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自我小结3篇 内分泌科个人小结医生

时间:2023-06-25 19:1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内分泌科自我小结3篇 内分泌科个人小结医生,供大家参阅。

内分泌科自我小结3篇 内分泌科个人小结医生

内分泌科自我小结1

  又是一个科室实习生活结束时,这已经是第三个科室了,又要开始对这五周的实习生活做个总结了。

  内分泌科,没下科室前,对这个科室的认识还真是不深,就以为是简单的糖尿病,每天给病号测测血糖,打打胰岛素就行了,可到了科室,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才感觉到,自己对内分泌科的认识很肤浅。

  有了前两个科室的经验,我们已经对基础的护理操作都很熟悉了,很快就投入了工作中,帮着老师们加药,输液,换液……当然,这一天的工作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给病号测血糖。但测血糖也不像我们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不是扎一下手指出血就行的,要有一定的顺序。先用酒精消毒手指两遍,待干后再用一次性的针扎一下,出血后快速用血糖仪测量,然后准确记录血糖值和时间。每天每个病人基本都得测五次血糖,早晨的空腹血糖,午饭前和晚饭前的血糖,还有就是午餐和晚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有的个别严重的病人,晚上也要定时测量血糖值,以免发生危险。前两个科室都没有上过夜班,在这个科室和带教老师贾老师一起上夜班就是帮忙测夜间的血糖。

  另外贾老师还教了我们胰岛素的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前的准备: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45分钟内吃饭。准备好酒精棉球,注射装置和胰岛素。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50/50、70/30或超长效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如牛奶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不应使用: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轻摇后,在瓶底或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短效胰岛素为一清亮、无色、透明液体。注射部位的选择: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臂部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注射的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换另外左右对称的部位;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等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血糖波动。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及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可能提前,则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受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对卫生事业尽心尽责!

  在接下的实习生活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提自身高综合素质。

内分泌科自我小结2

  一个月的实习,又即将接近于尾声,在这个科室实习,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临床知识。例如,如何正确了解到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及饮食情况,酮症酸中毒的厉害程度,低血糖及缺甲患者的重要性,甲亢病人病人的种种现象等。让我更深入的对比有了一定的掌握。

  此外,在操作上,跟着所有的带教老师学会了接收新病人的书写文件、静脉输液及静脉抽血,甚至给予病人留置大小便,采集尿标本等,看似这些简单的操作,但在执行每一项任务时,都免不了三查七对,因为毕竟要对患者尽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正所谓,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具有四心,(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只有真正做到了这四心,才会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从此得益。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其间,我还参与了中夜班的工作,中夜班不同于日班,它需要你高度民主的集中精神,尤其是每个小时的巡视病房,更是不可缺少的,病人的一切安危全在于护士身上,就象护士长宋立源老师所说,我们肩上担负着命,而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投入良好的护理,给予病人希望的明天!

  因此,通过在这个科室的实习的点点滴滴,若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以后在下几个科室的实习中予以改进,汲取教训。反之,做的'好的地方,继续保持,延续下去,无论在今后的实习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铭记三查七对的重要性。

内分泌科自我小结3

  不知不觉在内分泌科的实习即将结束了,在这段时间我也学会了许多,收获许多知识。来这里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龄的爷爷奶奶,机体主要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即所谓的糖尿病。他们需要的不光是药物及相关知识的指导,更主要的是自身饮食习惯和运动方面的达标。然而在有的时候,病员并不怎么理解我们医护人员的做法,也许他们对该病的认知还有所欠缺吧。

  记得是在**月23日那天下午,按常规我们需要给病员在餐前30min注射胰岛素,以防止进食后血糖过度升高而加重病情,同时为防止注射胰岛素之后可能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我们要求在这30min内严禁外出。然而一位中年男性病员则要求同他的家属(一个10来岁的小女孩)打针之后出去吃饭,也许是吃烦了医院的送餐,也许是想和女儿出去逛逛吧,他的理由很简单:平时也是打了针出去吃的。我们拒绝,并为他讲诉了低血糖的严重性,而这些好像比不过他要出去吃的欲望,而后,他出去了,并没有打针。我不知道,病人为什么不信任我们医护人员,却为什么要来医院治疗? 当我们把大多数病员的胰岛素打完之后,才发现他离开了病房,打了联系电话也没有接,也许有点耍性子吧,可重要的是他的胰岛素笔不见了,我们猜测是不是他自己拿去打了,因为那毕竟是他自己的身体,可是在病房并没有发现他??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来到护士站说:“记着,今天晚上我没打胰岛素,明天血糖升高了你们要负责!”作为一个病人,比他身体更重要的好像是我们,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要求我们给他监测血糖,而是强调我们没有给他注射胰岛素,而我们没有打针的原因却在于担心病人发生低血糖。终究我们还是需要调解,只要他在我们科室,他就是我们的病人,我们对待病人不是应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吗?

  有了解到,他在意的是同一个病房的刘伯伯也是同样的情况,而他却可以下去吃饭,他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可是刘伯伯好像撒谎了,他给我们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晚餐我们才同意的。对于处理这类问题,我的语言好像有些欠缺,仅对于他的歧视,我说是一视同仁,其他的都是作为一位倾听者。然而我的老师来了之后,直接针对他的病情提出:监测血糖按医嘱处理是否需要输入胰岛素;低血糖的严重性;之所以严格要求的出发点是在于关心病人。后来他平息了,第二天发现是他的家属拿走了胰岛素笔?? 内分泌病人的病情没有其他科室的那么危急,他们需要的是疗养,慢慢改善,却使得他们轻视了自己的病,血糖一天天升高了又降低这种内在的改变让他们对自己病情改善不是很了解。不过我想说,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极其必要的,每位医护人员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同,但对于病人的管理应该统一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将每一位病人配定特定的老师,我想信任感应该更容易建立吧。

内分泌科自我小结3篇 内分泌科个人小结医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