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4篇(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实验)

时间:2022-10-09 10:2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4篇(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实验),欢迎参阅。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4篇(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实验)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1

“叮呤呤”清脆的上课铃声进入我们的耳朵。这节是科学课,只见科学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对我们大声说:“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不过,要在7天内天天观察。做实验一般有四步曲: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

  4、得出结论。”科学老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我马上要提出问题了,既然提出,肯定发现了问题。问题是:种子是怎样萌发的!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来做个实验。”说着科学老师在早已准备好的培养皿外分别标上“1号,2号,3号,4号,5号”。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都铺上吸水纸,并投入了一些健康的大豆种子。1号培养皿里不倒水儿,2号培养皿里倒满水,3~5号培养皿里只倒一点儿水,使大豆种子刚好浸没在水中。接着给1号盖上干纱布,为了保证水不容易蒸发,给2~5号培养皿盖上湿纱布。然后,科学老师把戏、2、3号培养皿放在阳光温暖的阳台上,把4号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把5号放在温度较高的暖气片儿上。

  过了两天,我们发现,1 号没变化,2号里的大豆种子有些发胀,水少了,我们便又给2号回满水,3号也有些发胀,水减少了,我们又给它加上点水。4号没有什么变化,5号也有些发胀,但却没水了,我们又给5号加了点水……我们日日观察,最后,终于揭开了种子萌发的秘密了!

  第7天,我们揭开纱布,1号没变化,2号发胀,却没萌发,4号也有许发胀,但也没有萌发,5号很胀,却依旧没萌发。只有3号大豆种子萌发了!有着一点淡绿,绿的多么可爱!自然老师说:“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要有适量的水份,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这个实验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种子萌发的奥秘!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2

  物理演示实验改进四例

  教科书上大量的演示实验不便于操作且效果不太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身边的器材能够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说服力更强.本文通过改进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实验、颜料的混合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的实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获得了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取材简单,安全易操作.现象明显,器材可反复使用,具有直观性,说服力强,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的真实性,加强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作 者:石爱民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成人教育中心,湖南,岳阳,414200?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12)?分类号:G42?关键词:实验 ??光 ??颜料 ??大气压 ??声音 ?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3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忽视了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即: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仅注意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拴捆种子难以做到松紧适度,烧杯中的水量也不便控制,可按下列方法给以改进:

  方法一:

  装置编号为甲、乙两支试管。各注入半试管清水,每支试管塞入松紧适度的3个脱脂棉球,分别位于水中、水面、水上,每个棉球上放置3粒同种植物的种子,1粒胚是完整且是活的.、1粒切除了胚、1粒经过烘烤。然后分别将甲、乙两试管放在温暖(室温20度左右)和寒冷的环境里。

  方法二:

  将方法一中1支试管内的装置分解到3支试管A、B、C中去,然后分两组,分别放置在温暖和寒冷的地方。

  改进后操作简单,经一次实验就能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全部条件,学生易接受,而且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种子萌发成幼苗时,幼根易穿过棉球,可供学生进行实验六“观察根毛和根尖”时使用,还可用土壤浸出液替换试管中的清水,继续培养幼苗,供“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用,该实验改进后增强了实验的连续性,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4

  教案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课题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类型 新授 授课人 王迎春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2、? 能力目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 ? 重点 设计探究过程及对照实验 难点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和活动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观察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宣布课题,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本节课的课件包括:种子萌发的过程动画、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方案的提示、实验方案的分析、诊断题等。制作大豆种子萌发过程观察瓶。 ? ①古诗“古原草”的作者、全文。 ②农民播种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播种后又需要做什么?③在花盆中种植一颗大豆,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 ? ? 二 情景 导入 ? ? ? 围绕种子作出假设 ? ? ? ? ? ? ? 围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诊断 ? ? ? 围绕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探究活动 ? ? ? ? ? ? ? ? ? ? ? 围绕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得出 ? ? ? ? 结论 ? ? ? 总结 提升 ? 布置新课题 ? 引导学生背诵并分析白居易的“古原草”。 ①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部分图画作品 ②播放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 组织学生发言。分析早春播种覆盖地膜的`原因(提高土壤表层的温度)。 指导学生从种植辣椒的经历入手,提出有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并作出假设。 ? ? 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时给予提示: 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 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 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 ②教师按照对照实验的原理进行上述实验方案分析。 ?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观察记录表(见附表)。 ? ? ? ? ? ? ? ? ? ? ? ? ? ? ? 设计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小麦种子40粒、培养皿2个、黑布一块)。 ?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①假如环境条件都具备了,所有的种子都可以萌发吗? ②选种是农民播种前的重要工作,应该选什么样的种子呢 ? ? 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假如让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你该如何设计? ②交流实验方案。 ? ? ? ? 提出问题: ①如何抽样:农民买回一袋种子如何测发芽率?能否用3~5粒种子或把一袋种子都用上?或挑几粒大的种子? ②什么叫抽样检测? 介绍计算种子的发芽率的方法。 ? ? ? 指导学生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 组织学生发言,了解学生本节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等)。 ? ①了解有关我市种子的信息(种子的来源、质量等)。 ②动动手:发豆芽。 思考“古原草”所揭示的生物学规律? 画图:用一组图画表示出被子植物的一生,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 展示查阅的资料:农民播种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选种、翻土、浇水等) 说一说:种植辣椒时,你都做了哪些事?并结合资料分析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各是什么? ? ①复习对照实验的概念,明白设计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②分组讨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有的小组认为设置一组对照,10粒种子浸入水中,另10粒加入适量的水;有的小组认为把20粒种子分别放入两个瓶子里,都加入适量的水,一瓶放在常温下,另一瓶放入冰箱里;也有的小组无从下手。 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 ? 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小组交流,选出较合理的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 ? ①举例:风阳县曾经出现的假种子事件使百亩良田颗粒未收,农民利益严重受损。 ②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不处在休眠期的种子。(学生回答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 ? 设置:死种子、瘪种子、胚受损的种子、对照组四组,在实验过程中,四组除种子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相同 ? ? ? ? ? ? 学生通过答问,理解抽样检测的概念,并总结出抽样检测的关键是随机抽样。 ? ? 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①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完整的、活的。 自我小结本节你学会了什么? ? 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或实验报告。 ①资源共享,把收集的资料发布出来,让大家共享,真正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②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 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种植大豆获得感性知识,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通过收集信息,体会农民工作之艰辛 ? 引导学生注重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及时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①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思路必须要清晰。 ②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体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相互倾听,达成共识,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③实验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辨证思维。 ? ? ? ? 问题导入,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 ? ? ? ? ? ? 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 ? 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建构概念、理解概念,从而掌握基础知识。 ?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并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采取开放式课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后面的新课做准备。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共4篇(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实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