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3篇 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整改措施

时间:2022-07-02 09:21:4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3篇 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整改措施,以供参考。

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3篇 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整改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1

  2017年06月因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院感办在6月份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考核工作。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由院感科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检查。

  2、调查方法:

  ①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调查表格;②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

  ③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60次,执行手卫生40次,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76 %。

  二、手卫生xx差的原因分析 手卫生xx低有以下原因:

  1、对手卫生的态度:部分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认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2、对手卫生的认知:部分科室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1 / 2

  3、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剂未及时补充。

  4、手卫生执行中存在问题:多数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接触体液后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发现有感控人员在场时执行较好,洗手方法正确,但干手方法错误,卫生手消毒时使用消毒剂量不足。

  三、手卫生改进措施

  此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映出我院少数科室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以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创造手卫生氛围,提高手卫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

  3、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要求各科室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2 / 2

  手卫生存在整改措施

  手卫生整改措施鱼骨图

  手术室外科手手卫生整改措施

  卫生整改措施

  病房手卫生整改措施(共3篇)

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2

  手卫生依从性督查总结、分析、整改记录

   罗定中医院院感管理科

  2012年8月23日,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李兰副院长组织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督查。

  检查组对各院区的手卫生工作制度、手卫生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实地查看了住院部、门诊部的手卫生设施,跟踪了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并抽考了医务人员洗手流程。

  通过检查发现,手卫生工作受到了各科室的高度重视,各科制定了手卫生工作制度,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学习,改进了手卫生设施,予以整改、强化。同时检查组指出了各科室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工作认识不足,洗手依从性差;二是个别医务人员洗手流程不熟练、不规范;三是手卫生设施安装不妥、更换不及时,使用的消毒液不符合要求。

  检查组以书面形式向各科反馈了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科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管理督查,真正做好手卫生工作。

  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1: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150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在%~%之间,不同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及科室之间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2:外科、手术室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优于普通病房,这可能与手术室对洗手更重视、要求更严格、设施更完善、医务人员实际洗手依从性也更好有关。外科对外科手消毒法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这和外科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外科手消毒的应用最多有关

  4:医技人员3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差于医师和护士;工作年限小于1年的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最差,工作年限1~5年的医务人员对外科手消毒法和卫生洗手指征的掌握情况均较差,故应特别针对该薄弱人群加强手卫生学培训。

  3:卫生洗手的12项指征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摘手套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穿脱隔离衣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这5项指征回答正确率较低,其余7项指征回答正确率均在90%以上。卫生洗手指征回答全部正确者仅占%。在医务人员意识到有洗手指征的情况下,自我评价坚持应用了“六步洗手法”的也只占%。 本次督查结果显示:掌握“六步洗手法”、外科手消毒法、卫生洗手指征的医务人员分别占%、%和%,知道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医务人员占%。这一方面与医务人员平时工作中“六步洗手法”应用较多,外科手消毒应用相对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与我院在调查前期加强了“六步洗手法”的教育,在每个科室水池边都张贴了“六步洗手法”的宣传图片有关,这说明张贴宣传画进行教育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结论:手卫生工作有较大改善,但仍需加强宣传和督查 改进措施:

  1 强化培训提高洗手依从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我们将手卫生相关知识列为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培训的必备内容,分期、分批、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并注重在考核中评价培训效果。

  2 完善手卫生设施 对手卫生给予投入,改善手卫设施,包括增加洗手池数量、水龙头开关从手触式改为非手触式、提供洗手液和快速手消毒剂、改进干手的方式等,科室在水池边配备干手纸巾,一人一用一消毒,保证干手措施落实有效。在病历车、诊疗桌、治疗车、护理车、每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方便医务人员在连续操作中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3 建立督查机制不断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我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督查质量标准,采用护理部、感染办联合检查的方法,定期生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内容包括手卫生设施、手卫生知识掌握、洗手操作、手卫生用品的用量等,依据评分标准打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随时改进。

  督查人员签名:

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3

  手卫生的依从性

  一、定义

  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指证

  (一)洗手的指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 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 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手消毒的指证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三)外科手消毒的指证

  1、每次大小手术前

  2、侵入性操作前

  3、接生或助产前

  4、诊疗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

  三、洗手的方法——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共3篇 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整改措施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手卫生依从性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