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作文高三3篇(写关于孔子的作文)

时间:2022-07-22 08:3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谈孔子的作文高三3篇(写关于孔子的作文),以供参考。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3篇(写关于孔子的作文)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1

  夜读《论语》,一词涌入脑海:“安贫乐道”。且挥之不去,细细咀嚼,渐有所得。便有一腔话语想对你说。

  夫子你说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应该就是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可以称得上是自我鉴定。从中可以味出,你的生活极简单,也艰难。你吃粗粮,喝冷水,弯起手臂当枕头。但你的心态却极好,不慕富有,不图尊贵,竟然把富贵看的如浮云一般淡。的确是圣人心态,令我佩服。

  有人不识你的真面目,就向子路打探,看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可能是子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子路不对。你知道后,便是责备子路,说:“你怎么不回答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的“乐以忘忧”不就是夫子孜孜以求的安贫乐道的境界吗!几乎等同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安贫乐道,不仅是孔子终生践行的生活态度,也是他教育弟子的主要理念。

  你最得意的学生颜回,生活很困难,但学问极高,更是安贫乐道的积极践行者。自然,你对他的赞誉也有别,与众不同。你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有其师必有其徒。作为你的第一高徒,他能和你一样,以义为乐,安贫乐道,难怪你要连连称赞了。可以想见,在颜回夭亡之后,你该是多么的伤心了。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声名远扬。有从政的,有经商的,有教书授徒的……而如颜回般安于贫乐道者寥寥。足见安贫乐道,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之后,两千多年来,它成为儒家倡导的一种至高境界,而真正身体力行的却是少之又少。

  想想也是,滚滚红尘迷俗眼,繁华奢侈人人羡。富足的物质生活的确诱人,华堂高屋,锦衣玉食,娇妻美妾,鬟女娈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谁还肯瓢饮箪食,陋巷安贫?多的是纷纷扰扰,狗苟蝇营;虞诈于官场,浮沉于商海;眼中尽是灯红酒绿,何曾有心中桃源。贫已置于身外,人人尽嫌;道已高悬天外,可望难及。悲哉,道也!

  至此,安贫乐道已成为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精神光环。

  其实,物质固然重要,精神更不可偏废。安贫乐道,应该成为世人的精神向往。人的一生,难免浮浮沉沉,潮起潮落。高峰之上,自不必说;低谷之中,如何得过?因此说,人可以不安贫,但绝不可不乐道。让道成为一种追求,一种向往,那么置身滚滚红尘,眼也不会迷离;挺立风口浪尖,我自岿然不动。

  是啊,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安于贫,乐于道,享受人生。那么,身外虽无清风,心中自有明月;眼中即使枯衰一片,心中自有桃花灿烂。道已在身,贫又何妨!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2

  我不知道,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站在滚滚不止的泗水岸边说下“逝者如 斯 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时是一种怎样的表情。但是,我完全可以想象,这同样亘古如斯的浩叹之下肯定会深掩着一种斑驳幽曲的情感:有悲喜,有哀乐,有激昂和坚定,也有寂寥和无奈……

  因这情感凝聚而成的话语,洞穿千年而让我隐隐作痛。

  把灯夜读,当看到那个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的时候,看到他击磬于卫、受拘于匡、遭难于宋、绝粮于陈的时候,我不由得潸然泪下。他的叹息也够深够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受到的讥讽也够多够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怀玉,仆仆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铎徇于天下一任江汉以濯秋阳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个永远斯文又永远倔强无比的孔子。

  想起执教《侍坐》一章时,我总是和孩子们一遍遍吟咏那令孔子深情喟叹也令无数后世文人歆羡的诗性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起“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那份安详与舒展,也想起“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那份和乐与满足。而此时,我真的感觉到这才是我心目中真实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时的他,一如庄周笔下那位“剌船而去,延缘苇间”的渔父,单纯而明净,脱去奔波劳碌的尘衣,忘掉那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经历,在生命与文化熔铸的琴弦上,静静地流泻一个人的和声……

  大学毕业前的一个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围宁静了许多,草依然青,松依然黛,透过迷濛的烟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几千年前那些“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的弟子们。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来祭奠夫子脚下那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涯和感谢先师也给了自己喂养生命与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寄学于道却又最终寄道于学的孔子也许永远都走不出当时社会所带给他的心灵阴影,但那辆在春秋大地上周游了十四年的破旧的牛车却在历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痕,让后人在它的烛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3

  捧起《论语》,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你——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始祖、万世先师的孔夫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眼前。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当我初读此书时,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知识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常常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著作中的精髓。

  后来,当老师为我们介绍孔子时,我不禁大吃一惊,在我心里一直以为被称为是圣人的孔子,是一个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长须老先生,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位长相丑陋、身材矮小的老人。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的思想让世人感慨:“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有着实用主义哲学: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时间有时往往会掩盖住真相,就像后人美化孔子一样。在后人的赞叹声中,我们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经历着生活的贫困,政治上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人文学者,中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

  可是放眼看去,在茫茫人海中,如今还有几多人在诵读《论语》声中,遥想孔子的仁政呢?在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红尘中,还有几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操呢?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是那轮明月高悬,还是那波浪花翻滚,还是那盏灯火闪烁,但有多少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徜徉在那千年的中庸之道上,又有谁与我其同行?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3篇(写关于孔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谈孔子的作文   谈孔子的作文高三   谈孔子的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