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4篇

时间:2022-10-08 15:5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4篇,供大家参阅。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4篇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1

  孩子是个小“两面派”

  一位家长说“我儿子在幼儿园特别乖,听老师话,和小朋友关系亲密,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可回到家对着爷爷奶奶就大呼小叫,叫他干什么他都不干,还经常乱发脾气,前后反差太大。我的孩子是精神分裂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您孩子没精神分裂,而是你太焦虑了。那孩子这样到底是为什么呢,先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我特别喜欢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对我可好了,老师老表扬我,我在幼儿园可不敢不听话,因为老师对不听话的小朋友可严厉了,还会让不听话的小朋友罚站,或者不让玩小狗熊,我可不想那样,会被别人笑话的,要是老师不高兴以后不喜欢我了怎么办?班里有那么多听话的小朋友,老师喜欢别人就可能不喜欢我了,所以我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可在家里我就不这样,因为我知道爷爷奶奶绝对不会不喜欢我,就算我骑在他们脑袋上,他们也会高兴的大呼小叫的,他们假装生气我看的出来,就是吓唬我,我才不害怕呢。反正只要我坚持,最后爷爷奶奶一定会妥协,我没欺负他们,我只是……其实……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孩子的心声让我们看到孩子非常非常的聪明,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有心眼,但是没心眼的孩子可能更会让人头疼。孩子知道哪个环境是最安全的、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

  举个例子:什么是真正的惩罚呢?比如你每天跟你老公吵架,然后你说“我不跟你过了,我要跟你离婚”如果你三天两头这么说,离婚只不过是个吓唬,那不叫惩罚,叫矫情,但如果你憋着不说,就阴着他,让老公摸不着底,哪天你突然间把东西收拾走了,他会吓的胆都破了。

  所以,真正的惩罚和吓唬是两码事。孩子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安全,这里指的环境是情感方面的,孩子太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底线在哪里,无论怎样父母老人都不舍得去让孩子受一丁丁点儿委曲,更不会让他处于有风险的状态下。所以孩子就会肆无忌惮。

  在学校,孩子如果表现得好,就会受到老师当众表扬,我们要关注这个“当众”的涵义,孩子都有被关注、被爱和被重视的心理,重视荣誉感,这时候老师的表扬会成为孩子自我约束行为的.积极驱动力。

  在家,就算孩子做对了,那是应该的,孩子做的不对,就会批评,所以这时候孩子会去选择在哪个环境里为了能获得表扬而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由此可见,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在爷爷奶奶或者家里面跟个小霸王周冲似的、外面跟个小绅士似的两面派的话,家长首先要给家里制订规则。

  所谓规则,就是如果他真去挑战家长的权威和家的原则性底线的话,就得说到做到,别经常说“我告诉你,妈妈把你扔了”你扔个试试,在你眼睛里五分钟看不见他了的话你都得着急报警去,所以,做不到的事别说,那孩子吓唬不住,他也不是吓唬大的,这就是你要做能做到的。

  定好规矩,也要有适当的惩罚。当然,在惩罚之前一定有许多鼓励和奖励、赞美。比如孩子回来主动洗手了,哪怕他坚持了一个月,坚持了一年,也要跟他说“宝宝这样讲卫生真棒!”即便不天天表扬,也要时不时提提他这个行为,这种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是好的,确定在妈妈心中我是足够好的,那妈妈即便批评我,可能也真的是因为我这个行为不太恰当她才会批评我,孩子就不会对自我荣誉感有夸张的保护。

  所以要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相对,还要设立原则和底线,做不到的事不要去说,否则那种“离婚了、我不要你了、我不爱你了”之类的矫情就会成为狼来了,孩子根本就不怕。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2

  弟弟是个两面派六年级作文

  凡是见过我弟弟的人,都 说他长得很可爱:又大又圆的脑瓜儿,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儿,双耳好似一对小元宝,可讨人喜欢啦!小伙伴们都 亲切地叫他“鹏大哥”,而我却戏称他是个“两面派”。这是为什么呢?

  A面每当弟弟出门作客 ,总会得到一在堆赞扬的话语。夸他长得活泼可爱,夸他嘴巴甜,夸他小小年纪就有绅士风度……

  不论弟弟做什么事,见什么人,他总是笑呵呵地冲人家部声好。

  人家叫他唱首歌,他便落落大方地唱上几句;让他回答问题,他就胸有成竹地答上几句,不过通常是答非所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弟弟在外边很有风度,不打架、不骂人,还热情帮小朋友。有一回,弟弟的好友香香摔了一跤,大哭起来。弟弟见状,赶忙扶起香香,说:“好孩子是不哭的!”香香没理他,哭声更大了,弟弟见这招不灵,便装作无奈的样子耸耸肩,一本正经地说:“你本来很漂亮,可你哭的样子真难看,就像丑八怪。”也许是爱美的缘故吧,香香不哭了,弟弟忙扯着香香的`手,飞一般地去找小朋友们玩了!

  B面一进家门,弟弟似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破坏王”、“捣蛋鬼”等称号用在他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

  弟弟喜欢玩具,也爱把它们拆坏。一次,弟弟从爷爷手中拿到了一辆小巧玲珑的电子遥控车,兴奋极了。可第二天,爷爷却发现遥控器已成了一堆零件儿,车身上遥控天线也不翼而飞。不用说,这准是弟弟的“杰作”。

  事隔不久,一辆新的迷你型四驱车出遭到了同样的待遇,被拆得七零八碎。“你说,是不是你拆的?”妈妈厉声责问。“不是嘛!我明明是很小心拆的!”瞧,他还觉得挺委屈呢!

  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我和奶奶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弟弟趁机溜进了我的房间。我进去一看,呵,屋里可真冷啊!原来弟弟偷偷打开了空调。“你设的是多少度?”“17度。”弟弟在棉被里漫不经心地回答。“什么?”我很吃惊。“没关系,还有好几床棉被呢。”弟弟得意洋洋地说,“姐,我们边吹空调,边吃面包,边玩游戏,你看好不好?”看着他自得其乐的模样儿,我真是哭笑不得。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姐驵……”不好!“两面派”弟弟又来了,这回,不知他又将玩什么花招?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3

  工作经验越多,你越是会发现要做到心口合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想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总是背道而驰。

  比如:明明非常讨厌跟这个人合作,合作的过程非常拧巴,到最后你还是会满脸笑容地跟他说:“跟你合作非常愉快,希望还有下次合作机会。”再比如:明明你一方面对无所不在的溜须拍马极度愤慨,但当你的老板邀请你出席一个你并不喜欢的具有私人性质的聚会时,你还是会表现出无比激动的样子,并很有可能即席放歌一首,歌颂公司或者老板。

  每位职场精英大概都具有把自己人格分裂的能力,把每一种人格都塑造得很完整,并且能在各种人格之间自由跳跃。

  总有玩漏了的时候。一次我的女上司正对我抱怨另一位新来的领导有多蠢,新领导恰巧走过来打招呼。女上司欢快地对他问了声好,并随口捎了一句:“你提的那个建议绝对英明!”

  等他走远,女上司一脸俏皮地对我吐吐舌头:“没办法,人总得有点礼貌吧。”算是为她不光彩的“两面派”嘴脸作出了解释。

  拥有话语权的人最容易被攻击为“两面派”。所谓言多必失嘛,说的多了,被抓住小辫子的可能性就大了,

  比如文人和政客。越是喜欢褒扬正义、鞭笞邪恶的人,越容易被揭露出自身的阴暗面。一位在批评界有点地位的人经常被他的友人在背后戳戳点点,说他为了晋升所在单位的正高职称怎样为领导写发言稿、又是怎样在论文署名之前殷勤地加上了领导的名字。一个他负责的项目运作失败时,他又是如何把责任一古脑儿地推到自己下属身上,自己假扮无辜。被人诟病若此,主要是因为在他的批评著作中,总是对别人的“假恶丑”鞭辟入里,毫不留情,给读者一种他是正义的化身的联想。

  而一旦有了“两面派”的劣迹,时间多久都会有人记得。唐朝散文大家韩愈,一生为文务实,为官正直,在后人给他立的传记中还是被曝有些时候对权贵“钻营奉承”、“怯懦软弱”,给 写阿谀逢迎的信之类。类似的事,杜甫和李白也做过不少,经常以当红文人的身份出席权贵的家宴,并即席献诗,很像现在的歌星影星出席商业大亨的公司晚宴。遗憾的是,他们两个还没有韩愈的运气好,没他做的官大。或者,那两位试图通过“两面派”的手段经营仕途,但要么是“两面派”地不够专业,要么是运气不佳,总之是不光彩的事做过了,却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越发愤世嫉俗,越发写得出灵光闪动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之类的绝句。这样的佳作,若非经历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两面派”阴暗经历的洗礼,恐怕是很难面世的。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4

“破坏王”、“捣蛋鬼”等称号用在他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

  弟弟喜欢玩具,也爱把它们拆坏。一次,弟弟从爷爷手中拿到了一辆小巧玲珑的电子遥控车,兴奋极了。可第二天,爷爷却发现遥控器已成了一堆零件儿,车身上遥控天线也不翼而飞。不用说,这准是弟弟的“杰作”。

  事隔不久,一辆新的迷你型四驱车出遭到了同样的`待遇,被拆得七零八碎。“你说,是不是你拆的?”妈妈厉声责问。“不是嘛!我明明是很小心拆的!”瞧,他还觉得挺委屈呢!

  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我和奶奶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弟弟趁机溜进了我的房间。我进去一看,呵,屋里可真冷啊!原来弟弟偷偷打开了空调。“你设的是多少度?”“17度。”弟弟在棉被里漫不经心地回答。“什么?”我很吃惊。“没关系,还有好几床棉被呢。”弟弟得意洋洋地说,“姐,我们边吹空调,边吃面包,边玩游戏,你看好不好?”看着他自得其乐的模样儿,我真是哭笑不得。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姐驵……”不好!“两面派”弟弟又来了,这回,不知他又将玩什么花招?

你的宝宝是个小小“两面派”吗?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