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数学日记8篇(数学日记寒假生活)

时间:2023-02-24 05:46: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寒假数学日记8篇(数学日记寒假生活),供大家赏析。

寒假数学日记8篇(数学日记寒假生活)

寒假数学日记1

  今天阳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了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寒假数学日记2

  “走了,走了!上数学班去”妈妈这一句话把我从电视屏幕上拽了回来,我一愣,上数学班?“开什么玩笑呀!妈妈。我不看电视了这就去学习。”“我可不是吓唬你的。我上午已经给你报好班了”“不会吧?报班都是在刚放假时,现在已经快开学了”“哦?不去是吗?”“不是……但是……可是……”我刚要辩解什么,可是自己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谁让自己考了一个找抽型的分数的呢!唉!这就是传说中的自作自受,没办法只好去了。

  我不情愿的跟着妈妈走,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我就到了补习班,简单地交待了一下妈妈就走了,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女老师。这个同学怎么熟悉,哦!是原来英语班的同学,被安排为我的同桌,嘿嘿我暗自高兴。还不错,就像见到老乡一样我们叙起旧来。不一会就开始上课了。老师蛮照顾我的讲题的时候总问一句我听懂了吗,我总是点头。

  在中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就是这十分钟,足以和班里的几个同学打成一片,很快我们就互相认识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使得我把来时的不愉快统统的抛在脑后,我这人就是这样,刚才的烦恼转眼间就忘却了,就像有健忘症一样。

  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的时间一节课一晃而过,说句实话,我想再“玩”一会。可是时间已经到了。回到家妈妈问我怎么样,我说:“好玩得很,认识不少新同学呢!”“可别像以前一样半途而废呀!”“放心吧!不能。”真有趣的数学班,我好喜欢呢!

寒假数学日记3

  今天,我们又遇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百分数。我们先温习一下“老朋友”百分数吧,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们主要学了两种百分数的应用,第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决办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百分之几;第二种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今天我们将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老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老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老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来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面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知道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在这些基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寒假数学日记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搜索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寒假数学日记5

  今天下午,我做完寒假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明白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明白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先,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贴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寒假数学日记6

  时间飞逝,20xx年的寒假如约而至。新的一年,新的希冀。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来说怎样才能度过一个既快乐又充实的寒假呢?为此小学频道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小熊在山村中开了家水果店。苹果1粒0.8元,西瓜一颗3.2元。

  山村中的小鸡、小猫、小狗等都往小熊店里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小猫说:“我买苹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给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说:“我买西瓜3颗,3.2×3=9.6元。”小熊忙得乱七八糟,只好连声说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阵子,终于可以安静安静了。

  不料,狐狸来了,说:“我买20粒苹果,20颗西瓜。为了方便,我们就算苹果和西瓜平均数2元。合起来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还拿来计算机算一下,应该是80元,少了40元呀!

  小熊和狐狸不停地争论,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俩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们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山羊伯伯。只见山羊伯伯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你们都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后来,山羊伯伯便一点一点地告诉小熊和狐狸怎么算。

  原来,应该用乘法分配律,将苹果的单价加上西瓜的单价再乘以它们总数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狸这才恍然大悟,数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大的用处,以后应该好好学习数学了。

寒假数学日记7

  “走了,走了。上数学班去”妈妈这一句话把我从电视屏幕上拽了回来,我一愣,上数学班?“开什么玩笑呀。妈妈。我不看电视了这就去学习。”“我可不是吓唬你的。我上午已经给你报好班了”“不会吧?报班都是在刚放假时,现在已经快开学了”“哦?不去是吗?”“不是……但是……可是……”我刚要辩解什么,可是自己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谁让自己考了一个找抽型的分数的呢。唉。这就是传说中的自作自受,没办法只好去了。

  我不情愿的跟着妈妈走,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我就到了补习班,简单地交待了一下妈妈就走了,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女老师。这个同学怎么熟悉,哦。是原来英语班的同学,被安排为我的同桌,嘿嘿我暗自高兴。还不错,就像见到老乡一样我们叙起旧来。不一会就开始上课了。老师蛮照顾我的讲题的时候总问一句我听懂了吗,我总是点头。

  在中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就是这十分钟,足以和班里的几个同学打成一片,很快我们就互相认识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使得我把来时的不愉快统统的抛在脑后,我这人就是这样,刚才的烦恼转眼间就忘却了,就像有健忘症一样。

  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的时间一节课一晃而过,说句实话,我想再“玩”一会。可是时间已经到了。回到家妈妈问我怎么样,我说:“好玩得很,认识不少新同学呢。”“可别像以前一样半途而废呀。”“放心吧。不能。”真有趣的数学班,我好喜欢呢。

寒假数学日记8

  今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正在做爸爸布置给我的奥数题。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答案,就连思路也没有,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又把题读了一遍,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解呀!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时,我忽然想用上个学期学的方程解,可是我不懂二元一次方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排除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质数,如:3、5、7、11等等,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爸爸很耐心的陪我找,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寒假数学日记8篇(数学日记寒假生活)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论数学试卷讲评与课后的教学反思2篇 数学试卷评讲课观课心得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2篇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教师学年工作总结3篇 数学教师学年工作总结文章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备课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模板3篇

小学教师数学个人工作计划3篇 年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2篇(高三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篇(年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2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