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3篇 《爱国心 报国情 强国志》征文怎么写

时间:2022-08-11 08:1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3篇 《爱国心 报国情 强国志》征文怎么写,以供参考。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3篇 《爱国心 报国情 强国志》征文怎么写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1

  调查研究是年轻干部的“必备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这个能力是不少年轻干部极为缺乏和极其需要掌握的。年轻干部解决问题、落实工作,不是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更不能刻舟求剑、一劳永逸,必须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必备技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年轻干部要培养调查研究的意识。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年轻干部刚刚走出象牙塔,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缺乏对社会现实和基层真实情况的认识和了解,以前所学是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跟现实生活还是有很多大差距的,面对这些问题难免一时无从下手。而调查研究正是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将理论和实际联系一起的重要桥梁,年轻干部要培养调查研究的意识,学会调查研究,更要养成一个调查研究的良好工作习惯,将调查研究作为任何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多做调查、深入调查,察其表、析其里,这样才能对问题和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才能拥有“发言权”,建立自己的见解和方法,针对问题和事情有所侧重、有的放矢,更好地解决问题,落实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年轻干部要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检验的过程便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未在年轻干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年轻干部刚刚参加工作,很多时候有思想固化、限于书本的弊病,工作畏畏缩缩、不敢放手去做,生怕出了纰漏;有时候也会受到前辈们“多听多看多学多做多问”的教诲,但是问得多了,过犹不及,不会运用调查研究这个实践的“必备技能”强化自身,从而导致缺乏主见、不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经验知识不只是靠书本学的和用嘴问的,更多的来自于实践中的调查研究所得,年轻干部要大胆实践,掌握方法,要多在对基层和群众的实践中调查研究,多用脚沾沾泥土、接接地气,要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中去除身上的学生气,改掉眼高手低、胆小怕事的不足,在大胆实践的调查研究中寻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任何时候都需要调查研究——年轻干部要时刻运用调查研究。马克思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他指出,“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纵观沧海桑田,许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需要不断对事物问题进行认识和了解,调查研究也是需时刻运用的。学海无涯,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大千世界,还有许多事情是年轻干部没有经历、缺乏了解的。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年轻干部不能停下认知的脚步,不能停下调查研究的脚步,需要时刻修炼、与时俱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时刻学习,更正以往的老经验、旧知识,牢牢掌握调查研究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成长自我。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2

“星”耀复兴路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中国航天人又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在自主创新、奋发图强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55颗北斗卫星同其他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星一起在天空闪耀。

  一部航天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史。祖国的航天事业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中国在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不断奋勇前进。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将顺势而上开启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征程。让我们时刻仰望苍穹,感知航天精神,坚定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决心,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提供坚强支撑。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从冲破重重阻力,放弃优越生活条件,义无返顾报效祖国的钱学森;到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航天事业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任新民、黄纬禄、屠守锷、杨利伟……他们就像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他们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用生命铸就辉煌、用热血续写荣光。他们凝结起来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

  着眼现在,无论是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理性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决心,都需要我们发挥航天人始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坚定信心,担当作为,攻克难关,向着既定的目标笃定前行。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加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紧紧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勇担历史使命,勇于开拓进取,勇战激流险滩,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追寻航天人的奋斗足迹,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组网成功,中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历尽艰难曲折,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勇于探索、不懈追求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借鉴、没有任何力量可提供帮助的背景下,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的激昂乐曲传向全世界,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豪、骄傲地仰望天空,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此,航天人在自主创新的航天征途上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一箭多星”、“神舟”“嫦娥”“天问”“北斗”……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成功,我们在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坚定。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在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道路加速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天眼”探空、墨子“传信”、高铁奔驰、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茫茫星空,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更加坚定走稳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让“受制于人”“掐脖子”等成为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实现宏伟目标,需要科技工作者奋力追赶,积极进取、担当奉献,勇攀科学高峰,攻克技术通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厚实底蕴。

  中华民族探索浩瀚星空的征途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征途永无止境。让我们在航天精神的指引下,在航天科技的引领下,发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向着复兴征程进发,夺取属于全体中华民族的新胜利。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3

  问技圆梦“中国星” 北斗敢与“日月行”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重磅会议,一个核心主题,科技强国。源自中国的北斗系统在这一刻掀起了全球定位、导航的新篇章,昔有指南针,今有北斗星,中国之智在遥望时空相隔中上演“接力赛”,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北斗人秉持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理念,让“中国之星”登临科技巅峰,开启了璀璨的强国之路。

  突破“0”的桎梏,以中国力量创造新的奇迹。我们从清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在服务着我们,北斗为我们提供精准的时间,参与着天气的预测。我们的食物依靠着北斗获得产量,运输到我们的餐桌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金融交易、国家电网能量涌动等,“衣、食、住、行”无论哪一方面的生活场景都离不开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关乎民生国本。意识到北斗重要性的中国也开启了对北斗密码的解读。2000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开启中国北斗之路,20年砥砺前行,44次发射,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突破到冲刺,再到引领发展。关键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遥想昔日核心技术原子钟研发的缺失,“7年之限”迫在眉睫,北斗人背水一战,从“0”突破,与时间赛跑,与他国争先,克服重重苦难,成功完成导航卫星的发射、接收相应频率信号这一系列过程,正是这种航天力量让现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以高精度导航定位,混合星座布局、通信导航一体化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信号、技术、服务等独领世界先进水平,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在见证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成长,中国用最短的时间以自主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以中国力量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北斗奇迹。

  跨越“1”的格局,以中国智慧诞生新的记录。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考虑到国家经济条件、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中国摒弃了国际一直以来一步建成全球组网系统的部署,采取“三步走”战略,打破“1”的常规,“先区域,后全球”,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照搬盲从,从2012年突破重重技术瓶颈,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起,到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仅仅用了8年时间,用中国之智完美收官“星座网络”运维,将中国的北斗推向国际,服务全球,以开放融合,自主创新向世界展现大国气度,彰显大国风采。时间的车轮从未止步,北斗的成就也远非如此,北斗人在如今的基础上探索“北斗+”新模式,以“一流的北斗”提供更创新的服务,“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北斗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单架单次可喷洒消毒覆盖面积5000平方米,深入防疫死角,而全国,数十万台北斗终端精准定位进入物流行业,“北斗+”信息产品更是能够将感染患者的行动轨迹精准定位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基层社区提供最有利的数据支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以高精度定点点位,快速准确测量,快速实现“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医院后续迅速施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新时代下科技的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走向全球的北斗,将在国际擘画出新的蓝图。

  引领“∞”的可能,以中国精神搏出新的天地。北斗圆梦“中国星”的背后凝聚着一代代北斗科研工作者26年持续奋斗的心血,“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代代航天人,漫漫航天路,北斗人用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的精神,踔厉奋发的斗志向世界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要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核心,持续探索,为科研事业创造更多“∞”(无穷)的可能,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统计,北斗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调集了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建设,陈芳允、孙家栋两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两院院士领衔出征,大国重器汇聚的是各方力量的有效集结,北斗精神就是中国精神,是那些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科研工作者们,无畏辛劳,源源不断地输入创新源泉,默默地为北斗事业贡献力量,是那些记者们奔赴工程一线,实时播报让全国人民看到北斗,为它加油呐喊,是那些数以万计的公安干警、警卫人员和通信、电力、气象、交通、医疗等行业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守候在各自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北斗筑起坚不可破的“安全网”,赓续“北斗精神”陶铸强国之基,未来无限可能需要我们新的一代继续尽锐出战,以中国精神再搏一番新天地。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圆梦的“中国星”圆的是人民的梦,圆的是中华民族的梦,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更应该将“北斗精神”最初的艰难险阻,北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在心中,刻在我们的中国魂中。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个人与国家话题文章3篇 《爱国心 报国情 强国志》征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复兴中华使命有我3【3篇】(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优秀作文集锦3篇(“爱国心 报国情 强国志”征文)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初中作文大全3篇(征文《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2020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优秀作文素材五篇(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素材)

高中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5篇(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为主题的征文中学生)

2020年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精华5篇(“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征文)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一等奖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2020抗疫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范文5篇(爱国抗疫情征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