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必备11篇】

时间:2023-09-29 20:52:44 综合范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1

  Z独立、随和、谦让、专业能力强,但她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她认为自己敏感、脾气差、不讨人喜欢,很自卑。她常常为得到别人表扬去做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但当别人夸奖她时,她又会心虚,怀疑这夸奖是不是真心的?她这些表现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把赏析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古人作诗常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注:通常原诗里面的字会更好)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被人们称道。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个方面都说,也可侧重某一个方面。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例: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三 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解析: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让人回味无穷啊!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 情感赏析

  【答题要点】

  诗歌情感的赏析,在古诗欣赏题中也常常涉及。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探求在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而进行归类。

  情感大致可以分为: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离别之情、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爱国、思乡、关心民生等。

  例: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无人舟自横。请阅读以下诗歌,试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解析:1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2请说说诗中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抒发了诗人静穆闲适的的情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2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分),又随江水流去(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3

  1、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柳宗元)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6、《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7、诗中表达奉献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8、诗中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11、表达离愁的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龚自珍)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写出诗中还能表达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的送别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在所学的诗文中,反映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句子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范仲淹)

  14、《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16、《行路难》(李白)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2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2、《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与朱元思书》(吴均)中描写水尤为清澈的诗句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4、《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5、《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6、《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缺”;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8、《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曲中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9、《饮酒》(陶渊明)中写出面对美景而神往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中表现作者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0、《行路难》中,表现诗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用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着起来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4、《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5、《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叙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描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6、《醉翁亭记》一文中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写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7、《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概括地赞叹富春江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8、《马说》(韩愈)一文中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9、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真挚惜别之情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0、描写春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4

  蒹葭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5

  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水何澹澹,.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3.,儿女共沾巾.4.,风正一帆悬.5.,归雁入胡天.6.,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

  7.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

  8.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9.,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白头搔更短,.(同上)

  11.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怀旧空吟闻笛赋,.17.夜来南风起,.(白居易《观刈麦》)

  18.,童稚携壶浆.(同上)

  19.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6

  1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黄庭坚〔宋代〕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懒散而不受约束的意味儿是何等的深长啊,春风吹拂着花草还散发着幽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山山水水如果有什么等待的话,这其中的意味儿也只有陶渊明理解得最明朗。你若问我离开要到什么地方去,你跟着我走自然也就知道我所向往的地方。

  2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宋代〕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qú)塘滟滪关。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7

  1清明

  黄庭坚〔宋代〕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2牧童诗

  黄庭坚〔宋代〕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宋代〕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8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案:

  1、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2、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二、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2.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9

  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水何澹澹,.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3.,儿女共沾巾.

  4.,风正一帆悬.

  5.,归雁入胡天.

  6.,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

  7.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

  8.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9.,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白头搔更短,.(同上)

  11.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怀旧空吟闻笛赋,.

  17.夜来南风起,.(白居易《观刈麦》)

  18.,童稚携壶浆.(同上)

  19.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10

  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西江月(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龟虽寿(三国魏)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8、如梦令(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观书有感(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山中杂诗(南朝齐梁时期)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1、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3、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4、逢入京使(唐)岑参(cén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5、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7、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8、约客(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初中语文古诗词 篇11

  【摘 要】 对于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一直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从小学开始认字开始,语文教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语文教学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难度系数也越来越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古诗词是一大关键点,也是一个重难点,许多学生都被古诗词所难倒。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古诗词教学”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字】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一直被学生看作是难点内容,学不好,不愿意学。其实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诗词就是用精炼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蕴含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韵律。但是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泱泱学子却不喜欢学习,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广大教师应当深思熟虑: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一、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在最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了解到:学习古诗词可以通过诵读、积累古文字义、感悟古诗的感情和韵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古诗词年代都较为久远,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再加上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想要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就比较困难。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学生,既具备了小学生的记忆力优良的特点,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多读多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背诵记忆,是要建立在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当然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大致了解,就需要进行多次诵读,诵读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大意,也可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的情感倾向就好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仅对后续的背诵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翻译。当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的古诗词越多,积累的知识就越多,想要学好古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蕴含了节奏感,古诗词中的平仄对仗和抑扬顿挫,都是精华,有的诗词缠绵悱恻,有的诗词慷慨激昂,有的诗词节奏明快,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解题技能之外,还应当带领学生感悟古诗词中的美感。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生机盎然的喜爱之情。话锋一转:“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是因为看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结合作者本身的经历,最后又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之情。初读时学生基本上是感知不到这种情感,只有通过多次诵读,加上作者的身世背景,这个深层意思才能浮出水面。

  二、拓展思维,感知诗词意境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认为背的越多越好。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高了成绩,但是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很痛苦,不能理解意思,还要死记硬背,这更是难上加难。

  在笔者看来,古诗词中最精炼之处就是在于古人用简单的词语抒发复杂的情感,专业术语就是“含蓄隽永”。比如:在教授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整首词主要是描述了一个深闺女子对于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学生基本上只能看到女子清晨起来梳洗远眺的样子。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抛出橄榄枝,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女子在梳洗时要远眺,再结合她的处境,处于深闺之中的女子,远眺,不是思乡就是思念心爱之人。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然后教师再说出正确答案,规范学生的语言组织。

  三、结合生活鉴赏诗词

  有少数教师非常认真地讲解了古诗词的意思,但是因为只是从传授知识的途径来讲课,所以学生只能对古诗词的大意有所了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艺术特点。在考试过程中,碰到古诗词鉴赏的题目,依旧是不会做,不理解,学习成绩不能提升。

  古诗词虽然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但是古诗词却都是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诗词的环境中。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古诗词鉴赏中,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能理解的窘境。比如:在教授李白《将进酒》时,先让学生诵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将李白写文章时的背景际遇告诉学生,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作者写作的环境之中,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胸襟。

  总之,要解决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难点,简而言之,需要从三个方面对症下药,不仅要细讲也要精讲;要让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能;禁止死记硬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虽然古诗词鉴赏一直是学生的重难点,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的兴趣度一直不高,在考试中得分率也普遍偏低。但是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我国学子应当努力去了解和学习古诗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必备11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11篇(初中语文教研组活动总结)

我的语文老师初中作文7篇(语文老师作文400字)

初中语文作文(汇总11篇)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6篇 双减政策下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语文说课稿初中3篇(初中语文说课稿模板及范文)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计划3篇 语文初中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师述职报告精选11篇

2023初中语文教师述职报告8篇

初中语文教师述职报告【汇总15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5篇 关于初中语文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