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古诗

时间:2023-04-29 11:23:0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fangzhan”整理的《读书》古诗(共7篇),欢迎参阅。

《读书》古诗

古代刻苦读书的古诗文 篇1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关于读书的名言古诗 篇2

  1)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7) 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8) 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9)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0)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5)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关于读书的古诗 篇3

  1、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3、悲痛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7、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8、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9、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1、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2、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宋应星《怜愚诗》

  13、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唔《答侯少府》

  14、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15、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韵》

  1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8、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9、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2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2、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23、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4、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清明》

  2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28、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虚《阙题》[由**范文网网友投稿]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刘岩《杂诗》

  33、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34、人学始明白,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35、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6、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37、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38、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4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1、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4、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4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6、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7、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8、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9、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5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5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3、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54、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55、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56、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鹤《闲居书事》

  5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5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59、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韵》

  6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62、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63、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6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65、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6、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67、读书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6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6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7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7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72、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73、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7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7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7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7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78、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79、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关于读书的古诗 篇4

  一、《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四、《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五、《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六、《读孟尝君传》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八、《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十、《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十一、《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十二、《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十三、《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十四、《观书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五、《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十六、《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十七、《劝学诗/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十八、《读陆放翁集》

  近现代: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十九、《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二十、《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二十一、《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二十二、《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关于读书的古诗 篇5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

  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7、全部读书时光励志童年梦想青春

  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欧阳修《画地学书》

  9、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0、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刘昚虚《阙题》

  11、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劝学》

  1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

  1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1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清明》

  1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6、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关于读书的古诗 篇6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于谦,这个中国历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意为诗,而又成为卓然自立的诗人,这与他的勤奋读书不无关系。这首七律从多方面写出了读书的乐趣。

  吟咏读书的诗作,在古典文学中每见。但若借助于联想,自然流露真情,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和美感,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这就需要诗人另辟蹊径。善读书者对书总有缘分,诗的首联就从这里落笔。但诗人写法奇特,他不是借助于铺排和渲染,而是把书卷比作“多情”的故交。“晨昏忧乐每相亲”,一个“每”字,极力写出与书须臾不可离的深厚缘分,朝朝夕夕,寝食起卧,相伴相随,忧乐与共。那怕是:赋诗畅饮,弹琴论政,对床夜话,倾吐真情,总是如此。这里以“多情”与“相亲”,赋予书卷人格化,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笔势活泼而多趣,把诗题具体、形象化了。

  中间两联,具体铺叙与“书卷”“相亲”。诗人感受奇特,与一般人习常的体会和感受不同,而是向深处挖掘,从思想、精神诸方面,进行艺术概括,赋予新意。先用夸张的手法以一眼“直下”三千字,说读书速度之快,兴趣之浓。以胸中无尘,形容诗人全副心神沉入书海,以此淘滤心志,净化灵魂,道出了诗人书山攀登中的深切体会,非个中人难以道此。这是诗人胸襟的袒露。诗人常称:“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冰霜历尽心不移”(《北风吹》)。这种人格的追求,正是古代文化长期涵养的结果。在表达方式上,诗人极力避开抽象的概括,采用形象描述的手法,给读者展示出一幅高度浓缩的画面,令人咀嚼玩味。“活水”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诗意,对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境界,作了生动描述。这里前后两句,互为因果,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读书,才能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而光景日新的境界,只属于那些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有志之士。诗人笔下的“书卷”,犹如汩汩“活水源流”,喷涌不止,翻滚不息,随处流淌,任你汲取,给人力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诗人笔下的.“书卷”,又犹如轻拂的东风,使花红柳绿,风景日新。这两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诗句,丰富了诗的内涵。

  末联笔势轻转,对“金鞍玉勒寻芳客”者,微加嘲讽。在他看来,服饰华贵的纨袴公子,衣冠楚楚,内心空虚,整日寻花问柳,留连光景,无所事事,哪能领略诗人书房情趣。反衬出诗人求知欲望的强烈,与首句的“相亲”遥相呼应。

  本作由“观书”而生发,但诗人笔势并未停留在手不释卷、废寝忘餐之类的泛泛叙述上。而是纵横诗笔,发挥奇想,巧妙运用比喻、拟人诸手法,将自己与书卷“相亲”之情缕缕道出,真实地记述了其读书过程中的种种心态,写来激情微露,形神俱出,使抽象的内在感情具体化,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创作个性。

优秀古诗《观沧海》的读书心得 篇7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读书》古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