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阅读答案4篇 做客阅读理解答案

时间:2023-03-04 03:1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做客》阅读答案4篇 做客阅读理解答案,以供参考。

《做客》阅读答案4篇 做客阅读理解答案

《做客》阅读答案1

  做客

  游 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xx年第9期,有删改)

  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6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19、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20、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21、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22、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做客》阅读答案2

  ⑴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入学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⑵左青青坐在山头上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揉揉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⑶十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⑷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⑸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⑹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小了下来,她哭了。

  ⑺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左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人人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⑻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了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⑼我是电视台记者。戴眼镜的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⑽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⑾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⑿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父母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⒀……

  ⒁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⒂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⒃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像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⒄青青看见,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xx年第9期,有删改)

  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6分)

  ⑴“做客”有什么含义?

  ▲

  ⑵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19.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

  20.第⒀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 ▲

  第二个小伙伴说: ▲

  21.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4分)

  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像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

  22.載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3分)

  ▲

  18.⑴①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团聚,与父母的情感变得生分疏远;②留守儿童非常渴望身处异地的父母的呵护和关爱;③留守儿童期盼与父母相聚而不得,满含辛酸和无奈;④打工父母在城市中找不到家的归宿,成为异地之客。(答一点得2分,答上两点得3分)

  ⑵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小说的主题;③“到父母家做客”违背常理,给人以震撼,使小说具有感染力。(答一点得2分,答上两点得3分)

  19.由点到面,说明青青只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代表,凸显留守儿童问题的普遍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0.示例: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⑵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给我一点奖励吧。

  21.写出了青青面对镜头时矛盾(失望中饱含希望,企盼中略带担忧),紧张、胆怯、犹豫等复杂心理。(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二点得2分,答到三点得4分)

  22.示例一: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示例二:献出你我爱心,呵护留守儿童。示例三:其实,留守儿童更需要你我的关怀。

《做客》阅读答案3

  做 客

  游 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xx年第9期,有删改)

  1.本文题目“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1)“做客”有什么含义?

  答:“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

  答: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3.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

  第一个小伙伴说: 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小伙伴说: 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小伙伴说: 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4、品读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

  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答: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5、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

  答: 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做客》阅读答案4

  有一种思念叫“做客”答案

  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有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急于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了。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连左青青自己也有些怀疑,她也许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妈妈的声音很圆润,但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哽咽的时候,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让妈妈回来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左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此刻,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的山。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左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左青青就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左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左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左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来看你。左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左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人人和左青青一样,都是很多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而又悠长。

  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出来一个背着包袱、扛着摄影机的叔叔。左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左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知道你们都想自己的父母了。我可以帮你们把一些愿望带给他们。

  真的吗?怎么帮我们?左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

  眼镜叔叔指了指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能在远方看见了。

  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眼镜叔叔说,你们等等,一个一个的来。接着他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说,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父母就在你面前,说想对他们说的话。

  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十多分钟过去了,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左青青。眼镜叔叔把镜头对着左青青,示意她说话。左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跳动了几次,却一直没说出来。

  小朋友,别怕,你就想着眼前就是你爸爸妈妈,见到他们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眼镜叔叔引导说。

  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左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牙,半响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左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改编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小说中,十岁的左青青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她爸妈长年在外打工,因为长途话费贵,很少给左青青打电话,而且每次通话都很短暂。

  B.关于大山的环境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是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一大亮点,它既交代了左青青她们生活的自然条件,也巧妙地暗示了当地的交通、经济等社会状况。

  C.通过对奶奶“核桃壳一样的脸”“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描写,小说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农村留守家庭老人生活的艰辛。

  D.左青青对着山谷喊爸爸妈妈,“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全站在她身后——这个场面夸张色彩太浓,与真实的生活不太吻合,这是小说构思上的瑕疵。

  E.小说后半部分花大量的笔墨写电视台记者“眼镜叔叔”的活动,表现了眼镜叔叔对左青青和她的伙伴们深切的同情和怜惜。

  (2)小说为表现左青青对父母的思念,对她进行了哪些心理刻画?请简要概括。

  (3)“巧合”,也就是偶然性,常常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请简要叙述本篇中写到的“巧合”。

  (4)小说结尾主人公左青青说出“做客”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做客”这个构思在表现小说的人物、情节以及主题上产生了哪些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

  (1)BC(B3分,C2分,A1分)

  (2)①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②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③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来看你。

  (3)时间巧合:这一天恰好是左青青十岁生日,她特别想念不在自己身边的爸妈。人物和地点巧合:左青青坐在山头上,村里的小伙伴们也都去了那儿。事件巧合:孩子们在山谷那儿喊,电视台的采访记者也出现在那儿。

  (4)①左青青是个十岁的孩子,充满童真,她说出“做客”父母家的愿望,符合人物身份,使小说情节读来有真实感。②当其他孩子说出比较寻常的愿望后,左青青表达“做客”父母家的愿望,格外与众不同,使小说读来有很强的吸引力。③本来应该是合家团聚的,可是在孩子看来,“做客”父母家都是一种奢望,这发人深思,对小说的主题起到了渲染和深化作用。

《做客》阅读答案4篇 做客阅读理解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