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3篇 中国古代关于法制的名言

时间:2023-02-08 01:38:1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3篇 中国古代关于法制的名言,以供借鉴。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3篇 中国古代关于法制的名言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1

  1)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张居正

  2)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3)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清、郑观应

  4)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5)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苏轼《策别第八》

  6)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

  7)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8)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9)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10)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1) 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晋、葛洪《抱朴子、判子》)

  12)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唐、马总《意林、淮南子》)

  13)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14)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15)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6) 民不举官不究。

  17)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18)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9)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0)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2

  1)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2)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 法不殉情。

  4)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6)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7)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8)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9)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10)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11)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2)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13)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14)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15) 一民之轨,莫如法。

  16)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17)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18)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19)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0)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3

  1)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2)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3)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4)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5)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6)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7)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8)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9)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0)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1)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12) 法平则吏无奸。

  13) 先王以明罚敕法。

  14) 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15)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6)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17)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8)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19)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20)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关于法制的古代名言3篇 中国古代关于法制的名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