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嘉庚精神征文6篇

时间:2023-02-20 22:32:2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习嘉庚精神征文6篇,供大家阅读。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6篇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1

“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畏惧失败,才是可耻。”这几句话都出自著名的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先生之口,令人肃然起敬。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都是由他创办的。他的故乡在美丽的集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大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陈嘉庚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爱国者、实业家,还是一位教育家。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等,并逐步发展。他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校主”。

  相信我们对“诚毅”二字并不陌生,因为它既是集美学校的校训,也是嘉庚精神的体现。诚毅就是“以诚待人,以毅处事”。陈嘉庚先生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它——嘉庚路145号是陈嘉庚先生故居。他的故居是两层小楼,里边陈列着他的生活用具。一排陈列橱有他从南洋带回来的一把布伞,已经用了十几年。家人说那伞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他还有一只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他买一只新的,他不肯,就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钱的一分也不能浪费。”家人只好不再说。当我第一次看这篇故事时,心里不由得一颤:陈嘉庚先生即使拥有过亿的财富,生活也这么简朴,连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都舍不得换,这与他倾资助学的反差太大了!后来,我才意识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我们平时都是那么的喜新厌旧,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成为习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都渐渐离我们远去。就连国家的成败都是由勤俭决定的,更何况我们小学生呢?陈嘉庚先生以行动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不仅如此,陈嘉庚先生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都向我们展现了“嘉庚精神”。例如,他反对卖国,极力拥护党的举动激起了我们心中爱国的精神,告诉了我们要热爱祖国。

  陈嘉庚先生用行动将“诚毅”二字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不论身在何方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弘扬陈嘉庚先生的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以诚待人,以毅处事,时刻铭记着“诚毅”二字,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2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有的人,伤天害理的事敢做,乌七八糟的钱敢挣,这样的'富翁受人唾骂,遗臭万年。”看到这儿,你也许会感叹道:“能讲出这样的话的人,该有着一颗怎样正直,怎样可贵的心啊!”不错,这是著名的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回国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的教诲,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在美丽的海滨——集美。

  他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陈嘉庚先生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等,并逐步发展。他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校主”。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对“诚毅”二字定不感到陌生,因为它既是集美学校的校训,也是嘉庚精神的体现。诚毅,顾名思义,有着“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意思。嘉庚先生曾多次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它——嘉庚路145号是陈嘉庚先生故居。故居为两层小楼,陈列着

  嘉庚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一排陈列橱有从南洋带回来的一把布伞,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他不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家人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当我

  先生一次又一次地将“诚毅”二字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作为一名集美人,我们有幸地生活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又幸运地就读于他所创办的学校,集美中学,接受中国文化与嘉庚精神的熏陶。我们沿着嘉庚先生的光荣之路,我们沐浴着他的光辉,体会着他的风范,学习着他的为人。让你我行动起来,坚守“诚毅”校训,弘扬嘉庚精神,践行诚毅校训,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吧!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3

  今天,老师讲了《陈嘉庚的故事》。课后,我又认认真真读了几遍,我被陈嘉庚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书中讲,陈嘉庚,1874年生于一个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僻静渔村——福建同安县集美镇。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少有大志,9岁就读于南轩私塾,15岁辞学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学习经商。由于目光远大,勤奋学习,艰苦创业 ,涉足食品、橡胶、航运等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拥有上千万资产,成为南阳华侨中的首富。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陈嘉庚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时时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10年,他筹资帮助孙中山先生进行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他担任南洋华侨总会主席,捐资抗日。他冲破重重阻拦访问延安…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陈嘉庚先

  生做事的最高原则。

  书中讲,陈嘉庚捐资办学花了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了。“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至1934年,陈嘉庚经商30年获利1900万元,仅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就花去800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就这样一个身价千万的大人物,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苛刻。书中说,他的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块酱豆腐而已。他平时身上的现款不超过5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作为小学生,既不挣工资,还要靠家长养活。但我们每天除了要吃好的,喝好的,还要零花钱。家长给得少了,还跟家长大吵大闹,觉得自己委屈。想想陈嘉庚先生,我都替自己感到难过。

  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陈嘉庚先生是我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典范。读《陈嘉庚的故事》,感受陈嘉庚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为自己的祖国、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4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我心中的陈嘉庚

  华侨史上有一个璀璨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全球千百万华侨心中,每时每刻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他,就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老先生。要说我对他的“认识”,还要从上几年说起……

  又是一个“黄金十一”,不知这次又是怎样的旅行呦?这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我,早是“心已离家而去”!

  转眼已是七点半了!我得知,我们要去嘉庚的纪念馆。对于他,我曾有读过他的一些传记,都是从各个角度反应“陈嘉庚想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出一份力,他把自己所有的财富献给祖国。”

  有一段使我最有感触:陈嘉庚住在新加坡,他在那儿办了许多学校1946年陈嘉庚把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而自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衣服补了又补,去哪儿都带着针线包。有一次,管理员看陈嘉庚那么简朴就买了一只鸡给陈嘉庚改善生活。却被陈嘉庚扣去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次陈嘉庚的朋友来看他,买了一斤糖果,反被陈嘉庚批评了一顿。陈嘉庚说:“该花的,再多也值得,不该花的,一毛也不许浪费。”

  驱车到达后,嘉庚公园近在眼前,我兴奋,激动,百感交集……

  整个公园花团锦簇,春意融融,四面八方的游人蜂拥而至,络驿不绝。在纪念碑和鳌园四周,周恩来、陈毅等人与当年的国民党左派、知名的民主人士马寅初、邵力子、叶楚伧、张治中等人的'题字被镌刻在石碑上,对弘扬先生的精神和渲染公园的主题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先生故居陈列馆里,参观者可以看到目前国内难得的一些陈列。其中,上个世纪前期中国政治舞台的一些风云人物,如抗日名将宋哲元、书法家于右任、外交家王世杰、法学家居正等人的墨宝均有陈列,尤其是国民党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墨宝,如何应钦、陈果夫、韩复榘等的题字或留言,也一一陈列,真是难得。参观这些墨宝的观众,十分踊跃,一边欣赏一边评论,而且年轻人不少。笔者想象,这些文迹在大陆正式陈列馆的展出,不仅仅是具有了文化的价值,更是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更展示了执政党的恢弘气度,真是历史进入了新时代啊!

  面对他,我觉得真不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他就是我心中的陈嘉庚——简朴又令我肃然起敬……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5

  作为一个中国人,陈嘉庚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诚信经营一个跨国企业、倾资兴办教育和公益、支持祖国革命和民族独立自强……陈嘉庚所做的一切,每一项都堪称艰难而伟大,普通人难以企及。然而,普通人首先可以做到的,是学习陈嘉庚的精神。

  一个人,应该有一颗爱国心。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强大,就没有个人的平安乃至存在。中国近代以来曾备受外国侵略,海内外人民曾备受欺凌。甲午战败的消息传来,吴玉章和哥哥抱头痛哭。同年代的陈嘉庚不会不痛,割给了日本强盗的台湾就在家乡的对岸。他在异国谋生,更深痛弱国的侨民无尊严可言。陈嘉庚为什么舍尽家财、拼尽全力,为国兴学、支持抗战?就是因为他心中深深的痛!体会这种痛,就会更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为民族尽点力量,做点贡献。

  一个人,应该有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陈嘉庚对贫弱极富同情心,一有能力,就思图回报社会。20岁多时,他看到家乡福建缺少医生,就自己先后花费上万元几次印医书,分赠乡亲和侨胞。1915年天津发大水,他筹集善款20多万元寄往灾区。在不少人眼里,陈嘉庚只是一商人一富翁,他为什么那么有感召力,能够做出名垂青史的事情来?概源于他慈悲舍予的心。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智识生于勤奋,昏愚出于懒惰。”陈嘉庚的一生,无论经商、兴学,还是支持革命与抗战、参政议政,他都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他的救国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不断学习、研究得来的,并落实到实践当中。他的金钱用在为国服务上,他的时间和精力也都奉献于此。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生活简单的人。陈嘉庚不可谓不富,可他没有把钱和时间用在个人享受上,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粗茶淡饭,地瓜稀饭配青菜、豆类、鱼干是他的家常饭,尤厌恶奢侈的宴请,常常要求以茶点代宴。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讲真话的人。陈嘉庚的企业能够成功,与他诚实守信密切相关。他独立经营后,父亲的企业亏损,欠了别人的借款还不上,他数年都牢记在心,通过辛苦经营赚了钱,替父亲还了欠款。陈嘉庚讲真话也是出了名的,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这种精神。

“欲成大事,先做小事。”“不以小事而生忽心,不以大事而生畏念。”陈嘉庚做事极认真细致,凭着这样的信念和精神,他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兴办的各校管理得实实在在,南侨总会的事情也是清清楚楚。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做成了。我们不缺少聪明人,缺少认真做小事、把小事做好的人。学习陈嘉庚,不妨先从做小事学起,从能做到的学起。

【拓展阅读: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0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

  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1949年应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6

  左手脱帽轻抵胸前,右手执杖微拄地面,面含微笑,目视前方: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白墙,红瓦。我想就是这样的美景让他驻足于此,而我也因此认识了他——陈嘉庚。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还是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是同安县集美社人,他曾创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等。

  陈嘉庚一生勤俭节约,虽然身为富翁,但生活十分俭朴。陈嘉庚非常重视教育,他提倡女子教育,还创办了女子学校,让女子也能够上学。陈嘉庚说过:“明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而我对陈嘉庚的认识是在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有一座古铜色雕像,这就是陈嘉庚,他的身后是陈嘉庚纪念馆。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百年来,厦门大学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成为众多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殿堂。在厦门你随处可以感受陈嘉庚先生的存在,集美大学、陈嘉庚体育馆??一间间高校、一栋栋大楼,有教育的地方总能感受到嘉庚先生如影随形,他就像一名先锋者为家乡为祖国的教育开创一片疆土;更像一位导师,引领着无数学子走向知识的海洋。

  我敬佩陈嘉庚先生,因为他的奉献精神;我仰慕陈嘉庚先生,因为他的爱国情操;我永远记住陈嘉庚先生,因为他的高尚品格。

学习嘉庚精神征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