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3篇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三年级

时间:2023-06-02 19:03: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3篇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三年级,以供借鉴。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3篇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三年级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1

  春天到了,花儿绽开了笑容,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观察外面的世界,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今天风和日丽,我和我的一些同学,朋友去木鱼岛玩儿。说起木鱼岛,那可是我们家乡一处不出名的风景,虽说不出名,但成了家乡人民自娱自乐的'圣地。

  从新县城出发,经过许家冲港湾,遥远便可以望见一大片一大片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走进木鱼岛,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使人神情自爽。满眼的油菜花金灿灿的,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它们笑盈盈的,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这些油菜花高过我们的头,像织不完的景缎那么绵延,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那么明艳。我登下来,仔细数一数,每一朵花有五六片花瓣,它们紧挨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在说悄悄话呢!蝴蝶从它们头上飞过,蜜蜂从它们身边飞过,都在互相问好呢!

  木鱼岛三面环水,左面有滔滔的江水,翻着滚滚波浪,流入大海;右面是一弯湖水,水面风平浪静,鸳鸯戏水,鱼儿浅游,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前面是三峡大坝,每当夜幕降临,江面灯火辉煌,分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光!此刻,爬到小山包上,山呈土黄色,小草呈青黄色,再加上一片花海,让人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2

  有人问寺院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此勤奋还需敲打,何况人乎?原来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又听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所以快乐稍纵即逝,烦恼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无所谓露喜,也无所谓含忧。这是否也暗合了佛家的空呢?

  鱼在水中游摆,既不是追逐什么快乐,也不是摆脱什么烦恼。只要生命还在就摇尾而游,不追念前世甘苦,也不奢求来世幸福。正是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纤尘不曾落过,杂念更是不曾滋生。

  鱼从不考虑人如何看待它们,也从不考虑明日的是非祸福,它们只是终日四处游动,有吃的便吃,没有便继续游。就如云游的和尚,缘起随缘,缘未到亦不强求。

  鱼甘做木鱼请佛终日敲打,警醒自身。佛理也化作无数的鱼警示世间,只是我们不曾理会罢了。

  鱼的思考

  鱼是否曾经或正在思考过?然而我们不是鱼,又怎知它思考与否。于是就出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白:汝不是鱼,焉知鱼的快乐;而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鱼的快乐。

  我把我心化在水里,与鱼共舞。

  亘古至今,似乎没有哪种生物能久远过鱼,也没有哪种生物的种类多过鱼。许多的生命禁不起历史长河的冲刷,渐渐销声匿迹,唯有这鱼从河里游到江里,从江里游到海里,又从海里游到陆地上,也终成了两栖动物。

  为何鱼的生命力如此恒久?它的祖先有没有告诉过它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没有思考过,不代表鱼也没有思考过。

  也许从古游到今的鱼的确没有任何思考,可正因为退却了矫情的思考,没有了思考就成了高层次的思考。所以所有江河湖海、浅水深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鱼小鱼比比皆是。

  鱼的智慧

  据说即使是庄稼地里,一旦水多成涝,日子稍久,那田间就会有鱼苗跃动,而这鱼苗就是不知蛰伏了多久的鱼籽,遇水就得以重生。

  这便是智慧,不求安居乐业,唯有随遇而安。众多生物,霸道如恐龙不可一世,珍稀若袋狼种.种。稀有的濒危了,珍贵的灭绝了。唯有鱼,个个看来呆头呆脑,只要有水便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挑剔,而恰巧水占了我们星球的70%。浅水就是浅水鱼,深海就是深海鱼,淡水就是淡水鱼,即使见不到阳光的地下水里也有石鱼自在地徜徉。于是,鱼成了世界上种类最多、数目最多的生物

  你把鱼养在鱼缸里,它自由自在地游,不会空间有限;你把鱼放在水族馆里,它也不嫌吵,翻来游去,自得其乐;你把鱼养在水库里,它乐在其中,偶尔会跃起欣赏夕阳无限美。

  成为案板肉时,它也许会挣扎。但正因为不断被伤害,它们的繁殖能力也。

  鱼不择水而生,而是遇水则游。

  鱼的生存智慧就是这样——遂了外界的心愿,自己遨游的世界才更宽阔。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3

  佛寺里,鼓回响,钟长鸣。虽是沉重有力但不及木鱼清透空灵。

  天拂晓,行云光芒万丈;醒板响,钟声历历可闻。佛寺在天亮前被唤醒。在喧闹的城市中,佛寺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样子晨曦的圣经,诵——悠然清澈,浸润人心。

  众僧伏于佛下,脸容严肃。见佛案左侧,棕木色的木鱼睁着大眼。《叩钟碣》,诵,众僧轻声合音,发自内心的诵读声,直入每个人的内心。“笃”——沉重却又清脆,木鱼声穿插其中显得更加凝重而庄严。

  木鱼是一种净身的法器,用坚硬的木材做成,这样的木鱼,声——厚重,空灵。在寺中回响。它的眼,永不闭,昼夜长醒,警示僧人洁身自好。像皇冠上的龙眼一样,威严地注视着世间万物。它,洗涤心灵的种.种尘垢,是一面明镜——照本性,净身心。

  很多人不信佛,认为佛并不存在。实不然,佛和木鱼一样是工具,是洗涤心灵的途径。如果,心坦然、清明,连佛也可以丢掉。唯至善,至清,是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境界。

  身居浊世的我们,如何净心?

“笃笃”,木鱼依旧,佛心清透……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3篇 关于木鱼记叙文作文三年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