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7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三,欢迎参阅。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1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作者是小说作家罗贯中,所以书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是小说,故事经过了作者的再工。
书里把许多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勇猛善战的张飞和赵云,义薄云天、宁死不降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凤雏先生庞统等等。整本书围绕了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的斗争来写的。他们都自立为帝,想平定天下,斗了个你死我活,结果却被晋王司马炎统一了。
看完这本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好像就浮现在我眼前,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很多,从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五年级:赵金燕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听到这首著名的诗歌,人们都能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集兵法、智慧为一体的小说书。
二年级看的时候,我看的是青年版。当时它对我来说不光是一本著作,还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小说。他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有软弱无能的刘禅,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抬棺上战庞统…五年级的时候再看,它就是一本富含着哲理的人生书籍了,给予我无限的启发。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纷争的年代,诸葛亮凭借着他的智慧做出“火烧连环船”、“草船借箭”等惊人之举;曹操的身世并不显赫,却能以他的谋略、胸怀,脱颖而出、统一天下……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星星,闪耀着不一样的璀璨之光!
刘备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要宽容、谦让;而诸葛亮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要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让我们看到,每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义、勇敢、智慧、有礼…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他用成功告诉我们,为人要有胸怀天下之志,有英勇深远之谋,有礼贤下士之品,在杀伐果断之中成就自己的理想。曹操身上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人物形象却非常饱满和丰富,他让我看到了人的多面性,从中我懂得了,在看待事物和评价人物时要从多方面考虑,要有包容之心,要有辩证之法,去理解事物的本源,将历史人物当成一面镜子,修正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优点。
三国演义的确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是一本富有哲理、以史为鉴、精通兵法的小说,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的冷暖、忠义、奸诈、狡猾、智慧,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无穷的启发与乐趣!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读完后,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就拿火烧赤壁这期间发生的事来说吧,曹操率领八十多万大军攻打孙权,于是孙权和刘备联盟共抵曹操。孙权大将周瑜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能,命他十天造十万枝箭用来攻打曹操!诸葛亮用他的神机妙算跟曹操草船借箭,第三天就把箭交给了周瑜,让周瑜是心服口服。在火烧赤壁前,周瑜利用曹操疑心较重设计杀害了曹操的水师蔡帽、张允,致使曹操八十万大军在火烧赤壁后几乎全军覆灭!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诸葛亮精心设计让关羽拦杀,关羽情意重念曹操的恩情放了他,这件事让周瑜是机关算尽,同时也看出诸葛亮的谨慎!
曹操的奸诈,刘备的谦虚,诸葛亮的才华横溢,周瑜的心胸狭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在思想上对自己也有一些反思:我有刘备的谨慎,诸葛亮的大胆聪明,同时也有周瑜的小气,跟同学闹矛盾时总爱斤斤计较,做为一个男子汉,这可不是什么文明的行为,想想妈妈的时常告诫,老师的淳淳教导,如果不思悔改,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做人,学处事,是我最大的收获!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4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是明朝的罗贯中写的。书中大约有400多个人物,例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心地仁慈的刘备,还有曹操、赵子龙、周瑜等人。下面,让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刘备。他姓刘,名备,字玄德,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蜀国先主。有三英合力战吕布等成就。最后病死在白帝城。
张飞。他姓张,名飞,字翼德。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三。性格勇猛,但粗中有细。曾智取瓦口隘和挑灯战马超等。后来被范疆、张达所害。
关羽。一个红脸大汉,身材魁梧,脸上一对丹凤眼,又英俊又威风。他姓关,名羽,字云长,立下功劳有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
在书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刘备。他在督邮来时并没有因为他的无礼生气,也不拿钱去行贿,见到张飞在用柳条抽打督邮,还仁慈的让张飞住手。他还三次去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第一次,在去的时候没有. 见到他,只好回去。第二次,兄弟三人冒着大雪去拜访。却只遇到了诸葛亮的弟弟。在第三次拜访时,刘备听说诸葛亮在午睡,便轻轻地走进去,恭敬的等候。等了好一会,诸葛亮才醒来。被他的心意感动,跟他下了山。
刘备他仁慈、英勇、诚恳、仗义。建立了强大的蜀国,我要向他学习,做个有用的人。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5
我今天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印象。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人。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6
最近,我读了明代作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在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骁勇善战的关云长,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面对这些历史人物,我在认真的思考,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也像他们那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三国演义》以宏伟的结构和同揽全局的眼界,将近百年错综复杂、支离破碎的`众多人物和事件组织得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在中国文学史上显得魅力四射,永放光芒。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7
赵云,是罗贯中眼中的大英雄,那他对赵云的描写是否属实呢?先来看看《三国志平话》对他的评价。
《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讲史话本,是元代较为经典的书籍。对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有一定的影响。但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并不突出。恩封五虎将军不说,就连武力排行榜也排在末位。综合实力不如张飞。原文是这么说的:张飞曰:“甚人溺战?赵云出马持枪……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从中可以看出他与张飞的差距。
但在《三国演义》中却不这么说,第五十二回中,赵云和张飞均向诸葛亮提出自己可以带领三千军夺取桂阳。但诸葛亮同意了赵云的请求,同时赵云也成功夺取了桂阳。那么,如果按照《三国志平话》的说法,赵云的武艺排在末位(张飞武艺排行榜排在第三位),诸葛亮为何不让张飞夺桂阳呢?当然,不排除说诸葛亮认为夺桂阳不必张飞出马。那么为何当张飞说自己只需领三千兵去夺取桂阳时,赵云也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也能只领三千兵就能夺取桂阳?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是作者特意的“丑化”或是“美化”。所以,我找到了一本与三国时期较近的一本书——《三国志》。
《三国志》中赵云的故事都有在《三国演义》中提到,如“单骑救主”、“截江救主”、“被刘备封‘虎威将军’”等。甚至罗贯中还给赵云“加戏”了。为什么要“加戏”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作为一部小说,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可能会对其添加或是夸张描写;其二,罗贯中个人明显有拥刘反曹的倾向,一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人物加以歌颂,比如赵云、诸葛亮等(相较而言,赵云与《三国志》中描写的相似度还是挺高的)。
《三国志》是目前研究三国历史信度较高的一部“正史”,其作者陈寿出生便是三国时期,蜀国灭亡时他三十一岁。《三国志》在当时算是属于“当代史”,很多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所以较为真切。但因时代近,很多事很难客观看待;同时,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导致不真实性。
那么,赵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相只有一个。 还要我们继续考证,让我们期待史料挖掘的更新,使我们看到更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7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三相关文章:
★ 《麦琪的礼物》优秀读书笔记4篇 麦琪的礼物读书笔记阅读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