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3篇(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记录)

时间:2022-10-04 14:41: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3篇(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记录),供大家阅读。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3篇(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记录)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1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建设新农村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抓住产能过剩转移机遇振兴农村产业,要注意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指标体系。

  其中第一位的、权重最大的是经济发展,核心指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纯收入数值基本相同)。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不是简单重复历史上拆旧房并村盖新房,其建设既要争朝夕,但又是一个较长过程。我国土地辽阔,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别很大,基础高低不均,因此只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制定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东部地区有许多新农村的样板,可以参观学习,但不能简单复制,搞形象工程。这些新农村的典型的出现,有许多外部内部各异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只有挖掘他们本质的深层次的经验为我所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

  安徽是处于中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低于大部分邻省。基于这一现实,建设新农村的重心应当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请支持原创网站

  着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5年我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幅%。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最大,在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元,占总收入%。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得到收入元,占工资性收入的%,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中,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最多,为元,占%,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7元,占%,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元,占外出从业收入的%,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从上述分析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积累农村财富的重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明,在本县外乡从业得到的收入,绝对数虽小,但发展势头很猛,比2004年增长%,比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加个百分点。它从侧面反映了我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显示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实施“一抓三促”的发展战略,即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地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005年已超过多万。当今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载体,省外企业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省内、县内企业出是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从经济效益着眼,后者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并向更高层次创业发展,加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载体空间和承重力;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质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付出成本。有远见的农民,为了结束贫困,倾其家产为子女上学求知识;各级政府更要想方设法教育和培训农民。中央已作出分期实现农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计划,大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关键是层层落实。城市中青年就业今后每年增加,仅大学毕业生每年有250万人,因此农民进了城,面对城市竞争,如果没有人力资本,没有岗位必须的技能,缺乏竞争力,就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调查,苏北地区比较贫穷的市县,凡是农民进城打工的月工资一般在千元左右;我省农民进城打工方向地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月工资一般只在五六百元。原因是前者在转移前大部分进行了技能的专业培训。我省各市县对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总体数量较少,需要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重视渔业、林业的开发。在现阶段,在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是大头。从农林、牧、渔业收入结构看,2005年我省渔业收入有跨跃式发展,虽然收入绝对数小,但透出的潜力很大。当年农民家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元中,渔业人均收入元,但比上年增加元,增幅达%。其次是林业收入人均元,增加元,但增幅达%。历史上“珠三角”一些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把低收入的粮食作物改造精养鱼塘,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本省粮食自给不足,就从安徽、江西、四川等产粮省调入,造成这些产粮省机会成本的损失。当然,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全局高于一切,当前和今后我们不可能复制某些省市过去的结构调整做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农业收入不可能有大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2

  发展农村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毕克齐镇大旗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毕克齐镇大旗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提高。

  一、基本情况

  毕克齐镇大旗村位于大青山脚下,110国道北。全村总人口1634人,总户数453户,耕地面积2358亩,是全镇较大一个村子。大旗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6名。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

  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村党支部通过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奶牛贷款,联系购买奶牛,开展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等措施,大力扶持奶牛养殖,现在该村奶牛已发展到209头,基本形成规模。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村民们大量种植玉米、优质牧草等,为奶牛养殖增加了发展后劲。从而形成了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大旗村正依托鸟素牧场园区的建设,实现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大旗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积极筹措资金,经过几年的努力,共兴建无公害蔬菜大棚110座,占地220亩,全部施用农家肥,按照绿色食品系列化标准种植经营。生产出的无公害蔬菜远销呼市及周边乡镇、飞机场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现在大旗村正着手建造蔬菜批发市场,力争使本村的蔬菜种植业有更大的发展。

  大旗村地处大青山脚下,村东西北三面为沙卵石土地,人多地少,土地质量差。为了切实解决人多地少的实际困难,1999年该村率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冲积扇治理,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积极进行开荒造田,几年来,共改造荒山荒坡2000多亩。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率先发展林果种植业,栽植优良品种大紫李、大杏、123、海红等各色果品,建成了以大紫李子为主的经济林3600亩,成为全旗及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在大旗村的带动下,周边几个村也大力发展村果种植,使全镇的林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目前,全镇林果种植面积达万亩,形成了规模。随着林果、蔬菜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广大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林果协会”、“蔬菜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村党支部坚持为民办实事,组织村民先后硬化村内道路3500多米。2010年以来,大旗村本着改善办公条件,对外提升形象的目的,排除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投资新建了宽敞舒适的村委会办公室,并配套了健身器材,改进了卫生室医疗设施,增设了文化大院草原书屋,还新建戏台一座,既有效地改善了办公环境,又极大地提升了村庄形象,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近年来,大旗村还积极争取旗开发办的大力支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整修了田间路,衬砌了渠道,新打了机电井,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

  四、充分发扬民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风。

  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扬民主。村里成立了“两议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做出重大决定,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征得群众的同意。严格执行村务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规范了村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而推动了农村的民主法制进程,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

  村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村主要街道的垃圾、秸秆进行了清理。村内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治保组和民事调解小组,建立健全了群防群治网络,制定了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几年来,村里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无越级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谐。

  五、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随着林果蔬菜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大旗村的果蔬产品逐年增加,农民既要管生产又要管销售,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能将自家的产品赔钱贱卖,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村党支部召集村民商议对策,决定在村口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可是资金来源又是一大难题,支部成员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一方面发动群众进行筹资筹劳,目前大旗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工程已峻工,很快投入运营。

  总之,近年来,大旗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风,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显著提高,在小康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3

  建设新农村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抓住产能过剩转移机遇振兴农村产业,要注意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指标体系。其中第一位的、权重最大的是经济发展,核心指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数值基本相同)。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

  念,不是简单重复历史上拆旧房并村盖新房,其建设既要争朝夕,但又是一个较长过程。我国土地辽阔,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别很大,基础高低不均,因此只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制定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东部地区有许多新农村的样板,可以参观学习,但不能简单复制,搞形象工程。这些新农村的典型的出现,有许多外部内部各异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只有挖掘他们本质的深层次的经验为我所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

  安徽是处于中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低于大部分邻省。基于这一现实,建设新农村的重心应当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着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5年我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幅%。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最大,在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元,占总收入%。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得到收入元,占工资性收入的%,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中,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最多,为元,占%,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7元,占%,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元,占外出从业收入的%,比上年增加元,增幅为%。从上述分析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积累农村财富的重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明,在本县外乡从业得到的收入,绝对数虽小,但发展势头很猛,比2004年增长%,比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加个百分点。它从侧面反映了我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显示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实施“一抓三促”的发展战略,即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地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005年已超过多万。当今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载体,省外企业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省内、县内企业出是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从经济效益着眼,后者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并向更高层次创业发展,加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载体空间和承重力;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质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付出成本。有远见的农民,为了结束贫困,倾其家产为子女上学求知识;各级政府更要想方设法教育和培训农民。中央已作出分期实现农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计划,大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关键是层层落实。城市中青年就业今后每年增加,仅大学毕业生每年有250万人,因此农民进了城,面对城市竞争,如果没有人力资本,没有岗位必须的技能,缺乏竞争力,就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调查,苏北地区比较贫穷的市县,凡是农民进城打工的月工资一般在千元左右;我省农民进城打工方向地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月工资一般只在五六百元。原因是前者在转移前大部分进行了技能的专业培训。我省各市县对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总体数量较少,需要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重视渔业、林业的开发。在现阶段,在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是大头。从农林、牧、渔业收入结构看,2005年我省渔业收入有跨跃式发展,虽然收入绝对数小,但透出的潜力很大。当年农民家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元中,渔业人均收入元,但比上年增加元,增幅达%。其次是林业收入人均元,增加元,但增幅达%。历史上“珠三角”一些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把低收入的粮食作物改造精养鱼塘,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本省粮食自给不足,就从安徽、江西、四川等产粮省调入,造成这些产粮省机会成本的损失。当然,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全局高于一切,当前和今后我们不可能复制某些省市过去的结构调整做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农业收入不可能有大的增长,需要别辟蹊径。2005年,我省农业收入人均元,比上年减少元,减幅%。粮价上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3篇(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记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