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笔记一3篇 《西游记》阅读笔记

时间:2023-02-19 19:56: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西游记阅读笔记一3篇 《西游记》阅读笔记,欢迎参阅。

西游记阅读笔记一3篇 《西游记》阅读笔记

西游记阅读笔记一1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也是我最喜爱的作品。儿时每次阅读《西游记》文中精彩离奇的故事,总会让人亢奋与激动。如今再次拿起《西游记》,才真正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所在。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叙述了师徒四人一路上斩妖除魔,和险恶的环境作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动人故事。小说体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人生哲理。不仅如此,小说最令我着迷的是刻画了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最让我佩服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拥有火眼金睛的孙猴子——孙悟空。

  孙悟空机智勇敢,有勇有谋,懂得感恩。他虽然只是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却能够俯无愧于天,仰无憾于地。为求长生之术,他走名山,访大川,拜师学艺,最终在菩提老祖处习得七十二变化和长生不老术,最后只因贪图炫耀自己的本领,被师傅逐出师门,临走时磕三个头,以报师恩。出师门后历经磨难,但谨尊师命。后来大闹天宫,只为报复天庭羞辱之仇。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得道唐三藏的救助,为报救命之恩,他决心护送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斩妖降魔,从不让师傅受一点伤害。其心可彰日月,其情可动天地,师徒之间虽有隔阂,不管收到多大的委屈,但他却始终对师傅不离不弃。

  读完这本小说,孙悟空的感恩之情触动我的情愫,让我深思。仔细回想,我们最该感恩的不应该是日夜陪伴我们的父母吗?不应该是给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吗?一只石猴固然能如此,我们身为父母子女,为人学生,难道连一只石猴都不如吗?曾几何时,我总感觉父母对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对我有抚养的义务;老师对我的教育是职责所在,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工作。孙悟空的报恩之举,让我羞愧,让我回想起父母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回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在父母的庇护下,在老师的教育下,成就了如今的我,作为一名学生,我只能用行动,用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情。除了父母、老师,在生活上我们还得到很多人士帮助,我们一样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他们。

《西游节》除了让我学会了感恩,也让我学会了坚持。

  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一道道难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战胜了困难,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回经书,弘扬了我国的佛教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他们师徒四人的真实写照。这些难关犹如我们的成长路上遇到的荆棘。我们只有战胜困难,才会获得成功。我认为如果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怎么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又怎么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曾经的我一次挫折、一句嘲笑、一条难题。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梦想。但《西游记》让我醒悟,唐僧师徒四人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若我们在学习上能想唐僧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那样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不服输的气概,那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从此以后,我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成功与失败,只要我尽力去做,坚持去做了,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因为我学会了坚持。

《西游记》这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除了让我学会感恩和坚持,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等着大家去发现,仔细品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西游记阅读笔记一2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一部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师兄孙悟空。他原来是一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用他的七十二变大闹天宫,惹怒了如来佛祖,便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唐僧救了他,他便跟着唐僧西天取经。为了师傅的安危奋不顾身的他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他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哪怕事后又被各路神仙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除害护航之心全不曾改。

  其次是二师兄猪八戒。他贪财好色,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还特别爱吃,每次孙悟空叫他去找食物,他总是打着找食物牌子,却总是在半路睡觉,或者是找到了食物在回来的路上也吃得一干二净了。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虽然他很贪吃,但是也非常护主,丝毫不比孙悟空差,一旦唐僧有危险也会那把九齿钉钯奋不顾身的'去救他。

  然后是三师弟沙悟净。他心地善良、安于天命,他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最后是师傅唐僧。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而且他心思缜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细节,自我要求严格,坚持原则,规范严谨,善于发现问题,低调不张扬,遵守时间。

  就是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西游记阅读笔记一3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是对“西游”精神的一种提炼和概括,既写出了“西游”披荆斩棘的艰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无畏乐观。

  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的秋深时节,唐僧迎着清霜,披着明月,西出长安,踏上了取经之路。虽说是如来的得意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恶怪正眈眈虎视着他那能让人长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当然也不曾期待有几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来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件事:取经。他的脚下只有一条路:西天。伴随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经的信念和永不退缩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饱受绳捆线绑笼屉蒸煮之苦,几度命悬一线,可是只要一脱险境,他又会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与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不同,三个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个个都能腾云驾雾斩妖除魔,去往西天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们却跟随着唐僧亦步亦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取经人”。期间,也闹过误会与争执,取经的团队也几乎分崩离析。然而,他们三个谨记着对观音菩萨的承诺--“护送取经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长合力驱魔,最终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十四年的取经路,孙悟空从一个冲动的石猴成长为沉着冷静的“斗战圣佛”,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对各自罪愆的救赎。他们的西行路,是一条坚守承诺自我成长的路。

  师徒四人奔走在取经的路上,而各种妖魔鬼怪也奔走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们有的脱胎于草木,有的幻化于禽兽,都为了在神仙之列占有一席之地而奋力修行。然而,对于成仙的渴望使他们的内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为了达成目的,他们不择手段,尤其是听说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寿便使尽手段欲施毒手。对长生的渴望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视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可怜的他们,自以为走上了终南捷径,却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丢了性命。

  不论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尘世间的每个人也一样。赶路的时候,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地,关键是不要走上岔路。

西游记阅读笔记一3篇 《西游记》阅读笔记相关文章:

骆驼祥子的最新阅读笔记3篇(《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九年级最新《老人与海》阅读笔记3篇(九年级最新《老人与海》阅读笔记文章)

偷影子的人优秀阅读笔记摘抄3篇(《偷影子的人》读书笔记)

西游记原著第六章读书笔记精选3篇(《西游记》第六章)

《西游记》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篇(西游记的读书笔记和心得)

西游记前十回读书笔记3篇(《西游记》前十回读书笔记)

海底两万里阅读笔记及收获4篇(《海底两万里》阅读笔记200)

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3篇(西游记名著导读笔记)

西游记读书笔记范文6篇 《西游记》读书笔记

初中生西游记读书笔记范文3篇 中学生西游记读书笔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