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中日记4篇,以供参阅。
初中日记1
突然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懒散了。每晚的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总要拖到明天;上课时听课也没有全神贯注,老是分神,近视越来越严重,搞得看不清屏幕上的蚊子般小的字;初中的科目有8课,每科都有相应的练习,忙完这科又得忙那一科。最糟糕的`是我们学校要算进电脑和体育的分数,体育偏偏是我的弱项;总之上了初中就觉得烦恼很多很多,期末考就要来了,我没有时间了,“临时抱佛脚”这招是没用的了,平时没下功夫,考试前就会这样。
我原本以为这些问题绝对不会出现在我身上,毕竟在小学我还是老师们的“宠儿”,上了初中,哪里还轮到我。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我虽是个性格比较悲观的人,但我也懂如何开导自己,总之世界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相信自己吧,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的路就要靠自己去走,靠不了别人,你说呢?
加油,加油哦,我一定能行!
初中日记2
没有任何前奏、预兆。五月十二日这一天,在闷热之后,仅是天气阴沉了些,对这样的天气早就习以为常的我们像往常一样,睡完午觉赶去教室上课。在新教学楼里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美术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着需要观赏的图片,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开始地震。
北川属于地震多发地带,常年都会有些小地震,而这次刚开始的两下地震像往常一样轻,大家都以为这地震是开个小玩笑而已,也没有人太在意,可是哪里想到过了有三秒钟时间,地震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了,楼房摇摇晃晃,大家都明白了这次不再是开玩笑了,于是都迅速蹲到了课桌下面,上面的楼层也坍塌了下来,,上边三层楼变成了一层楼,二楼连半层楼的高度都没有。同学们有的也顿时惊惶失措,尖叫的、哭喊的、混杂一片。幸好体育委员立刻组织大家自救,在仅有的一点缝隙中爬着刨出一些通道,向外边呼救,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就有人来救我们了,借着一点缝,把大伙一个一个拉出来。大家的团结把我们的死伤降到了最低。
当我被救出来之后,在塑胶操场上已聚集了很多的同学、家长、高三的哥哥姐姐们尽着全力在帮助受伤的同学。我被一个姐姐搂在怀中,我昏昏欲睡,她怕我睡着了,救不停的和我说话,姐姐们用尽全部的爱关心着我们,因为她们说了一句我很感动的话:北一中的同学永远是一家人。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看着成为废墟的旧教学楼,以及混着无数鲜血的泥土,一具具冰凉的尸体接二连三的被抬出来,心底是凉透了的感觉,一时很难接受这个可怕的现实,他们曾经都是生龙活虎满怀激情的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我们的同学,朋友在顷刻间就离我们而去了,该怎么办呢?哭过后再想想哭泣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活下来是幸运的。他们去了天国,而我们永远是相爱的家人,我们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我们一个人活着却活出了多人的精彩,相信他们也会欣慰的,他们会在天国保佑我们,我们会在地上为他们祈祷。
灾后救助,更显人间温情。
灾难发生了,我们没能避免掉,可是社会各界的关心早将灾难的'寒冷排队,在九洲体育馆里,不少的叔叔阿姨熬稀饭送来给受灾的人,到了长虹宾馆,长虹的哥哥姐姐们忙碌着为我们营造了家的氛围。在体育活动中心,长虹的志愿者们尽管累得筋疲力尽,可仍然不停的关心着受伤的同学们,背井离乡的我们,或许在灾难中已经失去了亲人,可是在这里大家又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谢谢你们,好心的叔叔阿姨。
天灾无情人有情,华夏儿女永远是不离不弃的家人!
多练习,勤思考,编辑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你!
初中日记3
那一天,寒风呼呼地吹着。我走到电话桌前,接听妈妈打过来的电话。“喂?”电话里传来妈妈熟悉的声音。“是我。妈妈。”我答道。“噢,女儿啊,最近天很冷,你要多穿几件衣服。”“嗯。”“你要多要喝点水啊。”“嗯。”“你要……”妈妈一遍一遍地叮嘱我,我显得有些烦躁。
挂掉电话,我想起了那一次。记得那天,我要去美宜佳买东西。妈妈对我说:“女儿呀,带上手机,过马路要等没有车再走呀!”妈妈又在展示着她那威力巨大的“唠叨神功”了。我不耐烦地说:“知道啦!知道啦!”
正要出门口,我的身后又传来妈妈的唠叨:“哎,女儿,钱带够了吗?”“过马路一定要看车啊,等车过去的时候,你才过马路。”… …突然间,我觉得头有些晕,我想:妈妈,你怎么如此唠叨呢?
想到这,我的心里又不免涌起一股暖流。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其实,剥开妈妈的唠叨,我看到的`难道不是妈妈对我那深深的爱吗?
站在电话桌的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唠叨是母爱的表达方式!
初中日记4
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遨游诗海,美不胜收。前两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古诗竞赛。
我和巴一卜是主持人,我们说完开场白,宣布了一下比赛规则,比赛就开始了。第一环节必答题,第一组先答,可能是题太难了,况且比赛刚开始,有点紧张,好几个同学都没答出来。我们把没答出来的题让同学们抢答。会的人可真多,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我只好请最先举手的董善呈来回答,他背的滚瓜烂熟,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第一组没第二组回答的好,可能因为比赛刚开始太紧张了。董善呈可真是个“古诗王”,多难的诗对他来说都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其余的人背得也不错,这来源于第二组组长王梓懿的负责,每次一下课,王梓懿就拉着他们背古诗,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第三组组长刘卓轶,自己背得很熟,可组员都背的不太熟,如果他多督促一下组员,他们组会更优秀。第四组的.马朝君和赵舒钰都很争气,可徐慧好几题都没有答出来,不过第四组的组员们没有责怪她,反而鼓励她,显示出他们宽厚包容的优秀品质。
接下来的抢答环节竞争就更激烈了,简单的和复杂都有许多同学争着回答,最积极、准确率最高、纪律最好的要数付强和董善呈了。马朝君也很积极,就是意见太多,只要他举手了,我和巴一卜没看见,赵舒钰和马朝君就提意见,这样有时也让我们两个主持比较为难,不过他们俩回答都还不错。抢答环节和我们预计的一样气氛很热烈,看得出同学们都为这次古诗比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没有人不把它放在心上。
最后一个环节是风险题,每组只有一次答题机会,按难度把题分成10分、20分、30分,每组可以自由选分,打错要倒扣分。同学们都没有了刚才的热情,变得谨慎起来。第一组选了20分的题,组长觉得付强背得好,想让付强去,可这题不是背诗,而是一些课外知识。我想,付强的课外知识不一定丰富,崔若鹏懂得更多,于是,我用眼神告诉崔若鹏:你去吧,这题只有你才能答出来。哈哈,这忙我可帮对了,崔若鹏果然不负众望答对了,要是付强答,还真不一定答对呢!第二组选的10分题,这题要背诵《浣溪沙》,董善呈又开始大显身手了,那种熟练程度简直无人能及。第三组选的是20分题,这题是问“唐宋八大家”是谁,他们组想起了七个,最后一个曾巩,徐行健只想起了姓曾,但却忘记了名字。第四组大胆选了30分题,但题太难没想出来,于是倒扣30分。
不知不觉,两节课过去了,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很团结的,不相互责怪推诿,希望我们以后再接再厉,努力做得更好。
初中日记4篇相关文章:
★ 通用初中作文6篇
★ 初中三年作文3篇
★ 优初中的作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