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听力

时间:2023-04-29 10:12:4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z0629”整理的高一英语听力(共11篇),供大家参阅。

高一英语听力

高中英语听力课教学反思 篇1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听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较难,每次考试或者放录音做练习,学生总是抱怨录音读的太快,听不懂。许多学生认为,平时不用练听力,考前突击一下就行了,结果学生的听力成绩总是上不去。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听力强调的是能力,不是知识。知识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靠突击而掌握,而能力则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提高。鉴于此,作为教师就要思考在平时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力所要达到要求的规定,结合英语高考中听力的考查内容和趋势,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听力技巧和方法不断尝试和改进,本人总结了几条提高听力的方法。

  一.语音、语调

  准确的语音和语调有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整体理解,尤其是掌握一定的连读、爆破、重音、节奏。教师平时可以选择英美人士的录音,让学生大声模仿朗读来培养语感,同时分析说话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态度、情感和隐含的内容。例如:What’stheman’sattitudetowardsgardening?What’sthewoman’sopinionabouttheparty?Whatdotheythinkofthejourney?等等有关“观点和看法”类话题的题目,此类题目多属于推理判断题。更多情况下要求同学们在听懂材料的基础上,站在说话者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但要通过听力材料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还要根据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等进行判断。因此,强化语音、语调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尤其重要。

  二.扩大词汇知识

  词汇量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理解它的意思,就会影响整体听力理解的水平。例如:Howlongisthewomanapprovedtobeoff?听力材料:W:?M:Fourweeks?No,whataboutafortnight?解该题的关键就是学生要知道fortnight的意思是“两星期”,“十四天”,否则,就无法做出判断。所以,只有熟练掌握《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备词汇的发音和意义,在听的时候才能做出准确反映。

  三.掌握文化背景

  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一些文化习俗和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留心积累社会文化方面的材料,在听力过程中避免出现由于文化障碍导致的错误。例如:西方人在劝说别人或者给别人提建议时,通常都是比较委婉的,不会直接地要求别人去做某事。考试中考生要着重理解说话者的内在含意,而不仅仅是话语的表面。

  因此,要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尽可能多的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四.掌握听力应试技巧1.审清题意,预测内容

  (1).对话预测在听第一节时,考生可以按照下例wh-问题进行预测:

  (1)Whoarethetwospeakers?

  (2)Whatisthepossi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m?

  (3)Whendidtheyhavetheconversation?

  (4)Wheredidtheconversationtakeplace?

  (5)Whydotheyhavetheconversation?

  (6)Whatdidtheyplantodo?

  (2).语篇预测在听第二节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按下列问题展开预测:

  (1)Whatisthetopicofthepassage?

  (2)Whoisthespeaker?

  (3)Whatfactsdidthespeakeroffer?

  (4)Whatfactsdidthespeakerfailtooffer?

  (3).根据开篇句预测英语听力的第一句话通常会透露整篇的主题,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听力材料的首句信息。

  例如:Americanshaveapopularsaying“Timeismoney。”

  从这一句开篇句我们可以预测的信息范围:首先,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话题。其次,涉及的对象是美国人。

  (4).根据选项内容预测根据听力试题,考生可以预测到该对话肯定是侧重于对话人的身份,所以在听力过程中抓住透露双方关系的关键词即可。例如:(A)Husbandandwife.(B)Waiterandcustomer.(C)Studentandteacher.(D)Receptionistandguest.

  2.识别关键词

  (1)说话人身份的关键词,如果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很快判断对话者的关系和身份,将有助于考生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并在脑海中搜索相关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例如:常见的对话者关系有:husband—wife,teacher—student,boss—employee,waiter—customer,doctor—patient,parents—kid,classmates,roommates,shopassistant—customer。

  (2)地点场合的关键词,考生如果善于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于地点或场合(即语言环境)的关键词,也有助于他们判断听力材料的主题、说话人之间关系等等。例如有关旅馆的关键词:Checkin入住登记checkout结账porter搬luggage行李bookaroom预定房间doubleroom双人房等等。

  (3)数字许多听力材料中涉及数字,例如年代、日期、价格、数量等,并会以基数词、序数词、分数、小数、百分比等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辨别各种形式的数字,还要熟悉数字之间的关系。

  3.巧用速记

  (1)运用速记符号,例如:大于>,小于<,意味着=,不同意N,同意Y,上升、增加↑,下降、减少↓等等。

  (2)运用字母的缩写形式,例如:m(man)、w(woman)、ys(yesterday)、lg(large)等等。

  4.集中精力,稳定情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在听力测试的20分钟内,对学生要求是精力要高度集中而不是高度紧张,只有镇定自若、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全神贯注,才能成功。

  总之,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它是一个长期艰苦训练的过程,时间加经验,才能突破英语听力。

高一英语学习计划 篇2

  转眼间,到了高一了,我的英语学习计划也实施的更加顺利。我相信,只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才能让我的英语更加出色。

  晨起听磁带、背单词,午后读书籍,晚上做练习 ,这些都已是习惯了。坚持下来,我的英语在听、说、读、写四大块上都有了全方面的提高,也能应付猛虎般的试题了——

  听磁带,是纠正我们英语发音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天模仿磁带里的语音和口吻读,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有了标准的读音,就不会再为音标题而发愁了。

  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语书籍、英语杂志、英语小文,都是很好的英语阅读的选择。这样做,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我了解更多外国的风俗和习性。更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英语单词。读得多了,我在对英语的阅读理解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让英语水平步步高升。

  我还将购买一些高一的英语众享课程,和名师面对面学习英语,也是在做一个英语的拔高。这样可以提前学习初中的内容,让我在升学后迅速适应。也为升学考试时的“突击题”做防备,让成绩更加理想。我将把英语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努力学好每一词、走好每一步。

  我在博客里发了2篇英语小文,虽说在语法上还有错误,但在校讯通里热心的老师的指点下,最终改正了过来。我以后也会多多注意这些用法,争取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我相信,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化为知识传输到大脑里的。学习之余我还会多多学习博友们的英语作文,好进行对比与学习。

  此外,我还要搜集一些名校真题,抽出时间练习一下。只有对自己意中的学校的试题有一个大体了解,把握才能更大。其次,我可以从每次试题的错误中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高中英语听力课教学反思 篇3

  一、高中英语教学语法教学之现状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和对话课成为改革研究的重点,并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却无人问津,似乎"谈语法色变"。由于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片面、肤浅的认识,只一味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部分教师甚至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淡化就是不必重视。故而出现像杭州市某高级中学高一某教改实验班的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让学生会话教学现象:起初,该班学生热情高涨,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会话中的错误尽量少指出,常常以"good ! ; you are clever".来鼓励他们多说 ,然而,一年下来,不少学生发现,自己不但口语没有什么提高,而且成绩远远落后于非实验班学生。其结果是实验仅历时一年,该班学生对高一阶段的语法概念模糊,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也阻碍了学生获取语言材料的内含信息,进而影响了高二、高三的学习效果,致使高考成绩很不理想。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之必要性

  对于语法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我们要对其应有质的认识,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公认的交流思想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组织语言,人们也就无法进行交流。实践性强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容易,越学越轻松,从而能激发学生深层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语法教学在任何情况下、任何阶段都不能淡化(胡春洞,20)。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语法教学不是简单的淡化问题,而是改变认识和教法的问题。"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就是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因为中国学生不可能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的影响,而去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形成自然习得英语。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得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而学习掌握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什么是"语法"?"grammar ──- 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牛津高阶英汉词典》)正因为语法揭示了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条学习英语的捷径。

  人类学习任何知识,都企图在所接触的事物发展中发现秩序,寻找规律。寻求秩序是人类的一个天性。人的大脑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识系统必然发生重组(restructuring)。学习外语与学习其它任何知识一样,整个过程是一个发现规律、寻求规律,并对原有规律进行重组的过程。词义、句法规则和语用知识的重组,无一不在影响着学习者整个外语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重组过程中,某种知识发展成为一种技巧,又逐渐成为一种常规(routine)。通过实践,技巧和常规形成了一种自动的(automatic)过程,成为一种能力(proficiency)。

  widdowson(1992)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忆中的词块(1exical chunks);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

  事实上是,正因为英语教学在中国是属于foreign 1anguage的范畴,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所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非常注重语法教学,这一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遍,越是毕业班越普遍。那些学习“许国章英语”和“薄冰、章振邦语法”出身的学生,英语功底扎实,阅读能力强,表面上看他们听说能力差一点,但实际上他们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如出国深造半年到一年,绝大多数都能说一口标准、漂亮的英语,很快过了语言交际关。

  所以我们不必因教了语法而感到自己没有"与时俱进"或"老化、落后"。要坚持实事求是,借助英语新课程教学理论,构建所任教学班最适宜的教学方法 ,面对语法必教而怎样教并无定论的实际,我们要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提升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探索更多更好更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如何把握中学英语教学语法教学

  对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现行教材的语法内容,及目前的教学实际我们怎么把握呢?

  1、要在接触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学语法

  外语的习得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学生学英语首先应当通过听说和阅读的实践,接触大量的地道英语,初步树立语感,然后在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和结构框架,它规范着人们的语言活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自觉不自觉,你只要在运用语言,便无时无刻不受语法规律的支配。你如果不理它,它就给你颜色看:句子看不懂,言语不地道,表达不准确,翻译不达意,总而言之,弄得你寸步难行。那么,这么重要的规律和法则是否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归纳出来呢?那也不是的,前人早已为我们归纳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教学语法,也就是可以买到的语法书。语法书是语言学家对客观存在的语言组织规律的认识和描写,其中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它描写的基本法则还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学习了这些基本法则,就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的认知,加深语感,加快英语习得的进度。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点语法,就好像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找到了向导,它会带领你顺利地入门,升堂入室,渐入佳境。有些人多年学英语,却老是在原地踏步不前,像是一锅“夹生饭”,怎样也“煮不熟”,这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没有入门,无法前进,这里也显示出学点语法的重要性。

  2、要联系词汇来学习语法

  任何一种活的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语法和词汇的体系:语法赋予语言以结构形式,而词汇则通过语法结构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因此,语法和词汇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特定的语法结构往往要求某种类别的词与之匹配,如果用错了词,尽管语法结构没有错,仍然是个病句。比如可以说:

  ○be patient. 请耐心点。

  ○don’t be impatient. 别不耐烦。

  ○please be careful. 请小心点。

  ○don’t be careless. 不要粗心大意。

  却不可以说:

  ×be pretty.

  ×don’t be hungry.

  同是“动词be + 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为什么前者对,后者错?因为在这种类型的祈使句中,形容词必须是“动态的”,而不可以是“静态的”。动词的使用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可以说:

  ○i have been / stayed in beijing for three days. 我来北京已经三天了。

  却不可以说:

  ×i have come to beijing for three days.

  为什么?因为在表示持续一段时间的句子里,只可以用静态动词或者表示持续动作的动词,而不可以用表示一次性动作的动词。同样地,我们可以说:

  ○i have owned this house for 20 years. 我买这幢房子已有20年了。

  却不可以说:

  ×i have bought this house for 20 years.

  有时同一个词用在同一句中,只因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以致全剧的意义完全改变。例如:

  you should speak naturally.

  naturally, you should speak.

  副词naturally在第一句中出现的句尾,是方式状语,全句的意义是,“你发言应该自然一点儿”;在第二句中,naturally出现在句首,而且用逗号隔开,是评注性状语,表示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的态度,全句的意思是,“当然了,你应该发言”。又例如:

  i don’t think he will meet you personally.

  personally, i don’t think he will meat you.

  前一句的意思是,“我认为他不会亲自接见你。”后一句的意思是,“我个人看来,他不会接见你。”又例如:

  he gave me a lift kindly.

  he kindly gave me a lift.

  前一句的意思是,“他好心地让我顺便搭他的车。”后一句的意思是,“他真好,让我顺便搭他的车。”这句话相当于it was kind of him to give me a lift.

  以上诸例都说明词汇和语法的密切关系,如果脱离了词汇,空谈语法结构,往往就难以讲深讲透。这也说明《新编英语语法》联系词汇意义来讲语法,划分“动态动词”与“静态动词”、“动态形容词与静态形容词”等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来学习语法

  我们学习语法就是要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但是我们造的句子不仅要求语法结构是正确的,还要求所造的句子在一定上下文中是恰当的,这就是“正确性”与“适合性”的问题。我们知道,没有存在于真空中的句子,任何一个句子都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比如有人问你:

  where do you come from? 你是哪里人?

  你回答说:

  i’m a student. 我是学生。

  这就是适合性问题,这个答语的结构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它用错了地方,答非所问,从而不能达到交际目的。英语中有一些语法结构可以这样那样地转换,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只能用其一种,不可以随意转换。比如在“主语 + 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的句子中,从语法结构上看,间接宾语的位置可以前后移动:

  he gave me a watch.

  →he gave a watch to me.

  这两个句子都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你只能用其中的一种形式,比如问句是:

  what did he give you?

  你的答语只能是:

  he gave me a watch.(或者a watch.)

  如果问句是:

  to whom did he give a watch?

  你的回答只能是:

  he gave a watch to me.(或者to me.)

  又如在“主—动—宾”结构的句式中,主动句通常可以转换为被动句:

  the hunter killed a snake.

  →a snake was killed by the hunter.

  这两个句子都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若上文是:

  who killed the snake?

  你只能用被动句:

  it (the snake) was killed by the hunter.

  如果上文问的是:

  what did the hunter do?

  你只能用主动句:

  he (the hunter) killed a snake.

  联系上下文学习语法,不仅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适合性,而且还可以通过上下文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即交际功能。要知道,一个句子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是一回事,同一句子在一定交际场合中能起什么样的交际作用则是另外一回事。同一类型的句子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可以有不同的交际功能。比如一般疑问句并不一定都是向对方询问情况,它可能是一种请求:

  could you lend me a hand? 请帮我一把。

  也可能是表示款待: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请喝茶。

  可能是一种警告:

  do you know there is a strong current here? 这里有急湍暗流(要当心)!

  也可能是一种威胁:

  do you want a punch on the nose? 当心挨揍!

  所有这些交际功能都只有在一定上下文和语境中才能判定

  4、要联系语音语调来学习语法

  如前所述,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语法和词汇的体系,这也就是说,语法和语音天生就是绑在一起的。比如调型的改变往往引起语义的改变,例如陈述句通常是以降调收刹,如果词序不变,而将调型变为低升调,句子便成为疑问句:

  he goes to school at eight. 他8点上学。(陈述句)

  he goes to school at eight? 他8点上学吗?(疑问句)

  调心位置的移动,也会直接关系着整个句子的意义:

  susan can speak chi nese. 苏珊能讲汉语。(语义重心在“汉语”上。)

  susan can speak chinese. 苏珊能说汉语。(语义重心在“说”上,言下之意:她写得不好。)

  susan can speak chinese. 苏珊能说汉语。(语义重心在“苏珊”上,言下之意:别人不能说。)

  关键词的重读与非重读,也往往引起语义的差异。比如英语里有一些以there开首的句子,其中有的是倒装句,有的不是。there如果重读,在句中作地点状语,那便是倒装句:

  there / / is our car. 我们的车子在那儿。

  there / / comes the bus. 公共汽车来了。

  如果there非重读,读作/ /,在句中作引导词(又叫“形式主语”),那就是“存在句”,是一种正常词序。例如:

  there / / is a car outside the door. 门外有一辆轿车。

  there / / stands a church on the hill. 山上有一座教堂。

  因此,我们学习语法决不能忽视语音语调的作用。

  5、学语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学习一门外语,靠的是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在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学点语法,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向导,它能引你入门,引你入胜,自觉地按照语言的基本法则把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逐步推向更高的水平。但是学语法毕竟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学生学语法只要树立了清晰的语法概念,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法则就够了,而不必过多地纠缠在语法条条中以致影响听力的灵敏性和口语的流利性。凡事都应该有个度,好事做过了头就会变成坏事,学语法也是一样,中学生学点语法有好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就应该适时打住,以便把精力集中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这就好比游览名胜,不要在一个景点里盘桓过久以致耽误了许多其他景点。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作为交际工具,其中学点语法仅是作为入门的向导,并不等于掌握了英语的全部。英语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语法规则所能涵盖的项目外,还有大量的习惯用法,不是语法规则所能解释的,比如为什么可以说:

  ○he is so intelligent a boy.

  却不可以说:

  ×he is a so intelligent boy.

  为什么可以说:

  ○he is not an intelligent boy.

  ○he is a not very intelligent boy.

  却不可以说:

  ×he is a not intelligent boy.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习惯用法问题,不是语法规则所能解释的。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还要掌握大量的词组动词,他们都是一些固定搭配,比如blow out(爆发),blow up(爆炸),look after(照顾),look into(调查),come across(碰见),come by(得到),carry on(继续),carry out(贯彻),take over(接管),take to(爱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据说英语里头有18个常用动词,用他们的搭配关系可以表达各种思想,这也不是语法所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还要提一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学好一门外语还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在与外国人交际中,要学会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受本国风俗习惯的干扰。比如我们中国是个尊老敬老的社会,遇见老人问一声“您多大年纪了?”这是表示尊敬,如果对一个西方人这样问,人家就会感觉不快。又例如中国人遇见邻居打招呼常问道:“吃过饭了么?”如果对方是个西方人你这样问,人家就会误解你是否要请他吃饭,这就没有达到交际目的。此外,在交际场合中我们还要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些也都不是几条语法规则所能解决的。

  讲到这里,我本人好像也是一个“语法淡化论者”了,绝对不是。我认为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不可以“淡化”,更不可以“取消”,而是应该很好地“革新”语法的内容,改进语法的教法,使语法成为培养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又不过度地偏重语法分析,影响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说,学语法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高一英语主要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侧重学生语篇的理解,说写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1、必修课

  本期教学课时仍然紧,教材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大,在上好教本的同时,要特别考虑拓展学上的课外知识,人文知识,加强课外阅读的补充和指导,具体方法如下:a)狠抓单元教学,突出单元教学重点。把握好各个环节如:warming up-speaking; reading; explanation of languagepoints, unit exercises,listening. 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得到能力的培养。

  b)增强教改意识。要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品味。要将“教法指导”转为“学法—指导”,重视指导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淡化知识系统,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还要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课内课外阅读

  a)教师指导阅读,教师除了课文中阅读材料,还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备课时要对其内容,重难点,方式方法等都要作通盘考虑。另外还要注意“教本”和“课外阅读”的相关延伸,即“课外阅读”和“教本”具体课文的相关衔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

  b) 学生单元小结 1.积累词语,对课文涉及的重要词语,要抄写、查字典解释重点记忆。

  3、写作

  a) 根据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本上的"写作"内容与学生练笔结合。

  b) 本期拟作作文每单元1次。

  c)作文批改要讲实效,要调动学生参与,可先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由老师点评,对其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倡学生写后记或重作,以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d) 对优秀的作文可进行交流。

  三、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担任的班级为普通班和重点班。通过前几节课的摸底,已基本知道了学生的大致情况:

  1. 基础知识欠帐太多,主要指初中基础词汇、短语及语法,但也有大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上学期的知识依然很陌生。

  2.由于基础知识欠缺较多,他们大多数人缺乏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对英语极为恐惧及厌恶。具体表现在:早晚自习不愿复习所学内容,尤其是早自习不愿开口读书。由于单词欠缺量大,绝大部分学生到了句句有生词的程度,其家庭作业只能乱做、乱抄甚至不做

  3. 由于基础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基本技能的缺乏,听、说、读、写能极差,这样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慢,效果差。

  4.大多数学生,由于听不懂课,所以课堂纪律就较差,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对于以上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及改正,应在上高中教材时,加强初中词汇、短语及基本语法的复习,基础相对较好,可以在上高中课文的时候顺便把课文中的涉及初中的相关知识拓展出来,要求学生记忆掌握。

高一英语学习计划书 篇5

  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对于所有受正规教育的学生而言,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三年。当今学生开始学外语的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姑且无论其优劣),学生一般在进入初中之始已经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但那种只能算是建立在新鲜感之上的对外语的好奇,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学为何物的,还看初中这三年。利用初中三年充分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找到学习外语的感觉,对以后能自由的和各国朋友交流和顺利闯过求学路上大大小小的外语考试不无裨益。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应如何规划方能“兴趣考试两不误”呢?笔者建议广大初中学生不宜过早准备中考,原因有三:

  一、 过早的准备初三下学期的中考没有意义,是因为备考的实质乃复习已学知识和研究考试技巧,因此在还没有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之前何谈“复习”,又如何“复习”呢?所以过早的备考是徒有虚名的。

  二、 过早的备战中考会侵蚀甚至磨灭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丧失很多能真正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机会。人在备考和学习中的心态是迥异的:备考的心是功利的,一心想着如何战胜试题,博取高分,其他的都变得并不重要了;而学习的心是开放的,它接受自己喜欢的知识,也因此迎来了进步的机会。常言道,考试考的好并不代表水平高。考试分高但仍是英语哑巴的学生不在少数,用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备考而忽略了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实在令人痛心!

  三、 过长的备考状态反而不利于考试。考试的准备时间一般以半年时间为宜,对一些不熟悉的领域的考试可以准备九个月到一年,长于这个准备时间,人就会很自然的对这门考试产生厌烦情绪和抗拒甚至逃避心理了。中考所考的英语绝非学生所陌生的,半年的复习时间是足够的。

  因此,笔者建议学生从初三的寒假开始整理和归纳初中所学的英语知识。复习的时候先把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并适当了解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差距以清晰为自己定位。在临考前三个月进行足够量的做题训练,边训练边检查自己的知识漏洞,然后充满信心的上考场。

  那么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前两年半时间内应如何规划自己的英语学习呢?为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培养对英语学习之兴趣,提高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笔者遇到一些学生总是说自己对英语不感兴趣,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天分”是在兴趣中发现的,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人不可能在没有接触一个东西之前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天分”,而是因为投入了,沉迷了,再逐渐发现自己不但爱它而且能把它做好。而“兴趣”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精灵,它不会主动靠近你,只有你先亲近了它,而且是连续坚持一段时间的主动亲近,它才会慢慢地进驻你的内心,说不定到了哪天你蓦然回首,就发现你再也离不开它了。所以,如果你对英语太矜持,是无法体验“兴趣”和“乐趣”的。

  提高实际英语能力,尤其应注重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提高。到了初三,课程安排日益紧凑,各科复习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学生会觉得越来越难找机会练习口语。初一、初二不多学多练,更待何时?事实上,根据中考近年频繁的改革,对初中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要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以往的重语法轻应用转移为重应用轻语法,即更看重初中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流和学习的能力。以20xx年中考改革为例,取消补全对话的题目而历史性的增加英语口试考核,就明显体现出题者不再满足于考生会选择运用交际英语,更要求考生能通过自己的嘴巴把话说出来,同时对初中生英语的语音语调也是很看重的。而今年的改革还包括增加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分值,也体现了这种倾向,因为阅读理解是考核考生了解别人观点的能力,而写作则考核考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相应的,今年的语法题做了大幅削减:取消补全句子(即词性转换)的题型,单项填空也从历年的近30题锐减为只有20题。中考改革的种种迹象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能知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上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二、学习英语语言,就要学习西方文化。相信大家都难忘电影《Titanic》中令人震撼的一幕幕灾难场景。是什么造成这艘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坚固的客轮沉入深海?是一座冰山。一座冰山之所以有如此威力撞沉Titanic,不是因为它有多高,而是在海面之下掩藏着相当于冰山水上体积4倍的冰山主体。同样的,英语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吸引无数英语爱好者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并非完全源于语言本身,更引人入胜的是语言外衣之下沉积数百年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学英语并不仅在于学语言本身,而更需要学习西方那一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把中西文化比较一下,就会当即发现很多有趣之处。对同一件事,西方人想问题和我们想问题有什么不同?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和我们不同,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等。

  事实已经证明,掌握更多英语国家文化的学生,在英语成绩和大小考试中表现更优越。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在阅读英语文段,听对话或短文和在语法题中体验语境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三、平时积累更多单词,做好储备。不少学生恐惧英语的原因就是难过单词关,而影响学生表现的也往往体现在单词量上。备考的时候不是储备单词的最好时机,要真正掌握以致能运用一定量的单词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因此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狠下功夫开始储备。

  记忆单词和学英语一样,是没有捷径的,只能狠下功夫,但有方法可掌握。关于记忆单词的方法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已介绍很多,各种英语学习的书籍也有不少可供选择,笔者在这里不作无谓的重复。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一旦找对了方法,并形成用功的习惯,语感就会不期而至,到时记忆新单词也不再是刻意的事。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把握好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日后就有“潇洒学英语”的资本。笔者衷心希望所有初中学生为自己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功决战中考,考上最理想的高中。

  自从我们走出了校园,就不再有老师帮助打理学习时间。于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有些人可以很好的利用时间去充电自己,不断进步;但有些人很迷茫,没有很好的规划未来;还有很多学生利用了这次寒假的机会去学习外语,然而,他们来到了新动力,趁着寒假学习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为此,教育专家也给以下人群提出了一些建议:

  1. 中学生

  在这一学习阶段的中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有较充裕的时间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可以利用假期学习外语,以提升兴趣。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参与度较高的培训课程。正好新动力给大家准备了“超级外语大餐”,同学们可以来参加这个快乐而有意义的集训营,在这里你会过的更加得充实。

  2. 高中毕业生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负担重,时间紧迫,考试压力大。在最后一个假期里应充分利用专业的教育辅导机构进行课程的梳理和难点突破以尽快提升成绩。建议选择跟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有序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应试技巧的辅导课程,充分利用这次寒假期间学习英语,更好的打好基础,巩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个寒假里,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以这个假期来弥补过去的损失。

  3. 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有较充裕的时间自我学习,我们建议学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用性较强、拥有一定专业认证度的听说读写训练课程,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如英语、日语等级考试培训班。现在就业竞争太激烈,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这个寒假,可以有计划的报一个外语课程或者多学习一门小语种,就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门。大一大二不太忙,刚好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在毕业生如雨后春笋的今天,为未来多铺一条路!

  4. 上班族

  不管你现在是否在职,只要你离开校园终将要实现就业。那么根据你选择的行业和工作来选择继续学习外语,将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这是我们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抱定一个决心坚持不断的学习,我们就能成功。因为上班族的时间安排,是其学习成败的关键。建议选择一个时间安排有较大弹性、实用性较强、小班授课的定制课程。如新动力商务英语、韩语、日语以及小语种等课程。

高一英语听力训练练习题 篇6

  Text 1

  M: Hello, EMS.

  W: May I speak to John Smith, please?

  M: Sorry, Miss, but he's out on his route delivering packages. He should be back soon, though.

  Text 2

  M: Can I get tickets for tomorrow's film?

  W: There are some in the front row.

  M: Aren't there any other seats?

  W: No, I'm afraid not.

  Text 3

  W: Richard worked as an editor for two years. Then he became a journalist. After that, he began to write novels.

  M: Yes. And now he is already very famous for his works.

  Text 4

  M: Is your luggage ready, madam?

  W: Yes, it is.

  M: Shall I call someone to bring it down for you?

  W: Oh, there’s no need. My suitcase is quite light.

  Text 5

  W: Sir, I'm hurrying to Chicago, but I can't see the timetable clearly.

  M: I'll read it for you. The 9:10 train to Chicago, the 9:40 a. m. one to Boston… Oh, madam, it's 9:20 now.

  Text 6

  M: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W: It's very cold and wet.

  M: Are the winters like this every year in this place?

  W: Pretty much. But it was a little colder last year.

  M: Now I know why people here have thick clothes on.

  W: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n your country?

  M: It's quite different from yours. It's warm and hot in my hometown all year round.

  W: You are very lucky then.

  M: Well, some people in my country want to have your weather.

  Text 7

  A well-known millionaire went to a hotel in New York and asked for the cheapest room. After half an hour at the reception desk, he said to the manager, "I'd like to tell you again that I want only the lowest priced room you have. I'm staying here by myself and a small room is just fine. " The manager said, "That room is the smallest and also the cheapest one we have. But why do you choose a room like that? When your son stays here, he always books our most expensive room. " "Oh, yes," interrupted the millionaire, "but his father is a wealthy man, mine isn't. "

  Text 8

  W: Why don't you sit down? Now,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I must ask, if you don't mind.

  M: Not at all. Go ahead.

  W: What is the purpose of your visit to the States?

  M: I'm going to attend a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

  W: When and where is this conference being held?

  M: It's being held in the first three weeks of Febru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Stanford in California.

  W: Who will pay your expenses?

  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ere is the official letter of invitation.

  W: I see. Fine. When do you want to go?

  M: I’d like to leave in mid-January if my passport is ready by then.

  W: That shouldn’t be difficult. Why don't you phone me about January 10th? I should be able to give you an answer then.

  M: Thank you.

  Text 9

  W: Hello?

  M: Hello, Mary?

  W: Hello, George.

  M: What are you doing on Tuesday night? There's a great show at the Varsity Theater.

  W: Tuesday night? Oh, sorry, I’m planning to finish my term paper. It has to be in on Wednesday morning.

  M: Oh, well, never mind. Look, Wednesday, why don't we go out for dinner. We could go to that little restaurant you like so much.

  W: That sounds like a great idea, but I think I might have to help my roommate clean the apartment. You see, we are having some people over on Thursday night, so we want the place to look really nice.

  M: Well, that means you're going to be busy Wednesday night too?

  W: I’m afraid so.

  M: Well, how about Friday night? There'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at school.

  How about we go and root for the old Blues?

  W: Yes, I was planning to see that, but you know what's come up -- it's Daddy's birthday, so we are taking him out for dinner.

  M: Well, what about Saturday night?

  Text 10

  Dear Sir/Madam,

  I am writing to you about the terrible service from your company. On Match 14th I ordered the latest S. H. E CDs on your website, which my father kindly paid for me with his credit card. Although in your advertisements you promised that I could get them the next day, I did not receive anything from you until a week later. When the CDs came, they were not the CDs I ordered.

  I sent several e-mails to your Customer Service, but my messages were all returned. I think there is maybe a mistake in the address you give to the customers. I also tried to call your helpline, but the line was always busy or no one answere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shopped on your website, but I am not pleased with the service you have offered. Please send me the correct CDs as soon as possible or give my money back instead.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Jack Brown

高一英语听力练习题第9套 篇7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as the party held?

  A. On the 8th at 8:00 p. m.

  B. On the 20th at 8:00 a. m.

  C. On the 20th at 8:00 p. m.

  2. What did the man do?

  A. He ate all the food in the refrigerator.

  B. He cleaned the refrigerator.

  C. He had a big lunch.

  3. How does the man finish his speech?

  A. By telling something funny.

  B. By laughing.

  C. By answering questions.

  4. Which edition did the man read in the newspaper?

  A. Sports stars. B. Ball games. C. Track and field.

  5. Why doesn't the man take the suit?

  A. It is out of fashion.

  B. It is too bright in color.

  C. It is too expensive.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篇8

  英语听力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而听力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经过尝试后,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对学生的听力有一定的帮助:

  1.进行一定量的听说训练,包括听音问答和听后复述。“听”是输入信息,“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注重听读训练,在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跟读。因为初中生在发音、动作、习惯等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可以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同时朗读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进行听写训练。有意识地安排听写一些发音相近的单词,一些含有连读、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听写有数字、人名、地名、年龄、尺码等的对话和短文,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我深信:经过这种有目的的训练,加上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考时多数学生一定会在听力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考英语听力满分多少 篇9

  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并且,这种重视也早已被教育部门落实到了实处。以广州市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为例:在期末的考试卷中,听力的比重增大,100分制的分值,听力为40分,占总分的40%。听力,成了教师们教学研究中的重头戏。过去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一、听的意义

  1、是一种交际行为。

  听,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是对声音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信息内容,如听讲座、听电话、听天气预报等,它跟说话的方式没多大的关系。因此,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以内容为中心的,而不是仅仅以说话方式为中心的听力材料和听力活动。

  2、是一种心理过程。

  听,表面上是一种被动消极的心理过程,其实不然,听,它是主动积极的,从外部传来的声音信息,首先要经过听力器官的感知、切取,然后再经过加工、筛选、整理,形成记忆,最后到信息的反馈。它是多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认知技巧的训练。

  二、听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教师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建立一种系统,做好两种准备,优化三种环境,形成四种技巧。

  1、建立一种系统。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没有一个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听力活动仅限于以课本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这种听力活动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辩和记忆,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听力的技巧训练也很不够。因此,应该建立一种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这种专门的训练体系应当包括刚刚提及的以课本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和专门以理解语篇内容,加强技巧训练的听力训练。

  2、做好两种准备。

  做好两种准备是指做好选材和用材两种准备。

(1)做好选材准备。小学生知识量少,分析判断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要选取一些他们可以理解的;要注意其多样性,让学生接触多种题材和体裁(如对话,书信等);也要让学生习惯各种呈现方式(如,听录音,面对讲话人,看录像等)。

(2)做好用材准备。材料选好了还不算本事,关键还要懂得怎样科学地运用它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选取的材料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综合教学中听力练习应主要针对听辩能力的训练;专项听力练习应当针对各种听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设计听力材料还必须合理的设计好题型,如,听——口答;听——笔答(填空、判断、选择、填图、连线搭配等);听——讨论——口答等。

  3、优化三种环境。

  优化三种环境包括:

(1)优化所创设的情景,加强视、听结合(充分利用实物、动作、教具、声象等直观手段,以视助听)。

(2)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先让学生阅读问题或听老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时间,不宜让学生听得过于疲劳,这样效果不好;消除学生心中的情绪障碍。

(3)优化课堂环境。优化课堂环境是指让学生独立完成听力任务,互不干扰,同时注意减少“威胁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4、形成四种技巧。

  形成四种技巧是指培养、形成学生四种听力技巧:

(1)猜测。根据上下文,对不熟悉的内容或没听清的内容进行猜测。

(2)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的内容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问题不放,从而因小而失大。

(3)抓特定的细节,忽视无关细节,注意跟踪线索。

(4)做快速记录。对于一些重要或易忘的内容,要迅速做好记录。

高考英语听力技巧有哪些 篇10

  英语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的空间更加开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得以发展。

  上课一开始,播放每单元Lets chant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节奏和韵律,为新句型的教学作好铺垫。

  之后,事先将Part BLets learn中的词或词组和以前学过的写在纸条上,然后每小组抽两名学生到到黑板前来,一名学生抽其中的一张纸条,看纸条后将词组用动作表示出来,另一名学生用英语来描述此动作。

  然后,让学生再次感受,强化记忆。即全班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次巩固和强化上节课的资料。抢答的方法如下:教师将以上的词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教师报其中的图片号码,全体学生抢答。透过抢答游戏,让全体学生动起来,避免了机械单调地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忆和快速反应的潜力。

  在新课教授部分,实行了听力先行,感知新语言。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听力练习能够用来帮忙学生在进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点。

  在此基础上,创设游戏各种游戏活动。如:Whats missing?,Matching game,guessing game等。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生活的`情境,为练说新句型作好了情感铺垫。又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他们喜欢交友、喜欢热闹之情,挖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自然地引出新句型。

  最后,让学生结合本课重点和生活实际来设计对话,能使学生切实感到身边有英语,从而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潜力。

  英语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是一个整体。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简单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和使用语言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高考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 篇11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做听力题时,我很注重对学生进行听力做题策略的指导,以下是我的一些指导方法:

  一.做“听句子,写出句子中所缺单词”这一类听力题时,先让学生看题目,猜猜要填的是什么单词。学生会觉得这样猜很有挑战性,也很乐意去猜,而且猜中的机率很大。猜完再来听,如猜不对再重新填。这样做,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听短文, 判断句子的对错。”这一类题目时,先让学生利用很短的时间先看一遍题目,看的过程就能揣摩出短文的大概意思,而且看了题目以后再听,让听的过程变得更有目的性。听三遍短文,我给学生的指令是“一听二做三检查”。学生根据我的指令来做,比他们原来漫无目的地“听”,效果好得多。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能学到其他老师的更多更好的做法。

高一英语听力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计划4篇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高一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3篇(高一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高一的英语作文4篇(高一的英语作文怎么写)

高一第一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12篇(高一英语备课组学期工作总结)

最新英语教案高一必修三unit1模板3篇 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教案英文

高一英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范文3篇 高一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博客5篇 年高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下学期

精选高一春节英语作文6篇(关于春节的英语作文高一)

高一英语作文3篇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

高一英语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6篇(年高一英语下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