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体会2篇 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体会

时间:2022-08-01 13:2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师学习体会2篇 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体会,欢迎参阅。

教师学习体会2篇 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体会

教师学习体会1

  20xx年4月20日去zz大厦报到,从那天晚上到第七会议室集合,直到4月28上午才结束,期间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在会议室,听了两天的报告,然后就是学习的同时策划、研讨研修专题和视频。

  这次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平常只是用好耳朵和笔,好好记录,即使思考也不用当场表达,一切都是自身的活动——而现在,不仅要学习思考,还要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更要参与到组内的各项任务中,董升将老师和李秋焕老师分别作为专家和组长带领我们一起研究、构建专题内容,真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结束的时候,四组十二位成员之间已经结成下了深厚的友谊。

  下面就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汇报一下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及感受:

  4.20

  晚上集合,z博士为全体一百多位数学老师进行了分组。第七会议室内,六个小组围坐的桌椅都事先排好了,当我们去一组坐定后,发现我们几位都是临沂的,彼此熟悉,真好!接着认识了辅导专家潘老师,组长姚老师,第一天晚上,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我、郯城的梁老师和北城小学的卢老师分到一组,负责A段视频的脚本编写。虽然还找不着头绪,但是我们三位成员信心满满,只要有样子可参考,我们都不笨,绝对没有问题。

  4.21听z教授的讲座。

  上午《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在这个报告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含义、学生活动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育的启示。一直以来大家对学习存在的误区让我震撼:学习不是立竿见影的,凡事都有厚积薄发的过程;学习不是匀速前进的,凡事都会呈一定的曲线轨迹;学习不应该是统一步调、齐头并进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并不一定能使人进步,因为也有消极的结果……

  学生学习活动特点有: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系统性、节律性、多样性。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课堂中要多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设计时不要封闭学生的思维;好课堂应该是有温度的;课堂上要注意调整课堂节奏,快慢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积极地反馈;保持适当的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进行多途径的学习。

  下午z教授做了《从备课到教学设计——超越课堂、超越自我》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师要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然后更多的是一个超越自我的测试,通过测试,惊人的发现自己竟然存在这么多的劣势,真是知识面太狭窄了,有点惭愧。

  启示: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了解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是前提,这也就是平常嘴边的“目中有人、心中有学生”。

  晚上,集合研讨之后,最后公布最终分组,我竟然被调到了四组。怯生生地去问能不能不去,结果徐云鸿老师鼓励我,是被当做骨干调过去的——到了四组,人家都已经磨合地差不多了,一个人也不认识,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结束回房间,心里有着淡淡的懊恼。但告诉自己,如果不能改变,那就赶紧学习,迎头赶上。加上四组的QQ群,恶补。

  4.22

  上午听了z院长做的讲座,讲了20xx双对接研修的特点与任务。蒋院长刚大病初愈,但是作为研修平台的总设计师,竟然到现场给我们做报告,让我们感叹他的敬业。

  听完蒋院长详细的报告,有一种感受,那就是研修这件事情是好事,如果真正能够按照蒋院长规划的那样,让老师们真正参与整个过程中,对老师的成长作用真的会非常大,可是面对目前的现实,有一种深深的遗憾,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这么让老师们受益的好事情,做下来却变成了怨声载道的应付公事了呢?我感觉这个问题值得一些管理人员去反思。

  下午,让人更加激动,我特别崇拜的吴正宪老师来到了我们第七会议室现场——吴老师依然那么年轻,那么有激情,很有代表性的问好“老师们好!”接着开始了一个下午的讲座《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什么》。吴老师从《强调学科德育》《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跟教务处几位主任在学科德育课题中的观点和方向竟然是正确的!——它根本不是虚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其中第一要素就是学科教师,数学老师应该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乐园。在对如何看待学生问题上,吴老师一句话“课是上给孩子们的,不是上给听课老师,更不是上给评委的”,我们爱孩子要从尊重开始,对话要用“心”交流,让我们如醍醐灌顶——正好反思在附小正在举行的市数学讲课比赛,有多少位老师是在把课上给我们亲爱的孩子们的?扪心自问,真有点汗颜。

  晚上,最让我感动,吴老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悉心指导,把每一个专题的研究问题都给确定了。这个过程中,吴老师一个组一个组地参加,真正跟组内老师一起研讨互动,六个组下来已经接近22:00,吴老师的声音已经有点沙哑,真是让人动容,这样的好专家——怎么能不让人敬重……

  4.23

  上午吴老师又做了一个上午的报告《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让我更加明确了数学教学就是给孩子们心中栽种下一棵棵的知识树,并且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数学知识就会变成纵横联通的网络,数学教师心中有棵“树”,教学的时候才会有“术”。真是受益匪浅。

  启示:数学老师要读读哲学、要潜心研究教材,自己把小学阶段的知识梳理成“树”,这样才有可能给孩子们栽种树提供可能。

  从下午开始,进入了各组内的研修阶段。直到4月28日上午。

  每天白天晚上都集中在会议室内,交流着、工作着。

  回过头来想整个过程,自己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指的是我对这次学习的接纳——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做点什么,一切都是在培训中慢慢熟悉,逐步接纳;另一方面是我在研修组的学习,开始在一组,当被调到四组时那种陌生的感觉让我无助,到后来跟专家老师一起研讨学习交流,越来越多的了解,也让他们接纳了我。这个过程中,感受颇多,如今回味起来剩下的应该就是幸福了。因为参加这次研究,学到了知识,给自己充了电,还结识了我们组的十几位专家和老师,通过交流,对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尽管过程有点漫长,也有点“累”,但学习着也幸福着。

教师学习体会2

  20xx年7月4日至9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20xx年幼儿园教师上岗资格培训班学习。在这次培训中,我聆听了xx市知名幼儿园园长及学前教育系统知名讲师的精彩讲授,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加以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对我今后的工作及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其实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理解,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家长切身去体验和聆听,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下,我们总是以传统的家庭观念去看待教育孩子。总是以大人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和塑造孩子的未来。把条条框框架设好,让孩子在束缚中曲折成长。给我最大的感融是幼儿教师以及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早期教育在于培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而不是照我们编好的框架去引导孩子的成长。幼儿家长尤其是幼儿老师要学习并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拥有让孩子健康成长新的教育理念,进而才能将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让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才能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很多家长的认知里,上学意味着会认字,写字,背唐诗宋词等。常常听到家长来园接孩子,一见到孩子第一句是:“你写作业完了吗?没写完不给回家!!”“今天老师教你写什么字?”还有甚者对我说:“老师,晚上回家你应该布置些作业给他们,回家叫他学东西都不乐意做。”所以我们家长的理念、观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样符合我们儿童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吗?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考虑孩子的成长需要。幼儿天生爱玩。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幼儿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各领域有机结合,教育贴近生活,保证幼儿的游戏、自由和自发的活动时间。在游戏中幼儿可感受到各领域的知识,培养和锻炼幼儿各方面的技能。

  其次,做好幼教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现代的幼教事业已经到了一个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的时代。要树立新的师幼关系,构建教与学,教师与幼儿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新型的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应熟悉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主动与孩子交流、合作。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以鼓励支持为主,培养孩子的自信,自信影响孩子一生。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独立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不到了很多知识。我将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于工作、生活中,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探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加强实践,为农村的幼儿守望,为农村的幼儿教育奉献一生

教师学习体会2篇 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体会12篇 教师心得体会

2021年师德师风培训高校教师学习体会3篇(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2021年)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