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热心会员“swji2816”整理的第一学期教师个人教研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一、我班语文主题教学的现况:
(一)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大家调整了备课方式,采用整体单元备课,逐渐讨论五种课型。为了节省时间,将课余全书阅读列入课堂,大家主要使用主题教学的形式,简化每组课文的教学,避免对数篇课文开展详细分析,而是抓住核心内容,根据点带面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对能掌握的内容不再重复讲解,对理解不了的则通过诵读取代讲解,依靠阅读来加深记忆。此做法加快了课程学习,一节课可学习二至三篇课文,基本实现了让学生在每堂课中得到收获。
(二)常规教学层面:
1、重视写字指导,设立高效的写字小课,重视老师范写,提升写字点评,提高写字品质。
2、重视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不仅强调钢笔字、毛笔字等习惯的培养,还继续指导学生维持正确读写姿势,培养较好的诵读、记诵、默读、查字典、听讲、讲话及其爱惜学习用具等习惯。根据严格要求和训练,将培养优良习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3、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课余阅读。为了提高阅读实效性,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教授有关的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进而提升其单独阅读能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多种书本,普遍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
4、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妥善处置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创作打牢基础。在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分析事情、遣词造句、连贯段落等技巧。
5、用心批作业:留作业时做到简洁高效。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用心批阅,分析并记录作业情况,将遇到的问题进行筛选总结,并进行详细的评讲,对于相关问题及时纠正教学方式,使其更具针对性。
二、值得分享教学经验:
最先,在语文主题教学中,熟练操作“1 x”方式,抓住典型课例开展精解教学,将“语文主题学习全书”中相关的文章融进课堂,努力创造课余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推动大量阅读,构建有效教学。
其次,在教学对策层面,全面关心,妥善处理。人教教材以专题方式编排,每个单元从引言到识字课,再到课文和语文园地,包含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本单元的专题科学安排。因此,教学中需要具备整体思路,保证前后贯通,总体提升。每组教学中,应明确分配内容、布局学习准备和教学方式,以防止各行其是和临阵磨枪的情况。
第三,在教学理念上,应转变方法,健全独立、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学习。我班积极创建学习小组,选任组长,进行小组学习,并提供有效指导,推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参与和探究,激发学习满足感。
第四,重视学生课余阅读习惯的培养,推荐优质书本,逐渐建立良好的班级阅读气氛。教师应以针对性地教授有关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升单独阅读能力。
三、学生能力培养策略及成效:
1、根据小课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书写习惯。新课标明确提出,“写字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自小奠定基础。通过观察、模仿和训练,教学生正确挥笔方式及写字姿态,运用写字歌协助学生培养写字好习惯。规定学生在写字时参考写字歌,教师随时给予督促和引导。除了掌握正确写字姿态,重要的是要确保书写工整美观。每日写字训练不可忽视,优良撰写习惯的培养必须耐心细致的指导和长时间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可以写下漂亮的字。
2、为提升学生阅读实效性,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教授阅读方法,让学生根据多元化的形式进行独立阅读,进而提升单独阅读能力。
3、培养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要以口语交际为载体,激起创作动因。
四、存在的不足:
1、备课不够充分,教学的时候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深层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书阅读及教学分配未达到理想效果。
2、部分学生作业撰写质量较差,练习本维护得不够好,一些同学对字的笔顺掌握不牢,错字较多,还未培养认真书写的优良习惯。
3、教学中无法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及效果有待加强。
4、学生学习状况存在重大两极化,一些学生并未掌握写作技巧,总体创作水平不高。
5、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不够,并未养成良好的课余阅读习惯。
6、辅差工作计划较好,培优工作有待提升。
第一学期教师个人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