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3篇(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

时间:2023-05-08 20:40:1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3篇(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以供参考。

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3篇(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

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1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社会《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知道它们的不同类别和作用。 3.尝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活动重难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课件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 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 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2

  大班社会领域角色游戏设计方案活动设计: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的5~6岁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有礼貌的与人交往;在社会适应方面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爱护身边环境,注意节约,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等为基本依据,设计一个角色游戏。

  据我了解我班幼儿每到周末经常会跟父母去餐厅吃饭,不管是父母请别人还是被别人的邀请,因此我班幼儿对这一场景很熟悉,具有一定的经验,“摩尔庄园”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游戏,里面人物活泼可爱,积极向上,很受幼儿喜爱,因此特设计一个“摩尔庄园”餐厅,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劳动者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注意节约,同时知道要与同伴分工合作,来客人时要礼貌的接待,以此来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主题:

  社会角色游戏:摩尔庄园(餐厅)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钱币,知道钱币面额的大小。 2、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按职责扮演好角色。3、体验经营酒店的乐趣,喜欢玩角色游戏。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按职责扮演好角色。

  难点:学会正确使用钱币,知道钱币面额的大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①幼儿已有去酒店用餐的经验

②教师带领幼儿观看酒店的内部有结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酒店内的人员安排及分工职责等。2、材料准备:

  灶具、餐具、收银台、儿童钱币、工作证、工作服、餐谱、厨师帽、围裙、各种酒水的瓶子、食材(各种蔬菜、肉类)进区卡、音乐等。

  3、环境准备:

  运用桌椅、KT板等摆设布置酒店的大环境;根据店面设计招牌,及店内环境。

  活动规则:

  1、听到音乐后取卡进入区域。 2、合理分配角色。

(本区有服务员2名、顾客(流动)、经理1名、厨师2名、收银员1名)3、热情服务,各尽其责。4、保持餐厅清洁整齐。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区域规则及人员职责

  1、沃尔沃大酒店需要经理1名,服务员2名、厨师2名,收银员1名,小朋友们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

  服务员:来客人时热情有礼貌的招待,使用文明用语,做好环境整洁工作,积极配合厨师完成各项任务。

  厨师:讲卫生,收到客人点的菜单,及时去做。顾客:文明用餐,懂得节约意识。

  收银员:微笑对待客人,热情有礼貌,爱岗敬业。2、听到音乐后各自取卡进如区域。

  3、进入区域游戏时要负责好自己所分配的工作。

  4、再次播放音乐时,结束游戏活动整理好物品回到自己的位子。 二、播放轻缓的音乐开始取卡进入区域活动。1、商量角色,分配任务

  教师引导:小朋友扮演什么,和小伙伴商量一下,然后去选择工作牌带在自己的脖子上。

  三、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教师以经理的角色的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按职责扮演自己的角色,保证游戏的运行。

  2、教师引导幼儿来顾客时要热情有礼貌的招呼客人,使用文明用语:欢迎光临、请、谢谢等。 3、提醒服务员及时收餐具,保持桌面清洁。4、幼儿在使用钱币时引导分辨钱币的面额的大小。

  活动小结:

  播放音乐,结束区域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收拾餐具,把物品摆放整齐,归还进区卡。 2、教师让幼儿谈谈今天自己在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怎样工作的?

  3、评选出“明星服务员”、“明星顾客”“明星厨师”等鼓励幼儿要在下次游戏时礼貌热情,尽职尽责。

  活动反思:

  馨苑幼儿园:江雪梅 2013年7月19日

  领域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社会领域活动教案

  幼儿活动方案社会领域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策划案

  观摩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心得体会(共15篇)

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3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精选

[案例1] 学扮爸爸妈妈(小班)

  目标:区分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与用品,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关注、亲近爸爸妈妈。

  准备:1.收集爸爸的衬衫、帽子、打火机、皮带、领带和手提包;妈妈的裙子、围巾、耳环、项链、胸针和手提包等。

  2.爸爸妈妈的画像。

  3.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过程:

  1.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这些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地观看并边看边说“这里有xxx”。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儿一边说,老师一边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以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幼儿:我看见爸爸戴领带,因为要上班??

  我看见妈妈戴项链,很好看的??

  我看见爷爷用打火机??

  我爸爸上班用这种包的??

  这个包是妈妈用的,里面要放钱啊什么的??

(孩子们除了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会想到爷爷、叔叔等)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①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给爸爸(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的东西就送给妈妈(画像前面)。

(老师可以指导:“一件一件地送,爸爸妈妈才看得清你给送了什么。”。培养孩子认真仔细做事的习惯)

②讨论礼物是否送对。

  2.装扮爸爸妈妈。选择一件物品用来装扮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走路等活动。(仅仅是让孩子体会一下,扮爸爸妈妈的乐趣)

  3.学一学爸爸妈妈做事:

(1)平时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些什么事?

(2)一起看看录像里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

(3)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些什么事?(这里仅仅是要引发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关注)

(4)你来做爸爸妈妈:在周围布置好的娃娃家里,把自己装扮成爸爸妈妈,学爸爸妈妈做一些家里的事情。

(这个活动可以延续到角色游戏中去)

  分析:小班孩子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要关心他人无疑是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可以从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着手,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孩子想扮大人的心理为背景,来引发孩子对周围他人的关注。孩子关心他人的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景中、在慢慢地积累情感中才可能形成,而说教的教育方式对小班的孩子效果不大。

[案例2] 水果店(中班)

  目标:

  1.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分清并练习动词“买”与“卖”的读音。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再见”。

  重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准备:低矮的玩具柜三组、水果篮、各种塑料水果数个、自制的钱币。

  过程:

  1.将幼儿分成三组,由老师交待游戏规则。

  售货员向顾客介绍水果名称、味道、吃水果的好处和价格。顾客重复介绍要买水果的名称、味道以及吃水果的好处。双方付对钱找对钱,算买卖成功。

  游戏中恰当运用礼貌用语以及“买”与“卖”。

  2.选能力强的幼儿做售货员,其他幼儿做顾客,桉游戏规则表演。

  3.选3~5名幼儿做售货员,其他幼儿做顾客,按游戏规则表演。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做现场指导。

(1)引导胆小的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2)帮助不敢讲话的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要买的物品名称。

(3)及时肯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4.老师小结。

  活动延伸:家长带幼儿参观水果店。

[案例3] 笑一笑(中班)

  目标:

  1.能主动关心小班弟弟妹妹,想办法让他们笑一笑。

  2.体验做小哥哥、小姐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准备:选择一个小班,让l-2名幼儿代表主动与小班老师联系;制作小礼物的材料。

  过程:

  1.提出问题:怎样帮助弟弟妹妹。这两天幼儿园里为什么有许多哭声?小弟弟小妹妹他们为什么哭?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看到哥哥姐姐后,你心里怎么样了?

  2.现在我们是中班哥哥姐姐了,怎样帮助小班弟弟妹妹呢?启发幼儿设想帮助弟弟妹妹的办法,并自由结伴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制作小礼物、合唱一首歌、讲一个小故事、教弟弟妹妹玩新玩具等。

  3.让弟弟妹妹笑一笑。幼儿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表演节目,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幼儿分散,各自选择一个弟弟或妹妹(也可以让小班小朋友选哥哥或姐姐),和他们一起玩玩具、搭积木、读故事书、看小动物等。

  4.交流。回班交流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情景,谈谈怎样做才能让弟弟妹妹高兴起来。

  分析:幼儿除了需要建立同龄伙伴之间的友爱关系外,还需体验对低龄伙伴的关爱之情。此类活动既扩展了社会性情感的内涵,又锻炼了幼儿的活动能力。对中班幼儿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关爱弟弟妹妹的愿望,在能力上则不必有过高的要求。

  在分散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反馈哥哥姐姐的做法对弟弟妹妹的作用,并指导个别幼儿放慢动作,轻声告诉弟弟妹妹自己想帮他们做的事情。

  该活动从结构设计上体现了教师启发引导一幼儿付诸行动一互相交流感想的过程,而且层次清晰,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

[案例4] 认识邮局(大班)

  目标:

  1.使幼儿知道邮局的功能。

  2.了解邮局给大家带来的方便。

  3.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局工作人员的情感。

  重点:了解邮局与人们的关系。

  准备:幻灯机、报纸、杂志、信件等实物,教室里布置有关邮局的图片。

  过程:

  1.与小朋友谈话,引起小朋友对邮局的兴趣,出示报纸、杂志等实物,启发小朋友思考以下问题:

(1)邮递员单位名字是什么?

(2)这些东西是谁送来的?

  2.带幼儿参观小区邮局。

(1)观察邮局建筑物的颜色。

(2)了解邮局的业务:①盖邮戳及分拣信件,②卖邮票,订杂志,③寄、取包裹,寄、取汇款。

  3.讨论:组织小朋友讨论邮局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小朋友知道邮局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的方便。

  4.游戏:寄信。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信件,告诉幼儿信上写的是幼儿园的地址。请一名幼儿当顾客买邮票,另一幼儿卖邮票。教师示范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将信投到邮筒里。

  5.分组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邮局图片。

  活动延伸:我是小小的邮递员。

[案例5] 一样不一样(社会·大班)

  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

  2.能大胆表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准备:“我眼中的小学”,将被参观小学的照片和小学生的校服、红领巾、绿领巾、少先队标志等物布置在专栏里。

  过程:

  1.我眼中的小学。

(1)介绍专栏标题及内容。

(2)结合照片,帮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主要情景。

  2.我来画小学。

(1)说一说:小学有些什么?小学生们在做些什么?

(2)画一画:请你把看到的小学画下来。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回忆并借助专栏里已有的照片、实物构思自己的画面。

(3)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绘画内容。

  3.一样不一样。

  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幼儿园组、小学组,以“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为题进行讨论。

  4.请幼儿说说自己怎样准备做一名小学生。

  分析:向往小学又有所担忧是幼儿入学前较为普遍的心态。为此,了解即将面临的变化——小学与幼儿园的具体差异固然重要,而建立如何应对“变化”的策略则更为重要。这一活动是在幼儿参观小学之后进行的。用绘画形式表达参观印象,这既是一个回忆的过程,又是一个归纳梳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帮助幼儿形成具体清晰的认识。

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方案3篇(社会领域活动设计模板)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6篇(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

美发店国庆活动方案4篇(庆国庆美发店活动)

亲子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亲子活动策划主题

110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模板3篇(110宣传日宣传主题)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方案3篇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策划

云相亲活动方案3篇 公司相亲活动策划方案

918主题班会活动方案3篇(九一八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我爱劳动活动方案3篇 幼儿园我们爱劳动

法制教育活动方案

餐饮优惠活动方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