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时间:2022-10-09 13:42:0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以供借鉴。

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1.熟悉掌握各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2.做好各设备运转时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严禁各设备超负荷运转,严格按照各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设备调试运转,确认正常以后,方能投入使用。

  5.建立健全各种设备台帐、设备卡片,并将设备的维护保养落实到人。

  6.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对易产生热量和安装在潮湿处的设备,运转时要及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7.停用设备及闲置设备要做到归库管理,保持整洁。

  8.对于特殊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专业理论教育及培训考核工作,严禁违章操作。

  9.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记录,责任落实到个人,检修过的设备在下次使用期间发现问题影响生产由检修人承担责任。

  10.由于操作失误发生设备事故及损坏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设备维修费用的80%进行赔偿,并责令下岗。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管理职责

公司设备动力科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3.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

  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4.设备维护的要点

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任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和检查按车间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

  处理。

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2 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车间设备组存档备查。

车间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科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5.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金属切削机床、起重行车等通用设备,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

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厂休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A类设备周期最短。 B类设备周期较长。 C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车间设备主任组织分管的设备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公司备案。

车间设备员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生产工人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工人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6.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员人、维修员人、生产、维护管

  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所在部门的设备技术组负责编写。

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编写。

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车间工艺组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通知设备组,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

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车间设备组反映,设备组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7.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领导、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

维护规程必须深人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车间设备组要经常深人车间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车间设备主任汇报,严肃处理。8.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车间和设备科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按厂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 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科,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

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位职责:

  1、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包括设备验证、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调拨、封存启封、报废出售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等;制订各种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同时组织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操作有章可依;

  2、设备采购:根据生产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投资计划,组织设备的选型和申购;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

  工作,保证设备采购的顺利进行;

  3、设备检查:负责公司各类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水、电、气的日常管理工作;备件、设备管理;负责安排人员检查巡查设备并做好监督工作;保证设备外观整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无跑、冒、滴、漏现象;

  4、组织设备维修:负责公司年/月度修理计划的拟订工作;负责厂房机械、电气等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负责设备故障处理、事故安全处理等;根据生产要求,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修,减少设备故障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岗位职责:

  1、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包括设备验证、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调拨、封存启封、报废出售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等;制订各种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同时组织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操作有章可依;

  2、设备采购:根据生产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投资计划,组织设备的选型和申购;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保证设备采购的顺利进行;

  3、设备检查:负责公司各类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水、电、气的日常管理工作;备件、设备管理;负责安排人员检查巡查设备并做好监督工作;保证设备外观整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无跑、冒、滴、漏现象;

  4、组织设备维修:负责公司年/月度修理计划的拟订工作;负责厂房机

  械、电气等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负责设备故障处理、事故安全处理等;根据生产要求,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修,减少设备故障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任职资格:

  1、教育背景:机械/电气相关专业,本科学历以上。

  2、工作三年以上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食品行业设备管理经验尤佳。

  3、知识/技能:熟悉日化行业设备采购和保养流程;熟悉ISO有关设备管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1.

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2

  淮安锦纶化纤有限公司

  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一. 目的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保证机台正常运行,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及时维修保养设备,防止设备异常停机和故障重复发生,避免维修操作不当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以达到消灭事故和安全运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二. 管理职责

  1.公司能源设备部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2.各车间设备主管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三.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

  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

  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转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四. 设备维护的要点

  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2.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3.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管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5.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1)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

  超负荷使用。交接班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2)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

  干净,保持设备清洁,无油垢、无脏物。

(3)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

  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6.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1)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2)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

  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

  7.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1)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2)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

  填写《设备日常点检记录》,交车间设备主管存档备查。

(3)车间设备主管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能源设备部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车间设备主管反映,设备主管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3

  设备检修、维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的大、中、小修都必须按规定,事先提出计划,然后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各班组每月15日以前,要将每月的检修计划报到车间,车间及时制定,落实好检修任务。

  三、对于老化、报废的设备,班组上报车间,由车间统一报到公司,由主管经理批准方能更换。

  四、班组应建立设备台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车间内的设备要逐台登记建卡,做到数量准确,技术资料完备,编号、型号、原值、制造厂、购进时间等添写齐全、清楚。

  五、每个检修项目都应落实到专人负责,每个参加检修人员都要明确检修任务、内容。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安全基础上完成检修任务。

  六、每次检修完毕后,要召开设备检修总结会。总结经验和教训。

  七、各班按规定对润滑点及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检查。易松动部件及部位,检查各安全防护及操作系统。

  八、随时观察和掌握设备转运状况,保持设备清洁良好的工作状况,保证设备在工作中不发生故障。

  九、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外部及工作场地,清点整理。如工器具和备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清扫检查调正各润滑系统及润滑部位,按要求填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十一、检修设备的电气系,整修线路,清扫和检查其它电器装置要有工作票。

  十二、设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安全设施恢复原状。

  十三、检修地点,要有良好的照明,不允许在黑暗、光线不足的地方作业。

  十四、停车检修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并在配电箱或柜处挂上“有人作业不许合闸”的警示牌。

  十五、学徒工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工作,徒工出事故,师傅要负责。

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