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有关课改的教学总结)

时间:2022-07-04 01:20:10 工作总结

  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具体到各个细节,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相关的工作总结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有关课改的教学总结),欢迎参阅。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有关课改的教学总结)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

  数学教学课改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的教学成功离不开她的亲切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受到佟军和许梅的鼎立相助。能积极向同行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我决心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

一、在教学工作中

1、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五年级后学生的的空间概念加强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增多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挪入课堂,这是当今教师能力的体现。和四年级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数学活动课后也有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面对课外活动学习的压力。所以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死角。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的高兴。就可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获取新知。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精练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选用的习题必须是符合学生的特点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用少题精题使全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达到举一反

三、甚至达到举一反十的作用。这些精选题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也可以进行提高练习。此时的练习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有所减少。即达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教研教改方面。

  能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他经常给我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如何抓差生如何抓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在一学期的合作中使我体会到她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含金量:

1、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对后进生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都做完,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尽量避免大量的重复。也可以设计为“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教书育人是我的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我一定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2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新课改追求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看教,更看学,要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只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与发展。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常规工作应怎么开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新课改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安排最科学的顺序,以保证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都要十分重视备课工作,因为只有首先备好课,然后才能上好课。事实证明,备好课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

  备课的关键是一个“备”字。那么,该如何来备课呢?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备课主要涉及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安排三个方面。为此,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如何妥善安排,讲究学法。我们要求老师们拿到一篇教材时,应做好以下三项必需的重要工作。

(一)认真充分钻研教材。即教师要认真充分地做到“三钻研”。首先,要认真学、钻研领会新课改精神,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要求,搞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有关要求。同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本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重点章节、各部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还有,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以便从中精选有关材料教材内容。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就是要能全面地完全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能达到“懂、透、化”三字要求:对教材要一懂,即能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二透,即能对教材融会贯通;三化,即能把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块。

(二)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即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首先要弄清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掌握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包括学生的智力差异、认知差异和性格差异对学习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在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基础上,分析掌握学生的特殊特征,包括学生的初始知识技能,原有的认知图式、态度、感情倾向等。并且要弄清楚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掌握班级中好中差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优势和缺陷。然后能结合教材内容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好对他们的分层、分组和个别化教学。

(三)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即教师在做好以上两项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安排好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即要能寻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的联络点、结合点、兴奋点和生长点。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发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不仅能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学教材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全面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和重要问题。

  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案写好了,课也备好了,写好了教案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更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已烂然于心,无须再研究,结果教学效果一般,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的20分钟抚案,即对已写过的教案,从四个方面进行修改和准备,第一,研究修改教法,要求教法必须能为本节课服务,必须生动活泼。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求设计两种教法,在上课之前仔细琢磨,确定其中一种。第二,收心养神,情绪在人活动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上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进入教室,这样讲起来才精神、愉快、充满活力。第三,备语调、备高潮。我们有的教师,语不高声,笑不露齿,表情单一,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在课前备课时练习讲课高潮时的语调、语气,在讲课中做到抑扬顿挫,感情丰富,教学成绩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第四,备教态,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把知识讲给学生,而要注意演给学生,这样才能增强教者的感染力,课堂吸引力。

二、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①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②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③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④必须是现代的课堂。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坚持四个观念,增强六种意识。

(1)人本观念 :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因学而教”,因学生、因学习、因新的学习方法而教。为此,要做到实施尊重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成功。 (2)课程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因此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3)建构观念 :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4)交往观念 :新课改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双主体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5)学习指导意识:课堂教学要强化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无数学校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一问题,如江苏高考名牌学校——启东中学高考成绩令人瞩目,连续三年重点大学本科上线率在97%左右,经验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6)落实意识:课堂教学中的讲、练、评均要抓落实;要体现过程与方法、思维的完整性、课堂结构的整体性。任何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均应落脚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认识的发展上。

三、新课改对教师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的要求:我们对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两大环节的要求是,老师们要严格按教学要求批改作业和测试卷。做到有批有改,重点问题精批细改,针对偏科生要面批面改,并适当写出情感评价,老师辅导学生要做到“三心”,“两性”,即:细心,耐心,恒心;及时性和针对性。对那些基础薄弱偏科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他们的特长,并鼓励他们参加单科竞赛。在单科赛优胜成绩中,学生们增强了信心。对一部分尖子生,老师们要大力宣传,使他们成为同学们追逐的“星”。同时注意对这些尖子生的教育教学策略,鼓励他们冲击名牌,力创“精英品牌”,形成名牌效应。这样才能使得好学生拔尖,中等生上档次,学困生更进步,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实践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多采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才能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目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常规管理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而教学常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规范。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避免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遗漏和失误,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又将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呢?为此,谈一下我们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加强“三个管理”,抓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分析

“三个管理”即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以“重过程,轻结果”为原则,从源头抓起,注重过程落实,逐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养成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培养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

二、合理改革教学过程的环节

“备、上、批、辅、考”是传统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也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

2.上课

  首先需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3.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三、坚持不懈抓“反馈调节”,不断完善管理措施

  有了常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执行.我校在教学管理中,注重抓好“反馈调节”这一管理环节。所谓“反馈”,就是深入了解和掌握师生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做好检查、指导、督促工作,深入到教研组、课堂,多听课、多看看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教师教学情况。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即对计划、措施做必要的修正、补充,使教学活动既按原定轨道与目标前进,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

四、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学校由教导主任牵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多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观摩、竞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学校还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每学期上好1―2节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也要求年轻教师要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每学期上好1―2节汇报课,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五、收获与反思

1.从课改实践中体验课堂教学的变化: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班级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经深入人心。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学生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2.存在的不足:

  就备课而言,还有少数教师凭借“老经验”,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够,情感投入不够。

  就上课而言,仍有少数教师缺乏感情投入,更谈不上与学生分享快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不强。

  总的来说,新课标下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将时间投入到课前的准备中去,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上课是中心环节,同时要抓好备课与教学反思。因此,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全校教师的热情、把精力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成功的机会。

  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缺少对老师和学生的激励与引领,在制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对教师的约束。如教案和作业检查时没有对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给予肯定,如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的指导并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样的批改在检查中只是个别的被发现,而只看作业次数的检查挫伤了这些老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独立性、个体化的特点。现有的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对这些特点关注不够。

  教学检查制度的出发点更多地是对教师工作的督促,而根据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教学检查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常规现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反思与重建。

二、问题解决思路与策略

  解决问题的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学校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重新定位学校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的功能:由检查、督促转变为服务、促进,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工作策略:

1、了解教师对学校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

2、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修订新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纲要: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4、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

三、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

1、成立由教学副校长负责的学校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修订小组,小组成员有教务主任、教科研室主任。

2、组织成员学习讨论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方面理论,主要参考书目为孙鹤娟著《学校文化管理》。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3、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讨论,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理论及新课程的理念,找出存在的问题。

4、起草修订纲要。在修订纲要中要进行修订的背景分析,明确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5、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由负责人向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说明,根据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定稿。

6、根据修订纲要修订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拿出文本初稿。

7、将初稿下发给全体教师征求意见。

8、文本初稿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根据教师的意见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9、校长签发后在全校颁布。

四、初步设想及可行性分析

1、改对教案的检查为教学资源支撑和教学设计评比: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和模块教学纲要与教研组、备课组一道准备本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音像资料和相关图书。对普通教师允许使用纸介教案或电子教案,对青年教师(6年以下教龄)和各级骨干老师必需有电子教案;每个模块由教师报5个教案和教学反思参加评比。学校按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委对送评的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评审时要写出评审意见。每学期学校对评出的优秀教案进行展示、交流、奖励。

2、改作业次数检查为考试试卷诊断,考试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评价,过去我们对考试只关注结果,较少分析成绩背后的问题;对于结果只关注统计值,较少关注和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试卷诊断具体做法:从每个模块水平考试试卷中随机抽取若干份试卷,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教师对抽取的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交流活动(在教研组范围内),活动由教研组组织,学校派出专家组进行点评,学校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

3、改检查听课笔记为组织有效的评课活动:组织评课活动次数少而精,活动前要制定活动方案,规定每个听课人的任务,注意收集课堂教学的数据,数据一定要细,要具体,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多长时间请学生回答等。在评课时,每个教师根据课堂收集的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教师进行补充。

  每学期每科至少有一次评课活动是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专家在评课中要点评老师的发言。提出这些设想的依据是建立在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上,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人

  议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程,构建教学常规,操作评估,专业成长,注重环节 【摘要】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做常规工作容易,把常规工作做好不容易,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入点,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教学常规要便于操作、评估

  什么是常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相沿用的规矩、办法。”但奇怪的是,编词典的人在援例说明该词的用法时,第一个例子竟然是“打破常规”。看来,“教学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因为表面上,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太细的“教学常规”往往成为统一的硬性要求,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干扰。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如果以“适度”规范为特征,则不仅可以保证规范的真正落实,而且能使教学管理更为有效。教学常规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化数量指标,简化操作程序,使教师容易掌握,也使课堂气氛较为宽松,课堂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观化,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显然,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①

  教学常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常规的制定,真正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所以,我建议把师德规范与教学规范相分离。如“按时上下课,不能私自调课、缺课,上课不能使用手机,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内容应纳入师德要求,与教学要求相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常规面面俱到却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尴尬,才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误区: 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 教学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

  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这样,教师成了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教学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

  传统的教学管理较多地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采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并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束缚过多,压力过大,疲于应付,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当不胜其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纳入“教学常规”的范围时,老师们疲于应付常规检查也就变得理直气壮而且无限悲哀。内涵的扩大,要求的增多,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我想,更多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承担着繁重不堪教学任务的普通教师们,也在呼唤“新的教学常规”吧!② 笔者所在乡镇,有几所边远小学或者教学点,老师少,课程重,往往一个老师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复式班,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对该校老师和领导简直成了“紧箍咒”,光是写教案就苦不堪言,更不用说那“几大块几十条”的细小规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评价应该是注重课堂效率,而不再局限于写教案了。

二、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有了常规制度,而没有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常规难以执行和行之有效,而教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靠的是专业发展。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常规执行的效度。基于此,我认为制定教学常规要通过以下几点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常规;二是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夯实常规执行的基础。从加强常规能力培训、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等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三是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四是加强微技能培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 然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制者和开发者,这多重的、内涵丰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既然是“教学常规”,就应该是每个教师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底线。既然是底线,那就应该让每个教师都能不需要付出业余时间而能在工作岗位 上轻易地完成。也就是说,“教学常规”的要求应该是简而又简的。既然是底线,同时也说明,每一个想把工作做得出色一点的教师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很多的事,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关于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怎样去教会让效率高一些?在上级给我规定的这些必须做到的常规之外,我还要加上点什么更高的要求?如果有可以不去应付繁琐的常规而节余出来的时间,他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是没有上限的,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都想看到的。当一个学校的教师都不为了应付所谓的“教学常规”而奔忙,而是有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考、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并从中获得专业成长,获得价值感和幸福体验时,我敢说,这里的教育管理者是最幸福的,这里的学生也是最幸福的。③

三、让常规“常”起来,注重教学过程

“三环节”抓常规跟进管理,保障教学常规“常”起来。有了常规,不执行、不落实,常规无法“常”起来。有了常规,不指导、不反思,常规难以“常”起来。为了确保常规的跟进工作落实到位,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领导要下得去,管理才上得来;二是开发团队潜能,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常抓不懈保稳定,及时反馈促进步;四是客观评价考核,促进常规落实。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没有制度的保障不行;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领导不下深水不行;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不行;要让教学常规 “常”起来,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不行。④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成绩考核“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 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注重抓教学过程,让常规“常”起来。

  指导教学工作,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深入学生,和学生座谈,了解教情和学情,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三深入三指导”的目的,就是使教学管理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突出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牢记教师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做好一名教学校长

  吉林省柳河县教育局陈明秋

  常常,有许多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在当下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感到不顺手,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更令人感到茫然与困惑。为此,柳河县教育局就这一问题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聘请了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级教师、柳河九中党支部书记兼教学副 校长贾东升同志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培训。柳河九中是地处县城边缘的一所初中,原先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还是学校环境都属三流。教育局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后,近几年,柳河九中在各个方面开始突飞猛进,特别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更 加颇具特色。其学校的管理经验,在全县各个中小学中均属一流,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借鉴,笔者经过仔细疏理,将其优秀的做法呈现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管理特别是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有效的将常规教学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呢?经过积极思考和探索,柳河九中基本构建起了符合本校实情和教师自 我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即:管理更有效,教学更创新,“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

(有效---就是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与活动相伴,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就排课表都要讲究科学、规范、艺术。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备、上、批、辅、考的管理体系,发挥热炉效应实施制度化管理。

  创新---就是不断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而达到高效。 抓好开头---就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育局教育科工作要点,反思上学年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各种常规管理制度、考核细则,学期初全面部署,使全体教师开学伊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清晰、明确。

  精细过程--就是重检查,重落实,重调控,实施周量化、月量化考核制度。

  关注结果---就是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合二为一对教师进行考核验收。)

  发挥集体智慧,创新备课流程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往往是十分必要的环节,也是体现教与学情况的重要内容。就教师备课现状,目前教师的备课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教师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点较多,而关注课标也就是关注教学知识体系的较少。二是教师喜欢用现成的资料也就是教辅材料包括参考教案,教师备课依靠教辅的,依靠网络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多。三是教案写的好的,课不一定能上好,而上课精彩的原始备课教案不一定就好。四是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写在本上的教案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认为形式备课是一种负担。所以抄教案,应付检查的教师比例不在少数。五是集体备课就是个体教案之和,使集体备课有形无实。 -- —目前,初中的教学校长大多数都在兼课,所以教学校长们应该会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教师对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备课既有形又无形(备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的过程有动、有静。所谓“动”即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的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以及同伴对话;所谓“静”即备课的结果最终以静态的文本“教案”呈现出。所以,备课的过程既有形又无形。所谓“有形”即它最终以看得见的“教案”呈现出来,供教师上课参考;所谓“无形”即教师备课过程中的很多考虑是没有办法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些无形的内容只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以及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对备课管理他们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校本培训备课引领(针对老教师的陈旧观念,新教师初浅的备课功底,通过间接经验、集体智慧、名师备课观转变观念,掌握备课技能。

)二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集体备课教研方案;三是小组合作;四是教案的检查与管理。

  改革课堂教学研究形式,优化系列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上课是教师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上课,按照何种理念上课,是决定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抓教师的上课,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 途径,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管理永恒的教研课题。具体做法:

一是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每学期八个业务学习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改经验、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二是开展学期初听评课活动月(有针对性开展活动,两个实例:一是一数学教师的课,提前布置,组织年级学科组听评课;二是不通知听课,一语文教 师的两节课。另外听、评课有好多好的办法。)三是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呈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同一个内容的课,由不同教师上,就会有不同的设计、构想、方法、风格、策略。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 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对课多角度的对比为集体教研提供很好的教研平台。如果说看一节课好似雾里看花,那么“同课异构”好似拨云见日。);四是开展“三课”与“新三课”活动;五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管理制度。(教务处每节课都有专人检查教师的教学行为,进入月考核。)

  创新作业与批改制度,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名师语:“作业与批改是教学中的大事,它能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学校应当在教学中把好作业与批改的质量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做法尝试:一是“自改”(课下);二是“互批”(课上);三是提倡面批;四是作业检查与管理。(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规范考试环节,以考促进教学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他们的考试流程:一是年级教师互换出考试题;二是密封阅卷;三是多元化质量分析;四是试卷的积累与利用。(建立学科资源库。) 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事研究虽然会牺牲教师的一些休息时间,参加研究虽然会增加教师一定的工作强度,但耕耘了,就会有收获。窦桂梅在《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一书中谈到:“研究是我发展的动力源”,“研究伴我成长”这是窦桂梅从事教育科研的切身体会和肺腑之言。学校的具体做法:主题教研活动初见成效。主题教研,就是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问题。他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是 “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模式。课题的确立源于教师课堂讲的过多,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源于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呼唤;源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功的课堂教改实验的启示。开放式教学模式源于分课题的开放。学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

  过程是:研究制定主题教研方案---思想动员---集体研讨---课堂实践---成果验收。确立分

  课题研究计划---确立课题---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研讨反思---成果展示。

  一所名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追求的五个字:“强化一个实字,讲究一个严字,重视一个量字,坚持一个恒字,追求一个新字。一个好的教学校长最应该做的事一是每天都要挤出业务进修的时间,学习理论,学习经验,汲取营养,指导实践。这是做教学领导的最起码的职业底线;二是教学校长应该具备三种意识:“能力、角色、团队。”三是教学校长要兼课,在教学第一线引领与辐射,收获信息,以便于行动研究与管理。四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五是是细节决定成败。

  上海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徐匡迪的三句话有助于我们思考:“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

  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转变工作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转变,一来是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二来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课改下的语文教师,要做好转变工作,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改;转变工作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更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好课堂各方面的转变工作,以确保学生在教师构建的精彩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工作进行论述,以确保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

一、导入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进入课堂的第一步。所以,课改下,我们要转变小学语文课程的导入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基础工作。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为了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选择了直观导入法。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关春节的图片,比如对联、腊八粥、腊八蒜、庙会等,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可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的发挥。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我选择了问题探究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反复阅读,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2)为什么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样的感慨?(3)文本中所指的“纱衣”是指什么?(4)人类是怎样对待再生资源的?……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并思考、解答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而且对语文课程魅力的展示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

  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选择了视频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文本,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伯牙绝弦”的动画,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展示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体会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转变,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效地展现语文课程的价值。

三、评价方式的转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可见,课改下的评价方式已较完善,已经从教师的说教式评价转变为了师生、生生、学生自主评价,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活动。还以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评价时,我们要针对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课堂参与度以及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而且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学生信心的培养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好课改下的转变工作,以确保每个环节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韩爱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学周刊,2011(21).

  编辑 韩 晓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李凤梅 地址:平南县大新镇大黎小学 邮编: 办公电话: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 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班主任树立的威信应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二是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三是必须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

二、切实做好学生工作

班主任练好”内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导,班主任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首先,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级是一个整体。 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极业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召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好班级的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多种组织,利用班会、辩论会、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算正成为四有新人。集体主义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好班风建立良好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级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树立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超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尊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在以前在小学低年级担任过班干部,但进入中高年级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要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生会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才小用。

再次,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同时,注意工作方法,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多家访、多辅导、多教育、多谈心、多关心、多鼓励。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

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一周一次的班干部会议上,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更具体的情况。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工作有失误时,我就更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扬为主,尽量少去批评他们,个别事情放胆和放心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切记不可主观武断、粗暴,更要勤于家访,主动了解情况,勾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有关课改的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做好课改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