必须把文明礼仪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维立体教育功效,使学生们真正成为文明礼仪之星!

  滁州市汪郢中心小学 2014年10月20日

  家庭学校工作总结

  连队社区家庭学校总结

  社会家庭法制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2

  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工作活动总结

  上乐村镇史村完全小学

  我们知道,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进程中,受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这三个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有可能危害学生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我校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同社区、家庭取得全方位的联系,充分做好与村委会、家庭的教育合作工作,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学校教育,培养良好品质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利用学校教育环境优势,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品质。

  1、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指导学生言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将教育范围逐步由校内向家庭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从小做个好公民。

  2、做好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形成由值日教师、值日队干、班级值日生组成的网络式的值日检查队伍,严格执行检查,及时总结、及时反馈教育。通过日常监督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净化校园空气,实现美好人际关系,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3、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窗、晨会、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健康知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组织利用心理咨询室,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地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4、开展评选“优秀标兵”活动,在升旗仪式中表扬学生,做同学的榜样。同时,各班选拔优秀队员,轮流担任出旗手,让更多的队员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6、重视队会、班会课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促进身心发展。

  7、全面铺开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包容。同时,结合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二、家校结合,促进品质发展

  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家校结合就显得更为重要。

  1、开展全面家访工作。为了得到广大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开展深入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家校沟通作用。组织家长和学校共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并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的要求、内容和具体措施;建议家长协助学校开展好校外德育活动;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定期进行家长回访。家长回访对教师与家长之间密切的交流、对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和谐地相处、对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学校工作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家长会上,学校可以向家长提出德育方面的建议和要求,通报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还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如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小片段,学生的各科作业、作品等。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通过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也让家长们学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3、利用"校讯通"和家长进行通讯联络。我校部分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给老师的家访带来了不便。因此,"校讯通"使家校联系落实得更加具体、有效。家长、学校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沟通。学校能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日常表现、学校重大活动、学校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家长也能及时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

  4、让家长走进校园。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孩子的校园生活,这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也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于无形中渗透了情感教育,也使学校的相关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和家庭教育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三、三位一体,落实品质教育

  学生平时不只是在学校里生活,他还在家庭、乡镇里生活,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家庭、村委会的任何一方是不够的。要形成教育合力,一定要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只有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才能真正形成综合一致的整体性教育网络,营造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

  1、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每学期末,学校都要给学生发"告家长书",除把本学期学生的品德、学习、体育等方面的情况向家长一一告知,还鼓励学生将良好的行为规范带到生活中,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学做并参与家务劳动。学校还要求各班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进行总结,表扬好人好事。

  2、组织学生参加村委会活动,培养能力。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各类活动,如文艺表演、小记者采风等。学生受教育的范围更大了。同时,也为村委会进一步了解学校工作,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打下了良好基础。

  3、联系村委会、家长,合力推动教育。对于村委会及时反馈的学生校外情况,学校及时教育并联系家长,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同时,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这学期我校与村委会、家长配合,开展了"拥抱大自然,禁止燃烧"的环保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自我、家庭做起,还我们一片蓝天。我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提供了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了一个和谐、科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上乐村镇史村完全小学

  2017年11月

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3

  育 才 小 学

  “三结合教育” 工作说明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一学期来我校的“三结合教育”从学生的发展角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为目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架起教育的桥梁。德育工作由此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学校教育

  1、规范升旗仪式,认真做好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讲话人员、讲话内容事先由学校少先大队部和政教处结合当月相关教育日、以及学校不同学期应有的德育、安全教育等相关内容相结合,将其系统化,内容均进行实况录制,然后编辑并在《育才有道》微信平台道德文化讲堂视栏目发表。升旗仪式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抓好课堂教学。我校一贯追求的教育理念是“幸福教育”“快乐课堂”。首先,我们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抓起。每周例会我校都要进行一次《道德讲堂》讲座,要求教师从职业道德、守法爱生等方面进行自我提升,更新德育观念,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保证每位老师做到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我校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由政教处牵头,结合学校德育、安全教育等相应安排确立教育主题,做好教育实录;并通过政教处后期查看学生具体表现验收是否达到相应成果。让每一位学生从小树立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讲安全、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人。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教育是最具情感的教育,又是最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启蒙教育,同时也是人的终身教育。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家长的沟通与教育。

  1、平时及时与家长联系:一方面我们每个年级全部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微信,建立了家校、家长与教师交流平台。学校每期的家庭教育指向、方法,都很好的对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形成引导与帮助;同时,家长在遇到困惑时也能向我们教师和学校进行反馈,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除了加强平台信息交流外,我们还通过每个学期最少举办两次家长会的形式,将学生在校情况通过面对面与家长取得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学校关心爱护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教育,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全力帮助特困户,对困难家庭,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慰问,给予关心与帮助。

  三、社会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家庭是基础,是人的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教育是主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是人的社会化的扩大。

  在社会教育这一方面,学校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每学期,校委会定期组织我校

  三、

  四、五年级先队员参加了爱城市环境卫生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养成了良好的卫

  生习惯,培养了队员们积极参与,敢于实践的能力。重阳佳节,政教处组织高段学生分别到我市的三处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送礼物、打扫卫生等等。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是学生增加社会责任感、学会尊敬老人奉献爱心,让自己学到的德育教育得到升华。

  今后我们会继续认真落实、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全的人格,都能健康地成长。

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共3篇 学校家庭教育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家庭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