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精彩8篇)

时间:2023-12-04 20:46:00 综合范文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1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150字。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晶莹而且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总是无私地位人类作着贡献,当时由于人类不知珍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地毁坏,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例如1995年7月份,我国发生这样一件事:机甲工厂因为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污烟,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个庄家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损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事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学们,科学家早已证明:在宇宙中以地球位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三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2

  我今天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体会到了地球不仅渺小而且在太阳系中像一叶扁舟,原本地球上的资源是不断再生的,但是因为人类不断的破坏地球上的资源使地球上的生物不能再生。

  河水、大江里的水污染的原因是人们把垃圾、污水……等等排放进河水、大江里。

  树木的破坏原因是人类乱砍伐树木,做成我们学习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有关于树木的`知识:有接近10年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20xx年我们人类会失去全部森林。

  我们到20xx年,会失去所有的土地,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地球上的所有资源。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3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它介绍了地球方面的知识,说明了环保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自觉地增强环保责任感。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环保意识却下降了。人们建造的工厂向四面八方排放大量的废气,使空气受到污染;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流到河里,使河水受到了污染;人们还滥砍滥伐森林,下大雨时,水土大量流失,造成大塌方,给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人们乱扔垃圾,果皮、废纸,日复一日,这些垃圾没人清理,堆积成山,人走过时都要捂着鼻子;水资源遭到大量浪费,生产生活用水高度紧张……可谁又想到我们的母亲——地球的感受呢?人人口头上都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可又有多少人做了呢?

  学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大家应该感到后悔,因为我们曾经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重生,好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一点看来我们要更加精心保护地球。看啊!地球妈妈身上有多少伤口呀!听呀!地球妈妈在哭泣,她的泪水越来越多,才凝成海洋。人类啊!你们听见了吗?你们看见了吗!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片蓝天,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片绿叶是我们的食物!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4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晶莹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总是无私地为人类作着贡献,但是人类身在福中不知福,随意地毁坏,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例如1995年7月份,我国发生的一件事:几家工厂因为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污烟,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庄稼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乡村里的树木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就是人们乱砍树木,用树木建房子,搭棚……这样会省很多钱,但是同时又造了大难。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到了发洪水时,没有树把水挡住。到时,把田淹死,导致山泥倾泻,把家的东西统统冲走,这样就是自吃其果。大家快醒吧!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人们,科学家早已证明了:地球的大气层已经穿了一个大窟窿,如果再这样破坏环境,地球最终会被人们毁灭。人类别指望破坏了地球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科学家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存在生物的星球。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居民,快来行动吧: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不要污染环境,要保护大自然,这会让我们下一代生活得更好!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5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2)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同时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等。教师也可准备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适时加以运用。

  2.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可采取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围绕“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通过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只有一个地球”。文章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与“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入手,描写了地球资源面临的危机:首先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另外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人类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2)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这里需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0万亿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过举例,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同时要强调对“至少”这个词语的理解,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从而使学生明白:就算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也无法到达,因此,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种种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况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最后,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比如,可以设计小练笔:你想对地球、对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3.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首先联系课文说说地球的“可爱” 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以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及无私奉献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而使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等方面去思考;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 “破碎”,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本课在表达方面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地加以体会,课后第二题的编排就体现了这一意图。教学时,可以这两个句子为范例,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与原句作比较,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增强学生的语感。除此,本文还大量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可结合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5.朗读科学小品文,除了同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感情以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 “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是极少的人。

  6.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中要重视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体会资源的有限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自然资源的具体数据和资料,也可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补充有关事实;在感悟生态灾难对人类的威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事例来理解;在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月球、火星的有关资料,懂得这种设想要实现是遥远而不可能的事情;教育学生要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时,可从平时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小事说起,引发思考,并转化为行动。

  7.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资”和“赐”都是平舌音;“滥”的韵母是“an”,注意与“ai、ang”的区别;“蔼”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强化不同部分,以区别字形。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6

  今日,教师饱含深情地给我们讲了《仅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使我深切懂得了地球这位人类母亲的苦衷。在教师讲课的同时,我好像听到了地球的苦衷:“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当我读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时,我心潮起伏、汹涌澎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耳边很少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我们眼前很少看见自由自在飞翔的鸟群。有人为了挣大钱,常常捕捉小动物,将来,地球上可能只剩下一种动物——人。

  所以,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动物、植物管理员,如果有人砍伐树木、捕捉小动物,就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保护环境吧!”不要再让地球母亲痛苦地哀鸣。“珍爱动物吧!”地球母亲会悲痛的。让我们共同爱护人类的家园吧!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7

  我在这个寒假中读了《仅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读完后,我认为有一丝惊讶,在宇宙中居然仅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亿千米的范围内,是根本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想想人类把地球比喻为母亲,我们这个地球“母亲”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生活的范围就很小了。

  我觉得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绝对不能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如今,世界上人们最需要的是水,而世界上的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是十分稀少的,而大部分的淡水都覆盖在冰川。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不仅有水还有电能。我不用台灯的时候,也不关台灯,电光管也是如此,有的时候趴在穿上睡着了,灯却没有关掉,十分浪费电,所以我们要节俭用电。

  我们还要节制地滥用各种资源,各种化学品的话,就等于伤害了她,等于破坏了她。我们不能破坏她,我们要保护我行的地球。

  以前,我写错了几个字,写错了题目,不是划掉重写,而是整页撕下来。草稿纸也是这样,用了一面就丢掉,这样多浪费啊!

  读了《仅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真的使我大彻大悟,我此刻是绝对不会随便浪费一样东西。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大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仅有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才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聚宝盆。他是然类唯一的家园,却不是人类永远的伊甸园。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篇8

  今天,我们学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因遭到人们的破坏,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灾难。而且地球的面积小,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感慨万分。水对人类十分重要,人类不能没有水,断了水的人和离开水的鱼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用公家的水冲汽车;孩子们用水枪追打着;街头巷尾,各个单位坏了的水龙头日夜流淌着......人类就不怕水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吗?非要到水受限制的那一刻,才意识到水的珍贵吗?恐怕只有水将要枯竭的时候,人类才觉得水是生命之源吧!一滴水虽小,但可以救活干旱的庄稼,给口渴的人带来希望.人可以一星期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喝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会是人类的眼泪.

  我又想起一个村庄的故事.原先这个村庄十分美丽,种了许多珍贵的`花草树木.但是,人类贪图树木的利益,滥砍滥伐,用那些珍贵的树木做成房子,交通工具......但是,过了几百年之后,一场洪水把他们拥有的全部冲走了,包括那把家家户户都有的斧子.

  我们的地球是美丽的,同时又是十分脆弱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母亲吧!让地球母亲永远年轻,漂亮.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精彩8篇)相关文章: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12篇 只有一个地球的读后感作文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12篇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