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珍先进事迹共3篇

时间:2022-07-06 17:43:1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周汝珍先进事迹共3篇,以供借鉴。

周汝珍先进事迹共3篇

周汝珍先进事迹共1

  平凡事迹感动无数人

——马鞍山公厕管理员童朝珍同志先进事迹

  公厕管理员,可以说是在三百六十行中最微不足道的岗位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工资不高、工作单调、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和脏、乱、臭的厕所打交道,脏活累活干个没完,说出去脸上也挂不住面子。但就是在这样平常人不愿意担当、受世俗鄙夷的岗位上,马鞍山恒兴路公厕管理员童朝珍,自1999年担任公厕管理员以来,把工作当事业干,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坚守住一份职责,用热心、细心管理好一座公厕,在想方设法方便市民的同时,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尽心尽力,为美化城市形象添砖加瓦。

一、立足岗位多奉献

  童朝珍刚成为一名公厕看管员的时候,看管的公厕是一座三类收费公厕,处于繁华、人口密集地段,由于紧靠菜场,如厕的人特别多。曾经粗略算过,在高峰期,半个小时内就有一百多人来上厕所,女厕外等候如厕队伍都能排到大街上。因来往人多,加上有水渍,地面上时常会留下泥脚印。为防止有人滑到,保持公厕卫生干净、少异味,她每隔5分钟就要擦一遍地。只要公厕内没人使用了,她就会抓紧时间清理一下。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在这个小小的公厕内,她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擦多少遍地。2014年7月,她被安排去管理新投入使用的恒兴路公厕,她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在岗位上的时间很长,她简直就把公厕当成了“家”。每天,除了早中晚三次大扫除,只要发现哪里脏了,趁着没人的时候,就又要打扫一遍,在她的眼里容不得一点点污渍。这座公厕位于市恒兴路与长江路交叉处东侧的公交站台边,紧邻尘土飞扬的大马路和路政施工工地,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而,在童朝珍的精心打理下,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这座公厕,你都会发现门帘洁净如新、地面干净整洁、玻璃、镜子一尘不染、洗手台清清爽爽、拖把工具摆放整整齐齐。就在同时,你会发现管理间摆放了好几袋大包装洗衣粉,而这些洗衣粉是她自费购买的,她说:“有些污渍必须粘上洗衣粉才能清除掉,再加上要把所有的拖把,毛巾都洗干净,一点点洗衣粉不够用,工作之余,我就到超市买这种大包装的,一次就买好几袋,拎回来放在公厕防止不够用。”

  无论什么时候,童朝珍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5年11月份,单位安排她外出交流几天,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安排好公厕的工作,她自己花钱雇了临时工帮忙看管、打扫公厕,在她离开的几天里,公厕的服务并没有中断。

二、不怕脏累勤保洁

  童朝珍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每日坚持对公厕卫生进行三次大清理,平常时段,她采取人进我避、人走我清的“游击战法”,确保公厕干净、整洁,达到公厕管理要求,受到如厕市民的好评。日常工作中,童朝珍发现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如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所以人走后她就会立刻打扫一次。对于年过五旬的她来说,这样保洁的劳动强度不小,劳作间隙,她就会倚在门边休息片刻。当了这么多年的公厕管理员,她也碰到了不少令人气愤又无奈的事,比如醉汉吐得满地都是污物,有人在小便池里大便,还有人甚至在洗手池内方便……遇到这种情况,童朝珍坚守一个信念“再脏也得干”,忍着臭味打扫干净。卫生最难搞的角落,男厕小便池下水管与墙面的间隙只有2-3厘米,拖把无法伸进去,童朝珍就跪在地上拿毛巾挨个擦,污迹擦不掉,她就用毛巾沾上洗衣粉,一点一点地擦,直到完全干净为止。对于高处不便打扫的墙面、角落,她就找来竹竿,自己动手绑上刷子和鸡毛掸子,制成加长的工具,将高处的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听到她的同事说,童朝珍把公厕当做家一样来打扫,她干事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面对大家的夸赞,童朝珍说:“只有勤快点,随时保洁,才能保持整个公厕没有异味,只要大家满意了,自己累一点也值得。”

三、创新服务暖人心

  虽然保持公厕整洁是她份内的工作,但童朝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市区第一座二类免费公厕,恒兴路新公厕一投入使用便立即吸引众人的关注,按二类公厕的标准,其保洁、管理较三类公厕要求更高。这座公厕周边道路施工,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再加上厕所里铺的全是镜面砖,如厕市民一不小心就会滑到。童朝珍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她想如果在公厕铺上地毯,那雨天地面就不会滑,前来如厕的人就会安全一些。于是,他想到就要做到,带着老伴跑遍大街小巷,到处寻找废弃但尚有利用价值的地毯。接连一个多星期的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毯。一次买菜时候,听见有人说市里有家大酒店要重新装修,她心想酒店里的地毯很多,重新装修会不会有废弃的呢?于是买完菜她就和老伴骑着自行车前往该酒店一探究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店旁边的垃圾堆里,他们看到了几块红色的废弃地毯,他们如获至宝,赶紧拿回去清洗干净,第二天就铺在了公厕里,公厕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地毯虽然防滑,但是雨天泥巴弄脏地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于是她和老伴商量如何解决,最终他们决定从家里带几双拖鞋过来,并定下了如厕换鞋的“厕规”:如厕者自愿换鞋,之后可一路踩着地毯去厕位、洗手台等处。对于如厕者来说,虽然穿鞋脱鞋确实有点小麻烦,但看到厕所卫生搞得干干净净,都没啥怨言,自觉执行新“厕规”,在小小公厕里享受“星级服务”和走红地毯的“礼遇”。现在公厕对面“耐磨厂”的不少员工宁可多跑几百米,也要到这里如厕。自打厕所铺了地毯,放了拖鞋后,市民的文明意识也被带动提高,便后不冲水、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童朝珍的做法得到市民一致赞赏,称赞她把公厕当做自己家一样来打扫,精神可贵,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日前,由于原来的地毯和拖鞋使用时间长了,有的破损比较严重,为了方便更换、清洗,童朝珍又自费购买了一批地毯和拖鞋。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服务满意,童朝珍说她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工资不高,但她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能够为大家服务好,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她说:“我还要继续干,干一行工作就要搞好,要负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不分职业,童朝珍就是这样一位朴实而真切、热心而真诚的普通的公厕管理员,她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出对岗位和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童朝珍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广大市民普遍赞誉。市委书记张晓麟专门批示学习并登门看望。他说,童朝珍的岗位虽然很平凡,所做的虽然是一些小事,但小事见精神,平凡显伟大,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好人。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童朝珍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把工作当事业干,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龚全珍先进事迹

  刘桂珍先进事迹

  许巧珍先进事迹

  高平珍先进事迹

  李时珍先进事迹

周汝珍先进事迹共2

《周汝珍》观后感

  周汝珍,女,中共党员,河北省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曾获得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在周汝珍照顾的老人中,80%以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残疾或疾病。为了让老人们好好生活,她挤时间学习医学常识等知识,为他们按摩理疗。周汝珍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端屎端尿是常有的事。80多岁的老八路于金泉老人瘫痪在床达4年之久,刚一开始老人精神烦躁,屎尿乱抓乱倒,地上墙上都是。周汝珍一声不吭地擦洗,收拾干净。坚持每天给老人洗脸、洗脚、擦洗身子,擦上爽身粉。久而久之老人被感动了,心情也逐渐稳定了。老人因疾病离去前,拉着她的手,含着泪说:“汝珍啊,我对不起你呀,你不是女儿胜似女儿,下辈子我当牛做马再报答你的恩情吧!”

  周汝珍用自己的博大的胸怀,浓浓的爱心,超绝的坚持,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伟大”,什么叫“高尚”,什么叫“奉献”!一句轻轻的承诺,就让她从满头青丝一直走到霜染鬓角;一声轻轻的应允,就让她从刚逾不惑一直走到年近古稀。在这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人世间,她为自己铸造和树立了一座金光闪闪的无字丰碑!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这就是个大家庭,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周汝珍用自己的爱与奉献将青县康复敬老院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老人们在敬老院里享受着周汝珍带给他们的幸福。“老人们需要关怀。”周汝珍说,这两年由于天热,她不但为老人的屋子里安装了空调,还安装了电扇。她说,老人们身体素质不一样,天太热的时候,可以吹吹空调,但有的老人吹空调时间长了,身体又不舒服。而将空调关掉,老人们又热,所以在必要的时候,给老人们开一会儿空调,到老人休息的时候,将空调关掉,开开电扇。“电扇也不能吹太大的风,太大了老人受不了。吹坏了身子还了得。”“安全第一。”周汝珍说,晚上吃完饭,老人们都在娱乐室休息的时候,她便到老人的屋子里,将空调提前打开,“等老人睡觉的时候,屋子里的温度是合适的。”之后,她便为瘫痪的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洗脸、泡脚,尽管是夏天,老人泡泡脚还是很舒服的。买空调、购电扇,她让老人们过上清凉的夏日生活。

  照顾老人、伺候孩子,她像亲人般爱护着他们。“他们需要人们爱,需要有人疼!”周汝珍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了这些孩子和老人。他们都把周汝珍当成了自己至亲至近的人,有了快乐,找她倾诉,有了烦恼,找她诉苦;而这些老人和孩子,也成了周汝珍家的家庭成员。

  前几年,每年的春节,为了能凑在一起过,全家人都等着周汝珍在敬老院忙完了回家,后半夜才吃饺子,可往往是她吃上几口就匆匆赶回敬老院,她说:那儿的老人和孩子离不开她。渐渐的,每到过春节,全家都搬到敬老院里过,如今,他们全家干脆都搬到了这里来住了。

  有亲戚说:你找周汝珍千万不要到她家里去,现在敬老院就是她的家!周汝珍对老人和孩子的爱,就像春蚕吐丝,源源不断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她是慈爱的代表,她是一面传递正能量的旗子。

  观看完纪录片以后,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无不被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行动所深深感动和折服。一切绚丽的赞扬和歌颂在此时此刻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和微不足道。结合全国各地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天天和老百姓在一起,更加需要不断地增强修养、加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群众的宗旨和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周汝珍为学习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职尽责,用自己的真情书写大爱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周汝珍先进事迹共3

  个人先进事迹

大城子总校四龙小学 周文珍

  我1992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几年的从教岁月中,认认真真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参加工作至今,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服从领导分配,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工作中总能以大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够妥善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种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一直得到大家的赞赏。爱校如家,早来晚归,兢兢业业。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将无私的爱洒向孩子的心田。所带的班级总是朝气蓬勃,健康向上。在这里,学生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学习的幸福,成长的快乐。工作也因此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同时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以伟大的师魂向学生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学中,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为了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让孩子的个性得以飞扬。刻苦钻研业务,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课堂总是充满新意,充满活力。教师、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上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视生如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努力工作,业务能力强,所担学科的教学成绩始终居于全镇的前列。以自己的实力影响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1998年评为县级教学能手。2001年宁城县政府授予嘉奖奖励。2006年3月被重新认定为县级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2007年10月研究的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结题。2008年9月获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演讲二等奖。在教学中,注重积累教学经验,并将自己的教学做法撰写成具有指导价值的论文。2008年6月撰写的论文《预设生成、让课堂更加精彩》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论文三等奖。2008年6月撰写的就《这节课我真高兴》一文评为县级教育叙事二等奖。尽管具备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对工作始终有一种不懈的追求,2006年12月被评为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08年宁城县教育局举办的师德演讲中被评为二等奖。于2009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辅导一等奖。2009年对大城子总校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训。2010年荣获“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类一等奖。2013年教育局能手重新认定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2013年获内蒙古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教师组优秀奖。2014年宁城县政府授予加奖励。从教以来多次承担总校的公开课,2011年参加指导中心组织的优质课下乡活动,承担示范课。1998年到2016年曾7次评委优秀教师。

  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时时刻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更多的师爱温暖家庭贫困的学生,让他们充满自信心,快乐地生活在班集体中。对于学困生,总能付出爱心、细心、耐心,循循善诱,帮助找出学困的原因,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学困生。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敬业精神,赢得大家的好评,成为当地教育行列学习的典范。

  自己在工作实际中,践行着一名教师的光荣承诺,也出色履行着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任职期内,思想过硬,业务精练,充分发挥了一名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大城子总校 2016年4月20日

周汝珍先进事迹共3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周汝珍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