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2篇

时间:2022-10-07 18:4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2篇,欢迎参阅。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2篇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

  论文:论关于双师型教师意义的再认识

[论文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本质与内涵 特征与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及特征,进而论证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这对职业院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促进意义。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笔者从“双师型”一词形成的起源谈起,还“双师型”教师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本质与内涵、特征

  1、“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及“双师型”教师的本质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是在,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它在我国职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因此,“双师型”教师其实是“双元”式的教师,它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并能把这两种能力有效付诸教学实践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2、“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可用如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1)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3)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级别要高于或等于学生所获取证书的级别),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4)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双师型教师在其理论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3、“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从事普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同的是,双师的知识面应更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掌握多门知识,除了要精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技术外,还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指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等,同时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指导能力是指在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

(3)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和关键能力,职业品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教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1、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引下,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此计划之实施。该计划强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显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4日,周济部长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从职业教育来看,规模快速扩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当然,包括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需要一定数量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

  2、培养“双师型”教师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要求。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生产、服务、管理等应用型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践技术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操作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数控机床的操作、计算机绘制机械制图与服装设计操作等等。中等职业学校有一批“双师型”教师,就能在由科技到现实生活的转化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生产一线工作或参加企业的技改工作,有利于他们及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有利于职教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各种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有效地优化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成效的目标。办学成效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4、“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这里每个“——”的后者都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即欲达前者之目的,后者缺其不可。可见,要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价值

  1、“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职业学校的发展也日趋扩大,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越来越多,但问题也很突出:

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②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③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大,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偏少;

④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⑤师资来源问题突出,仅有少部分是由职教师范学院及本科学院培养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普通学校教师和行业人员的改行。

  2、“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的问题

(1)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有一种理解,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注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践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也值得商议。“双证”即“双师”的认识,在实践中使得教师积极投入考证行列,结果出现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出现以钱买证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导向。

(2)“双师型”教师是教师与技师的叠加。有人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工程师”,这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共同,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区别。从工作对象看,技师或工程师面对的是物;“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技师或工程师在生产活动中占决定地位,起决定作用;“双师型”教师在“生产”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外部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作用发生效力。从知识、能力看,技师和

  工程师需知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要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内容

“双师型”教师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应该符合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一般标准,比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等。同时,其还应该凸现以下七种能力:

  1、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要能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行业、职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具有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的指导,以及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能力。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媒体被打破的情况下,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传递给学生,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超前性。

  2、专业技术能力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反映生产技术的要求,了解生产实际,跟踪技术的发展。作为“双师型”教师,就应该掌握所教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和高新设备的维护与操作技能。

  有人将这种能力进一步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二是中级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三是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与工艺实验能力;四是演示、指导能力,教师能以自己准确、熟练的示范操作进行演示,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实际给予明确、有效的指导。

  3、创新能力

  行业、职业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能够超前思考、多维思考、求异思考,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

  4、研究开发能力

“双师型”教师还应该扮演的一个角色就是研究者。其应该具有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试验设计能力、成果表达能力、开发应用性科研项目的能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鼓励教师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教师参加科研项目,不仅能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够较快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5、创业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是招生和就业两个联动的市场。只有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安置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永葆生命力。因此,职业学校除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外,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健康的创业心理、较强的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出创业型的人才来。

  6、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进行校园内的交往与协调,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课题的申报和论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习等,决定了“双师型”教师的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需要有较强的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7、管理能力

“双师型”教师既是理论课上的施教者,也是实习课上的指导者,又是校内外产、学结合的研发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要求他们要掌握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学校良性化运营管理及企业、行业管理的程序和法则,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把这七种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这种“双师型”教师才是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2

  论汉字的有理性及其实践意义的论文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所谓“六艺”解说汉字的字形字义,充分证明了汉字形体的有理性(rationality)。汉字的有理性为汉字教学提供了解释能力,既便于教者,又便于学者,这是汉字创造者的一大功绩。但是,从另一角度看,笔画繁难,记认不便,即属汉字弊端。为减低这一弊端的程度,我国历史上先贤多次对汉字进行简化。不待说,简化的工作须受汉字形体有理性特点的制约,以维持汉字的传统体系。

  无论古今、繁简,人们在认识汉字甚至理解汉字字义时都力图从它的有理性方面得到启发。许氏《说文解字》凡九千三百五十三文,未能作出诠注的所谓“盖阙”的字只在寥寥,他的解说“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是异常严谨的。自然,因为许氏所在的年代“去造字之古已远”,释语洋洋,是否都符合“造字之本”,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论。譬如《说文解字》对“王”字的解说是这样的: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照此解说,“王”字的造字取义实非简单之事。然而,再早的不详,至甲骨文,其中的“王”字“既非必三画,又无关一贯”,可以断定许说与“王”字的“造字之本”根本没有关系,而只是当时的一种有德有位为王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汉字造字源于一种有理性,而且对于某些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之后,其形体的造字理据已趋隐晦甚或归于消变的汉字,后人仍能参酌今古,赋予它们以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固然可能有背于“造字之本”,不合于嬗演之迹,但所以能作出此种解释,实则也根源于汉字形体的有理性。从实质说来,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解释;而这种创造性的解释往往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发:用于非考证性即非文字学专门研究的意义上,譬如用于儿童识字或一般成人的正字教学,解说汉字就不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办法,而大可不必泥守一条宜乎古而戾于今的学究之路。

  近读《调谑编》,内中载一则王安石释“坡”为“土之皮”因此遭讽驳的故事。王氏时代,“坡”、“皮”两字读音已经不谐,从文字使用的立场,即如用于识字、正字教学的意义也是一样,把“坡”字释为“从土,皮声”的形声字未必比按会意字释“坡为土之皮”高明多少。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解说文字必须照应到文字本身的体系性,不可顾此失彼。前面说过,以今天的认识看来,“坡为土之皮”倒也差可得会其意,而接下来回驳王安石的“滑为水骨”,则于理大为不通。可以说,王氏对“坡”字作会意字解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照应文字的体系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出后面的矛盾枝节,体系性是类(type)而不是例(token)。许氏《说文解字》这部书的伟大的.学术价值,说到底,就在于他不仅对大部分汉字的解说根据了汉字形体的有理性,说明了这种有理性,而且照顾了汉字总体上的体系性,虽然在他的解说中包含了许多“创造性”的成分。

  把汉字的有理性用于教学活动,是要我们的解说工作为汉字的书写、记认和规范形体等项目标服务,汉字是历时符号(diachronicsymbols),随着语言的进化、发展,汉字本身经历多次复杂的改革和简化的过程,从而也给我们的解说工作平添困难。譬如,简化后才归为同一部首的“田”与“备”、“口”与“后”等字,还有由于字形演化的结果其中部首与字义的关系已无从稽考的字,如“八六具寸”等,解说字义时就不宜穿凿附会,强作解人。考虑记认方便的教学目标,有些产生于民间实践、极便于诵记的解说方法,倒是都很有实用意义。诸如“步不加点,武不带刀”单从字形易错部分作解,“躁从足,言顿足急躁;燥从火,言因火干燥”,纯就易错形符作解,等等,作为辅助记认的一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俚俗的解说方法,其实也并没有冲突汉字字的体系性。一味寻求许氏《说文解字》那种力图追索“造字之本”的解说方法,有时不免事倍功半,甚至有时是不可能的。譬如“纭弊旨蚧为“灭”,对“灭”字作解如果反过来求助于它的本体,则真是徒增繁复而无益于解说,倒不如采用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斯霞的解法:“火上加盖,火就‘灭’了”。字形字义跃然纸上,甚便于学者记认、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汉字形体的有理性有时也会从反面为写错别字的人提供某种所谓“理据”,就是说,他们认定自己的写法是可以从字形字义的关系方面自圆其说的,譬如“包”写作“饱子”,“粉碎”写作“W碎”等。“包”对比“饺子”、“饼子”等“从食”的一类字实际应当写作“饱子”,只是因为“饱”字先得“食量满足”义,而只好采取同音假借的办法例外用一个“包”字敷衍,“粉碎”除“W碎”之外亦有写作“粉粹”者,由“碎”在生“W”由“粉”而得“粹”,似乎也有一定程度上出于汉字的有理性,并非全然不合逻辑。这种书写上的错误产生于不正确的类推。我们分析汉字的有理性并用来进行有效的解说,有时可以加进一点创造性的成分,这点前面已经提到;但同时必须考虑到,汉字是历时符号,是成体系的东西,我们不能不把尊重和沿袭这一传统放在首位。

  汉字简化带来汉字解说上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读书证史需要繁简体参照时,简体字不能正确地回归本体。河北省承德市外,佛宇林立,今人为古寺撰史,常见有把“某经云”写作“某经”的例子。“”、“云”非古今体。古文只作“云”,小篆加“雨”于上,遂为半体会意、半体象形之字。古籍凡举人云诗云之类,皆作“云”,可知今天统一两体于一形的“云”字,系同音简化而得,在需要古今体参酌时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并回归为“”字。大陆文坛有古今繁简参照之用,港、澳、台等地乃至日、韩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则一直使用繁体汉字,因此也有一个同音分辨和简体归繁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在教学中时,尤需格外审辨,以免误人。

  开始我们说过,汉字除有理性之外,尚有笔画繁难、记认不便之弊端。中国人自从南北朝翻译佛经时就知道世界上另有拼音文字,然而我们的祖先只改进汉字而不取消汉字。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唯有汉字才与汉语相适应,才能与主要靠意合(parataxis)而非形合(hypotaxis)法表意的汉语形成珠联璧合的和谐关系。著名瑞典汉字家高本汉曾颇有见地地指出:“中国人不废除自己的特殊文字而采取我们的拼音文字,这并非出于任何愚蠢或顽固的保守性。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话言情形非常适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我们使用汉字,不得不以难记难认作为代价,而在付出这代价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汉字教学,以减少这代价的沉重程度。

  说到使用汉字的弊端,有必要指出,别以为使用拼音文字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现代的英国人已不能识得6前的英语,仅此一项,代价已相当沉重。再从发展看,随着语言的进化,新词新词越来越多,同音混淆成为语言之大敌。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除增加音节外别无良策,而汉语又多出一个途径,就是利用字形的区别作用来加以解决,如“肃静”与“素净”、“著名”与“注明”等。此外为了丰富汉语的词语。汉字的一音一义一字的特点为之提供了有效而经济的办法,譬如“美丽”、“秀丽”、“俏丽”、“艳丽”、“富丽”、“绚丽”、“华丽”等,只要变动其中一字,而词义中的细微差别立见;又如“牛奶”与“奶牛”、“色彩”与“彩色”、“人工”与“工人”、“女子”与“子女”、“为人”与“人为”、“义演”与“演义”等例,只要次序变换,词义立即不同。现今科学技术大发展时代,一有新义,便得新词,汉语则不必另造新字,如近数年才见的“激光”、“热点”、“大款”、“立交桥”等皆是。词汇大增而组成元素――汉字――却表现稳定(实则有所削减),这正是汉字有理性发挥威力的结果;相对于西方语言,如英语,为了适应新生事物而大量创造新词致使词汇量高达数十万、学习和使用者负担沉重的事实,自又见出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之光明前途。

  注释:

[1]《说文》:坡,从土皮声。为形声。解“坡为土之皮”则“坡”为会意。

[2]躁从足,燥从火,皆噪声,而义不同,今分别用于“急躁”、“干燥”。但说“急躁”为“火性子”、“急脾气”,写作“急燥”似也不能算错。躁、燥之分,今人时有异议;此中矛盾,源出造字之始也。

[3]《说文》: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之形。凡云之属皆从云。古文省云。

[4]类似的还有“余”与“馀”,“范”与“”,“征”与“徵”等多字。不尽举。

[5]中华古籍浩如烟海,全部简体再制以利今人,怕不好做到。且又港、澳、台以至韩、日两国今仍通行繁体,求统一于简,似也非短时间可行。由此可见,繁简之分,疑给之在,尚须教学者重视也。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3

  摘 要:本文将对中职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文关怀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关怀;中职;班主任

  随着全国各大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中职学生基于在初中阶段学习不断受挫,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自卑感强,加上一些社会、家庭等原因,他们的行为习惯不佳,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同时,他们缺乏社会及家庭、朋友的关爱,自控能力差。解决中职学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去指导班主任工作,要针对其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人性化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分析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对生源的要求较低。加上高中扩招,如今的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学科薄弱,且对自身学习要求过低,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自我辨别能力。而这种现象导致了教师与学生难以沟通、难于管理,以至于学生难以就业。所以,基于这样的事实,中职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自信,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容易迷失自己,这又可能对自身、学校以及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的风气一旦形成并恶化,将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作为学生的管理

  者,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阻止和改善这种状况。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中职生认清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二、人文关怀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以及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往往自身拥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丰富,在教导学生学习、就业方向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但是,中职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由于中职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受挫,对学习往往没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种现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再者,班主任作为中职生的领路人,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学以及日常工作中重视人文精神,更好地引导中职生学习、规划。 此外,基于中职生的心里行为特点,人文关怀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中职生自信不够、缺乏勇气和自制力差的情况,人文关怀能够让班主任和学生很好地相处。中职班主任要掌握中职生的心理变化,给予适时的鼓励,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切实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平时的管理教学中才能转变中职生的现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环境。

  三、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

  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构建适合中职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工作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

  1.进行爱的教育。现实中,大多数中职学校普遍使用“高压式”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这也是对人文关爱的回避,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紧张,并不能很好地接受认可班主任。再者,对学生充满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要时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事物的处理要以理服人,对于有叛逆心理的中职生要充分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情感人。经常找学生谈心,慢慢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重新对生活和学习充满期望,意识到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不能虚度。

  2.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精神。很多教师往往以学生听不听话来界定他们是不是好学生,但这是错误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要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环境,很多时候学生接触到新知识的途径要比教师多,所以很多时候教师要多听学生的意见,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对班级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集体的力量不能忽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无论学生对错,班主任都要进行人性化的引导,同时适时召开班会,集中民意,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3.要激发学生的潜能。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通过接触,不断发现学生的潜力。同时通过激励和支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满足和自信,从而能更

  加热爱学习和生活。这一过程要求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耐心,中职生不同于高中生,他们有时会有些偏激,所以要耐心地开导和帮助。 中职生这一学生群体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人文关怀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不仅关系到中职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友军.用“心”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02).

[2]谭洪波.对中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04).

[3]陈华.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4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

  摘 要: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真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的功能;政治参与的意义;

  一、 政治参与的概念及目的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公民团体)为实现其政治权利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行为”,也可以指“公民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或过程”。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政治参与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存在着多种政治参与类型,但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地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第四,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者本人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为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目的: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是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也是政治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争取政策为民众接受,疏通政府贯彻政治决策的渠道,在社会与政治中建立起信任感,因而支持和影响了政府行为,改善了政治的品质。

  二、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

  如何解释人们社会属性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西方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等。(2)由于在现有体制中有着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从而刺激了这一阶层的人们对政治更强烈的兴趣,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强。(3)政治组织是现代政治活动的基本形式,政党、利益集团、志愿者协会等是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对于在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来说,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这些组织。(4)而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诸多优越条件,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相当低,这就使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漠不关心。

  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从根本上说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转化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那些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性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才能够成功地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行使其权力。政治权力的分配是以财产的分配状况为基础的。

  三、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而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也成为学者们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在现代政治系统中,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来说,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学习功能。如果说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公民政治,那么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则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而且,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民众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和妥协精神,后者正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

  其次,平等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所谓合法性,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成员对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它是政治系统赖以存续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政治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吸收各种社会利益诉求、民众意愿,然后做出政治选择,从而使政策输出以民意为基础。一个参与渠道畅通、能够以系统内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和意愿为依归的政治系统必然增强民众对该系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其统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而对一个长期压制公民参政要求的政治系统来说,其政府政策必然无法反映民众意愿,因此该系统的合法性也会遭到削弱。

  最后,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现代政治社会学研究表明,国家权力有着不断扩张的强大惯性,如果缺乏足够的制约手段,最终将会吞噬整个社会机体内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治能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不仅要求在体制内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且要以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构成外在的平衡力量,而“民主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的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如何能够控制政府的行为?通过充分而有效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众对政府的有效控制不仅是现代民主应有之义,而且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关键所在。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5

  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读韩军系列论文札记

  作者:??yylihailin

□李海林

  1.韩军的思想家姿态

  韩军是以一个思想家的姿态登上语文教育论坛的。这一点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青年语文教师不一样。现在活跃在语文教育界的这一个群体,都或长或短有一个语文教学操作技术的研究阶段(其中有许多人最终也没有能走出这个阶段),但韩军一上来就表现出与他同时代的这些青年教师完全不同的研究倾向和精神风貌。读完韩的系列论文,你会发现,十余年过去了,他一直致力于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我们也应该承认,在语文教育哲学研究这块领域,韩军是最有成就的研究者之一。

  2.韩军的价值

  韩军的价值在未来。韩军的工作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韩军是面向新世纪对我们进行新语文的启蒙。这一点,我们会越来越看得清楚。

  韩军的研究沟通了语文教育与时代、与社会、与学界的联系,韩军为语文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户。韩军重新照亮语文教育的人学内涵,他点燃了语文教师心中的圣火。

  韩军的出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厚积薄发,二是充满热情。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我们从韩军的系列论文中,不仅看到了智慧,更看到了热情,不仅看到了理性的力量,更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不仅领略到了学术的境界,更感受到生活的境界。

  3.韩军的批判力量

  韩军在奋力批判。有人称黄玉峰是语文教学的叛徒,那么,韩军则是语文理论的叛逆。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顺着韩军的批判思路,我们的思考必然指向现代语文教育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的重大失误。

  韩军的批判没有停留在一般列举事实的层次上。韩军的批判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他概括为“精神专制主义”(即伪圣化)和“精神虚无主义”(即工具化)。因此他实际上同时否定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思想性和工具性这两种价值取向。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要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

  4.韩军的激愤

  在我的心目中韩军是一个怒发冲冠的君子。从韩军的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激愤。这种激愤,来自于韩军对现代语文教育弊病根源的透彻认识,来自于韩军对语文教育的热诚盼望,来自于韩军孤军奋战的寂寞和悲凉,更来自于韩军对自己“中间物”历史地位无可摆脱的无奈。

  韩军的激愤伤及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心境,也伤及到一个学者的理性。韩军的激愤使他的研究往往一针见血,也使他的文字有时甚至不顾及学术研究最要紧的冷静。韩军的激愤对他个人也许并不是坏事,但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研究,却绝对是一个历史遗憾。

  5.我对韩军的不满

  韩军对他的研究,已经不是一种学术事业,而是一种信念,一种情结。把一种研究当作一种信念,一种情结,这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但对于学术事业来说却是大忌。韩军的有些文章,已经不是在说服,而是在呐喊,不是在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在披肝沥胆。那些激动人心的思想,深深打动他,他来不及、也不愿把它们转化成照他看来四平八稳的所谓理论慢慢道来,他把他的思想都化作激越的旋律,倾泻而出。韩军的文章,真知卓见比比皆是,如颗颗珍珠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韩军的文章,只见思想的呐喊不见学理的演绎,精采的理论命题后面,我们期待着有严密的论证却常常无望而归。

  6.我对韩军的期望

  韩军不能仅仅提出思想还必须论证思想;韩军不能仅仅提出思想还必须构建理论。对于韩军来说,这不管是在研究工作上不是在人生境界上都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表现在研究工作方面,一是理论的系统化,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韩军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色彩表现在他的理论命题的理性内涵,而不表现在他的研究的理论系统上。所以他的理论往往是一种平面的强调。比方说他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命题:语言是人的生命,他的有关文章其实都是这一命题的各种阐说,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这一个命题的提出,我们更需要对这一命题作出严格的、学理的论证。也许韩军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照他看来这样的命题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目了然,而是逻辑论证。

  所谓研究的拓展,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重心从哲学层次降到教育学的、语文学的和心理学的层次上来。语文教育研究没有哲学的指导不行,语文教育研究停留在哲学层次也不行,语文教育研究要在语文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回归到它的本体层面。我们要做思想家,也要做学问家。一方面,我们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层次上说明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哲学命题对语文课程的意义。

  韩军的研究面临一个方法的选择。包括韩军的思维方法和表述方法。如果说,过去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一个思辨的韩军,那么今后我们想还看到一个归纳的、分析的韩军;如果说,过去韩军的文章主要是阐释他的思想,今后我们想还看到他论证他的思想。这对于韩军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韩军不仅要看哲学方面的书,语言学方面的书,还必须看教学论方面的书,课程论方面的书。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实事求是地说,提出“语言是人的生命”并给予深刻阐释并不难,难的是完整阐释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0/3

----------------------------------------

  有道理,批评方式值得老行伍学习。??回?复

  作者:??老行伍?-?plaman17?(浏览次数:?36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6:56

  可是不是对韩老师过于苛责了?一个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重任太多,可能适得其反哟!

  其实能有根据地有分析有论证地提出思想,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

----------------------------------------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小易?-?xiaoyi96?(浏览次数:?36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7:07

  李海林老师的文章论的好,有大气,见功力!

  我们对韩军也更加敬重。

----------------------------------------

  岁月过去了,留给我的,是宁静的心地……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36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7:09

  海林和韩军都是我敬重的朋友,而海林对韩军的评论,让我看到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朋友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志。

  我也一直把韩军视为“思想者”,但他是一位富有诗人激情的思想者。确如海林所说:“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

  但我不同意海林对韩军的“不满”。我以为,任何一个人都以自己的个性--不仅仅是性格方面的,也包括学术以及学术表达方面的个性而出现在世人面前。我曾在评论海林著作的一篇短文中对海林的学术品格予以赞赏,这是你的长处。但长处也可能也正是你的短处。可我不愿意说这是你的短处,因为去掉了你的短处就去掉了你本身。

  再说韩军,我认为呐喊与沉思正是他的方式,而且是应该坚持的生存方式。我很难设想,有一天韩军也成了李海林或李镇西(我当然是无法与你俩相比的),是幸事还是不幸?

  如果用纯学术或学术规范去打量教育史,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不配称作教育家:孔子、苏格拉底、卢梭、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其实,我们既需要赞可夫也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不可以此之履削彼之足。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与心灵与情感相联系的,教育研究当然需要自然科学研究一样的冷静,也需要运用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它绝不能成为纯粹的自然科学。寓激情与理性之中,我以为是最好的。

  这还与个人的气质特征乃至智力有关。面对海林、韩军、红兵,我曾自惭形秽。因为论理性思维我永远都达不到海林、韩军和红兵的高度。像韩军《语文百年思潮》这样的文章和海林《言语教学论》这样的著作,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但我后来又很坦然,我何必要成为海林、韩军和红兵呢?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就够了。往大处说,每一位教育者都这样想这样做,教育科研的园地乃至教育史的天空将绚丽多彩。

  当然,如果韩军立志朝纯理性方向发展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好意思,与海林抬杠了。呵呵,挑战权威,我很愉快。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zhaming?-?zhaming?(浏览次数:?340?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1:55

  是说真话好?还是吹捧好?

----------------------------------------

  查鸣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33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06

  看三位高手切磋,不亦乐乎!

  其实最重要的,是走出特色来--做自己而非别人。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张三?-?mdzjb?(浏览次数:?32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22

  有真话,也有吹捧,但都还能接受,确实都是高手,我辈高山仰止。

----------------------------------------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32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24

  想起海林老师的《论人的语文生活》。这样的朋友,是最值得珍视的。

  海林说:

  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

  海林老师的见地是超群的!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320?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3:38

  知我者,海林也!

“比方说他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命题:语言是人的生命,他的有关文章其实都是这一命题的各种阐说,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这一个命题的提出,我们更需要对这一命题作出严格的、学理的论证。也许韩军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照他看来这样的命题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目了然,而是逻辑论证。

  所谓研究的拓展,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重心从哲学层次降到教育学的、语文学的和心理学的层次上来。语文教育研究没有哲学的指导不行,语文教育研究停留在哲学层次也不行,语文教育研究要在语文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回归到它的本体层面。我们要做思想家,也要做学问家。一方面,我们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层次上说明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哲学命题对语文课程的意义。”

  海林,难为你了!对我的分析鞭辟入里。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党给指明前进的航向”。算是半玩笑话。确实是这种感觉。

  我马上40岁了,所谓的激情与义愤,应该、也试探着归入“学术理性”了,我正在做这样的工作,私下里已经开始,只是时间太少,下手不快,进度太慢,产量太少。

  其实,在做扎实的理性探究方面,你要给我多多指教,是真诚求教。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318?次)

  发表日期:???2001-10-20?00:04

  海林,突然想起,我准备把你这篇文字收入我即将出的个人文集中,做为序。

  可以吗?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309?次)

  发表日期:???2001-10-20?07:02

  我认为使不得使不得--用海林这篇文章作为韩军著作的序不妥!

  另,“吹捧”也罢,批评也罢,只要真诚都无可厚非。为什么真诚的赞扬和佩服总让有些人感到是“肉麻”呢?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295?次)

  发表日期:???2001-10-20?12:46

  下面是我给查鸣老师的信,同时贴在这里。

  查鸣老师:

  谢谢你的提醒。

  从你的“说真话好?还是吹捧好?”的帖子中,我似乎觉得你觉得大家是在吹捧。其实张三在后面已说了:“有真话,也有吹捧,但都还能接受,确实都是高手,我辈高山仰止。”张三所说的“高手”绝对不能包括我,高手是李海林和李镇西。

  我更倾向认为,李海林、李镇西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只是,我韩军不配他们这样的赞扬。但是,你不能因为我韩军不配这样的赞扬,你就怀疑李海林、李镇西说话的真诚、发自肺腑。

  其实,作为朋友,我真诚建议你,应该多读点理论文章、理论著作,能够有木棉那样对语文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素养才好,木棉前几天关于大阅读的长篇论文,就是宏篇是大作。有理论,有实践。比我强。

  我很佩服李镇西、李海林、木棉等人,同样佩服你在实践中的勤恳扎实。

  但是,我这里说佩服你们,你能说我是吹捧吗?我是真心佩服你们。

  建议你,多读读李海林40万字的《言语教学论》,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爱心与教育》等近100万字的五六本专著,你也定会觉得他们确实是大家。他们2位达到的理论高度与实践高度已经不次于前辈了,不信,你读读他们的著作、听听他们的报告、现场听听他们的讲课,你说不定会发自内心地“吹捧”他们。

  然而,我与他们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总之,我的意思是是,你可以说我韩军够不上他们写我的文章里的所说的高度--我确实够不上,但是你不要怀疑他们说话的真诚,不要怀疑他们在说假话,不要说他们是吹捧。那样令他们伤心。同时建议你多丰富点理论。

  请直接批评我,就如同晓无迹批评我那样。我欢迎。

  祝:好!韩军

  再补:

  海林文章其实也说了我很多“坏话”,比如说后半部分我的局限性,说得我心服口服,绝对五体投地!

  我接触的青年老师中,海林、镇西绝对是真正的学术人,学术人,好即好,歹即歹,最不希望人家瞎吹捧自己,所谓“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所以,我发自肺腑地说,知我者,海林也。

  我记得,海林的著作《言语教学论》出版前,让我给他做序,电话中他特意非常郑重地说,“一定要实事求是,缺点要坚决说出来。”所以序中,我也真如实那么写了。但现在回头读那篇序,觉得说得不透。

  我与海林只有短暂的1个小时的交往,那是在六七年前,我到岳阳讲课,我们前后匆匆忙忙只谈了1个小时。但是,在语文教育圈内,我真心地敬仰他。我一直再没有见过他。我觉得,真学术之友,是诤友。海林、镇西都是我如此的朋友。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87?次)

  发表日期:???2001-10-20?13:35

  可能韩军对查鸣不太了解,她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因此她可能是一种提醒。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272?次)

  发表日期:???2001-10-20?20:12

  在我看来,韩军的“中间物”历史作用已经足够地凸现了。韩军背负的,还有新的历史使命。

  韩兄,突然为你感到沉重。海林对你的期望,不只是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老师、一位学术人的期望,而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期望。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50?次)

  发表日期:???2001-10-21?08:38

  海林,你好!看见你此刻在线,给你发了便条,但怕你不会用便条,还是在里跟一帖:我对你《言语教学论》的评论短文,《教师之友》第十期已经发表。你收到杂志了吗

----------------------------------------

  想来想去,活着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cn/forums/list.php3?f=37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240?次)

  发表日期:???2001-10-21?18:17

  您好,韩斑竹。看到了您的回帖,很高兴您能认真的对待!我没有说假话,君不见坛子上的吹捧之风漫天飞?至于您的学识、才干、人品我从未敢怀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您来这韩军在线的。之前,我没有上过K12。那时,我看此坛是带着崇敬与学习的态度的,但是最近的风气不能不令人有感慨!韩军先生的为人热心的回帖不多见了。我知道您很忙!而且赶高三阶段,还有其他的公务等等。说句真心话不容易呀!既然是论坛就应该有争论!可是争论的关于语文方面的往往不多!多者是赞美,捧吹!当心捧杀!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而已。

  李海林、李镇西老师以及所有上K12的老师我都视为同仁和师长,从没有贬谁的意思!还来不及学!怎么会对他们采取排斥或贬低的态度?我收到李老师的书后,我为他的为人敬服,并由衷的赞美。在班主任上的探讨,理论与实践并行。实事求是就是这样。

“其实,作为朋友,我真诚建议你,应该多读点理论文章、理论著作,能够有木棉那样对语文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素养才好,木棉前几天关于大阅读的长篇论文,就是宏篇是大作。有理论,有实践。”恕我大段的引用您的话,我读了木棉的文章,我感到他比我的研究要深,只是当时提一些可探讨的问题而已。而您说我应该多读一些理论文章,我也认为是对的。不过您怎么知道我没有系统的读呢?您的武断让人难以想象是您的口说的!呵呵!但我依然感谢您!您毕竟提醒了我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

  还想往下写,但是,我还得上课去,打住!回来继续!

  致礼!?合肥三中?查鸣2001、10、21

----------------------------------------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223?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0:25

  韩军再诚恳接受查鸣的一盆凉水,好清爽呀。

  顺便,我再把上面我的信中的几句“粘贴”过来----

  1,真正的学术人,学术人,好即好,歹即歹,最不希望人家瞎吹捧自己,所谓“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2,我更倾向认为,李海林、李镇西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我韩军不配他们这样的赞扬。但是,你不能因为我韩军不配这样的赞扬,你就怀疑李海林、李镇西说话的真诚、发自肺腑。

  3,海林文章其实也说了我很多“坏话”,比如说后半部分我的局限性,说得我心服口服,绝对五体投地!

  另外,学术分析中的“赞扬”与“吹捧”是一回事吗?比方,我说“某某人对鲁迅的分析简直是深入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去了,他们的这种深入是十分罕见的,”你能说我这是吹捧吗?我这是基本的学术分析。再比方我说,“我佩服你查鸣在教学上实践功力,佩服你让你的学生写出那么漂亮的现代诗”,你能说我是吹捧你吗?这是一种学术性的“赞扬”,与“吹捧”不是一回事吧。

  如果你一定说那是“吹捧”,那么,我也可以说你上面说到我的这句话是“吹捧”,恕我把你的的话粘贴过来---“至于您的学识、才干、人品我从未敢怀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您来这韩军在线的。之前,我没有上过K12。那时,我看此坛是带着崇敬与学习的态度的。”

  同样,我们平时说学生作文批语中写某方面真好真妙,你能说那是吹捧吗?

  人对人的赞扬、尤其朋友对朋友赞扬,跟人对人的批评、朋友对朋友的批评,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最忌讳用一双“怀疑的目光”“狐疑的目光”去打量、去掂量,这种“怀疑”、“狐疑”,会让真诚的对方、真诚的朋友伤心,会让交流无法正常进行,是对他们真诚的一种亵渎、一种不敬。所以我们都要用坦荡的襟怀去对待。在学术朋友说我好话时,我当作赞扬、勉励,不怀疑那是吹捧,正如学术朋友批评我的不足,我当作是批评,不会怀疑那是说我坏话、是贬低我。

  归总一句话,海林、镇西、木棉,对我的表扬,我韩军不会接受、我不配接受(我还有点自知之明),但是,我绝对不狐疑地认为他们是虚伪地“吹捧”。因为,“吹捧”是一个很令人伤心的词。

“赞扬”是诚,“吹捧”是伪;“赞扬”是无所求,“吹捧”是有所图。

  查鸣,你还说“君不见坛子上的吹捧之风漫天飞?”你这句子很像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夸张修辞句用在此,实在不适当,你能把“漫天飞”具体描绘出来吗?

  再重复一下,你兜头一盆凉水我诚恳接受,

  老韩当骂!

  当骂老韩!

  我都担着。

  咱们握手吧。

----------------------------------------

  韩军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木先生?-?laomu?(浏览次数:?216?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7:10

  韩版主对查鸣的直言,是因为怕查老师两个有些不够谐和的回帖伤害了另外一些网友的真诚和感情。查鸣老师的回帖又是在对韩版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下,以为大家都是在瞎吹捧,而表示的真诚提醒。

  都是直率的人,都是为这个论坛好,握手吧?

----------------------------------------

  天灰地灰心不灰,人木口木心不木!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小易?-?xiaoyi96?(浏览次数:?212?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7:40

  唉--,一声长叹--。

----------------------------------------

  岁月过去了,留给我的,是宁静的心地……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09?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8:31

  看见我心爱的两个好朋友“吵架”,我,我,我----5555555555!

----------------------------------------

  想来想去,活着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cn/forums/list.php3?f=37

  RE:?我的回话有点迟!??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96?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16

  这几天因为生病,不常上网,昨天吊水回来,匆匆看了一下,匆匆贴了一段话,本打算晚上课回来,接着再写,可惜网又打不开了,只好作罢。今天是在上完了课后,才赶紧上网看看,我不知道韩先生已经给我写了信。所以我的回话有点迟,对不起。

  看来,韩先生是不喜欢吹捧的,但似乎也难得听进一点不谐之音。在这里,我想真诚的说几句:

  1、我的所有的回帖没有想去攻击谁谁。只是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到就说,大概是快人快语吧。有时有调侃,但一般是针对觉得不外的同仁而言。

  2、至于韩斑竹,我也无捧吹之能事,往往多就论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罢了。更无端需用“怀疑的目光”“狐疑的目光”去打量、去掂量他人,何至于要用“一种亵渎、一种不敬”对待他人呢?韩斑竹的话语的言外之音何意?实在不好理解呀!

  3、上K12久了,对各个斑竹的做派不能说了解,但斑竹的风格当影响论坛的风格,您的才干当之无愧,我无可厚非,可是我是领略您的大手笔,删帖不商量,批语缺情感,还是存在的。如果说,我的帖子有伤众人的情感,我可以公开检查,但您的话都十分妥帖吗?呵呵,我又苛全责备了!

  4、突然想到了鲁迅,当年的唐先生<琐忆》中写鲁迅从不对青年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话语,哦,您不是鲁迅,我也不是唐先生呀!好在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罢了。

  拉拉杂杂写下上面的话,请斑竹笑纳!

----------------------------------------

  RE:?我的回话有点迟!??回?复

  作者:??zhaming?-?zhaming?(浏览次数:?193?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19

  上面是我的话语,不知道为什么不显现名字。特此说明。

----------------------------------------

  查鸣

  听说,听说而已,??回?复

  作者:??晓无迹?-?xiaowuji?(浏览次数:?192?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20

  听说韩版高大,足有1米80,但这么重的使命恐怕也要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吆!李镇西老师说的对,我的肉也感觉麻丝丝的。如果是理论探讨,干脆就事说事。还得加上这么长的前奏,恐怕连这片东西本身也要成了“呐喊”的典型了。

----------------------------------------

  晓无迹

  请教??回?复

  作者:??pink?-?pinkfloyd?(浏览次数:?190?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25

  李老师很久不见,读了您这篇东西,想请教几个问题,

  什么是语文教育哲学研究?

  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

  诞生发展了近一百年的语文教育与时代、与社会、与学界从没发生过联系吗?好像与我所知不太相符。

  学术研究可以不依靠信念支撑?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还怎么希望别人相信?

  这一句:“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据我的粗浅了解,语言与人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研究的范畴,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语言哲学研究和哲学的转向。“人是一种有语言的生物”、“语言的边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等著名的哲学思想不可能没有进入阅读视野。语文教育研究是汲取这些思想和理论资源,而非对语文教育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讨论,否则的话,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谢谢您的指教。

----------------------------------------

“在繁星寂寞的夏夜

  如果有人用耳朵听出了蟋蟀

  那就是我梦中的名字”

  RE:?请教??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166?次)

  发表日期:???2001-10-23?23:44

  海林可能还未看到pink的问题。

----------------------------------------

  韩军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57?次)

  发表日期:???2001-10-24?11:16

  韩老师、海林老师、镇西老师

  因网络问题,久未上论坛,今日一来,发现海林老师的这篇作品,以及后面的跟帖,真的有一种震撼。我曾牢骚满腹,我曾沾沾自喜,哪知中学语文教坛的思想者、探索者们的目光与步子足以令我望而兴叹。我相信,他们的执着与智慧,他们的学识与功力,他们的眼界与胸怀,他们的实践与探索,让时下流行的应试操作和假大空的课题汗颜不已。向中学语文教坛上精英们(我不得不用这个词)学习,学习,再学习,尤其是我自己。个人以为,海林的言辞对于学科建设更具深远意义。

  韩军的文章的思想魅力、镇西老师的情感世界、海林老师的学术视野各有千秋,还有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及教研工作者,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照亮了一片天。

  黄耀红

----------------------------------------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21?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27

  打得好打得妙!这比大专辩论骞精彩何止百倍?

  这真是:神仙打仗,凡人学习。瓜子只有准备笔记本的资格了。

  瓜子是不敢开枪的,只是巴心(川话)这仗继续打下去才好,瓜子不会555,瓜子只会哈哈哈!

  看了上面这几回合,李海林老师韩军老师李镇西老师的学问确实大妙。

  但不知怎么有人大曰“高山仰止”,嘿嘿,这确实有点点肉麻。当然只是一点点。

  最有风度的还是查妹子,瓜子在想,儒家的老先生给出了许多条“仁”的标准,但核心就三条,仁者自爱,仁者爱人,仁者恶人。查妹真有点仁者之风,当然也是只有一点点,但发展下去可不得了,瓜子现在就服了,查妹努力!

----------------------------------------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anran?-?anran?(浏览次数:?120?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41

  瓜老师真喜欢看热闹!

----------------------------------------

  zhasiyi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anran?-?anran?(浏览次数:?120?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41

  瓜老师真喜欢看热闹!

----------------------------------------

  zhasiyi

  感奋??回?复

  作者:??shiliang?-?ding_shiliang?(浏览次数:?109?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2:58

  读完海林先生的文章,又看了韩老师的回帖,我看到了语文教育在这个浮躁时代的最真诚的对话。语文教育既不是建立在废墟上,也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需要像平凡的我们共同努力,负起我们对于时代应该负的责任。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也好,韩老师的“呐喊”与“愤激”也好,都是当下的语文教育所需要的--真诚的责任感。我们为之感奋!

  以下是海林先生的“韩评”摘要,不知是否有曲解。

“语文教育哲学研究这块领域,韩军是最有成就的研究者之一。”

“军的出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厚积薄发,二是充满热情。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

“军则是语文理论的叛逆。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韩军的批判抓住了问的实质,他概括为“精神专制主义”(即伪圣化)和“精神虚无主义”(即工具化)。”

“韩军的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激愤。这种激愤,来自于韩军对现代语文教育弊病根源的透彻认识,来自于韩军对语文教育的热诚盼望,来自于韩军孤军奋战的寂寞和悲凉,更来自于韩军对自己“中间物”历史地位无可摆脱的无奈。韩军的激愤伤及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心境,也伤及到一个学者的理性。”

“韩军的文章,只见思想的呐喊不见学理的演绎,精采的理论命题后面,我们期待着有严密的论证却常常无望而归。”

“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

----------------------------------------

  RE:?感奋??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103?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3:41

  问黄耀红、丁施亮好。夜深了。

----------------------------------------

  韩军

  RE:?感奋??回?复

  作者:??笑春?-?chenxiaochun631?(浏览次数:?31?次)

  发表日期:???2001-11-01?18:04

  确实精彩!令人佩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竟然我一个理论水平极差的普通化学老师也花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读帖!我无力回复,却也想留下真诚地敬佩。绝对地发自肺腑。

----------------------------------------

  朋友,化生论坛欢迎你!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云中龙?-?xly1968?(浏览次数:?26?次)

  发表日期:???2001-11-01?19:22

  我们把韩军看成什么人了?他能够引起大家的争鸣,让大家一起探索,产生思想的火花,让火花燃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倘若韩军是一个研究者,最好走思想者之路,多些理性思考;如果不是,顺其自然。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6

  浅析马克思哲学论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与伦理学

  在马克思研究领域,有大量著述讨论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问题。马克思本人推动了这一争论,或者说,起码预见到了这一争论的可能性。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序言中,他希望能够避免读者对他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方式可能产生的误解。他说,他决不希望用“玫瑰色”来描绘他们。但是,在这部著作中,他继续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时。

  二、马克思论现代世界的“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早期作品《18 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著名的概念是“异化劳动”(e n-tfremdete Arbeit) 。“异化劳动”所描绘的是现代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生命活动、其他劳动者和整个人类相异化的状况。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的异化是一种深度形式,而不只是黑格尔思想中辩证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特征“外化”(Entaiisserung) 。在这些手稿中,马克思的分析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色彩,这是在他后期作品特别是《资本论》中所罕见的,当然此后并非绝对没有出现过。马克思在此毫不留情地谴责了当时产业工人的极度堕落,直率地引用了几位法国作家和其他人用生动细节表达的类似观点。他还用好几页的篇幅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的力量,并且结合歌德《浮士德》和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段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钱颠倒了人类正常的价值观,将美德变成罪恶,罪恶变成美德,等等。与关注工人堕落的论述相比,这些引文更能表明马克思保持着对世界中恶的强烈感受,而不只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三、马克思与基督教传统:对话与差异

  虽然马克思非常鄙视利用基督教为大规模剥削正名的极端伪善做法,更不齿一些“成功”资本家自称基督徒的行为,但他还是尊重基督教传统的某些要素,这从他引用托马斯·莫尔和马丁·路德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不过,如果说马克思对恶的理解有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理论基础的话,应该归于他受到的古典学训练,特别是他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崇拜—在上述引文的前面几行他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过度的谴责。这一主题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并且在《政治学》中尤为突出。在柏拉图哲学中,这也是重要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公开指责高利货极其违反人性,因而是不道德的。众所周知,这种对高利货—即对货款任意收取利息,这种利息远不及当今的高额利息—的强烈否定态度,也是中世纪教会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教会哲学家的.观点。这也导致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富有的犹太人往往是放货者,因为他们不受教会规定的限制。

  四、结语

  在我看来,马克思在思考罪恶的历史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以不可思议的直觉,抓住了他那个时代以及当今时代仍居于主流经济制度核心位置那个恶的原则的种种含义。这一原则就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并且,归根到底是最道德的。虽然有人会认为马克思熟悉的资本主义形式是简单而粗糙的,而非如今的复杂形式,但这一看法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成立。例如,马克思熟悉当时叫做“股份公司”的现象,并预见了其扩张和演变;他预知了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在《资本论》第3卷开篇把它看作是阻止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本论》第1卷结尾部分他非常激动地预测了英国政府在爱尔兰犯下的骇人罪行,美利坚共和国的诞生以及爱尔兰人移民美国。马克思去世后的130多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列宁)和“晚期资本主义”(哈贝马斯和其他人)的讨论盛行,以马克思之名发动了最为剧烈的政治变革,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从未涉足的大片地区完全融入资本主义结构,当然还有马克思从未想到的技术进步—至少就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马克思想法而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基础的核心原则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马克思在其大量脚注中提到的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观点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给出的口号并无二致。因此,尽管尘世与天国的很多事物超过马克思哲学想象的范围,这不足为奇,但是,他揭露了处在早期现代生活核心位置的堕落和“颠倒混乱”状况,今天仍旧如此。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7

  论经典文献阅读对本科师范教育的意义教育论文

  一、经典文献阅读的意义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自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师范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培养、培训并向社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教师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文献被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历史及文化的载体,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献书籍更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所在。“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文献阅读的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切风光尽在险峰,要想视野开阔,见识高远,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在当今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一纸文凭已远远不能代表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全部,再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暂逸永劳。永不止步才是未来的教师们应有的治学态度。第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应是开设阅读的最高宗旨,引领学生畅翔在思想的海洋中,与古今思想巨人对话,从而不断增进其思想层次。

  二、收集整理教育的困境

  中国的本科师范教育,处在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虽然在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尚待改善,但在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两基方面无不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我们的本科师范教育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实在是分不清楚重点,抓不住关键,不得要领。所谓的师范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无非就是看谁步跑得快,听谁歌唱得好,以及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综合全面发展了。结果是学校每次开展各项活动,都是熟悉的旧面孔,跑、唱、写、画的专项人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没有参与的人则越来越冷淡。而这无疑是背离了我们为发展学生教育综合素质而举行各项活动的初衷。事实上,在大学这个“囊括大典,兼容并包”的自由氛围中,无论是将来从事何种学科的师范教育学生,学习都应该开始于苏格拉底式的哲思:认识你自己。在明确自己个人定位之后,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职业需要的各种素质,从而为以后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基础。可以说,大学是“熏”出来的,熏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经典文献阅读能够熏出学生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热爱思考、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以及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思维境界。

  三、对文献阅读课程开设的建议

  如何高效、有效地阅读文献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科研技能,也是文献阅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一些学校采取的课程的形式是教师布置阅读书目,课上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简要点评的形式。能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人数较多,使部分同学缺乏发言机会,也就降低了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减弱了同学们自觉主动读书的欲望。第二,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课堂效率。第三,阅读水平有限,缺乏教师指导。有些经典专著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及补充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采用“足球式”教学方法,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流。

  在每次课堂谈论之前,教师应明确阅读中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供学生参考。每个同学的发言最好能够主题集中,可以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同学们的指导下各抒己见,激活思维,从而热爱思考,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二,小组合作,互帮互促。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宿舍或自由结合等方式组成小组进行学习。每次老师布置任务后,比如读一本专著或是留一个问题后,以小组的形式定期碰头,小组成员彼此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所感所想,通过交流加深和扩展自己的思考,梳理自己的思维并能激发自己的灵感等,以便下一步更好的进行专研阅读。每个小组约四人,组员轮流做代表,在课堂上就可以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讨,以代表为主发表本组专研成就,其他组员可以及时做有针对性的补充。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带头作用。与教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及合作质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有了教师的指点迷津,启发诱导,以及具体的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有方向,有目标,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加快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第四,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通过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师范专业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科研方法,可以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考核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态度、合作意识、对前沿知识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掌握情况等方面,期末考核对象是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最后的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加权平均的结果。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8

  一、价值观重塑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

  20 世纪 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按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 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无形因素。软实力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展性,它悄无声息的穿越时空,渗透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硬实力,时刻没有停止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张软实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达到精神上控制,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而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升综合国力,在世界新秩序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战略需要。“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重塑中国社会价值观,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对塑造稳定、良好的大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价值观重塑是缓减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有效手段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最早系统地讨论了现代性或现代化社会所面临的风险。贝克指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全球化过程和信息化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不断扩散的不确定性。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也制造着无数的风险。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剧烈的社会体制转轨,带来了同样剧烈的社会震荡,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当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社会,矛盾聚集,社会情绪引爆点低,全球化的影响、国内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自然环境的恶化等等,带给中国社会的风险是叠加式的。

  实现社会控制就是维持好社会秩序,减少和缓解社会风险。李路路作者在《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一文中提到: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就是“共享的价值观、有效的制度和组织、统一的行为规范”,通过外力的强制和内在的认同两个机制达到“磨合”(或者说“粘合”)目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平稳过渡、转轨。这里提到的社会控制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共享价值观”,就是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增加社会的凝聚力,达到社会控制,化解社会风险目的。

  三、价值观重塑推动公民素质的提升和公民社会的成长

  转型期价值失范,在社会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行业风气的恶化、社会公德的沦丧等,在个体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道德素质的低下、个人行为的失范、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等。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能有效的引导多元化的价值观,使社会行为受到正确引导和规范,个人道德获得发展。

  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的非强制的行动团体。它基于共同的价值认同,拥有良好的风尚和独特的内在精神,它体现的“公民性”是关怀整体社会福祉的一种态度。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等人把“公民性”所体现出来的“良好风尚”具体概括为七项内容:礼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避免和排斥强制性暴力;对他人的容忍和宽容的心态;对陌生人所持有的同情心;独立自治的自愿精神;平等地尊重共同体中任何成员;对超出熟人世界以外之共同体抽象符号的认同。它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方向。重建社会价值观,实质就是重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重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公民的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地融入集体自我意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逐渐趋于平衡、整合的状态,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这种“ 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拥有良好风尚”和“独特内在精神”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也就是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建社会价值观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四、价值观重塑是 “人与社会关系”哲学问题的新探索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首要属性是社会性,人与社会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定位问题。按照重塑社会价值观就是“重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的话,重塑社会价值观必然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定位,必须要思考并明确“面对个人与社会利益冲突的处置原则”、“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原则”。这些原则对社会和社会成员处理“群己关系”、“己他关系”起规范指导作用。重塑社会价值观致力于解决的各种具体的价值观问题,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摆脱异己力量的控制,消除“物”对“人”的奴役,消除价值观的异化,重获失落的意义,更高级的回归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一过程与构建理想、完美的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是“同向”的,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3] 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吴汉城.试论马克思的人与社会关系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9

  论正确理解施工图对工程造价的意义论文

  摘要:工程造价总是受到设计意图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施工图内容不同角度的分析,阐述了全面理解施工图与准确做好工程造价工作的关系。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造价

  1 前言

  设计文件是造价工作的基础。但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一般是根据功能构成来命名和组合图纸,施工方式的同异、材料的归类计算并不是其考虑的重点。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在解读施工图时既要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综合,又要从设计的角度来推敲,理解设计的意图,科学地研究分析工程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等,以使工程的预期目标能以最为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现。

  2 构配件名称的歧义

  施工图中同样功能的构配件会有同样的名称,例如外墙门窗顶处外伸板均注明为“雨蓬”,室外台阶和室内楼梯地面高差段均注明为“踏步”。我们在进行施工图预算时往往是按照施工图中标准的构配件的名称,进行定性分类计算。但是由于构配件的多样性,使得名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延伸缩性相当大的概念,从而有可能产生内涵上的模糊。

  2.1名称的多重含义

  同一个名称的多重含义与名称的不明确性有关。例如平板,可以是楼板的延伸,也可以是仅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其受力与施工是明显不同的。再如办公楼门厅人口外有柱的顶板,施工图上也常常标注为“雨棚”。所谓雨棚,顾名思义,就是悬挑于门、窗顶部起挡雨遮阳作用的一种薄板,因其外挑长度受一定限制,总荷载比较小,故板较薄,体积相对较小。而门厅外有柱的大雨蓬板,其功能虽然是挡雨遮阳的作用,但从结构上分析,其跨度较大,有主次梁的设置,板的投影面积大,总体积也较大,这样的板只能属于有梁板的范畴。雨棚相对于有梁板,体积较小,而模板接触面大,故模板连接件、支撑件的'摊销量比梁板摊销量大,因此在计算分析时应考虑名称的实际意义。

  2.2名称与含义的交叉

  这与设计的定义界限不严格有关。例如铝合金玻璃窗与铝合金玻璃幕墙,这两者的用材与构造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铝合金窗通过连接件拼装也可以做得相当大,而在较小的面积上做玻璃幕墙并不经济。这样施工图上所注的玻璃幕墙有可能在构造和用材上只需要普通窗的做法就能满足要求,其实际含义就是玻璃窗:相反,有些需要较严格的防水、防火、抗风、节能要求的大玻璃墙部分虽注为“C-XX窗”,还是需要玻璃幕墙的做法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

  3 计算规则、定额与设计的协调

  3.1计算规则、定额的范围无法囊括设计的多样性

  有些构造分层做法计算规则,定额中没有,例如楼板的混凝土后浇带,定额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究竟是按平板还是按零星项目考虑。还有些构造分层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图进行了修改,也超出了定额的范围。在屋面工程中,我们常常要考虑到不同部分材料和构造的统一,如上人和不上人的屋面中防水层和绝热层做法要求一致,设计根据所选标准图做法重新组合,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替代施工时容易积水的水泥膨胀珍珠岩层,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对定额结合具体设计进行分析和调整。

  3.2同样的材料、做法和构配件因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工程各部分总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同一。例如玻璃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在外围护结构部分时要考虑不同朝向节能的具体要求;建筑物外开窗的玻璃在七层和七层以上时还要满足安全性要求,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部位的玻璃也必须采用安全玻璃。根据玻璃种类的不同,相应的门窗幕墙隔断等的构造节点就有相应的特殊做法。这些会在设计文件中不同部分有体现,造价人员应全面结合说明、门窗表和标准图集来看图纸,否则就可能产生偏差。

  再如在框架结构楼梯间处的转角平台处往往会增加几根构造柱,图纸中一般标注为GZ(构造柱),这个构造柱的施工顺序是先砌墙后浇柱,还是先浇柱后砌填充墙?就设计的角度而言,此处的构造柱实际需要考虑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瞬间作用,应按结构柱考虑,其对于周转材料的消耗,远大于一般的构造柱。因此确定一个构件的准确名称,既要看图中的标注,又要认真体会其实际所起的作用。

  3.3定额中所注的材料品种、规格可能会与设计有所不同。施工过程中所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也可能与定额规定的有差异,这都需要造价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同时还要注意在结算签证时的调整。

  4 设计说明和相关施工知识

  在施工图说明中,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本图未详尽处,请按现行相关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另外,根据制图深度要求,某些部位可以不处处注明;可只标明大面积材料做法,不标细部做法;只标总体尺寸,不标具体尺寸。这就要求我们造价人员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一定建筑构造和施工操作规范方面的知识。

  例如洗涤间、卫生间的板底及墙身防水抹灰,设计上没有注明时,我们就不要漏了抹防水砂浆一项。再如墙面干粘石,按其工艺要求,其阳角要用水泥砂浆抹角线、抹门窗套,计算时就不要漏了。水泥砂浆装饰线条一项:为保证墙面无接槎,整体一致,墙面要在门窗下口或1.5m高处分格或压条,也不要漏了压条。分格一项:干粘石墙面不耐污染,为防止地面污染墙面,在室外地面至室内地面或0.3m高度范围设水泥砂浆墙裙,干粘石不应该一算到底,而要分开列项计算。

  5 施工图中其它不确定因素

  施工和安装方法往往不在施工图中注明,但有时在套用定额时会有问题。这时候也需要造价人员从设计的意图方向来加以把握,与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例如某走廊吊顶为铝合金龙骨包铝合金条板。安装有嵌入、无缝、留缝等几种做法,这在定额上价格相差很大。而无论施工图还是所选用标准集图都没有安装的说明。造价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效果考虑经济因素向设计人员提出合理的建议。

  装修方面,由于装修材料的丰富多样,装修方法的千变万化,施工图在构造方面经常会留有非常大的余地。总的来说,无论业主还是设计者都会希望在较为经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造价保同应该在面层材料与骨架材料之间寻求最为经济的平衡点。

  6 结语

  工程造价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和内容十分复杂,需要仔细深入的态度和全面的知识。一份造价的准确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整体技术素质。因此,在考虑专业的独立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造价看作一个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计、造价、施工的过程中力求最佳的效益和整体目标的实现,这才是完成一份工程造价工作的意义所在。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0

  论滁州公路局加强公路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意义论文

  论文摘要:文明,时代的标志,人的思想、行为、精神与灵魂之凝聚,而文化则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于是,滁州公路人有了“筑路先育人。育人先塑魂”的行业之训。

  论文关键词:公路文化;内涵;作用;主要途径

  公路行业多数单位是编制,然而单位无论是称谓还是机构性质在西方国家都是没有的,单位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作为机关的附属物存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段加快和单位改革的日益深入,单位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而公路文化建设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将日益凸显。

  与国外文化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公路文化研究显得滞后而薄弱,而对即将面临市场化改制的公路行业来讲,文化将是以个新的课题。公路行业文化,亦可称之为公路文化,是指行业内为维护生产,生活,学习持续而共同遵守的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的价值观念。

  一、公路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流动性文化

  公路文化是流动性文化由公路所具有的连接四通八达的地域空间和公路的发展史所决定。近年来公路的大量新建,特别是以来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公路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增强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的流动性,充分发挥了公路传播动态文化的作用。

(二)环境文化

  环境性是由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生态状况决定的。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在提供高质量的公路实物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在公路的建、管、养中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在创造一道风景线的同时,要尽量做到不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损坏。

(三)服务文化

  公路行业目前正处在向“以人为本,打造和谐交通”的服务型时代转变,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和“畅通”是公路行业向服务型转变的首要任务。公路行业要在建、管、养、执法等每个环节都建立起安全服务的意识,以向社会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服务为宗旨,建立“以人为本”的特色文化。

(四)社会公益文化

  社会公益性是由公路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的。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理应由政府无偿提供。虽然目前国家财力不足,公路建设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但公路从本质上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变。

  二、公路文化的作用

  公路作为我国的单位组成部分,公路文化同样在公路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激发公路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公路的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单位文化不同,公路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担负着实现社会效益的使命。因此,在构建公路文化时,必须根据公路的特点,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公路特色,能为员工理解和接受、能容纳全体员工利益和要求的全新价值观。

  三、建设公路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文化的推广,通过宣传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公路文化的建立在初始阶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更要讲究宣传、教育的方式,使之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达到使员工乐于接受的目的。使公路文化从实践中来,推广应用于实践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领导作则全员参与

  单位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公路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文化建设带头人。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形成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良好局面,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实现单位的目标竭尽全力。

(三)树立榜样典型引导

  榜样人物使公路文化的价值观“人格化”,使舆论引导具体化,使广大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化。榜样的行为被员工仿效的过程中,在过程中就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在选树过程中,只有将真正先进人物、具有群众威信的人物选出来作为榜样,选树榜样工作才能与公路文化建设、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选树榜样的目的是要学习榜样。

(四)完善机制制度引导

  公路制度文化所包括的法规、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是不同员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操守。制度的.落实过程,也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按照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促使不同文化朝着个陛化的方向发展,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公路新文化

(一)建设“人文”的公路文化

  文化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员工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建设公路文化时应按照“人文”思想,尊重人、关心人,做到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一方面,公路单位要对自己的员工做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公路单位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以人为本。

(二)建设具有“独特个性”的公路文化

  文化虽然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但它在各个单位所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单位从创立、生存到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采用的推动经营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所以,在建设公路文化时,都必须以自身的特点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公路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公路文化。有选择地学习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避免盲目追赶或照搬,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建立和发展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建设体现“公路人”特点的文化

  单位精神是单位价值观的核心,是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指导实践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因此,公路要注意培养和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实际的“公路人”精神。一方面,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上下一致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要有人人自律的行为规范,同甘共苦的和谐氛围。

(四)建设鲜明的公路“服务”文化

  公路行业的产品就是服务,由于是替政府实施管理与收费,单位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交通行业或服务行业。而事实上,单位所从事的工作是向过往车户提供可以顺利通过的公路设施、通行条件及相关服务,并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因此,公路完成收费任务是责任,提高服务水平是根本。在构筑公路服务文化时要着重体现优质、文明、高效的原则,不断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时刻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和“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文明服务真正融人到一言一行中,力争使优质服务体现在公路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文明、优质、高效、全程的服务。

  五、结束语

  当前建设公路和谐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召唤,公路单位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主体,容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对创建和谐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心齐、泰山移”,管理的灵魂在于凝聚人心,人心齐在于有全员耳濡目染、行业带头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能统驭全局、与时俱进的现代公路文化,它应该赋予公路员工职业精神与文化传统之神韵,蕴含高科技时代管理精神的精髓。总之,加强现代公路文化建设,建设科学合理的公路新文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使公路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1

  论水利建设的意义论文

  摘要:水利水电建设具有一定的政治及社会意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的兴建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建筑物独特性和施工复杂性等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相结合而形成国民经济命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自古以来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古有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科学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描上重重的一笔;今有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三峡工程的建设在水利界和其余各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三峡大坝的建成将会使国民经济步上一大层台阶,而生态专家多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周边山体边坡、植被以及河床的演变均有不利影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在大力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须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相权衡以达利益最大化。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政治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之一,古往今来,中华先祖均以治水为治国安邦之本。水利关乎到农业的稳定及发展,而农业是立国之本,关系国计民生。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尤为突出,而水利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丰收情况提供了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在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基础项目中,水利水电工程用地达23.3万公顷,占比近30%。由中央对水利水电建设的政治支持态度,可见党和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绝对是可观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因我国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而长期存在,而就本国国情而言人均占有量及667平方米平均占有量极少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兴水利除水害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是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意义

  自古以来,水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最好的是水,只对万物有利而不求回报。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历史上的防洪治河可分为五阶段:避洪、限洪、防洪、调洪和用洪。古时运河上修建水柜用以蓄洪济运,后演变为现今的水库,利用一系列的水工建筑物以完成防洪、调洪和用洪的一条龙任务,从而达到消洪灾、兴洪利的作用。在发电方面,水力发电相比较于火力发电等其他传统发电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力发电直接利用水能,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并且水力发电成本低,虽然水电站建设初期投资较多,但相较于火力发电后期燃料费用及污染处理费用而言,能够在资金和环境效益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除此以外,水力发电操作灵活,投入运行速度快、效率高,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增减负荷的任务,适应电力负荷的需求而不造成能源损失。水利建设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农田水利和航运工程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从最初的用其所长而兴利,到后来的补其所短以除害,紧接着是变短为长、变害为利,发展成用有余补不足,到现今的全面平衡发展,都是水利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人工渠的开挖和渠化水平的提高,将内河航运与海运相连接,逐渐形成一个即将遍及全国的水运网。总而言之,水利事业的战略规划由简而繁,由粗而精,由点及面而扩至全局;战术上科技水平由低而高,由粗而全到分而细以至精而专。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地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用电紧张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伤害。

  3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虽然水利建设带来了众多效益,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三峡建设之路的崎岖便可见一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一个地区的微气候、土壤环境、水质水温、森林、植被均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沼泽化、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土壤沙化,水质污染程度加深,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等等这些影响都是水利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大,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那么库区附近的居民搬迁以及文物古迹的损坏均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评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就这些影响全面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教训和不足,扬长避短,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体制的同时,自省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全面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调动一切可调动因素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使环境保护和水利事业共同健康发展,从而到达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1.

[2]汤鑫华.论水力发电的比较优势[J].中国科技论坛,(10):63-68.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2

  论经验观中的意义构建论文

  摘 要:在接触、理解人类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若能成功地掌握意义构建的方式和特点,我们也就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流目的或识别出他人的交流目的。以一篇汉语商业广告中的名词为例,运用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工具:原型理论和隐喻来分析阐释名词的运用,旨在具体展示意义是如何在人们的认知理解过程中构建起来的,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交流目的。

  关键词:意义构建; 经验观; 名词; 原型; 隐喻

  1 引言

  在最近的里,语言学领域发生了大变化:一批新的认知科学家出现了。关于语言是什么和语言如何从认知角度发挥功效的问题,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处理模式。莱考夫(1987)把这一批人称为认知科学界的第二代。关于认知科学,它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 心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人类学。为了更好的了解第二代学者在语言学方面作出的成就,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下第一代认知界的学者们对此作出的理论贡献。第一代人推崇的是生成语法,相信人的大脑可以比作是计算机,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大脑的软件是什么,执行人们言行的程序是如何进行的。该观念主导认知科学界多年,它还促成了几个新学科的形成,如计算机语言学,语言的数学模型,大脑的数学模型,形式语言学。他们的哲学理论基于以下信念:大脑和身体是相互独立地在做功;语言实质上是一种象征符号,用来表征周遭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特殊符号。

  然而,尽管第一批学者在认知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人们依然没有充分、清晰地认识到认知理解活动的操做过程具体是如何进行的。认知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和发展的以及人类认知活动遵循的共有原则是什么,这些仍是语言学家们面临的挑战。本文因此试采用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工具,从分析意义的构建过程入手简单涉猎以上问题。而经验观中的两大理论基石: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正是第二代学者的突出贡献。

  2 经验观

  对于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家来说,他们新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认识:语言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隐喻在人类的思想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即认知语言学,它主要关注人类是如何思维的和语言是如何在认知理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在通往认知科学的新道路上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更加关注思维是如何体现的;另外一种关心的是在大脑这个舞台上认知理解中的映射和整合。Merleau—Ponty, 一个现象主义学家,针对人的肢体是如何影响和控制人的思维的问题发展了一整象主义哲学。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低估了人类肢体本身的重要性及对哲学思想的重要性。“他们(指第一代)没有认识到具体的肢体特征是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人的思想与肢体是密不可分的;能够感知的大脑是具体化的肢体,通过肢体接触而获得的感知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初始阶段,所有的感知实质上是属认知的。

  人们从未全面整体地认识过事物,他们只是从肢体接触的角度来看待、认识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特点。肢体在周遭的环境中践行,亲历这种动作并对其产生回应,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构成了身体的经历,经验过程。而我们的思想则是呈现于具体的日常生活的经历之中。“人类大脑中的信息20%来自于与外界的`直接接触,而余下的80%的信息是先前关于周围世界的种种经历的记忆的过滤沉淀部分”。

  正如Ungerer 和Schmid所描述的,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种种经历和我们感知、概念化世界的种种方式之上,这实际上就是经验观理论。经验观认为在回顾和探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种种逻辑规则和制定客观定义,不如寻求一个有操作性的、更实际的路径。通过给事物添加一些属性,如“快捷的飞机”、“舒服的飞机”,人们便把有关于坐飞机的经历的一些感想和印象加添在了词语里面。当首次看到一个类似飞机的新事物时,曾经接触飞机的丰富经历便会大大地帮助我们识别、认识该事物的特点。看到一个新发明的有两个类似翅膀的路上交通工具, 我们会说:“像飞机样的东西”。这是因为人们的大脑里已预先有了一架典型的飞机模型,和标准的飞机结构一对比:它像飞机。另外,经验观中的词语用法似乎比逻辑观更胜一筹,经验观中的词语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自然的意义描述。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对世界的共有经历同样存储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中;从人们表达多种多样的思想和观点的语言方式中,我们可以采集到共有经历。 简而言之,经验观的主要论点总结如下:

(1)思想不能脱离肢体孤立存在。即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是源于肢体的经历,在经历之后,概念系统才有了意义。

(2)思想是想象性的,想像也不能脱离肢体。原因在于那些非直接源于经历的种种概念系统是隐喻的产物,而隐喻或认知意象又都是建立在经历上的。

(3)思想以格式塔为特征,而不是原子的。

(4)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本身不是一个自给系统。因此,描写语言必须考虑认知过程。

(5)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肢体经历和话语功能有关,并以此为基础。

(6)意义并不只是客观上的真值命题,实际上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无限的知识网络密切相关。

  3 名词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被认为是用句子进行的交流或交通。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汇就是进行交流或交通的设施或工具。面对繁芜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只有有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才能顺利、快捷有效地生成活动、完成活动。词汇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手段,由句子构成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自由的、无限的,是以词汇相对有限的或约定俗成的意义的确定为前提的。更为复杂的是词汇意义又兼具模糊性、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词汇中的名词,语言的主要支柱之一更是在人们的社会交流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名词通常大体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具体名词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或事物,如桌子、月亮、树,这些都是可以凭我们的肢体感官观察到的、感知到的,大脑能具体描述的物体。第二种则是指那些由人的思想、心理或情感主观性地体验、想象、创造出来的事物,例如“爱情”、“理论”、“神仙”。 我们可以发现抽象名词的意义较具体名词更加地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某种角度说,抽象名词是基于对具体名词的体验和解读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本身;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或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而意识与物质或客观世界的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全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通常称之为辩证唯物)。

  4 一商业广告的解读

  在找到了理论基础之后,现在我们便可以应用原型理论和隐喻来解读一篇汉语广告词中的名词的用法,从而具体阐释经验观是如何帮助名词建构意义的。

  题头:总有一卡适合你!神州行,我看行!(旁边图片:葛优身着西装,竖一大拇指)

  正文:编辑老葛说:“我接电话比打电话多,用神州行,实在!”

  村长老葛说:“我用的是神州行,话费便宜信号好!”

  工人老葛说:“在外地打工,想家的时候我就用神州行!”

  居民老葛说:“这神州行阿,打进打出都轻松,用着舒坦!”

  爱旅行的老葛说:“神州行,漫游起来真不差!”

  退休老葛说:“图个实在,我一直用神州行!”(旁边图片:身着工作服的葛优;身着家居服的葛优;头戴旅游帽,身着旅游鞋的葛优;身着整洁白衫的葛优…)

  我是葛优,银幕上我演老葛,生活中我还真用的是神州行。 电话多呐,弄个神州行套餐,少呐,用没月租的,还有这卡那卡什么的…多啦…你要是也在考虑, 听我一句:神州行,总有一卡适合你啊!

  摘自一广告手册,,4

  4.1 原型角度看意义构建

  无穷无尽的、千形百态的物体构成了我们生存世界的物质基础。其中最容易为人们肉眼所捕捉的物体有人类、动植物和日常用品如书本、桌椅、汽车、房屋等。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很自然地、轻松地能够对这些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然而,我们自身也被万般迥异的现象包围。“我们如何用所掌握的有限的语言意义把这众多的不同的事物一一清楚地表达出来;我们的交际对象为什么能成功达成意义,即使在没有明确分界线的事物之间,如颜色中的“红色”与“橘黄色”;“绿色”与“蓝色”。经验心理学家通过观察试验发现:人们通常以最为焦点的那个颜色或称为原型的颜色为参照来对比描述其它颜色。在研究物体的形状类、动植物类及人造物体类的观察也发现类似现象,如鱼类和抹香鲸:关于抹香鲸是否是属鱼类的,人们通常依据一个典型的鱼的典型特点如鲤鱼的特点来比照和划分后者的属性。典型特点之一:鱼类动物非哺乳喂养后代而哺乳喂养是哺乳类动物的典型特征,因此抹香鲸属于哺乳类更合适。这里的参照物鲤鱼是一个典型的鱼类动物,也既是鱼类的原型。

  针对上述人类的行为现象,原型研理论是目前最具解释力的。原型理论最先是受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后来发展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并成为当代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原型理论关于划分类别和定义类别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角度和新方法:归属到同一类别的各个成员之所以能够被识别和细分并不是因为彼此具有共同的特征,而是由原型或典型成员与边界成员间的家族相似性决定的,类别与类别的界线是模糊的。简单的说:原型理论里面的原型就是某一类属中最显著的那个成员,或最具代表性的、类属特点最清晰的那个成员。很显然这不是原型的定义,我们应该从认知角度看待类别和原型:原型是大脑中的一种意象代表,是作为认知参照点的。事实上,根据该定义适用的领域不同,具体说原型是一种意象或图式,抽象说它就是某类别的代表或理想化代表。认知上的原型类别里面包含好成员、坏成员(即典型性成员、非典型性成员)和边界成员(其类别属性是模糊的)。我们应注意到不论类别中的成员是好成员或坏成员,它们都与人类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密切相关。一旦人们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分类和识别,那么我们的语言交际理解活动就变得有现实可能性、现实可行性和便利性。反过来,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铺就了有效分类世界万物的道路。结果必然是认知理解活动过程中的意义构建程序有很大的操作性。

  至此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找出上面广告中的原型性的名词,相对的说是一些具体名词。涉及到职业的如下:编辑老葛,村长老葛,工人老葛,居民老葛,爱旅行的老葛,退休干部老葛。众所周知,高商业含金量的广告都是目的明确,直指顾客兴趣的。它们一出场就力求用最少的力气和最见效的方式把人们的目光立刻吸引到产品上,因此广告词语的使用必须能吸引注意力,激发购买欲,创造可信度和促成行动。这则广告是在大力宣传移动通信的又一种新途径:采用一种新的手机卡业务。在中国,众多的人口为通信业务带来了巨大商机,如此多的人必然会大量地用到移动电话。同样,在中国有众多的行业,众多的行业上也必然有众多的、形形色色的工作人员。说到教育,首先映入大脑的是“教师”、“学生”;说到出版社或杂志,我们会立马想到“编辑”、“记者”。在人们熟知的每一个领域里,我们都能很轻松地说出某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成员的名称,而这恰恰就是原型成员,每一类属中特点最清楚的那个成员。为了达到促销和成功表达意图的目的,该广告选择了我们周围的一些常见行业(也即常见类属)里面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些行业是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的,有些就是我们自己的职业,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从事它、经历它。因此在这个单向传递、交流信息的广告语中,对于它里面列举的某些职业名词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和不解,也就是,读者或消费者在理解它的词语意义和语句含义上不存在理解障碍。再换句话说,上面的广告词成功地在我们的大脑中构建起了意义。

  这则广告为什么没有首先列举一些其它行业哪,如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相对的说是一些抽象名词。这些其实是与职业类中的边缘成员有关的。当谈论职业的时候,我们首先是指那些司空见惯的、流行的行业,如工人、教师。涉及到职业,这些工种比起那些什么家之类的更具普及性和代表性。 为了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立即产生可信度,这则广告就很聪明地、自然地选择了一些普通职业作例说明。借此,该广告透漏出一关键信息:每一行业中的人都满意使用这种新的手机业务;这种业务覆盖了中国大多数行业,非常流行。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广告词旁边的图片:每列举一职业,著名演员老葛就装扮出该职业人员的典型衣着穿戴。例如,说到爱旅行的老葛(旅行迷老葛),老葛立马又一典型的装扮:就是头顶旅游帽,身穿休闲服,脚踏运动鞋。我们很难想象得出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人士到处观光旅游。很明显原型理论在这里又得到体现和应用。

  4.2 隐喻角度看意义构建

  亚历士多德认为, 隐喻是属语言的,不是属思想的;他还认为日常用语里没有隐喻,隐喻是文学语言的范畴。然而,第二代认知学家把隐喻看作思想性的。隐喻是关于人类如何概念化世界的和如何进行活动的。“隐喻是关于概念的;概念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们帮助人类建构感知周围世界、与周围世界或周围的人交流的过程。隐喻所捕捉到的范畴性不是体现在语言中,而是思想中”。隐喻处理的是两个概念域,并跨域映射。日常用到的抽象概念如时间、变化、状态、起因和目的其实都是隐喻性的。对于大多数抽象概念, 人们一般用具体术语对其进行再次概念化,而解读这些的思想或模式又是建立在人类的感官系统上的。概念隐喻理论提供了一个从具体概念域来了解抽象概念域的机制,使得抽象概念域的认知理解活动变得简单易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具体概念域相当于本体,相应的抽象概念域相当于喻体。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体验、了解、应用另一概念域的意义来表达本概念域的意义,这种表达方式就是隐喻地构建起来的。借此,词语的字面意思不仅成功地传递到听者那里,与某些特性、意象和属性相连的内涵意义也被听者捕捉到。一句话,意义的构建,包括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或隐喻意义最后都能有效地形成在人们的头脑中,即正确的认知理解活动完成。所以,看到人类通常用本质上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来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就不感到奇怪了。

  看例子:广告词中的概念隐喻有“神州行”中的“行”、“套餐”、 “打工”、“打进打出”中的“进”和“出”、“月租”和“漫游”(这里理解成“漫游费或漫游信号”)。通常意义上,名词“行”指走或跑的动作或行为,是可以观察到、演示的。换句话说,这个名词是个具体名词。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还未使用和经历这项新业务。为了新业务在消费者头脑里能迅速扎根,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也为了强调这项新的手机卡业务带来的影响之大、流传的速度之广和程度之深,广告者在用词上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手法:通过借用表达人们日常行为的普通词汇形象地隐喻出了该业务的流行度。同样,具体名词“套餐”和“漫游”(有人认为这已是通信行业的专业术语,但本质上也是源于具体名词的隐喻性的)在此也发挥了隐喻作用。我们知道套餐原是指饭店或食堂推出的一种食物系列,顾客付款一次就可以买到荤素搭配、汤饭齐备的餐点。具体的荤素菜和汤饭,顾客依据个人口味在规定的价格下自由选择。广告者为了向有不同需要的消费者指明该服务业务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手机卡类别时,“套餐”这个词是最合适的隐喻措辞。又如“漫游”,它本是指漫无目的的游逛,随人们的意愿想去哪就去哪,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活动。在这里,通过该词的隐喻意,消费者即使对这事物相当陌生,也能很快意识到这项新的业务可以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保持联系。这就是这项业务的优点,让消费者意识到这点正是该广告的目的。

  5 结语

  通过解读上述商业广告语中的部分名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涉猎到意义构建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即经验观中的原型和隐喻理论。二者在解释日常言语交流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成功地掌握意义构建的方式和特点,也就了解了认知理解活动是如何发生的,也就能指引我们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流目的或识别出他人的交流目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arch Press, .

[3]@陈嘉映.约定用法和词的定义[J].外语学刊,2007,(5).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推荐12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