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时间:2023-10-21 13:01:53 工作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纸币的本质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4、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与需求量反向运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③替代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

  8、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总体水平

  9、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求异心理(标新立异)、攀比心理(向他人看齐)、求实心理(根据需要)

  10、消费观念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1、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水平;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反作用: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3、公司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4、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不断再生产

  ③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就业观念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2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3

【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4

  1、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纸币的本质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4、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与需求量反向运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③替代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

  8、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总体水平

  9、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求异心理(标新立异)、攀比心理(向他人看齐)、求实心理(根据需要)

  10、消费观念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1、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水平;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反作用: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3、公司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4、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不断再生产 ③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就业观念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5

  1.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有何异同?什么是利息?利息如何计算?

▲主要储蓄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企业。

▲比较:定期储蓄: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存期长,流动性差;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理论上);实际获得的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1-5%)(注:5%的利息税。我国从20xx年8月15日起利息税调整为5%)。

  2.什么是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有哪些?

▲含义: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结算业务。

▲贷款时应遵循的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3.股票的特点是什么?股东的权利有哪些?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特点。

▲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获得股息或红利等。

▲股票的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债券的含义是什么?债券的有哪些种类?

  债券: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5.什么是商业保险?其种类有哪些?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商业保险: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人身险有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财产险有汽车保险,运输险等)。

▲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6

一、商品的 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相关文章:

高二地理选修四知识点8篇

初中冀教版数学知识点4篇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体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10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6篇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6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

高二语文的必修书重点知识点精彩3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品7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4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