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3篇(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怎么写)

时间:2022-07-12 13:31:5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3篇(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怎么写),以供借鉴。

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3篇(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怎么写)

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1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尚庄社区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李伟

  关心、帮助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关注民生,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则又体现在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扶贫解困的行动上。尚庄社区在成立五年来的帮扶工作实践中,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探索、总结出了形式多样、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帮扶解困工作措施,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困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如何在建立和谐社区中注重加快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是社区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艰巨任务。。

一、当前社区困难群体状况

  尚庄社区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实行机制调整产业主辅分离后,于2003年建立的单位型企业社区,是原尚

二、尚

三、云庄、尚一四个关闭破产矿井组成,下设四个居民区,有2000多户居民,近8000多人口,管理离退休职工2460人,伤、残职工300余人,已故职工遗属500多人,由于矿井关闭较早,居民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都比较艰苦,加上破产遗留问题多,闲置人员多,待岗人员多、老弱病残多、困难家庭多的现状,其原因: 一是供养人口多的家庭。有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学生,每月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遇到灾难病痛和人情礼往,就得借钱,想要做点事儿以求转机,却苦于无资金。

二是伤、病、残的贫困家庭。这是绝对贫困的家庭,大多享受低保、伤残补助,由于伤、病、残、年老体弱等原因,收入低支出大,家里的钱大部分用来支付医药费用,这样的家庭既无钱使家里生活有所改善,也无力使家里的境况彻底扭转,更缺乏自我脱贫的能力,是帮扶的重点对象。但是,扶持这样的家庭难度非常大。

二是零就业家庭。这样的家庭是因为家中无一人就业,而且又无一技之长,长期靠四处打零工谋生,艰难度日。

四是特殊困难家庭。就是公病亡职工遗属,家中失去顶梁柱,孩子多,上大学,靠遗属生活费维持生活。

二、当前扶贫的主要措施

  在五年来的帮扶实际中,社区重点采取了八项帮扶措施。

一是领导帮扶。局党委号召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的办法,对全局150户特困户进行了重点帮扶。社区中层干部也与20户特殊困难家庭进行了定点帮扶。 二是救济帮扶。矿区工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每季定点定人定时送米油和衣物的帮扶行动,社区有41户特困家庭得到了帮扶,他们的生活有着落、衣食有了保障。

三是精神帮扶。社区领导干部与工会干部一起坚持每逢节日都上门走访、慰问,了解情况,出谋划策,谈心鼓励,扶贫扶志。五年来,社区工会在摸清困难家庭底数的同时,共发放困难补助金40多万元,走访慰问5200人次。

四是捐助帮扶。为突发意外家庭及时组织捐献活动,发挥群体帮扶作用,共组织了7次捐款活动,收到捐款近6万元,像为丈夫捐肾的女职工喻九英、患癌症的退休职工陈英才、周水金、患白血病的居民钟建华、患尿毒症的居民姚丽珍等76人都得到了救助。

五是助学帮扶。近几年资助了58户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发放助学金5万余元,减免学杂费2万余元。

六是低保帮扶。用好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240多户困难职工家庭办理了低保,共发放低保金100多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七是贷款帮扶。对有能力脱贫的困难职工家庭,社区工会积极地为他们向局工会的扶贫基金申请无息扶贫贷款。帮助办起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扶贫项目,争取早日脱贫。

八是就业帮扶。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联系到煤业工作。同时变输血为造血,为困难家庭提供零距离的帮扶,开办了棒球加工厂、彩灯加工厂,不但安置了200多名本社区困难家庭人员就业,而且还拓展到其他社区的居民进行加工,建立了帮扶的长效机制。

  这些有力的扶贫措施,缓解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压力,促进了矿区和谐建设。

三、对今后扶贫工作的思路

  扶贫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也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简单地给点钱就算完事。对待这些特困户、就象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必须使他们从经济上彻底得到康复。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这是各级组织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要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有力契机,在总结五年来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方式方法,要创新经验,实现新突破,同时,要进一步发动社区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让扶贫成为彰显和谐、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1、积极探索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以工会组织为主的社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帮扶对象上,由过去的困难职工为主,向不同困难的群众拓展;二是在帮扶内容上,由过去的生活帮扶和岗位帮扶为主,向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转变;三是在帮扶方式上,由过去本企业内帮扶为主,向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要平台的社会化帮扶方式转变。

2、着力推行和谐帮扶。帮助扶持困难职工树立信心,走出困境,走向自立。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扶贫解困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深入工作实际,调查研究,对职工的基本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将贫困职工的经济状况摸准、摸透,做到“六清楚”,即“困难群体底数清楚、困难程度清楚、致困原因清楚、就业能力清楚、帮扶措施清楚、帮扶责任人清楚”。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动态管理,该输血的输血,该造血的造血,扶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

3、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把符合条件的特困员工纳入“低保”范围,在动态管理下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对困难职工群体实施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送温暖工程的作用,解决好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好职工的经济权益。

4、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力度。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特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再就业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帮扶,那就是在原有的帮扶形式上,建立“三个一工程”,即“依托工会组织建立一个职业介绍所,一个再就业培训中心,一个生产自救基地”。拓展更多简单、易学的纯手工加工项目,让更多的困难家庭人员、闲置人员、病残人员有事做,有活干,为他们提供零距离的帮扶。 实践证明,只有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导,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的扶贫工作机制,才能把扶贫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008年12月3日

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2

  中小学寒假工作特色及成效汇报材料

  随着新学期的号角声,缤纷愉快的寒假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寒假虽然短暂,但中小学校孩子们和家人通过“阅读探究”“动手实践”“亲情互动”等形式,充分利用宝贵的假期时间,深入社会,感受生活百味;亲自参与,打造独特“年味”;体验实践,争当志愿服务者;坚持锻炼,强健体格向阳生长。

一、“阅读探寻”之旅

  阅读经典书籍是孩子们假期生活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假期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学校安排各种形式的阅读探究。例如:开播“家庭阅读小栏目”,“小书虫”绘本行动,“名著伴我行”。让孩子们每个星期选两个晚上和爸爸妈妈进行阅读互动,或者根据阅读做一本专属的“成语小词典”。

二、体验传统民俗

  学校利用放假前一课发动学生利用放寒假,过大年的有利时机,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除夕、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参与家庭和社区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开展春节民风民俗调查体验活动。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历,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年味”、“节味”。以自由创作,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形式制作元宵花灯。写对联、贴福字、剪窗花、制作创意绘本、制作手工艺品,变废为宝、包饺子、做汤圆??孩子们动手动脑与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迎新年,浓浓的民俗味就是推动孩子们成长的金色力量。

三、参与志愿服务

**中学由家长和学生参与的平安志愿者,对校门的车辆来往、学生家长行车规范等进行疏导;职专开展“家校关怀万里行”精准家访活动,等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崇德向善,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积极参加传统民俗活动:县春晚演出、阅读、书法、做灯笼、剪窗花、贴福字等,如: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干部和留守儿童编排的《祈福鼓庆》《闽剧联唱》《健康啦啦操》节目参加县少儿首届春晚演出;中心小学开展的“阅读探究”“动手实践”“亲情互动”等。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深入阅读,感受亲情,开发大脑,度过一个五彩缤纷的寒假。

四、与留守儿童共度节日

  各校在寒假期间对所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再次摸底了解,制定行政领导、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为代表的慰问组,对留守儿童开展电访、走访。要求各校必须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寒假期间,我县各校组织部分学生及留守儿童编排节目一起过大年。%%小学的《祈福鼓庆》《闽剧联唱》《健康啦啦操》三个节目少儿春晚汇演。¥¥小学学区为留守儿童发放30套学习用具,为10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3000元;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等场地全天候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快乐成长。

五、硕果累累。

  寒假生活是短暂的,却又因为活动的点缀而显得丰富多彩,使同学们愉悦了心情,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获得了在课堂内难以获得的知识,达到了安全、健康、有益的目的。学校通过“缤纷寒假你我他”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提高素质。

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3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尚庄社区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李伟

  关心、帮助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关注民生,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则又体现在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扶贫解困的行动上。尚庄社区在成立五年来的帮扶工作实践中,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探索、总结出了形式多样、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帮扶解困工作措施,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困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如何在建立和谐社区中注重加快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是社区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艰巨任务。。

一、当前社区困难群体状况

  尚庄社区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实行机制调整产业主辅分离后,于2003年建立的单位型企业社区,是原尚

二、尚

三、云庄、尚一四个关闭破产矿井组成,下设四个居民区,有2000多户居民,近8000多人口,管理离退休职工2460人,伤、残职工300余人,已故职工遗属500多人,由于矿井关闭较早,居民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都比较艰苦,加上破产遗留问题多,闲置人员多,待岗人员多、老弱病残多、困难家庭多的现状,其原因:

一是供养人口多的家庭。有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学生,每月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遇到灾难病痛和人情礼往,就得借钱,想要做点事儿以求转机,却苦于无资金。

二是伤、病、残的贫困家庭。这是绝对贫困的家庭,大多享受低保、伤残补助,由于伤、病、残、年老体弱等原因,收入低支出大,家里的钱大部分用来支付医药费用,这样的家庭既无钱使家里生活有所改善,也无力使家里的境况彻底扭转,更缺乏自我脱贫的能力,是帮扶的重点对象。但是,扶持这样的家庭难度非常大。

二是零就业家庭。这样的家庭是因为家中无一人就业,而且又无一技之长,长期靠四处打零工谋生,艰难度日。

四是特殊困难家庭。就是公病亡职工遗属,家中失去顶梁柱,孩子多,上大学,靠遗属生活费维持生活。

二、当前扶贫的主要措施

  在五年来的帮扶实际中,社区重点采取了八项帮扶措施。

一是领导帮扶。局党委号召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的办法,对全局150户特困户进行了重点帮扶。社区中层干部也与20户特殊困难家庭进行了定点帮扶。

二是救济帮扶。矿区工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每季定点定人定时送米油和衣物的帮扶行动,社区有41户特困家庭得到了帮扶,他们的生活有着落、衣食有了保障。

三是精神帮扶。社区领导干部与工会干部一起坚持每逢节日都上门走访、慰问,了解情况,出谋划策,谈心鼓励,扶贫扶志。五年来,社区工会在摸清困难家庭底数的同时,共发放困难补助金40多万元,走访慰问5200人次。

四是捐助帮扶。为突发意外家庭及时组织捐献活动,发挥群体帮扶作用,共组织了7次捐款活动,收到捐款近6万元,像为丈夫捐肾的女职工喻九英、患癌症的退休职工陈英才、周水金、患白血病的居民钟建华、患尿毒症的居民姚丽珍等76人都得到了救助。

五是助学帮扶。近几年资助了58户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发放助学金5万余元,减免学杂费2万余元。

六是低保帮扶。用好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240多户困难职工家庭办理了低保,共发放低保金100多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七是贷款帮扶。对有能力脱贫的困难职工家庭,社区工会积极地为他们向局工会的扶贫基金申请无息扶贫贷款。帮助办起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扶贫项目,争取早日脱贫。

八是就业帮扶。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联系到煤业工作。同时变输血为造血,为困难家庭提供零

  距离的帮扶,开办了棒球加工厂、彩灯加工厂,不但安置了200多名本社区困难家庭人员就业,而且还拓展到其他社区的居民进行加工,建立了帮扶的长效机制。

  这些有力的扶贫措施,缓解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压力,促进了矿区和谐建设。

三、对今后扶贫工作的思路

  扶贫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也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简单地给点钱就算完事。对待这些特困户、就象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必须使他们从经济上彻底得到康复。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这是各级组织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要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有力契机,在总结五年来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方式方法,要创新经验,实现新突破,同时,要进一步发动社区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让扶贫成为彰显和谐、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1、积极探索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以工会组织为主的社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帮扶对象上,由过去的困难职工为主,向不同困难的群众拓展;二是在帮扶内容上,由过去的生活帮扶和岗位帮扶为主,向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转变;三是在帮扶方式上,由过去本企业内帮扶为主,向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要平台的社会化帮扶方式转变。

2、着力推行和谐帮扶。帮助扶持困难职工树立信心,走出困境,走向自立。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扶贫解困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深入工作实际,调查研究,对职工的基本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将贫困职工的经济状况摸准、摸透,做到“六清楚”,即“困难群体底数清楚、困难程度清楚、致困原因清楚、就业能力清楚、帮扶措施清楚、帮扶责任人清楚”。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动态管理,该输血的输血,该造血的造血,扶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

3、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把符合条件的特困员工纳入“低保”范围,在动态管理下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对困难职工群体实施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送温暖工程的作用,解决好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好职工的经济权益。

4、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力度。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特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再就业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帮扶,那就是在原有的帮扶形式上,建立“三个一工程”,即“依托工会组织建立一个职业介绍所,一个再就业培训中心,一个生产自救基地”。拓展更多简单、易学的纯手工加工项目,让更多的困难家庭人员、闲置人员、病残人员有事做,有活干,为他们提供零距离的帮扶。

  实践证明,只有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导,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的扶贫工作机制,才能把扶贫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008年12月3日

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共3篇(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怎么写)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扶贫扶志措施及成效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