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3篇(小寒时节养生)

时间:2022-07-17 09:2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3篇(小寒时节养生),供大家参考。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3篇(小寒时节养生)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1

  1、大寒期间一定不可以疯狂进补

  大寒还是属于冬天的时间,在大寒期间,有不少的朋友也都是会犯的一个错误,那么,就是会疯狂的进补的,但是其实这个是非常的忌讳的,因为,大寒和立春相交接,顺应季节的变化,人们在大寒进补的食量要逐渐减少,多食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顺应万物升发之势。此时饮食上注意养血补气,濡养脏腑,作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由脾为主,养生需要注意养脾。

  2、大寒期间一定不可以晚睡早起

  在大寒期间是需要早睡晚起的饿,是属于忌讳晚睡早起的,因为在大寒节气,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的是需要早睡晚起的,因为,“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所以说,在大寒节气是需要早睡晚起。

  3、大寒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

  在大寒期间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大寒期间也是一定的需要注意保暖的,虽然说,大寒节气是和立春相交换的节气,但是,在大寒节气还是属于比较的寒冷的,因此,在大寒节气也是需要注意保暖的。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2

  1、健脚

  在冬季我们应经常保持脚部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及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暖和轻便、舒适、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2、保暖

  冬季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向火醉酒,暴暖大汗。

  3、调神

  冬季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4、早睡

  冬季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5、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为宜。

  6、食粥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八宝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7、饮水

  冬季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_毫升。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3

  1、含蛋氨酸食物

  低温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谢加快。肌酸的合成及脂肪的代谢都需要_,这些_可由蛋氨酸来提供。蛋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包括芝麻、葵花子、叶类蔬菜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妨多吃点猪血。猪血中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非常接近,易吸收,适合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食用。

  2、温性食物

  中医认为,羊肉、狗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适量多吃可提高御寒能力。相反,鸭肉、螃蟹、香蕉、黄瓜、梨、绿豆、西瓜、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少吃。

  3、含碘食物

  人体甲状腺可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甲状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组成,酪氨酸可由体内合成,碘却必须依靠“外援”。因此,冬季应适当多吃点海带、紫菜、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4、含钙食物

  医学研究证明,怕冷与饮食中矿物质缺乏有关,尤其是缺钙,会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点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此外,胡萝卜、地瓜、莲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经常食用也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5、含铁食物

  研究表明,许多女性冬季怕冷与体内缺铁有关。因此,怕冷的女性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血和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是血红素铁,被人体摄入后吸收率较高,尤其是动物血液,其铁的吸收率可高达22以上。植物性食物如木耳、海带、芝麻等,虽然含铁也较高,但吸收率较低,多在10左右。

  6、含维生素食物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如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应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摄入量。

  7、粥养人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八宝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3篇(小寒时节养生)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大寒养生   大寒时节养生   大寒时节养生七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