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细则(如何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

时间:2022-06-05 09:17:4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实验操作细则(如何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欢迎参阅。

实验操作细则(如何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

  1、5ml 移液管的使用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深度一般为液面下 1cm 处,不要太浅或太深,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先吸入该管容量的 1/3 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 3 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

  4)放出溶液:再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容器微倾斜,而移液管直立,同时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全部溶液流完后需等 15s后再拿出移液管,以便使附着在管壁的部分溶液得以流出。如果移液管未标明“吹”字,则残留在管尖末端内的溶液不可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未包括这部分残留溶液。

  2、200ul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 1)选择适当的微量移液器:不同型号的微量移液器,各有其吸取体积范围,请依取用溶液体积取用适当量程的微量移液器。

  2)2)设定体积:设定体积时,若由低旋转至高值,须先超越所欲设定值至少三分之一转后,再反转至设定值;由高旋转至低值时,则直接转至设定值即可。请勿将体积调整圈转到超过最低或最高的使用范围。

  3)套上吸头,吸取溶液:

  吸取溶液时,尖端请先套上适当的吸头(tip),装配吸头时,切勿用力过猛,导致吸头难以脱卸。将按钮压至第一档,尽可能保持微量移液器垂直,将吸头尖端浸入溶液 3mm 左右,再缓慢释放,释放按钮不可太快,以免溶液冲入吸管柱内而腐蚀活塞。任何时候都不要平放带有残余液体吸头的移液器。

  4)释放溶液:

  将吸头与容器壁接触,慢慢压下按钮至第一档,停一两秒再压至第二档,把溶液完全压出。弹出吸头,并旋至最大量程,将微量移液器放置于架子上。

  3、722 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应旋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 15 分钟以上。

  2)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 T 值为 0%处。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3)将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在用比色皿装液前必须用所装溶液冲洗 3 次,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溶液应装至比色皿体积的 3/4(10 分)。使用比色皿时,只能拿毛玻璃的两面,并且必须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以保护透光面不受损坏或产生斑痕。

  4)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应尽量使它们的前后位置一致,以减小测量误差。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 T 值为100%处。

  5)打开比色皿室箱盖(关闭光门),调节零点调节旋钮使针在 T 值为 0%处,然后盖上箱盖(打开光门),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指针在 T 值为 100%处。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关闭光门和打开光门时指针分别指在 T 值为 0%和 100%处为止。

  6)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箱盖,由此时指针的位置读得待测溶液的 T 值或 A 值。

  7)测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取出比色皿洗净擦干,放好。盖好比色皿暗箱,盖好仪器。

  学校实验操作规则

  实验实训室管理细则

  生物实验评分细则

  实验小学课堂安全细则

  实验小学财产安全细则

实验操作细则(如何规范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实验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