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4篇(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前景)

时间:2022-07-13 17:57:3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4篇(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前景),以供借鉴。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4篇(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前景)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1

  中药材牛蒡种植技术推广及产业化示范研究报告

  1,系统性.是指对研究(制)工作系统而全面的总结; 2,综合性.一是将各项研究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二是对研究成果作出综合的估价; 3,对比性.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较.撰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实事求是,不造假,不牵强,科学严谨,逻辑性强,观点鲜明;技术用语规范,数据准确可靠,计量单位统一而符合法规,附图清晰等.其写作方法一般要求如下: 提要.研究的依据与采用的技术原理; 在研究过程中解决的技术关键或难点; 主要技术内容的特点及在生产,科研等方面实施的价值

  使审阅者看了提要,既能对该项技术全貌有个总的概念,又能了解其中主要技术内容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提要中的文字要精练简洁,高度概括.(三)正文.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该项技术研制的起步基础与技术难度,技术或学术水平创新点,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应用前景与促进技术进步作用,正文要包括立题依据与研究方案和内容,(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过程与结果等),技术关键与创新点,适应范围,推广应用与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内容.1,立题依据,概述国内外同类技术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制)的基础和预计的目标.2,任务来源和要求,以开题报告,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为依据.3,研究方案和内容是研究(制)报告的重点,研究方案即确定研究的途

  径和技术路线,它反映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等.研究内容是指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解决的技术难点(技术关键)及其所采用的试验材料和方法,最终所达到的技术水平.4,试验结果.主要是把每个阶段的试验结果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清楚.特别是在试验结果中理论上的纠正前说,澄清是非,填补空白等发现和应用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改进与提高,发展和完善等创新的内容,更应忠于客观,并充分说明,必要时可附表格,图片,照片等.5,技术关键与创新点.这是技术总结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反映成果技术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这部分要详尽描述,把在研究中获得的具有"三新"(发现,发明,改进与提高)特征的试验结果,通过采用综合对比法,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程度与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阐明技术关键,创新点取得的依据和在生产或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描述"三新"特征的内容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应着重新认识,即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自然现象,特征或规律的新见解,新理论; (2)在应用技术研究中应着重创新内容.即指在应用技术研究中取得新发明,新创造; (3)在发展研究中应着重改进与提高.即对原有技术的局部创新.是指在前人研究或应用某一技术的基础上,依据改变了的环境条件,通过可行性试验和示范,在某些环节上的改进,并能使其技术效能有所提高.6,适宜范围.依据本研究主要技术内容的特点,确定出适宜的范围,并要阐明其在生产或科研中应用时的实施措施或操作技术,注意事项以及应具备的条件等.7,推广应用与经济效益.叙述的主要内容是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情况,包括在全国,省,地区,县几年来推广的数量,最高年度应推广面的比例,

  并要列举出有代表性的推广实例,说明成果在实践中的技术经济效果的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8,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2

  红豆杉种植及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述

  红豆杉又名紫杉叶、赤柏松学名Taxus mairei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结红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树种,现全世界分布极少,我国的云南、四川、安徽、东北等地区均有发现,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木材细密,颜色红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绿化用材树种,特别是含独特抗癌成份\"紫杉醇\"而尤其珍贵。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癌药物,目前世界销量第一。 二、立项依据、目的意义

  美国学者于1971年从产于北美的红豆杉树皮中首先发现并提取了具有独特抗癌成份紫杉醇,这种神奇的物质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是迄今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据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统计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对多种癌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75%以上,在国内外红豆杉被称为征服癌症的\"希望之树\"。 目前全世界红豆杉属植物已知的有7个品种:1、欧洲红豆杉;2、太平洋红豆杉;3、东北红豆杉;4、西藏红豆杉;5、红豆杉;6、南方红豆杉;7、云南红豆杉。后五个品种在我国有少量的分布,国内已有很多研究机构相继展开了追赶世界潮流的红豆杉研究开发热,已从红豆杉树中提取紫杉醇并获得成功,如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中药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均对其抗癌活性、临床应用进行了成功的试验。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成套装置项目已成熟,我公司已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利用曼地亚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原料与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现已撰写完成的研究报告在网上不公布,望客户谅解,凡是到我公司参观考察的客户出示原件供参考。 三、国内外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目前药用紫杉醇主要来自于野生红豆杉,紫杉醇进入市场后需求量猛增,全球红豆杉资源非常有限,总数在一千万株左右,据美国研究人员测算:即使将全世界的红豆杉全部砍伐,用于提取紫杉醇,也只能挽救万个生命,正因为如此,每千克紫杉醇国际价目前竟达37万美元,见(《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7月11日报道),美国为了保护本国资源不多的太平洋红豆杉,已禁止一切砍伐,致使美、欧、日以及其他地区都来我国高价 收购红豆杉皮、枝、叶等,如2003年3月3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报云南汉德公司非法高价收购走私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红豆杉一案,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虽然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惩,但云南红豆杉遭到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因而人工繁育栽培红豆杉是解决紫杉醇原料药来源的唯一途径,为此云南及丽江地区已经真正的迅速展开了人工种植和保护性开发工作,同时有关部门及科研机构迅速开展了红豆杉野生资源考察、研究、开发工作,如四川省肿瘤研究所合作从红豆杉树苗中提取紫杉醇开发的\"紫烷素\"新型抗癌注射液,已获卫生部批准生产上市。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的的紫杉醇抗癌注射液每支30mg/5ml为1100元左右,而国际市场每克700-1000美元,有关部门预测全世界对紫杉醇的纯品需求量将达到数百公斤,目前规模已达到50多亿美元。 四、项目实施方案 1、大田移植方案

  根据对国内多个品种的红豆杉资源考察、栽培试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红豆杉树的生长及繁殖,红豆杉苗喜湿喜荫,人工栽培一般多选荫坡、半荫坡、或混交林套种,土壤以沙质或半沙质为佳,有水源和排水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全年均可人工培育苗木和移栽,每亩可植红豆杉幼苗2000株左右,造林地须作水平带状或穴状整地,亦可与其它较大混交林栽培或人工栽培遮荫保湿,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三年生红豆杉树高米,冠幅米,年均新梢生长高46厘米,最高可达62厘米,达到中速树种生长水平。若设计成大田或茶园式密植产业化生产,一次性投资,长年受益,以保障可持续性发展。 2、林下套种方案:

  根据抗癌植物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及红豆杉喜荫喜湿的生长特点,本公司探索各地果树园及杨树林林地套种红豆杉的可行性,并总结了林地套种红豆杉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制定和优化了林地套种的预期方案并实施示范套种,红豆杉套种二年观察结果表明;长势良好,以杨树林为例:选择杨树龄在2年以上,间距在3米以上,每亩可套种一年生红豆杉苗1500株左右,该方案优势十分明显,采用林地套种红豆杉苗不仅可节省大量土地及遮阳网等设施,而且还成倍的提高了林地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可观的社会效益。此方案切实可行,特推荐各地政府及有识之士大力推广应用。 五、项目投资估算

1、按大田种植投资估算:

  营造20亩大田栽培曼地亚红豆杉计算,生长时间三年,每亩平均栽培红豆杉幼苗2000株,三年时间共需投资约万元,其开支分布如下:

(1) 苗费20亩按两年生苗4元计算,4元×4 万株=16万元。

(2) 整地栽植每亩需约7个工日,按200元计算,20亩

  需4000元,三年需万元。

(3) 三年肥料费每亩120元×20亩=2400元。 (4) 生物农药和生长调节素:每亩80元×20亩=1600元×3年=4800元。

(5) 其它配套设施如喷灌设备及供水管线等每亩约需要50元,20亩则需1000元。 (6) 购遮阳网等共计需9000元。 各项投资合计万元 2、林下套种投资估算:

  按营造20亩果树园或杨树林套种计算,生长三年,每亩平均栽培红豆杉幼苗1500株,三年时间需基本投资约万元,其开支分布如下:

(1) 苗费20亩按两年生苗4元计算,每亩1500株×20亩×4元=12万元

(2) 整地栽植每亩约需5个工日,按150元计算,20亩需3000元,三年9000元。

(3) 生物农药和生长调节素每亩60元×20亩=1200元×3年=3600元。

(4) 三年肥料费每亩100元×20亩=2000元。 (5) 其它如引灌及供水设施等每亩约需要50元,20亩则需1000元。 各项合计投资万元

  各地投资该项目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差异,其投资规模按此作参考可依此类推,此估算尚未计入基建、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费用。 六、经济效益分析 按大田投资方案的规模估算, 20亩三年时间投资可控制在20万元以内,三年生红豆杉树高可达米,冠幅米,年均新梢生长46厘米,最高可达62厘米,平均每株可采集约公斤鲜枝叶,仅按第三年采集量计算,20亩合计4万株苗,可整株采集约20吨鲜枝叶,折合半荫干产品约14吨,按目前国内价、各地多家紫杉醇厂、制药厂的收购价格约3-5万元/吨,那么14吨产品按最低价3万元/吨出售,售价可达42万元。

  按实施林地套种红豆杉方案估算,则可收获干品约10吨,售出价值可达30万元,三年后足可收回全部投资并赢利,此后产量将逐年递增,同时可进一步滚动发展,以苗繁苗,可采用\"红豆杉嫩枝扦插快繁育苗技术\"等措施借以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不仅可省去大量的苗木引进费用,而且可大幅度降低生长成本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若再上规模深度加工并提取紫杉醇,自我消化增值,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成十倍的增长。前景十分诱人。 七、综合利用 深度开发

  红豆杉种植基地建立和发展起来后,在原料和条件基本具备时可计划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促进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大幅增值,迅速形成多方技术协作,优势互补,高新技术产品快速上市的产业化格局,使用曼地亚红豆杉整株紫杉醇含量高达万分之四,即每万公斤枝叶可提取2公斤左右的紫杉醇(提取净收率按50%计算),经济效益十

  分明显。按引进一套年产30公斤紫杉醇的设备需投资约1060万元,建厂基建费650万元,年

  需红豆杉原料生产面积800亩,年产值可达3200万元人民币。

  红豆杉可连年采收,也可三、五年全株销售加工综合利用,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营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园艺观赏林,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同时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中的首选树种,被当今国内外市场称为紧缺的\"摇钱树\"。 八、携手区域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本公司在当地政府和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并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流专家的技术优势,愿与各地政府、企业及个人诚信合作、共同推动红豆杉在各地的推广种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和应用,特别是重点建设红豆杉基地建设,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协作一条龙服务,做到多方协作、优势互补、示范栽培、代理推广、综合开发、联合销售;具体运作步骤是:立项可行性论证--筹建基地--引进红豆杉苗--示范栽培--技术指导--推广扩大--综合利用--提取紫杉醇--联合销售--滚动开发,尽快形成投资一个项目,树立一个支柱产业,带动一个区域经济,改善一片生态环境,造福一方民众,挽救一批患者生命,真正建立起一个新型、良性互动、综合利用、多方受益和高新技术应用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3

  品牌推广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近年来,在省公司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公司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紧密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品牌传播年”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分级落实、注重长效、规范推进,保证了**品牌标识使用的规范性和唯一性。

  按照本次会议安排,我就本公司的品牌推广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品牌标识推广应用情况

**品牌标识推广应用是加快品牌建设,塑造统一的“**”品牌,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截止2011年10月,在省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公司2011年共完成“**”品牌推广项目10个(包含8个办公环境识别系统、2个生产系统)。同时,公司本着“实事求是、高效节俭、统筹安排”的原则,认真做好了2012年“**”品牌推广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品牌标识标准化工作情况

  公司在省公司的指导下,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

1、理顺基本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品牌标识标准化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分管领导牵头,

— 1 — 办公室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

2、明确总体要求、细化实施步骤。制定了《**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下发了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说明,对实施步骤、完成时限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3、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学习交流。对公司本部各有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品牌管理专责人员进行了《VI标识手册(第三版)》培训,通过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和品牌管理专责人员理论水平,同时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4、严格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由公司办公室牵头,组织基层单位对办公环境、变电站生产环境的品牌标识使用情况对照标准进行自查,各单位自查完成后向公司办公室递交了自查报告,明确了合格在用、不合格在用、缺项等标识项目,指定了整改措施,确保**品牌标识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品牌管理信息化。下发了《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品牌标识维护制度》,落实维护责任,明确责任部门。对已实现标准化的项目,建立信息数据库进行长效管理。

  于2011年4月顺利通过**公司对公司品牌标识考评验收。

三、注重品牌传播,形成正面传播态势

  公司新闻宣传在上级品牌战略引领下,借助公司安全生产大事件来策划宣传活动,运用新闻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 2 — 认知度和美誉度。

  公司邀请新华社报道承担的三峡地下电站外送线路质检验收工作,以通稿方式播发。同时接受了《武汉晚报》等社会媒体的专题采访,以文字、图片各1个专版的方式在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省级媒体上宣传公司力保三峡电力外送收官工程顺利投运所做工作。

  在全国两会期间,公司展现职工线路巡检工作的新闻被央视一套《新闻联播》采用。并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等重要新闻节目中高频率、长时段地进行了深度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品牌宣传成效。

**站所安全运行15周年在《湖北电力报》专刊发表了《用爱心刷新安全记录》,中国电力新闻网、搜狐网、新浪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予以刊发。

  为确保特高压南荆一回扩容后安全送电,公司联合新华社开展了对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线路绝缘子清扫测污工作情况的报道,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等各大媒体的关注。

  迎峰度夏期间,邀请《湖北电力报》、《武汉晚报》和湖北电视台等媒体新闻记者,开展各大媒体记者“迎峰度夏走一线”采访活动,聚焦公司交流特高压配套工程检修和直流输电带电处缺等迎峰度夏保电工作一线。

  通过报刊、网络和卫星电视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做好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报道,向社会表达了公司想说的,提供了社会想了解的,既主动引导了舆论,又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3 — 也为树立“**”品牌的良好社会形象起到了一个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2012年品牌传播工作计划

1、以公司成立30周年契机,着力在各级、各层面媒体做好公司电力主网忠实维护者的品牌形象传播工作。通过系统的品牌传播前期策划,力争在中央级和省级视频、平面媒体上,开展中国首家超高压电网专业运维企业在30年成长历程中对国家电力主网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以及保障社会民众安全用电作出贡献的集中宣传,树立公司负责任的超特高压运维领军者的社会品牌形象。

2、按照**公司特高压主题传播的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工作实际,从特高压运维技术创新、特高压对提升民众用电可靠性起到很好帮助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加强公司作为特高压运维企业勇于创新、全力以赴,忠实守护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宣传。

3、高度重视做好公司电网运维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主题新闻宣传。进一步与外媒做好密切联系与沟通,更多更好地将公司主网维护的成绩、亮点和对湖北电网稳定供电起到的保障作用让社会民众所了解,使社会大众对公司的认知从陌生转为熟知。

五、当前面临的难点

  今年上半年,由公司办公室牵头,组织基层单位对办公环境、

— 4 — 变电站生产环境的品牌标识使用情况对照标准进行检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品牌标识使用的规范率和普及率。但全体员工对于品牌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的理解还是存在差异性,对于品牌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品牌知识普及教育,深化各级人员对**品牌定位、品牌主张、品牌实质、品牌口号的认识和理解,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张名片,树立一种个人实际工作与品牌建设工作需融合的观念。

六、意见与建议

  希望省公司能多组织召开各二级单位业务部门人员座谈会,公司系统内员工培训,能够让我们多了解兄弟单位的品牌建设工作情况,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一起探索品牌建设工作与公司实际工作的接洽点。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 5 —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4

  积石山县旱作农业推广种植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农业工作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围绕破解群众增收难题,按照“稳粮保供给、扩经促增收、产业创特色、良种奠基础、科技促丰产”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两带三基地”(在干旱山区建成旱作农业产业带;在山阴地区建成膜侧油菜产业带;在二阴地区建成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半干旱山区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川水地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物资投入力度,采取了更加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等种种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努力增加粮食产量,我县的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全县旱作农业推广情况

  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广普及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破解群众增收难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点睛之笔,把做好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中谋划,融入农村发展的主题中实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旱作农业万亩,累计增收粮食万吨。2012年,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把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作为前提,在2011年9月份就下达了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指导计划,将旱作农业、膜侧油菜、脱毒马铃薯种植等重点农业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安排到各乡镇,对全县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2012年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包括复种)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万亩,完成旱作农业推广万亩,其中秋覆膜万亩,顶凌覆膜万亩,玉米13万亩、马铃薯10万亩、小麦万亩、小杂粮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蔬菜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播种面积6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增长1%;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比2011年增长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570元,比2011增长13%。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每年组织各乡镇现场观摩,对比分析效益,用事实教育群众,用典型引导农户;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实地观摩,加深印象,让他们多做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采取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制作板报、播放专题片、田间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

二是抓紧及早着手。始终强调推广工作要早着手、抓开局,先人一步、争取主动。去年秋收以后就着手谋划今年的推广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地块,并组织完成秋覆膜万亩;今年春节后,抽调150名技术人员,组成17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及早开展整地、施肥、耙磨以及地膜订购、分配等前期工作;同时,抢墒保墒,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顶凌覆膜任务万亩。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859万元,通过向群众免费发放地膜的方式,引导群众逐步接受这项技术。2008年,全县在这项技术中的投入达万元,其中县级投入万元;2009年348万元,其中县级投入87万元;2010年万元,其中县级投入万元;2011年万元其中县级投入,今年,县财政已经落实补贴资金322万元。近两年来,群众基本上都尝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来的“甜头”,对这项技术普遍都能接受,种植全膜玉米已成为群众的自发行为。

四是强化机械耕作。农业的发展,最重要依靠科技来支撑。因此,在推广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购置利用。2012年,全县共投放农机具850台(套),受益群众1350户,其中中小型拖拉机61台,旋耕机械53台,覆膜机300多套,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每天能覆膜20亩,相当于2个劳力20天的工作量,不但覆膜速度快,而且整地、覆膜、施肥、种植“四位一体”,有效提高了覆膜质量,解放了劳动力,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五是加强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提出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带头”,既县委常委带头、“四大班子”成员带头、乡镇和部门“一把手”带头,县委各常委入驻乡镇,蹲点指导,有力促进了推广任务的落实。

三、通过旱作农业在我县的推广发展实践,取得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在推广旱作农业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农业工作,省农牧厅、州农业、县上分管领导等领导多次深入到我县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我县旱作农业推广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县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资金支持是载体。农村群众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群众生活总体上都比较困难,生产资料购置能力普遍不足,发展现代更是缺少资金,通过项目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群众基础是关键。群众是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者。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讲解和效益对比,尽最大可能让群众见到农业新技术、新措施带来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群众主动和愉快地接受农业新技术,接受政府的各项推广措施。

四是政府推动是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每一项农业科技的推广起初阶段都比较艰难,都会经历宣传引导、逐步认知、普遍接受、进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政府的强力推动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五是技术服务是保障。在旱作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导致示范点面积不大,辐射带动能力弱;二是科技培训手段落后,加之我县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认识不够全面,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三是劳动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对此,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新的起点,查漏补缺,对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确保覆膜质量,为旱作农业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共4篇(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前景)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红豆杉种植及推广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