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篇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规范

时间:2022-10-06 10:57:0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篇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规范,供大家赏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篇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规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1

  管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二,经过了一学期的企业管理的学习,管理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管理论文实用性强,主要依托于管理理论的那里指导,运用全球化战略思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到资产资本的运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等等,包括对所有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学是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既能从微观角度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又从宏观角度上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司企业的决策者以及对学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一个企业的发展的潜力和内部的协调与运行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就是企业的灵魂。在中石化见习的两周里从高层到底层每个不同的阶层都有自己的管理手段,不同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9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位。但是,由于世界能源紧缺,油价持续攀升,主要靠进口原油的中石化亏损严重,而中石化公司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司在对外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降低成本,保量保供,尽量减少损失,进而创造效益。经过对企业管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中石化两周见习的经验,我认为 做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例如: 以中石化现在的发展状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到生产直到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严格质量管理,1。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网络,以便对质量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2.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预防为主,实行全过程管理。因为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就要把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行程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先控制不合格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面,同进要进行严格的事后检查。

  二、加强现场管理我所说的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拥有好质量的产品生产效率低也是无法提高企业利益的。因此,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机、料、能、法、环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管理,使其达到合理配制和优化组合。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正常的运作,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其实现场管理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要制定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达到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纪律严明、环境整洁。

  三、加强战略管理拥有了好质量的产品和生产效率还需要战略件产品打入市场树立企业形象。首行要从新产品的战略上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也就是吃

  一、看

  二、想三,要在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实,现在的市场竟争,无疑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所以,做企业应把全员培训作为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要注重感情管理,感情设资其直接效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励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创造性。

  现代企业运用刚性管理的同时还要运用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而言,刚性管理就是在企业中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运用权力和组织系统强行进行指挥、控制、命令,硬性招待管理来达到目的;柔性管理是采取灵活手段建立灵活的组织系统,强调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人才开发,是看不见的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要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为企业制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企业成为一个宽严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上所谈,只是本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点体会,因为企业管理学无止境。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也就跟着潮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变化而变化。

  经法系国贸四班0毛雅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2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生产、销售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中设备管理的对象是指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生产运营的机械设备、工艺设备、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管道、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第四条 设备管理应遵照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技术、经济、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对设备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进行综合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设备资产配置,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条 设备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三)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

(五)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树立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经济。

  第六条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条 企业是设备管理的主体,负责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设备管理。企业应将设备管理经济技术指标纳入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 企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设备管理人员、检维修人员和运行操作人员,为完成设备管理任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第九条 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网络,设备管理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改造,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实现设备安全、环保、节能和系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范围

  第十条 集团公司设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设备管

  理工作。集团公司分管设备领导任组长,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设备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决策处理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核批准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和年终评比结果。

  第十一条 设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设备管理的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生产经营管理部,由分管设备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兼任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

  设备管理办公室的职责是:

(一)负责传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负责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上报有关材料。

(二)负责落实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的决策,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综合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

(三)组织制定、修订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和标准;组织集团公司设备大检查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会议。

(四)负责牵头组织设备管理和设备隐患治理工作。

(五)组织中高级设备管理人才培训工作。

(六)负责落实设备管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第十二条 工程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的实施管理。

(二)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

(三)负责企业和招标公司工程建设项目及检修改造项目招投标活动的指导管理,监督资质预审、发标、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监督中标项目合同签订。

(四)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企业与检修改造施工队伍之间的组织协调,负责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

(五)负责检维修标准定额的管理。第十三条 物资装备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负责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及生产装置检维修所需设备和备件的采购及协调工作,保证工程项目及检维修所需设备和配件及时供应。

(二)负责集团公司设备及配件的集中储备和库存物资调度调剂工作,合理控制库存。

(三)负责国内外设备供应市场研究工作,为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提供设备采购相关信息。

(四)负责集团公司重大设备国产化攻关、研制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十四条 集团公司总部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其职责范围,在相应环节各负其责,协助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石油工程管理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油品销售事业部、资产公司(以下简称事业部、管理部)是分管业务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应明确1名领导成员分管设备管理工作,明确设备管理处室和职责。

  事业部、管理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集团公司关于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有关部署、安排。制定、修订分管业务范围内设备管理的制度、规程、标准、规定,制定主要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指标和考核管理办法。

(二)设备管理主要职责在事业部、管理部,负责管辖业务范围内设备综合管理、专业管理。提出设备中长期发展和更新改造规划建议或意见,制定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设备更新和改造,对管辖业务范围内企业上报的设备更新和改造计划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和分批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负责组织管辖业务范围内设备投资计划中重大关键装备的技术谈判工作,并组织技术经济论证以及后评估工作。

(四)负责设备更新和检维修管理;负责设备修理费使用管理。

(五)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做好设备管理骨干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组织设备技术考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促进装备技术进步。

(六)在生产经营管理部的统一组织下,落实、参加设备大检查和设备管理考核评比工作。

(七)组织或参与对分管企业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指导企业恢复生产并制定防范措施,参与事故处理。

(八)组织专家解决企业难以解决的重大设备技术问题,组

  织开展重大设备技术攻关。

(九)负责审查管辖业务范围内设备处置行为,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工作。

(十)总结交流设备管理工作经验,组织学习和推广应用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

  第十六条 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领导,落实领导责任。企业应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设备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企业应设设备、电气、仪表副总工程师,协助分管领导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特大型、大一型炼化企业,应设专职设备副职领导。

  企业应明确设备管理责任部门,配备精干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专业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形成健全的设备管理组织体系。

  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宜建立三级设备管理体系,中小型企业宜建立二级设备管理体系,合理配备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基层单位应配备设备副职和一定数量的设备技术人员。

  第十七条 设备管理应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应掌握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检修的核心技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检修、维护计划和材料、配件计划,负责检维修质量控制和验收,负责设备档案和检修维护资料的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设备分管领导主要职责:

(一)负责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管理的标准、规范、制度,主持制定企业设备管理目标、规划和措施,综合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的设备、动力管理工作,决策处理企业设备、动力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批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工作计划和定期的考核结果。

(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标准、制度等,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

(三)协调组织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主要设备大修计划的制定和审批,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审批重大设备更新计划。

(四)审查企业修理费、设备更新费使用计划,履行企业内部审批程序并报总部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实施,确保合理使用。

(五)组织或参与上报集团公司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提出处理建议。

(六)参与企业重点基本建设、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加强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优化各级设备部门人员配备的建议,指导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八)负责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技术含量和设备管理内涵。

  第十九条 企业依据本办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副总工程师、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设备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范围应充分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并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章 设备前期管理

  第二十条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投运阶段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明确责任主体。

  第二十一条 设备规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主要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生产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设备技术成果应用、安全生产、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来确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企业设备规划,并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

  第二十二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要负责更新设备的设计审查,参加基建、技措等重大项目的设计方案论证和设计审查,在设备选型中应遵循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对设备的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环保性和经济性提出要求,并督促落实。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禁止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第二十三条 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原则,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设备采购管理的规定组织采购。加强国内外重要设备的监造,严格进厂设备的质量验收。购置的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主要设备的选型、签订技术协议及设备购置和进厂验收。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建立设备供应商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考核。

  第二十五条 企业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审查安装施工方案,落实质量保证体系;设备安装执行相

  关规定和标准,按规定进行试运和调试;竣工验收后,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工程竣工验收、设备调试、竣工资料移交等项工作。

  第二十六条 设备投产前,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维护方法,制定试运行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HSE教育和设备操作、维护技术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

  第二十七条 企业要建立设备前期管理责任制,有关部门应对其在设备前期各阶段所承担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第四章 设备使用维护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维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严格执行巡回检查、维护保养等各项制度,建立设备隐患发现、分析、报告、处理等闭环管理机制。

  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设备运保商实行合同管理,明确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并严格考核。

  第三十条 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严格持证上岗。设备管理部门要监督检查关键设备、重点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海洋石油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

  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一条 岗位操作人员是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保养的责任者,必须遵守设备操作、维护制度和规程,严格控制操作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速等超指标运行。严格按照设备点检、巡回检查等管理规定和标准,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第三十二条 设备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点检标准和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委托承包商进行设备维护或运保的,必须明确相应维护或运保职责范围和考核标准。

  第三十三条 企业加强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建立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制定主要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第三十四条 企业重视大型机组、关键设备的特级维护,机械、电气、仪表、操作、管理专业应分别建立台帐,做好记录,掌握设备运行特性和规律,减少故障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安全性和经济性。

  第三十五条 企业要制定并严格实行备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坚持定期对备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第三十六条 企业要加强关键设备、需要监控运行和运行年限较长设备的管理,定期开展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评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设备运行风险。

  第三十七条 企业要制定活动设备回场检查制度,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定期做好设备回场检查,及时处理设备存在问题。

  第三十八条 企业重视并做好设备防腐蚀工作。制定设备防腐蚀工作管理制度,设立设备防腐蚀专业技术岗位。要采用工艺、技术防腐等综合技术措施,预防设备腐蚀。

  第三十九条 企业必须执行设备润滑(油水)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的“五定”、“三级过滤”。

  第四十条 企业应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主管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工作,配备开展状态监测工作所需的仪器,积极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积累状态监测历史数据,总结探索设备故障停机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

  第四十一条 加强仪表自控设备管理工作。要建立仪表自动化管理、使用、维护、检修的责任制和规程并严格执行,提高仪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控制率。要重视仪表自动化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适应仪表自动化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换代快的特点。

  第五章 动力管理

  第四十二条 动力(水、电、汽、风、氮等)是企业公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明确动力管理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第四十三条 企业要加强动力设备的管理,做好公用工程的综合平衡,保证水、电、汽、风、氮等系统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和供应。

  第四十四条 企业要优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制定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生产安全和重点生产部位的动力供应。

  第四十五条 加强水质管理工作,确保工业水、循环水、脱盐水质量,不断改进水处理工艺,严格水处理药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管理,加强水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节约用水,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第四十六条 加强热电生产管理:

(一)建立健全专业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专业竞赛,不断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水平。

(二)参照电力行业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做好技术监督工作。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保证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四)加强燃料管理,保证燃料质量,降低消耗和成本。第四十七条 加强电气设备和运行管理: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电力工业的技术法规和制度,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规程。

(二)企业电气设备及运行的管理,应以安全发、供、用电为中心,经济运行为重点。

(三)企业应完善、落实电气“三三二五”(三票、三图、三定、五规程、五记录)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企业应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有关

  运行、调度、操作等各项规程,并严格执行。

(五)按照国家电力行业和集团公司有关标准、规程,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和预防性试验。

(六)重视并做好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与维护,严格保护定值的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七)做好防爆电气设备、接地与接零装置、电气安全用具管理,做好防过电压、防污闪、防小动物、防火、防雷、防冻、防洪和防震等管理工作。

(八)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第四十八条 加强蒸汽的产、供、用管理,保证蒸汽品质,合理使用蒸汽,做好尾汽、冷凝水的回用和余热利用。

  第四十九条 加强工业用风和仪表用风的管理,严格控制仪表用风的露点、油、尘含量等指标,确保供风质量、压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空分装置安全运行制度,保证正常供氮、供氧。

  第六章 设备修理和修理费管理

  第五十条 设备修理是恢复设备技术性能的基本手段,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制定具体的设备修理管理制度。

  第五十一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设备检修计划。

  油田企业设备维修计划主要为综合修理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核定、汇总并监督实施。

  炼化企业设备修理计划分为修理计划、装置停工检修计

  划和月度维修计划。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计划应按要求及时上报,并按计划进行停工检修。其它修理计划编制、审批下达由企业自行规定。

  销售企业设备维修计划主要为综合修理计划。油库、加油站、输油管线(包括泵站)、车船综合修理计划由销售事业部负责审批并监督实施。

  第五十二条 设备修理要执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定期检测和状态监测相结合,推行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策略,坚持预防性维修方针,既要防止设备失修,又要避免过剩维修。

  第五十三条 加强设备和装置检修全过程的管理,做好设备修理前的准备、修理过程的监控和修理后的验收,科学安排修理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第五十四条 加强检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设备修理的质保体系。设备修理要严格执行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技术标准,保证修理质量。使用单位可根据情况实施中间质量检查。主要设备大修和主要检修工程应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第五十五条 设备管理部门在检修结束后,开展检修项目的统计工作,组织编写检修技术总结,做好检修技术资料的归档。对重大检修项目,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第五十六条 企业要对进入其内部市场的检修单位进行资质认证及审验。特种设备的承修单位须有相应资质,修理内容应与资质相符。

  第五十七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配件储备定额,物资供应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

  第五十八条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配件需求计划的编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配件需求计划的汇总、审核。物资采购部门在平衡利用库存后按计划组织采购,在满足设备正常运行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储备配件。企业要做好配件修旧利废和改制代用工作,建立材料、备件购置计划及时性、准确性和采购材料、备件质量及储备的考核机制,建立设备及备件积压的考核制度。

  第五十九条 加强设备修理费管理

(一)修理费使用范围为企业所属设备的修理、维护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

(二)修理费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坚持设备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经济的检修,努力降低成本的原则;坚持对修理费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则。

(三)企业修理费应纳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设备修理、更新支出应由财务部门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规范核算和列支渠道。

(四)建立和完善设备修理规程和定额,并严格执行。第六十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是修理费使用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应按修理费预算,统一平衡,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并对修理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财务部门协助设备管理部门按修理费预算做好修理费 的控制工作。加强对修理费的核算,按设备管理部门确认的修理费用结算审核单及时入账。

  第七章 设备更新改造

  第六十一条 设备更新是指采用新设备替代技术性能落后、安全、环保状况和经济效益差的原有设备。

  设备改造是运用新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善或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减少消耗及污染。

  第六十二条 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

(一)设备更新改造应当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开发和技术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二)设备更新应着重采用技术更新的方式,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安全环保的综合效果。

(三)设备更新改造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科学决策,选择最优方案,确保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四)设备更新改造应充分考虑生产经营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

  第六十三条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可进行更新:

(一)使用年限已满,丧失使用效能,无修复价值的。

(二)因生产条件改变,已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

(三)使用年限未满,但缺乏配件无法修复使用的。

(四)毁损后无修复使用价值的。

(五)经论证,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或虽

  然能满足生产要求,但更新更经济合理的。

(六)技术落后,不符合安全、环保、节能要求的。

(七)机动车辆符合国家有关报废规定的。

(八)国家明令淘汰和其他符合更新条件的。

  第六十四条 企业必须按计划实施设备更新改造,为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计划管理必须纳入集团公司投资计划统一归口管理,按照投资决策程序及管理办法执行。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第八章 设备处置

  第六十五条 设备处置是对本办法所指设备进行盘盈、盘亏、毁损、报废、调拨、转让、清产拍卖、重组、捐赠及出租等处置行为。

  第六十六条 设备处置应遵循国家和集团公司对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根据资产产权和处置对象、资产额度、处置条件、处置时间、技术鉴定结果,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以确保处置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六十七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查,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设备,应当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权限审批后,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第六十八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拟处置设备进行技术鉴定,根据生产需要,提出具体处置意见,按规定权限进

  行审批。

  第六十九条 企业应对长期停用的设备予以封存,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第七十条 企业重新使用闲置设备,必须经过全面的技术检验,符合技术要求,并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七十一条 为盘活存量设备,规范设备处置行为,企业应制定设备处置的具体办法。

  第七十二条 为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企业应加强闲置设备的调剂利用工作,定期发布闲置设备信息,最大限度地在集团公司内部调剂使用闲置设备。

  第七十三条 企业应加强对因报废、修理、改造而拆除设备形成的废旧物资的管理,应按照规范的程序处置废旧物资。

  第九章 设备综合管理

  第七十四条 企业应根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按照关键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并明确设备分级后的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职责。

  第七十五条 为便于管理和统计,按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进行设备分类。分类办法由集团公司制定下发。

  第七十六条 要建立健全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做到“一台一档”,档案内容应涵盖设备技术文件、全过程管理动态文档;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随设备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变更时,必须按档案管理办法组织交接。设备档案除国家、集团公司规定要求有纸质文件外,电子档案、资料与纸质档案、资料同样有效。

  第七十七条 开展设备管理达标创优、专业劳动竞赛和设备管理、技术经验交流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总结。

  第七十八条 集团公司根据石化行业发展要求,制定重大设备发展规划,组织企业积极开展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统筹重大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进和消化;对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国内专业院所、设计部门、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共同开展研发和技术攻关。

  第七十九条 企业要结合本单位发展和安全生产要求,加强设备技术研究和开发,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成果,鼓励技术创新。要合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技术问题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设备技术难题,推进设备技术进步。

  第八十条 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ERP为基础建立网络化的设备管理信息体系,提高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八十一条 企业有计划培养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第八十二条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应制定设备管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下发企业执行。

  为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总部有关部门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设备报表,企业应及时认真填报。

  第十章 设备安全环保和节能

  第八十三条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有关制度,严格执行管理要求,努力实现设备本质安全,并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

  第八十四条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作业人员进行设备安全环保、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设备安全环保和节能知识。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环保和节能规章制度。

  第八十五条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十六条

  生产、储存、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使用的设备,必须具备相应防爆性能。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

  第八十七条 企业对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应定期检验,不准擅自拆除或停用,并确保工作可靠。联锁自保设施应完好投用,特殊情况下拆除(恢复)时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保障生产安全。

  第八十八条 设备事故管理:

(一)设备事故管理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发生设备事故须及时报上级设备主管部门。

(二)设备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查清原因,根据设备损坏程度、事故性质和经济损失等情

  况,对责任人员严肃处理,并将事故记录存入设备档案。

  第八十九条 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各项要求,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鼓励采用新型环保设备。

  第九十条 积极探索设备低耗高效运行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设备,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努力达到设备和工艺的最佳匹配,实现各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十一章 检查与考核

  第九十一条 集团公司每年组织一次设备大检查,开展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创优活动。企业必须建立定期的设备检查制度和日常设备检查制度。

  第九十二条 集团公司组织开展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并择优推荐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

  企业可结合实际进行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维修能手、优秀操作人员的评选。

  第九十三条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九十四条 企业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设备管理办法和专业管理制度。

  第九十五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九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石化生?2004?931号)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石化股份生?2004?44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办法

  基本要求

本办法中所称预算管理是指通过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考核等活动,对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管理行为。企业预算由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

集团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预算管理体制,企业要按照统一要求,统一编制口径、报表格式和编报规范编制预算报告,下一级预算要体现上一级预算的要求并确保其控制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细化和量化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不断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严格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考核,确保企业长期规划目标的落实和当期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管理要与对标管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断挖掘企业管理潜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集团公司及企业要不断加强一体化预算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组织结构与职责

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

审定集团公司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审定集团公司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

处理预算管理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审定集团公司对企业预算的考核方案。

集团公司财务部是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财务预算编制、报告、执行和日常监控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提出预算编制与管理原则和目标建议。

拟定集团公司预算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

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

对经审定的企业预算进行批复,并监督企业预算执行情况。

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并对重大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分析企业预算完成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

指导、监督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

发展计划部负责发展规划及投资计划的编制与运行管理工作。

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与统筹协调和优化工作。

人事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工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

各管理部负责本板块所属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中有关问题的协调处理,对企业预算的执行进行管理。

企业应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分工,明晰工作程序,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在预算管理中的责任,组织开展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发挥预算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企业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相关机构对预算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其主要职责:

审定企业预算管理方针、政策和目标。

审定企业预算方案和调整方案。

组织下达所属企业及内部单位、部门的预算目标,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处理企业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财务工作的分管领导,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领导本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和考核等工作,组织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平衡、上报、下达、调整、考核等工作,并跟踪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措施和考核建议。

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分管业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配合财务部门做好预算的综合平衡、分析、控制等工作。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预算执行单位,应按照企业预算管理要求,做好本单位预算的编制及执行工作,落实本单位在企业预算目标中应承担的责任,确保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并接受企业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检查和考核。

  预算编制

编制预算应当坚持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导向,正确分析判断市场形势走向,科学预测经营目标,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实行总量平衡和控制。

编制预算的依据主要包括:

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

对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当前生产经营能力及计划安排。

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相关政策。

集团公司及企业规定的各类物料消耗标准及费用定额。

集团公司研究确定的其他预算条件。

企业面临的个性化因素,以及经营预计影响。

企业要通过对预算编制依据的分析和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确定预算期经营管理目标,并体现以下要求:

落实企业战略目标。要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在预算期间内细化和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

实行行业对标。要体现对标管理以及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与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标,依据对标合理确定预算目标。

实行目标分档管理。对预算目标按照基本目标、提升目标、奋斗目标进行分档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计分办法。

集团公司及企业通过编制预算反映预算期间对生产经营所作的安排,落实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编制预算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真实性。预算要真实反映预算期间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及各类资源的安排情况,不断增强对生产经营的指导性和约束力。

合理性。编制预算应当认真分析判断市场形势、政策走向和自身经营管理实际,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合理确定预算目标,反映预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企业的努力程度,做到不高估、不压低。

全面性。预算应当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与预算目标有关的各项经济业务及事项。

重要性。编制预算应结合预算期间的管理重点,合理确定并详细反映对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其他事项可以合并列示。

预算编制应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各项预算间应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构成企业预算的有机整体。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按照“谁负责、谁编预算”的原则,业务预算由业务管理部门或单位按照职责权限负责编制。

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资本预算主要由投资及资本运作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吸收股本及其他权益性投资、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等预算。筹资预算主要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财务预算是指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行所作的具体安排。企业财务预算应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为核心,以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和现金流量控制为重点。财务预算主要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预算编制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统一要求、规范程序、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对下一经济形势预测,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于每年9月底前提出下一生产经营的初步计划和预算目标,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等,研究确定预算编制的有关政策,报集团公司领导审核后,由财务部会同各管理部将预算目标对接落实到企业。

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预算目标对接情况编制下一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初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

企业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条件、预算目标、其他管理指标以及对市场形势的预测,结合管理实际制定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方案,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预算单位编制下一预算草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相应机构审核批准后,于次年1月初上报集团公司财务部。

集团公司财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汇总,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有关企业,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将修改后的预算报告重新上报。1月底前,集团公司财务部以书面形式批复各企业预算报告。

在企业预算报告的基础上,集团公司财务部汇总编制集团公司预算报告,经集团公司领导审核后上报国务院国资委。

根据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企业预算可以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编制。

企业预算以预算报告的形式予以反映。企业应在所属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上,按照集团公司统一的报表格式、编制要求,编制上报预算报告。企业预算报告由以下部分组成:

预算报表,主要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各类工作量安排情况及其成本费用管理报表。

预算编制说明,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编制工作组织情况;预算内生产经营主要指标情况;预算编制基础、基本假设及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主要预算指标分析说明;确保完成预算指标的主要措施及工作安排;可能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其他相关材料。

企业预算所包含的单位范围及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与上财务决算报表一致,确需调整的,需作特别说明并报集团公司财务部批准。

企业有关人员应对编制预算报告的合规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责,不得编制缺口预算。

  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

经集团公司批复的预算,企业必须认真组织落实,要将预算作为组织、协调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集团公司实行月度滚动预算制度,各企业要在每月末,根据本月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上报下月度执行预算,经总部有关部门审定并报领导批准后批复企业执行。企业编制月度执行预算的基本要求:

以预算为基础,以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业务发生规律以及当期经营条件的变化为依据进行编制。

经营条件与年初预算条件发生明显变化的,其影响要在月度预算中予以体现;企业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减少经营条件变化对预算目标产生的不利影响。

月度执行预算要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在预算条件下,累计预算指标未达到预算进度时,必须通过追加以后月度预算指标进行弥补。

下月滚动执行预算与上月实际执行情况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差异原因。

各企业要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健全资金支出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控制资金支付。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项目支出,必须经过特别授权方可支付。

各企业应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保证完成各项效益指标。在日常控制中,要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加强适时监控,确保落实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及其目标的实现。

经集团公司批复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由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经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企业预算的编制基础发生根本改变,或者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确需进行调整的,企业需向集团公司提交书面报告,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建议。

  对于企业提交的预算调整报告,由集团公司财务部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提出调整意见并报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批复企业执行。

各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定期分析制度,按月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累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预算执行偏差,有关管理部门及预算执行单位要充分、客观分析原因,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并督促各预算单位贯彻执行。

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应于月度终了10日、终了30日内上报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纠正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

预算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期工作量完成情况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收入及财务成果分析、预算期末财务状况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

集团公司将各企业主要预算目标纳入企业及其领导人的经营业绩指标考核。终了,由集团公司财务部依据经过中介机构审计后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企业预算目标完成情况提出考核意见,提交集团公司业绩考核办公室,作为对企业及其领导班子进行业绩考核的依据。

  其他规定

  各企业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具体的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并报集团公司财务部备案。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篇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规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