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讲话稿共6篇(四仪八礼 内容)

时间:2022-06-18 12:42:49 综合范文

  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八礼四仪讲话稿共6篇(四仪八礼 内容),供大家赏析。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6篇(四仪八礼 内容)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1

  八礼四仪——待人之礼

鼓楼区白云园小学

  三

(五)金泽勋

  我们小区里有一位保洁员阿姨,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打扫卫生,十分辛苦。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到小区的广场去踢足球,看到那个阿姨带着一个小男孩在散步,不过那个小男孩走路有点不顺畅。我回家后,就好奇地问妈妈:“保洁员阿姨的儿子走路怎么有点跛?”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她的儿子小时候被打错了防疫针,留下的后遗症。“我听了后很难过,想帮助他们。想着想着,我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个想法:我有许多穿不下的衣服,都很干净,有八成新。送给这对母子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说干就干,在衣橱里找出了我想要的衣服,把它们整理好装进袋子里。迫不及待地跑到广场,看到阿姨还在那儿。我赶紧跑到她面前,对她说:“阿姨,这些衣服是我送给小弟弟的,请您收下。”阿姨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的心顿时甜了许多,帮助了别人,快乐自己!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2

  关于“八礼四仪”教育

一、简介

  八礼四仪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在全国尚属首次。1700万未成年人,将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文明有德之人。

二、推行

  2014年2月,江苏省文明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

江苏省教育厅将在2014年春季学期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在每个县市区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共600所作为重点,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深入探索。这一教育将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

三、八礼内容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四仪内容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五、开展“八礼四仪”教育目的

  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其目的就是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初中阶段)

  仪表之礼

(一)、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二)、具体规范: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餐饮之礼

(一)、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二)、具体规范: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言谈之礼

(一)、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二)、具体规范:

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4.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待人之礼

(一)、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二)、具体规范:

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不对老师、同学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4.不顶撞家长、老师。 5.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走之礼

(一)、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二)、具体规范:

1.步行走人行道,骑车走慢车道。 2.骑自行车进出校园大门要推行。 3.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 4.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吃东西。 6.热心为他人指路。

  观赏之礼

(一)、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二)、具体规范:

1.观看演出,尊重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经允许不随意拍照摄像。

4.观看时取下帽子,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5.无特殊情况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演出节目间隙离开。

  游览之礼

(一)、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二)、具体规范: 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2.在景区长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占座。 3.排队等候留意1米线。

4.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仪式之礼

(一)、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二)、具体规范:

1.参加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员戴团徽。 2.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3

  什么是“八礼四仪”?具体包括什么?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4

八礼四仪显文明

“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以上就是八礼四仪的基本含义。我对八礼四仪更加深刻的印象还是因为一件小事: 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新加坡这个国家是个旅游胜地,英语是通用语言。所有的标语,提示语都是用英语所表示。但是,有一个标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与众不同”。上面用中文标示“禁止吐痰”。他们生怕国人看不懂英语,还很“照顾”地特地用了中文!这是赤裸裸的告诉中国人不要着这个地方吐痰!可想而知,国人的随地吐痰行为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新加坡人民甚至外国友人的心中了,中国人的礼仪已经在世界上“臭名昭著”了。这不只是一个中文的标语,而是一个刺激国人,羞辱国人的标语!

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文明礼仪被这一个标语打破了。礼仪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此时,我想起了我们的八礼四仪的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如果我们按照游览之仪也就不会发现这样有辱国荣的事了。

八礼四仪,说起来也只有这四个字,但是做起来要四十年,四百年甚至更久。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加应该按照八礼四仪去做,去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礼仪。而不是,让中华礼仪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5

  小学生“八礼四仪”教育主要内容

  八礼

  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要求: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2.指甲里无污垢。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7.公共场合不脱鞋。8.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

  目标: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5.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

  目标: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3.遇人面带微笑。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

  目标: 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

  目标: 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游览之礼

  目标: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3.不追、捉、打、喂动物。4.不攀爬景区设施。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仪式之礼

  目标: 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4.春节向师长拜年。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6

1.仪表之礼

“仪容仪表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仪容仪表的内涵和重要性。

2、促使班内同学人人注重仪容仪表,使注重仪表、塑造美丽在班内得到深化。

3、以此次主题班会为契机,开展不符合学生身份和特点仪容仪表进行自查自纠。 活动过程

一、仪容是指人的容貌,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情趣。穿着得体可以赢得他人信任、留下美好印象,以你一辈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机遇。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和品位,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仪容仪表同样也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校风和形象,反映学生的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尊重对方、讲求礼貌、互相理解的具体表现。

  学生仪容仪表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和特点,在追求美上要讲科学,讲合理,切勿盲目赶时髦、图虚荣,不加分析地模仿,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美丽端庄,符合学生身份。

二、作为学生仪表的注意事项

(一)、仪容仪表基本要求

1、穿戴整洁,朴素得体,大方。

2、进校时,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穿背心或无袖衫、吊带衫等不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穿着要健康,文明,上衣和裤子上不得有花哨、怪异的装饰图案或饰件。

3、凡设有拉链、纽扣的服装应按规范的穿着要求整齐穿戴,损坏的得修好才能进校。

4、讲究卫生,非特殊情况,不能穿肮脏的服装进入校园。

(二)、仪容仪表细则

1、男同学不准留长发,不剃光头,不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颈发不超过发际两横指,鬓发不遮耳朵,鬓角不超耳垂,前额发下压不超过眉毛,头的两侧和后部发不超发界,头发不能过厚(一般不超手指2厘米)。

2、女生不准烫发、染发,如留长发必须将头发扎起,零散头发须用发夹夹住。

3、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

4、少先队员应佩戴红领巾,主动接受学校值周教师、值周班学生及文明监督远的仪容仪表检查。

5、严禁学生携带手机、打火机、MP

3、MP4等电子通信产品进课堂。

三、正确认识个性张扬

  对个性张扬的含义了解肤浅或错误。其实,个性的发展始终是要以符合社会和时代的普遍价值观为前提的,与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相违背的所谓个性的自由发展实际上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表现,个性张扬不是一种为所欲为的态度,不然所谓的个性恰恰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况且,不少同学在追求奇装异服时其实是在哈韩、哈日或哈某一歌星的装扮,更谈不上独立的个性,而是一种虚荣的不自知的盲从心理在作怪,或崇洋或媚俗,毫无独立的人格可言;更有甚者个别人用另类的装扮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难道这是为了张扬个性吗?这种心态正常吗?

四、对美的正确理解

  美是什么?美是给人愉悦的体验和感受,自己觉得美的不一定美,当大多数人感受到了美好与和谐时,才可以说是美的。我们的仪表美首先就是要给大多数人的一种美好的感觉,但极少数同学的仪表却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比如,对男同学来讲,有的身材长的单细象豆芽菜,结果还蓄了一个爆炸式的烫染黄发或刺猬头,给人头重脚轻之感;有的长的是像貌堂堂、一表人才,结果长发一蓄,只有方寸之脸,遮掩了英俊潇洒的阳刚之美,这些男同学是把一些明星在舞台上的一时造型,当作自己的生活形象,不看自己的条件而盲目追崇。对于女同学来讲,有的发尾卷曲、刘海散乱遮着眉眼,穿着低胸吊带内衣,披着短外套、低腰牛仔裤上还系着一条宽宽的人造皮革腰带,让人有是吧台女郎的感觉;有的丢弃了本应背的学生包,而去模仿成人妇女提起了挎包,有的包大人小、有的是包小人高,及不协调,毫无时尚与漂亮可言;十几岁的青春少女,读书期间,本该清纯活泼, 却是花钱买老气、俗气。是虚荣的无知的盲从、媚俗使之失去了学生的纯真,给 人不伦不类之感。有如东施效颦,扬丑遮美。这些只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 底下与庸俗。

五、总结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健康、美丽的学生,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完整的现代中国人。同学们,我们是美的发现者、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那么,就首先从仪容仪表上展现自己的美吧,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让仪表不再成为一种遥远的梦想,让美伴随我们走过一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知道永远。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体现着学生的气质,也有利于促进同学们的学习,良好的仪容仪表是良好学习氛围和环境的保证。只要只要,同学们才能安心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才能够认真履行一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让歪风邪气远离校园——这块纯净的土地,注意自身仪容仪表,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校园的合格学生!

2.餐饮之礼

“八礼四仪---餐饮之礼”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八礼四仪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八礼四仪。

2、让学生懂得餐桌上的文明,并能付诸行动。 活动地点:七(1)班教室。 活动过程:

“你说我说”环节-----餐饮之礼。

1.找找餐桌中不文明现象,以此引发对不文明现象的感悟。

  主持人:文明,让你举止文雅;让你受到尊重;为你赢得掌声。但是,在我们校园中仍然存在个别不文明的行为,你能为他们指出来吗?

  2.学生找找自己在餐桌上的不文明现象,指出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后果。 3.主持人(人生感悟):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近年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出现被淡漠、被忽视的倾向。

4.观赏校园情景剧:餐饮之礼。 5.说说“怎样做个懂餐饮之礼的学生”? 7.主持人(小结): 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结束语

  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把文明之花播撒到生活中。

3.言谈之礼

4.待人之礼 5.行走之礼 6.观赏之礼 7.游览之礼 8.仪式之礼

八礼四仪讲话稿共6篇(四仪八礼 内容)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八礼四仪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