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6篇(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

时间:2023-05-24 13:15:21 工作总结

  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具体到各个细节,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相关的工作总结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6篇(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供大家品鉴。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6篇(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1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湖北师范学院,是以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优势研究领域而建,实验室筹建于2004年并于2008年12月被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

  实验室拥有一栋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新实验楼,配套实验条件完善,现有大型仪器及其配套设备60余台/套,总价值达1360余万元,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需要的、稳定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1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22人。

  实验室主任为吕鉴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湖北师范学院)带头人,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样品前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庞代文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及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稀散元素与工业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开发新型分析方法和高效的分离与转化技术为突破口,理论上探索分离、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应用上开发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立足鄂东、面向湖北、辐射全国。

  研究方向一 :新型分离分析技术

  本研究方向从分离、分析方法的新原理、新体系和新技术入手,以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于构建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研究方向二 : 稀散元素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面向鄂东南地区储存量较大、品位低、毒理效应严重、经济 2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前景广阔的铼、铊、铟等稀散元素,从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入手,构建稀散元素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低品位矿物、工业制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稀散元素的分离分析技术,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稀散元素的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稀散元素的资源化技术。研究方向三 :工业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从鄂东地区存量大、毒理效应严重的砷、氟、硫和酚类衍生物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入手,构建关于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砷、氟、酚类衍生物等污染物的分离方法,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业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工业污染物的新型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目标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两个中心、一个基地、一支队伍”,即建成污染物分析测试中心和污染物资源化技术中心,形成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发明、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于一体,有能力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研究与开发基地。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具有

  3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一支有能力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研究队伍。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60篇;(2)申报6-8项发明专利,实现2-3项研究成果转让;(3)申报教育部或湖北省科技成果奖2-3项;(4)主办2-3次国内学术会议,出席3-5次国际学术会议;(5)接受6-9名访问学者,培养研究生40-50名。实验室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实验室以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为主要依托。该学科是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分析化学硕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国家教育部化学特色专业等,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

  实验室成员中多人担任全国学会的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咨询专家、国家医药总局中医药现代化咨询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学科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分析化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二档次(B+),在湖北地区仅次于武汉大学。

  实验室针对工业污染物和矿业废弃物开展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为鄂东南、赣西北以及皖西南等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为促进黄石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和谐、协调发展,4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在稀散元素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稀散元素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针对稀散元素开展系列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稀散元素资源化的技术进步,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三、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近几年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SCI源刊。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2项(其中国家973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研究总经费达500余万元;

  先后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黄石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科技奖励三十余项。

  向生产厂家转让了4项生产技术;完成了4个应用项目省级鉴定;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为当地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实验室服务湖北省经济、社会有关情况

  在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面向中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先后为黄石市刑侦支队、黄石市环保局、黄

  5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石市质检局、黄石市圣康医药、黄石市泰华/兴华/振华化工、大冶有色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二十余次技术合作与咨询服务。在硝酸铵废水处理研究与设计、污酸中镉等重金属的去除与回收方法研究、酸雾粉尘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废水处理、药业高浓度废水的处理研究、黄石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含氟废水的处理、黄石市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蓝藻水华爆发的光合生理基础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科技成果。先后为湖北芳通药业有限公司、黄石晨茂铝业有限公司、荆门帅帮有限公司等提供废水监测与治理技术,带来420余万元经济效益,其中四羟基二苯甲酮合成工艺转让给蕲春县美帮化工有限公司,使该公司获利达200万元,吕鉴泉教授2006年就对氟苯胺、间氟苯胺的分离与纯化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新型分离工艺路线,既帮助盛康公司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又为盛康公司创造了新的产品,二年实现了200余万元的利润,该课题组提出了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的新工艺,现在正在与盛康公司联合承担黄石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200吨规模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新工艺”,该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五、实验室人才培养情况

  实验室采取独立培养与合作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目前已经培养了35名硕士,现在有3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实验室接受了近三百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其中有80余人考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取了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30余人进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国内最好的化学院所);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论文14篇,核心刊物论文2);本科生、研究生有28人次获省级奖励。

  六、实验室运行开放情况

  实验室依照湖北省颁布的《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遵循“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与思路,贯彻执行“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瞄准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的科学前沿,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同时,以开放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共建基地等方式来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目前,已经与黄石地区的很多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有望合作筹建技术合作平台。

  七、实验室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实验室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访问和讲学,鼓励研究人员以各种形式加强同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邀请了5名国内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学,近期邀请到美国科学院士、北卡大学Tallman教授来校访问和指导工作,有2人到国外学术访问,1人国内

  7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合作研究。

  与法国巴黎十一大、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军事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主办了1次湖北省分析化学年会。

  参加52次学术会议,其中国际会议8次并有四次作大会报告,6次出席中国化学会、国家医药总局等高层决策会。

  八、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圆二色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超临界CO2萃取系统、热重热差分析仪等大型仪器60余台/套,总价值约1360万元。

  九、我省在本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简介

有色冶金行业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十分重视铜等有色金属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但对污染物的治理相对薄弱和被动,特别是其酸性含砷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经对酸性含砷废水进行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又产生了大量含砷石灰铁盐渣等易于二次污染的工业废渣。目前含砷石灰铁盐渣等的治理是有色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迫切需要技术攻关。 稀散矿物的资源化技术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稀散元素中的铼、铟、铊是一类稀散贵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我国的稀散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存在于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有色矿床之中,但由于现阶段缺乏合适的技术手段予以支持,这些资源被浪费并严重地污染着矿区环境。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基地、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队伍,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的新型富集、提取、分离与转化技术。

  由于稀散元素的含量相当低和基体复杂等特性,并加上它们与铜钼等金属矿物很难分开,常规的湿法冶金等措施难以实现有效分离与提取。目前,稀散元素的资源化主要表现于作为铜钼等金属的副产品予以部分回收利用,尚未开发出从矿石源头予以资源化的技术,并且存在回收程度较低、产品单一、初级产品居多和发展无序等问题。因此,开发从原矿、废弃物中提取并转化的技术具有十分丰厚的潜在经济价值,可以确立本实验室在该方面研究的学术地位,可以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

  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废弃物都是著名的污染物,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友好构成了极大危害。目前,它们治理停留于治标阶段,现行技术没法将他们回收利用。因此,建立砷、氟等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达到治本的目的,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9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2

  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现将本学期生物实验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发展,上台阶,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二线为教学服务的管理工作,是较零碎而不大起眼的工作,但是在管理工作上,首先将仪器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较多,繁杂,看上去就要使人有一种既科学又舒适的感觉,因此在原有的管理上,除了将仪器进行分门别类分柜,分层放置,仪器贴有标签外,另外,帐,柜,物三者一致,按照管理和实验的性能,将仪器进一步规范化,这样一来教师使用方便,效率较高。

  二、做好仪器防锈,防尘,防潮等工作,仪器使用以后防锈工作不可少的,特别是较精密的显微镜等仪器,每使用后,要认真清理和擦试镜头和有关活动的部件,然后装入箱内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所保管的所有仪器几乎100%无锈、无尘、和 受潮现象。

  三、认真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每一学期结束前,一定要将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和维修,为下学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四、优质服务,提高实验效率.优质服务是二线工作人员的职责,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实验管理工作中,首先要 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常规的实验内容,掌握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与教师任课的大致进度和时间,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实验中, 药液的配制、选材都将预先实验,取其最佳的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的目的。

  五、适应环境、充实力量随着社会的需求、经济建设、西部的开发、学校的工作也随之在发展和变化、要适应环境的改变、就要不断地吸取、充实、进取,因此本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其余时间学习有关管理知识的文章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六、按时打扫实验室卫生,确保室内外的整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段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教学辅助功能。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发展。生物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总结如下:

  一、教育观念,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添置急用的实验设施,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三、一些标本,完善实验设施

  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校实验室做一些标本,既可以为学校节约经费,以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保持实验室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服务于教学,尽量做到所有实验都有能开展,并及时指导生物学科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一)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一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二)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四、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

  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有好奇心,学校尽力为他们服务,作为生物学实验室应当为他们提供好场所,我将尽力为人出他们服务。如:课后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租借实验仪器等。

  五、做好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六、加强仪器室安全管理。

  按照上级规定,加强仪器管理力度,有毒药品、危险品分类存放,本学期,我们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新了一部分设备,设备的利用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维护维修设备,节约了资金。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在这学期中,生物实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在学校领导、各位生物老师的配合下,实验室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

  2、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3、对显微镜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4、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5、按时完成了本期的实验任务,做到了实验室整洁、卫生。在新的一年里,要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实验室管理

  1.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2.加强安全制度。药品、仪器橱要上锁,沙桶要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经常通风换气,设备保持经常运转。

  3.仪器、药品存放制度。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药品一律应实验员发放,实验结束,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4.认真执行仪器保养,维修制度,并自制一些教具。仪器要做到常清点,常保养,常维修,保证抽查准确,随取随用。

  5.实验室卫生工作。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卫生大扫除,平时做好实验室保洁工作,使其与实验室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实验教学

  各任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前1-2天开出实验通知单,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通知实验员(但在实验后要及时补填实验通知单),实验员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员应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要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对学生分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验前把实验报告册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准备,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表解决。

  实验结束,让学生填写好“学生实验情况登记”,对有报损的仪器还须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任课教师也要签上姓名和处理意见,然后有实验员签上处理意见后报上一级领导审批。

  当然本人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还要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书本,深入课堂,了解实验还需要什么材料,怎样解决。努力把我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

  六、建议

  目前,我校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管理都已经告别了传统的模式,步入电子化时代,而生物实验室依然采用的是手写纸质档案,建议学校给生物实验室配备电脑一台,建设多媒体实验室一个,以改进我校实验教学和日常管理。

  更多信息请查看工作总结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3

  智能实验楼管理条例

  为保证教学和科研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智能实验楼内的正常秩序,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特制定本条例。

  总 则

  智能实验楼管理由智能实验楼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实验大楼实验区由现代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具体负责,办公区由森林培育学科具体负责;大楼公共区卫生和安全由浙江林学院后勤产业集团负责。

  本条例适用在本大楼学习、工作、参观的所有人员。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细 则

  第一条 大楼内工作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客座研究人员均需同智能实验大楼管理委员会签定相关协议(附件1),经批准生效后,方能进入实验大楼。第二条 凡需进入智能实验楼内的外单位人员应凭有效证件登记,登记后方可进入,并做好入出时间记录。

  第三条 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巡逻监控,保证智能实验楼安全(见附件2)。

  第四条 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卫生(走廊、楼梯、卫生间、实验室及办公室的门窗、会议室等),保持大楼整洁(见附件2)。

  第五条 爱护楼内公共设施,节水节电,做好四防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第六条 大楼内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和一切影响他人学习工作的活动。第七条 楼内严禁存放自行车,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和一切有碍公共卫生的杂物。

  第八条 严禁在大楼内墙壁上张贴各种宣传品、乱涂乱画等一切不文明的现象。第九条 为了师生的安全,严禁随意上窗台阳台,严禁在楼内乱拉电线。第十条 严禁在实验室内会客、吸烟、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第十一条 实验大楼内的各种仪器设备、物品,严禁带出楼外,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搬出使用的,要有实验室主任签字,并加盖学科、学院公章后方能出门,否则,大楼门卫一律扣留。第十二条 未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配制实验室内的钥匙或者将钥匙转借他人。

  第十三条 实验室图书、期刊资料借阅需办理相关借阅手续,原则上不得带出实验大楼。图书、期刊不得丢失、撕拆、涂改,丢失原价赔偿。

  第十四条 实验室实行责任制管理,每个实验室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制、实验室管理责任制。

  第十五条 对易燃、易爆、剧毒和危险品,要按规定使用和存放,严格审批手续,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六条 实验室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测试数据分析结果、阶段成果和各种技术文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外提供资料,违着追究泄密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而造成的火灾,被盗、污染、中毒、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损坏的应予一赔偿并视情节轻重处理。

  第十八条 教师有责任提醒在智能实验楼内做实验的本科生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智能实验大楼工作学习的研究生及本科毕业生,管理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如不遵守本条例和实验室相关条例的,除追究肇事人责任外,同时追究导师的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 对不遵守智能实验楼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管理条例(见附件3-7)的师生,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的,则取消其使用智能大楼的资格。

  对外开放管理条例

  在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中,资源开放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只有做好资源开放与共享,就可以推动课题开放和人员流动。实验室开放课题形式主要有客座人员利用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全自带资金进行研究工作;自带为主、实验室部分资助和实验室资助三种形式,采取何种形式由实验室与客座人员单位协商确定。

  1.利用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全自带资金进行研究工作者,填写入室申请,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可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2.实验室资助主要是以森林培育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基金资助为主,申请程序如下: (1)课题基本情况:森林培育学科每年对外发布开放课题,每项课题资助额度为2-8万元,时间为2年。要求课题结束时发表1-2篇研究论文。课题申请起止时间见校园网或森林培育学科网站通知。

(2)课题申请的对象:森林培育学科以外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和其它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可向本学科提出课题申请。

(3)课题申请:申请书可从网上直接下载,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由森林培育学科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评审结果将网上公布。3.由实验室资助的研究成果,实验室与客座研究人员原单位共享。成果的发表须经本实验室同意。自费客座研究人员成果的所有权由双方协议决定 4.论文发表必须要署现代森林培育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

  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1.本《制度》适用于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所有购买、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化学危险品。实验室主任作为该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责任人,各实验分室或课题组必须确定化学危险物品的直接保管人。2.化学危险品的申购由实验室或课题组负责采购、储存和管理,剧毒物品的保管必须存放在专用保险柜,使用必须做领用登记,清单备案。

  3.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使用人与保管人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各种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接受保卫处的安全知识培训。

  4.在使用化学危险品时应穿工作服(白大褂),出现化学危险品溅在身上或脸上情况及时冲洗(或用洗眼器冲),各分室备有急救药箱,情况严重者尽快去医院就诊。

  5.不得将化学危险物品带出实验室,如确为野外实验需要,必须有本实验室人员且需征得实验室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带出实验室,在野外使用时,需遵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保及防污染相关法规。

  6.气体钢瓶不符合安全的一律不准使用。对已使用的钢瓶应定期检查,严禁非专职修理人员自行拆卸、修理。7.实验室剩余或过期的危险品需要销毁时,必须事先报保卫处、教务处和当地环保部门,经批准后造册登记,指定监销人进行销毁。

  8.化学危险物品保管人(学生或老师)离开实验室必须作好移交工作,并做登记。

  有害废弃物管理条例

  1.实验室有害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固(以下简称“三废”)物质、实验用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残留物以及放射性废弃物。

  2.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指导教师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重视执行环保管理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废弃物处理原则和规定。

  3.不得随意排放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对有害废弃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各实验室须设置专门容器分类收集有害废弃物并定点存放。4.“三废”物质的排放

(1)一般的有毒气体要通过通风橱经空气稀释后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2)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如果废液中含有有用物质或可重复利用,应首先考虑回收。

(3)对于确实无利用价值的有害废物,可以采取“无毒害化”处理,以消除其毒害性,然后再行排放;也可报教务处统一处理。(EB光照一段时间再进行焚烧)5.实验用剧毒物品废弃物的管理

(1)实验用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化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2)实验用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的残渣或过期的剧毒物品(麻醉品、药品)由各实验室统一收存,妥善保管;不定期回收,报教务处统一处理。

(3)盛装、研磨、搅拌剧毒物品的工具必须固定,不得挪作他用或乱扔乱放。如要废弃,必须交回统一存放、处理。6.放射性废弃物管理(1)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较短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较长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条例

  1.大型仪器设备应确定仪器技术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与维护工作.

  2.仪器设备负责人的职责:维护仪器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定期培训仪器操作人员;负责制定仪器操作规程;监督仪器使用登记情况;负责检查仪器状况,杜绝事故发生.

  3.大型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基本信息,附件数目,校验证书,仪器说明书,使用维修记录等.

  4.大型仪器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操作,未经培训合格者不得随意使用,违反者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5.大型仪器设备都要制订保养,校正及使用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6.仪器设备使用者必须认真填写使用记录本,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操作.在使用中若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隐瞒.

  7.仪器使用完毕,必须将各使用器件擦拭干净归还原处,盖上防尘罩,关闭电源,清洁室内后,方可离开.

  8.大型仪器应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搞好协作共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9.定期向学校报告仪器使用情况及设备性能状况.

  10.大型仪器对外开放应收取一定的使用维护费(5--20元/小时).

  仪器设备管理条例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条例

  1.仪器设备与设施实行实验室和分室的两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主要为实验室的科研、教学工作服务。 2.各种仪器设备必须有操作说明,便于使用者操作。仪器设备、设施使用者实行先预约登记,然后使用的原则。

  3.任何使用者必须在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与操作程序后方可上机操作,新进室的研究者必须先见习三个月,在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后,方可上机操作,强行上机者,将视为违章作业并予以罚款。

  4.大型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登记时应记录仪器运行状况、开机时间。凡不登记者,一经发现,停止使用资格。

  5.下次使用者,在开机前,首先检查仪器清洁卫生,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并找上一次使用者问明情况,知情不报者追查当次使用者责任。

(二)关于仪器设备损坏赔偿条例

  为了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的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经讨论决定,制订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损坏赔偿办法:

  1.任何人不管何种原因损坏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都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2.考虑到个人的实际收入与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价格较高的事实,凡当事人损坏仪器设备、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当事人与所在课题组共同承担。3.仪器设备、设施损坏后凡能维修使用,当事人和课题组按实际维修费额度30%赔偿,最高为3000元。

  4.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原则上不得外借室外人员使用,未经允许借给室外人员使用,如果损坏,由当事人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5.各分室与课题组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实验人员管理条例

  1.实验人员指在智能大楼和智能温室教职工范围内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验室管理的人员,包括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实验室人员在智能楼工作期间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2.进入本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填写入室申请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盖章后,递交给相关分室管理员,并同意履行职责方可实验,试用期3个月,违规三次以上者或不能履行相应职责者,规劝离开实验室。 3.客座研究人员的聘任和管理由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具体审批上报实验室主任,并报由实验室主任批准。依据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收取管理费用,严格遵守实验室对外开放制度和客座人员管理条例。

  4.固定研究人员除遵守校、院、智能实验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要求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5.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对实验室的重要精密仪器进行管理和维护,配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6.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比较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与本实验室工作相关的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本实验室各项实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验技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教学科研创造最优环境和条件。

  7.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实验仪器的验收、保管、发放、登帐工作;经常整理实验室,及时提出实验室维修报告,保持实验室良好使用状态。

  8.实验室管理人员监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协调保洁员做好各实验室的卫生;确保实验室安全,做好实验室的防盗、防火等日常安全工作,定期会同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实验期间的安全监督,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9.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明确实验室总电源开关及各电器电源的位置,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10.温室管理人员负责温室日常管理:包括卫生与安全、温室及其内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公共实验用品的采购与保管。

  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管理条例

  1.来实验室做开放课题的人员,一律为客座研究人员。

  2.来本室工作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两年,期满后经双方同意可延长。

  3.自带经费与课题的研究人员,经学术委员会审批后亦可来室开展研究,酌情收取实验材料费、大型仪器使用费以及管理费。 4.客座人员应是开放课题申请者本人,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要延长者,经双方协商可以延长。课题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宜换人。

  5.在执行研究计划中,客座人员不能随意更改计划,如遇特殊情况,经所依托课题组负责人同意后才能更改。

  6.客座人员在进行课题研究中要准确无漏地记录好所有研究数据,保存好所有原始资料和样品,课题结束后与依托课题组负责人协商处理。

  7.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达到预期结果,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客座人员每季度应向实验室送交经依托课题组负责人签字的季度工作报告。

  8.客座人员在执行课题期间,需回原单位办事或参加其他学术活动,经同意后方可成行,其旅差费回原单位报销。

  9.客座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期间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课题管理、各种操作规程及校纪校规。损坏仪器设备与其他财物者,要酌情赔偿。

  10.客座人员来室工作期间,免费提供实验桌及客座人员办公室,仅限本人使用,要遵守相关规定。

  11.客座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期间外出办事,要执行请销假制度,课题结束回原单位前应交还各种借用物品,办理离室手续。

  12.课题研究结束后,发表学术论文或成果评定时的归属问题双方协商解决。本管理意见与开放课题申请书一同发给来室工作的客座研究人员遵守执行。

  卫生管理条例

  1.后勤产业集团须配备责任心强,具有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巡逻监控,保证智能实验楼安全;

  2.保安工作人员须对进出人员,尤其是外单位人员的进出,严格登记,并验明有效证件后,方能让其进入。长驻人员须凭有效证件进出,临时人员须登记并凭临时牌照进出。

  3.每天晚上11点以后,保安工作人员要定时检查大楼门窗,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汇报。

  4.大楼内的各种仪器设备、物品,严禁带出楼外,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搬出使用的,须经管委会签字保安方可放行。

  5.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卫生(走廊、楼梯、卫生间、教室、办公室门窗、大厅、会议室、两个客房)和实验区卫生(走廊、楼梯、卫生间、教室、实验室门窗、露台),需每天打扫,定期擦洗门窗,保持大楼整洁。办公室和实验室、研究生学习室室内地面、桌面卫生自行打扫。6.实验室工作必须保持严肃、严密、严格、严谨;室内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喧哗、打闹、抽烟。实验仪器设备应布置合理,完好整洁,化学药品放置合理、整洁、无泄漏;室内卫生要定期打扫,做到台面、室内整洁卫生。

  7.实验室人员不经允许,不能带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不允许吸烟。

  8.本制度自即日起开始执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执行。对违反本制度和有关规则所造成的事故和损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照相关管理条例严肃处理。

  温室管理条例

  浙江林学院智能温室是以科研为主的专业设施,为保证温室内的安全和环境整洁,温室将实行封闭式管理,谢绝一切无关的参观活动。确因教学需要要进入温室的,请向温室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持书面申请进入温室。进入温室后任何人员均需遵守以下规定:

  1.禁止吸烟。

  2.不准触摸与本项目无关的植物。

  3.需在温室内做实验的,请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和药品放回原位,关闭水电开关,并搞好卫生工作。

  4.进入温室内的项目,将指定2—3人管理,项目组人员造成温室财产损失的,必需追究其相关责任。

  5.温室内设备有专人管理,其余人员请勿随意操作

  6.智能温室使用申请表请向基地办公室索取。

  研究生管理条例

  1.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当遵守研究生学习室、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端正学风,勤奋工作,努力完成三年学业,以优异成绩毕业。

  2.研究生学习室实行室长负责制,研究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室后必须服从室长管理,学习室室长负责学习室的日常管理(学习室的值日生安排、日常秩序的维持及相关规定执行的监督等)。研究生所带的本科生如果需要进学习室,必须向室长申请。

  3.严禁研究生在学习室和实验室使用电炉取暖、烧水、做饭等,严禁研究生利用学习室电脑从事与学习实验等无关的活动(看电影、电子游戏、聊天等)。对于违反以上规定者,将提出严肃批评,情节严重者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4.研究生必须填写实验室入室申请,经导师及实验室主任签字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5.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应当认真制订培养计划,确立其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课题。在工作期间,导师提供研究条件和课题经费(含国家计划经费)以及日常生活补助费,并定期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入室情况和科研工作进展状况。

  6.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有责任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以及设备维护工作并参与一些日常的相关管理工作,服从实验室老师的安排。

  7.遵守各仪器的操作规程和登记制度,凡对拟使用的仪器的操作无把握者,务必请教仪器管理员或其他人员,凡属违犯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按照仪器损坏制度进行赔偿。

  8.研究生在实验室内完成毕业论文及课题,论文发表时第一单位署名必须是现代森林培育省级重点实验室。

  9.研究生因毕业、调动、出国等原因离室,必须向实验室有关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彻底移交实验室的相关物品,包括所占用学习室和实验室的抽屉、柜子、鞋柜等,并上交相关钥匙等。

  10.年终对研究生实行评优制度,主要根据研究生平时表现,并结合老师推荐,对于表现优秀者,年终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门禁系统管理条例

  1.本学科老师及学生进入智能实验楼必须使用门禁感应卡。来访人员需在值班室登记获得许可后进入。

  2.门禁感应卡由学科统一登记管理,发放给每一位具有相应权限的老师及同学。学科老师申请办理门禁卡或者因遗失申请补办门禁卡,须首先填写《门禁卡办理申请审批表》,经学科批准后领取门禁卡。研究生及本科生门禁卡的申请和发放由所在课题组指导老师统一申请,并向学科支付押金10元/卡,学生离校时凭卡退还押金。一张感应卡只能供一人使用,不得转让或几人共用一张卡。

  3.门禁使用时,请注意出门需关好房门,如由疏忽所造成的损失由持卡人及所在课题组负责赔偿。

  4.门禁感应卡的持卡人有责任保管好自己的感应卡。若有遗失,需立即通知学科门禁管理人员取消该丢失卡的使用权限,否则由此带来的损失由持卡人负责。

  5.持卡人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学科联系供应商上门维修。学科门禁管理人员每月应对门禁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门的锁定功能是否完好,门禁卡的使用、发放情况是否正常等。如有问题,必须立即通知供应商上门维修。

  6.学科门禁管理人员需掌握进入门禁系统开机密码,进行修改与感应卡对应的信息并确保密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门禁管理人员离职或调动后,须移交登记记录等交接工作。

  7.在门卫值班室处存有一张应急门禁感应卡,能打开所有办公区、实验区的门禁,领用时必须详细登记并说明使用情况。

  8.学科具有对门禁卡的发放、回收及人员调动等相关信息的变更及数据查询的权利。持卡人若毕业离校或调动,需将感应卡收回或重新设定使用权限。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4

  2010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盖章): 实验室主任(签名):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2010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报告提纲

  一、2010年实验室整体运行情况

  二、实验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新组建实验室、研究方向有调整的实验室必需提供)

  三、2010年主要的科研活动和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与2009年比较)

  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重点介绍2010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情况,与2009年比较)

  五、开放交流与合作情况(学术会议、科研合作、开放课题、设备共享、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情况)

  六、目前存在问题

  七、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和2011年具体计划)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5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湖北师范学院,是以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优势研究领域而建,实验室筹建于2004年并于2008年12月被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

  实验室拥有一栋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新实验楼,配套实验条件完善,现有大型仪器及其配套设备60余台/套,总价值达1360余万元,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需要的、稳定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1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22人。

  实验室主任为吕鉴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湖北师范学院)带头人,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样品前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庞代文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及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稀散元素与工业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开发新型分析方法和高效的分离与转化技术为突破口,理论上探索分离、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应用上开发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立足鄂东、面向湖北、辐射全国。

  研究方向一 :新型分离分析技术

  本研究方向从分离、分析方法的新原理、新体系和新技术入手,以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于构建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

  研究方向二 : 稀散元素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面向鄂东南地区储存量较大、品位低、毒理效应严重、经济前景广阔的铼、铊、铟等稀散元素,从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入手,构建稀散元素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低品位矿物、工业制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稀散元素的分离分析技术,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稀散元素的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稀散元素的资源化技术。

  研究方向三 :工业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从鄂东地区存量大、毒理效应严重的砷、氟、硫和酚类衍生物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入手,构建关于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砷、氟、酚类衍生物等污染物的分离方法,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业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工业污染物的新型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目标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两个中心、一个基地、一支队伍”,即建成污染物分析测试中心和污染物资源化技术中心,形成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发明、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于一体,有能力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研究与开发基地。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具有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一支有能力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研究队伍。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60篇;(2)申报6-8项发明专利,实现2-3项研究成果转让;(3)申报教育部或湖北省科技成果奖2-3项;(4)主办2-3次国内学术会议,出席3-5次国际学术会议;(5)接受6-9名访问学者,培养研究生40-50名。

  实验室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实验室以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为主要依托。该学科是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分析化学硕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国家教育部化学特色专业等,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

  实验室成员中多人担任全国学会的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咨询专家、国家医药总局中医药现代化咨询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学科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分析化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二档次(B+),在湖北地区仅次于武汉大学。

  实验室针对工业污染物和矿业废弃物开展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为鄂东南、赣西北以及皖西南等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为促进黄石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和谐、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在稀散元素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稀散元素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针对稀散元素开展系列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稀散元素资源化的技术进步,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三、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近几年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SCI源刊。

  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2项(其中国家973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研究总经费达500余万元;

  先后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黄石市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科技奖励三十余项。

  向生产厂家转让了4项生产技术;完成了4个应用项目省级鉴定;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为当地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实验室服务湖北省经济、社会有关情况

  在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面向中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先后为黄石市刑侦支队、黄石市环保局、黄石市质检局、黄石市圣康医药、黄石市泰华/兴华/振华化工、大冶有色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二十余次技术合作与咨询服务。在硝酸铵废水处理研究与设计、污酸中镉等重金属的去除与回收方法研究、酸雾粉尘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废水处理、药业高浓度废水的处理研究、黄石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含氟废水的处理、黄石市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蓝藻水华爆发的光合生理基础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科技成果。先后为湖北芳通药业有限公司、黄石晨茂铝业有限公司、荆门帅帮有限公司等提供废水监测

  4与治理技术,带来420余万元经济效益,其中四羟基二苯甲酮合成工艺转让给蕲春县美帮化工有限公司,使该公司获利达200万元,吕鉴泉教授2006年就对氟苯胺、间氟苯胺的分离与纯化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新型分离工艺路线,既帮助盛康公司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又为盛康公司创造了新的产品,二年实现了200余万元的利润,该课题组提出了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的新工艺,现在正在与盛康公司联合承担黄石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200吨规模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新工艺”,该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五、实验室人才培养情况

  实验室采取独立培养与合作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目前已经培养了35名硕士,现在有3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实验室接受了近三百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其中有80余人考取了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30余人进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国内最好的化学院所);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论文14篇,核心刊物论文25篇);本科生、研究生有28人次获省级奖励。

  六、实验室运行开放情况

  实验室依照湖北省颁布的《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遵循“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与思路,贯彻执行“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瞄准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的科学前沿,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同时,以开放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共建基地等方式来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目前,已经与黄石地区的很多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有望合作筹建技术合作平台。

  七、实验室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实验室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访问和讲学,鼓励研究人员以各种形式加强同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邀请了5名国内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学,近期邀请到美国科学院士、北卡大学Tallman教授来校访问和指导工作,有2人到国外学术访问,1人国内合作研究。

  与法国巴黎十一大、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军事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主办了1次湖北省分析化学年会。

  参加52次学术会议,其中国际会议8次并有四次作大会报告,6次出席中国化学会、国家医药总局等高层决策会。

  八、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圆二色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超临界CO2萃取系统、热重热差分析仪等大型仪器60余台/套,总价值约1360万元。

  九、我省在本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简介

有色冶金行业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十分重视铜等有色金属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但对污染物的治理相对薄弱和被动,特别是其酸性含砷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经对酸性含砷废水进行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又产生了大量含砷石灰铁盐渣等易于二次污染的工业废渣。目前含砷石灰铁盐渣等的治理是有色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迫切需要技术攻关。

稀散矿物的资源化技术

  稀散元素中的铼、铟、铊是一类稀散贵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极 6

  低。我国的稀散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存在于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有色矿床之中,但由于现阶段缺乏合适的技术手段予以支持,这些资源被浪费并严重地污染着矿区环境。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基地、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队伍,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的新型富集、提取、分离与转化技术。

  由于稀散元素的含量相当低和基体复杂等特性,并加上它们与铜钼等金属矿物很难分开,常规的湿法冶金等措施难以实现有效分离与提取。目前,稀散元素的资源化主要表现于作为铜钼等金属的副产品予以部分回收利用,尚未开发出从矿石源头予以资源化的技术,并且存在回收程度较低、产品单

  一、初级产品居多和发展无序等问题。因此,开发从原矿、废弃物中提取并转化的技术具有十分丰厚的潜在经济价值,可以确立本实验室在该方面研究的学术地位,可以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

  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废弃物都是著名的污染物,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友好构成了极大危害。目前,它们治理停留于治标阶段,现行技术没法将他们回收利用。因此,建立砷、氟等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达到治本的目的,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6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湖北师范学院,是以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为基础,整合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优势研究领域而建,实验室筹建于2004年并于2008年12月被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

  实验室拥有一栋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新实验楼,配套实验条件完善,现有大型仪器及其配套设备60余台/套,总价值达1360余万元,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需要的、稳定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15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22人。

  实验室主任为吕鉴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分析化学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湖北师范学院)带头人,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样品前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庞代文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及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稀散元素与工业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开发新型分析方法和高效的分离与转化技术为突破口,理论上探索分离、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应用上开发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立足鄂东、面向湖北、辐射全国。

  研究方向一 :新型分离分析技术

  本研究方向从分离、分析方法的新原理、新体系和新技术入手,以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于构建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研究方向二 : 稀散元素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面向鄂东南地区储存量较大、品位低、毒理效应严重、经 2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济前景广阔的铼、铊、铟等稀散元素,从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入手,构建稀散元素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低品位矿物、工业制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稀散元素的分离分析技术,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稀散元素的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稀散元素的资源化技术。研究方向三 :工业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从鄂东地区存量大、毒理效应严重的砷、氟、硫和酚类衍生物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入手,构建关于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方法,建立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富集砷、氟、酚类衍生物等污染物的分离方法,并将它们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业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工业污染物的新型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目标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两个中心、一个基地、一支队伍”,即建成污染物分析测试中心和污染物资源化技术中心,形成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发明、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于一体,有能力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研究与开发基地。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具有

  3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一支有能力解决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的研究队伍。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60篇;(2)申报6-8项发明专利,实现2-3项研究成果转让;(3)申报教育部或湖北省科技成果奖2-3项;(4)主办2-3次国内学术会议,出席3-5次国际学术会议;(5)接受6-9名访问学者,培养研究生40-50名。实验室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实验室以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为主要依托。该学科是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分析化学硕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国家教育部化学特色专业等,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

  实验室成员中多人担任全国学会的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咨询专家、国家医药总局中医药现代化咨询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学科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分析化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二档次(B+),在湖北地区仅次于武汉大学。

  实验室针对工业污染物和矿业废弃物开展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为鄂东南、赣西北以及皖西南等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为促进黄石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和谐、协调发展,4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在稀散元素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稀散元素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针对稀散元素开展系列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稀散元素资源化的技术进步,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三、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近几年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SCI源刊。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2项(其中国家973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研究总经费达500余万元;

  先后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黄石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科技奖励三十余项。

  向生产厂家转让了4项生产技术;完成了4个应用项目省级鉴定;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为当地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实验室服务湖北省经济、社会有关情况

  在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面向中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先后为黄石市刑侦支队、黄石市环保局、黄

  5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石市质检局、黄石市圣康医药、黄石市泰华/兴华/振华化工、大冶有色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二十余次技术合作与咨询服务。在硝酸铵废水处理研究与设计、污酸中镉等重金属的去除与回收方法研究、酸雾粉尘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废水处理、药业高浓度废水的处理研究、黄石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含氟废水的处理、黄石市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蓝藻水华爆发的光合生理基础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科技成果。先后为湖北芳通药业有限公司、黄石晨茂铝业有限公司、荆门帅帮有限公司等提供废水监测与治理技术,带来420余万元经济效益,其中四羟基二苯甲酮合成工艺转让给蕲春县美帮化工有限公司,使该公司获利达200万元,吕鉴泉教授2006年就对氟苯胺、间氟苯胺的分离与纯化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新型分离工艺路线,既帮助盛康公司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又为盛康公司创造了新的产品,二年实现了200余万元的利润,该课题组提出了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的新工艺,现在正在与盛康公司联合承担黄石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200吨规模电解法生产对氟苯胺新工艺”,该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五、实验室人才培养情况

  实验室采取独立培养与合作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目前已经培养了35名硕士,现在有3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实验室接受了近三百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其中有80余人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考取了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30余人进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国内最好的化学院所);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论文14篇,核心刊物论文2);本科生、研究生有28人次获省级奖励。

  六、实验室运行开放情况

  实验室依照湖北省颁布的《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遵循“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与思路,贯彻执行“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瞄准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的科学前沿,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同时,以开放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共建基地等方式来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目前,已经与黄石地区的很多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有望合作筹建技术合作平台。

  七、实验室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实验室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访问和讲学,鼓励研究人员以各种形式加强同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邀请了5名国内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学,近期邀请到美国科学院士、北卡大学Tallman教授来校访问和指导工作,有2人到国外学术访问,1人国

  7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内合作研究。

  与法国巴黎十一大、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军事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主办了1次湖北省分析化学年会。

  参加52次学术会议,其中国际会议8次并有四次作大会报告,6次出席中国化学会、国家医药总局等高层决策会。

  八、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圆二色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超临界CO2萃取系统、热重热差分析仪等大型仪器60余台/套,总价值约1360万元。

  九、我省在本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简介

有色冶金行业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十分重视铜等有色金属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但对污染物的治理相对薄弱和被动,特别是其酸性含砷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经对酸性含砷废水进行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又产生了大量含砷石灰铁盐渣等易于二次污染的工业废渣。目前含砷石灰铁盐渣等的治理是有色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迫切需要技术攻关。 稀散矿物的资源化技术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稀散元素中的铼、铟、铊是一类稀散贵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我国的稀散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存在于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有色矿床之中,但由于现阶段缺乏合适的技术手段予以支持,这些资源被浪费并严重地污染着矿区环境。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基地、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稀散金属资源化的研发队伍,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的新型富集、提取、分离与转化技术。

  由于稀散元素的含量相当低和基体复杂等特性,并加上它们与铜钼等金属矿物很难分开,常规的湿法冶金等措施难以实现有效分离与提取。目前,稀散元素的资源化主要表现于作为铜钼等金属的副产品予以部分回收利用,尚未开发出从矿石源头予以资源化的技术,并且存在回收程度较低、产品单一、初级产品居多和发展无序等问题。因此,开发从原矿、废弃物中提取并转化的技术具有十分丰厚的潜在经济价值,可以确立本实验室在该方面研究的学术地位,可以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

  砷、氟、酚类衍生物等工业废弃物都是著名的污染物,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友好构成了极大危害。目前,它们治理停留于治标阶段,现行技术没法将他们回收利用。因此,建立砷、氟等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达到治本的目的,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9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

省重点实验室秘书工作总结6篇(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相关文章:

作为研究生秘书工作总结3篇(研究生秘书的工作感想)

学生会秘书处个人工作总结9篇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doc下载

大学教学秘书工作总结5篇(高校教学秘书个人总结)

秘书工作计划3篇 总经理秘书工作计划

《秘书工作》心得体会2篇(秘书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总结4篇(大学教学秘书工作职责)

秘书工作自我鉴定5篇 秘书的自我鉴定

秘书年工作总结4篇 教学秘书工作总结

学校秘书工作计划4篇 政府办秘书个人工作计划

秘书工作计划12篇(董事长秘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