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剪刀主持词3篇 小主持台词稿

时间:2023-06-03 14:41:5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剪刀主持词3篇 小主持台词稿,供大家品鉴。

小剪刀主持词3篇 小主持台词稿

小剪刀主持词1

  小班综合活动:我的小剪刀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以情境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有灵性的课堂中学习。教师以形象的儿歌串起剪刀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些手段都是与托班幼儿的年龄相适宜的。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提供幼儿的小纸条有宽有窄、有线有圆,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使幼儿不仅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因此,整节活动设计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不仅遵循人的年龄特征,更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在主动中学习,在差异中学习,更在发展与促进中学习。活动目标:

  1、游戏情景中学习使用剪刀,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动作。

  2、巩固对红、黄、蓝三色的认知,能按颜色对纸片进行分类。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剪刀、纸盒每人一份,黑板、白色花3朵、浆糊、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出示剪刀,以剪刀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想试试这把神奇的剪刀吗?那可要听清楚它的悄悄话呀!

  在幼儿兴趣已被点燃的基础上,被赋予生命的小剪刀将充满好奇的孩子继续引领进下一环节。过渡语中隐含了悬念,也蕴涵了下一环节的要求。

  二、学习使用剪刀

  1、教师示范讲解剪刀的使用方法。

  小朋友,你们的小剪刀在桌上已经等得很着急了,快让他们也来说说悄悄话吧。

  将小剪刀拟人化,使孩子对剪刀产生亲近感,让孩子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操作活动变得充满童趣。

  2、幼儿学习,教师指导。

  和你的小剪刀一起来变花瓣吧!

  以情境贯穿,让枯燥的操作成为孩子一种有目的的、饶有兴致的游戏。

  三、剪花瓣

  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哇,你的花瓣真漂亮!看,下花瓣雨了!小朋友,带着你们的花瓣一起来下花瓣雨吧!(结合音乐)

  将变化的音乐、花瓣雨的场景、生动的语言三个策略整合在一起,将幼儿的注意力从相对安静的“剪花瓣”活动转移到接下去的环节中。风回路转,却依旧延续了先前的情境设置。

  四、分花瓣

  1、师生共同撒花瓣。

  好大的一场花瓣雨啊!花瓣撒了一地!这儿有三朵小白花很伤心,因为他们的花瓣颜色不够漂亮。小朋友,你们愿意把地上的花瓣送给小白花吗?嘘!听听小白花是怎么说的。

  运用夸张的语言,让幼儿感受美丽的花瓣雨。急转的语气,将幼儿的注意力马上吸引过来,倾听下一环节的要求,确保下一环节目标的实现。

  2、幼儿给小白花送不同颜色的花瓣

  哇!现在小白花变得真漂亮啊!

  运用夸大的语气,让幼儿的情绪得到渲染,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五、结束: 师生愉快地离开活动室。

  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好吗?

小剪刀主持词2

  小剪刀中的大世界

  摘要: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形式多样,流传范围很广,在工艺美术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间剪纸艺术的流传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工艺美术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内容,影响着很多相关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立足于民间剪纸艺术的根源进行讨论,并结合其发展过程当中的诸多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究民间剪纸艺术所折射出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剪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06-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对于民间剪纸艺术的赏析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民间剪纸艺术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和给予,探究民间剪纸艺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追溯根源

  早期的剪纸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在那个时代,有的人利用树叶来进行剪裁,等到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出现,使得民间剪纸艺术真正形成。事实上,在早期的剪纸当中,人们注重的是用剪纸来招魂,将其与巫术联系在一起。等到宋代,造纸术已经成熟,纸张的种类也较为繁多,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材料支持,也正是在这个时代,民间剪纸艺术得到了大繁荣和大发展。民间剪纸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无论是灯彩还是扇面,甚至是刺绣,都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如今,民间剪纸艺术依旧广泛地存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窗花,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丁兴旺。

  二、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下的民间剪纸艺术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太极之美

  在我国,太极之美讲究的是一种大圆之美,将人的思想观念带入一个较为圆融的境界当中,它能够包含宇宙中的万象和生命的源泉,这是一种极为和谐的图景,天下万美皆有此出。在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之下,我们民间剪纸艺术也颇为讲求圆融。太极之美当中,变圆为方,实质上是方中带圆,圆中有方,方圆之间蕴含着天地的大道理。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极其讲究阴阳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很多地方民间剪纸艺术当中,展现了方和圆之间的融合关系,既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外在美,又折射出中华文化太极之美的内涵。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对称之美

  这里所说的对称主要强调的是形状方面的,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当中,对于对称有着较高的推崇,这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平衡的一种表现。追随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宫殿,还是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都能够体现出对称的概念,当然,这也深深地影响到民间剪纸艺术。

  众所周知,民间剪纸艺术所寄托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窗花,为家里带来祥和之气,在新欢的时候,新房中也会贴上“喜”字,这个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对称性在其中,寓意着好事成双。事实上,对称之美在民间剪纸艺术当中是极其常见的,并且经历了长久发展,这门艺术已经将对称之美延伸到多个领域当中,不仅体现了剪纸艺术的外在平衡质感,也内涵上赋予了美好的寄托。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寓意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它在农业社会的民众之中产生,又在民众之中得到传扬和发展,最终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另外,民间剪纸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民俗生活增添了几分富丽堂皇的色彩,也使得剪纸艺术和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剪纸艺术本身就来源于农村地区,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农村区域的范围越来越少,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危机。并且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审美追求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剪纸的民俗应用范围在不断变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在发展政治和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所在,现阶段,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倡民族文化的崛起。目前,很多种类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保护,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俗艺术的重要标志,赢得了很多外国人的关注,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这门艺术,使其能够走向世界,带动中华文化的崛起。

  四、结语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长远发展的重要产物,它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民间剪纸艺术所依靠的工具是一把小剪刀,但是却能够剪出祝福与希望,将喜庆和祥和带给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引领中国工艺美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付兴鹏.剪纸的“意喻性”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1,(15).[2]苗琳.大道至简――“留白”手法在设计探索中的美[J].大众文艺,2011,(03).[3]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4]邱红.苗族民间剪纸纹样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5]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作者简介:

  朱烨,女,安徽阜阳人,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现在安徽省阜阳市开源剪纸艺术公司从事艺术创作。

《石头剪刀布》读后感

  剪刀峡的导语

  小士兵主持词

  儿童小主持词

  小夜饭主持词

小剪刀主持词3

  中班活动:小剪刀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在中班主题《常见的用具》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剪刀,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工具。在前期活动中,孩子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用处的剪刀,老师也适当提供了一些剪刀让孩子观看、从而去收集关于这些剪刀的用处。本次活动是一个交流分享的过程。分享同伴的经验、分享老师的经验,在分享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剪刀的不同用处,从而去体验剪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剪刀,比较他们的不同特征,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

  2、学念儿歌并用儿歌描述相应的剪刀特点。 活动准备:

  1、普通剪刀、园林大剪刀、理发剪刀与厨房多功能剪刀。

  2、修剪树木、理发、刮鱼鳞、削削皮、开瓶子、剪菜的图片。

  3、园林工人修剪绿化的录像。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剪刀、园林剪刀及多媒体影像、管子剪刀、各种剪刀图片。活动过程:

  一、欣赏剪纸作品,导入活动

  1、看看今天教室的窗户有什么不一样?(窗花)

  2、是什么工具让一张张普通的纸变成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剪刀)

  3、从众多的剪刀中挑选最合适剪纸的剪刀。

  二、认识剪刀,比较不同特点

(一)认识普通剪刀

  1、观察教师使用剪刀剪纸。(教师边念儿歌边剪纸)

  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剪只鸡,剪只鸭。剪条鱼儿摇尾巴。

  2、观察剪刀的特征和使用剪刀的方法。

  儿歌:两只大耳朵,一张大嘴巴,咔嚓咔嚓走,纸片变窗花。

  3、左手当纸片,右手当剪刀,跟老师模拟边剪纸边念儿歌。

  4、说说用剪刀还能做什么?

  5、出示花边剪刀,并现场演示,说说花边剪刀的特点。

  小结:剪刀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是我们大家的好帮手。

(二)观察比较特殊的剪刀,了解用途

  1、今天老师还带来几把不一样的剪刀,我们一起来和他们交朋友。

(观察三把剪刀:修剪树木的剪刀、理发剪刀、厨房多功能剪刀)你想认识几号剪刀?

  2、分析讨论 A、厨房用剪刀

(1)你见过它吗?你在哪里见过它?这是谁的好帮手?(2)看看这把剪刀和平时看到的剪刀有什么不一样?

(3)儿歌小结:大嘴巴变两片,大耳朵小尾巴,削削皮,开瓶子,大家用了笑哈哈。提醒:厨房剪刀虽然是好帮手,可我们小朋友人太小,可不要碰哦!B、园林大剪刀

(1)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园林大剪刀是怎么工作的?(看录像)

(3)这把剪刀的工作是什么?看上去它跟平时的剪刀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的嘴巴和耳朵都要那么长?园林工人是怎么使用这把剪刀的?尝试提起来,感受重量。

(4)儿歌小结:大嘴巴,像鳄鱼,咔嚓咔嚓张嘴巴,上下里外全能剪,树木见了笑哈哈。C、理发剪刀

(1)你在哪里见过这把剪刀?这把剪刀是谁在工作时使用的?(2)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理发剪刀上的一排梳子)

(3)儿歌小结:小小耳朵长两边,尖尖嘴巴细细牙,咔嚓咔嚓跑得快,人人见了笑哈哈。

  三、游戏:找剪刀

  1、听教师念儿歌,叫出对应的剪刀朋友的名字。

  2、看图片找到剪刀的家。

  反思: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从剪纸作品入手,将孩子的感官认知放在首位,通过提问孩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记忆性,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小剪刀的作用很大,种类很多,通过孩子们的经验分享交流及PPT展示,让孩子们对剪刀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剪刀主持词3篇 小主持台词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