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3篇(游览潮州湘子桥作文)

时间:2019-12-05 00:0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3篇(游览潮州湘子桥作文),供大家品鉴。

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3篇(游览潮州湘子桥作文)

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1

  广济桥,又称湘子桥,建于南宋,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湘子桥坐落在潮州城东,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共有24个桥墩,横跨韩江两岸,全长五百多米,中间用铁索连接了18条小船。传说这座桥是韩湘子与广济和尚共同建成的,所以取名湘子桥和广济桥。广济桥分为东部、西部和中间的梭船三段,东岸桥墩13座,西岸桥墩11座。西面第8墩和东面第12墩各有一只鉎牛,东面的那只鉎牛被大水冲到上游去了,所以有人唱起了一首歌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州,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 由于“中流警湍尤深,不可为墩”,中间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构成一列横队,用铁索连成浮桥。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糸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

  湘子桥的特点是“十八梭船廿四洲”和“廿四楼台廿四样”--“十八梭船廿四洲”指的是由十八只梭船和二十四座桥墩组成。“廿四楼台廿四样”则是指二十四座建筑在桥墩上的亭台楼阁各不相同。

  当初建造的时候因为河中央水流湍急,没有办法安上桥墩,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韩江两岸各自建造桥的一半,在河中央用绳索将一些船只连接起来,铺盖上木板供人行走。到了春天,韩江水涨高,这些船就跟着高高浮起来,因此就形成了潮州著名的八景之一“湘桥春涨”。

  矗立在潮州的母亲河韩江江面上的巨大桥墩,就像一艘艘威武的大船,挡住了滚滚急流。桥墩精巧之处,就在于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加灰浆,只用卯契合。桥上原有24座望桥,桥面用石板铺架,石条大得惊人,约有10米长,1米厚。在没有起重机等设备的古代,再加上韩江上下游水位相差很大,有“急流如马骋”之说,要安装这么大的石梁,建桥的艰辛可想而知。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所有潮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桥梁的光荣。

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2

  湘子桥,又名广济桥,位于潮州城东门外,横卧潮州韩江之上,初建于宋代, 后不断重修。湘子桥以“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东西两面为桥,中间以浮舟连结,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格局,是现存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

  跟团旅游就是这样,再好的景点停留的时间都说有限的。我们在湘子桥以及湘子桥对面的广济门、古城墙三个地方总共只停留了20分钟,本来想到湘子桥走一遭的,结果转来转去找不到进入湘子桥的地方,后来问当地人,当地人告知我们要买票的,想想还要到广济门、古城墙那里拍照,怕时间不够,就算了。回来后查资料,网上说湘子桥的票居然要60大元,实行收票后颇为大家诟病,至于现在的票价有没有降低,当时没有去问,所以也无从知晓了。

  湘子桥的正门,我就在这里的铁栏杆前转来转去找不到进去的地方,后来别人说要走过去左边那里买票,怕时间不够,只好作罢。

  东西两面为桥,中间以浮舟连结的湘子桥,别具特色。

  看完湘子桥,再到马路对面看广济门和古城墙。

  潮州城临韩江水,自古多有发生洪涝灾害。潮州城为抵御洪水的侵袭,明朝的时候全面修建府城墙。古城墙现存城门七座,最著名的是广济门,宏伟的广济门置于高大的台基上,楼高三层,各层出檐均嵌有蓝琉璃勾头滴水,穿斗式梁架结构,四面环窗,雕栏画栋。整个楼阁,面临韩江。除此之外,还有上水门、竹木门、西门、南门和北门,现存城门七座。而每座城门上分别建有城楼,城门外建有弧形的月城作屏障,城上还设有敌台,窝铺等抗敌设施。驻足古城墙,见城高约1丈,宽约6尺,均以石料砌成。城墙下,有宽阔的水泥马路,路两旁铺展有绿毯般的草坪,高大的木棉树沿江边一字排开,笔立挺拔,为古老朴素的城墙增添了清新淡雅的幽香。

  广济门建造于高大的台基上,高大雄伟:

  颇具特色的屋檐

  古城墙上的其他城门:

  每座城门上分别建有城楼,城高约1丈,宽约6尺,均以石料砌成。

  古城墙上设有窝铺等抗敌设施。

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3

  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对潮州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桥梁莫非就是湘桥。他横跨韩江,东临笔架山,西临东门,南临凤凰台,北仰金山。

  湘桥始建南宋,初时叫康济桥,后称济川桥,1435年更名广济桥,有称湘子桥。

  原先的湘子桥是我国史上第一座启闭式的桥,世界上开关活动桥的先导。桥的两端为24座固定的楼台,中部为18梭船组成的浮桥。所以有一首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生牛一只溜。”它与韩江春潮构成了潮州八景之一—湘桥春涨。它还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洛阳桥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将梭船拆除,改建成直通桥。神气冷峻的钢桥架替代了低矮的木栏杆;平坦的路面替代了左右摆动的船。当夜幕降临,它就像一条刚出韩江的龙。

  自从有了崭新的钢筋混凝土的韩江大桥,湘子桥的负担轻了,承受非机动车通行,方便过往群众。

  有一个神话传说:“仙佛造桥”,说湘子桥是有韩湘子带领的八仙和广济和尚带领的十八罗汉有法力造成的。但事实上,它是潮汕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南宋,没有起重机的时代,湘子桥那些几吨甚至几十吨重的石墩是怎样运来呢?原来,潮汕人民在韩江上游取石,然后利用涨水,把石头绑在大木船下顺流而下,因为水涨是漫过石墩,所以当时到达是就松绳,让石头自己落下去。桥就靠这样一次次运石来造成的。

  湘子桥真不愧是潮州的瑰宝。不管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它们各有各的风采。

  前有苏联人在湘子桥上观察,还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座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的湘子桥——“桥梁之母”。

  现在国家特地拨款下来恢复这座桥的原本相貌,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一睹这条龙的雄姿。

关于潮州湘子桥说明文作文3篇(游览潮州湘子桥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