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3篇 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

时间:2023-01-22 01:2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3篇 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供大家品鉴。

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3篇 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

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1

  1.花生黄豆炖猪蹄

  猪蹄500克,花生50克,黄豆100克,党参30克,当归20克,生姜3片,陈皮5克,料酒适量。黄豆提前浸泡12小时,花生开水煮上2分钟沥干水分,猪蹄去毛洗净,剁成小块,用开水焯烫后捞起。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料酒,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沫,转成小火慢炖约2小时,待猪蹄微烂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2.天麻乌鸡汤

  乌鸡750克,天麻30克,川芎2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红枣5枚。乌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把天麻、川芎、茯苓洗净后塞入鸡腹中,用线缝口。把乌鸡放入砂锅内,加入生姜、红枣、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炖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3.排骨萝卜汤

  猪小排(猪肋排)250克,辅料:白萝卜100克,调料:盐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葱10克,姜5克。将猪小排骨洗净,剁成段;白萝卜去皮,切成块;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清水烧开,下入猪排骨块和醋煮开。撇净浮沫,加入葱段、姜片烧开后,加入白萝卜块,倒入沙锅内,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煮2个小时;至猪小排骨肉熟烂离骨,拣去葱段、姜片不用,放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即可。

  4.山药羊肉汤

  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用清水浸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2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 相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3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可见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之一。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防病治病,还能增强体质,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人们不禁要问,冬令进补应选在何时好呢?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短、黑夜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

  具体讲,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能较好地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为适宜。

  一、进补要三注重

  冬至进补应遵循保持机体平衡、改变虚弱状态、增进身体健康的原则,一定要注重保暖、御寒、防噪三个功能。

  1、要注重保暖功能

  严冬天气寒冷,身体机能减退,要多吃一些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2、要注重御寒功能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

  平时人们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来进食。如果能做到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冬令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3、要注重防燥功能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相当必要。维生素B2来自于动物的肝与禽蛋及畜乳中;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2022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含义3篇 与24节气有关的农事活动相关文章:

小满节气的含义是什么7篇 节气小满有什么寓意

2022冬至主题优秀活动方案模板5篇(冬至主题活动总结范例)

2022冬至创意活动方案怎么写5篇(冬至活动创意活动方案)

2022冬至节气的养生食物及民俗活动3篇

冬至节气特点是什么_冬至日是什么意思3篇 节气是冬至日还是冬至

学校冬至主题活动方案3篇 校园冬至活动方案

校园冬至活动方案策划3篇(冬至学生活动策划案)

2022大雪节气的活动及养生原则3篇(24节气大雪养生的9大原则)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范文3篇(冬至主题活动总结)

2022冬至节气的活动及养生要点3篇(年冬至节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