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3篇

时间:2022-10-10 10:26:3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3篇,以供借鉴。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3篇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1

  魏家台乡2010度年目标责任暨领导班子

  自查报告

  中共魏家台乡委员会 魏家台乡人民政府

(2011年1月16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考核组各位领导前来我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魏家台乡2010目标责任暨领导班子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凝心聚力,务实工作,促进了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地域特色,着力发展劳务、养殖、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农业总产值3028万元。全乡劳务输出人数达到2600人,实现收入3300万元,劳务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养殖业生产发展中坚持“集中连片、大户带动”的发展思路,乡、村干部积极为养殖大户协调养殖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乡的养殖业发展,生猪产业迅猛发展,2010年生猪饲养量达到4200头,发展10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5户,标准化养殖场4个,养鸡专业户发展到14户。全乡共发展良种核桃1400亩,全部见效益后,收入将到达460万元。新建大棚蔬菜100亩,蔬菜产量达到77吨,有效改善了群众和企业职工的菜篮子。经过严格计算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3860元,同比增长42%。

  二、以全民招商为手段,推动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

  今年,采取全民行动、共同招商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个,引进资金8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5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推动了全乡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乡4条钒矿生产线和2条铁矿生产线很快建成投产,全年实现产值亿元,实现收入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就业1300余人。

  三、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集镇面貌发生极大变化。

  今年,我们以硬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全面推进魏家台乡小城镇建设,共投资300余万元,新修了350米长的拦河大堤,铺设人行道地面砖1360平方米,建街道绿地1500平方米,拓宽街道路面93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55棵,安装路灯22盏,新建了魏家台标志石、走廊和护栏等,使街道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深受当地群众好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共振移民项目,按照“统一建筑风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户型设计”的原则,鼓励边远山区群众到集镇安家落户。目前,已有13户一层主体已基本完工,到2011年6月,全面建成后,魏家台乡将会成为商郧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着力解决群众在生活、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投资200万元的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主体目前已经完成,竣工后的教学楼可容纳近500名学生上课;适龄儿童没有一例辍学现象发生。投资21万元的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也已投入使用。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下硬茬解决盲怀超生问题,促进了人口形势的稳定好转。2010年全乡计划生育率达%,手术及时率达90%以上。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扎实开展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今年共完成扶贫重点村建设任务1个,完成投资16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万元,整合资金万元;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完成实用技术培训6次,680人次参加;扶贫移民搬迁40户125人,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部完工。我乡共有农村低保438户1199人,已基本达到应保尽保;今年共争取特困群众医疗生活救助金万元,已兑现万元,受益人30人次,其中大病救助20人次,日常救助22人次;全乡全面消除了危房。

  五、以灾民安置和基础设施恢复为重点,全面实施灾后重。

  2010年7月24日,我乡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我乡快速反应,周密部署,紧急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抢通了道路、电线、自来水管道,把灾害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按照先建后批,统一规划的原则,对倒房户进行统一安置建房。目前全乡60多户重建房屋于2010年底全面完成,全乡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建设创新发展。一是注重对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全体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以乡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建四好班子为契机,认真组织,精心安排,不断加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改进理论学习的方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一方面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坚持对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按照党员发展的条件,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吸收年轻优秀的青年加入党组织,给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今年,我乡共发展35岁以下的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3名。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共建共富促和谐活动”、“三级联创”和“三级承诺一评议活动”,大力开展“百千万先锋工程”;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形式,在两个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成立了党组织;规范为民服务代理制;在全乡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做好贫困党员帮扶工作,完善党员远程教育和农民致富信息网点;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今年我乡共兴建村级活动室3个,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提供了场所。

  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落实领导班子及党政“一把手”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况报告和领导干部“五个一”情况登记制度。一年来,全乡领导班子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现象。全面加强各村的廉政建设,在全乡7个村全部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加大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监督力度,确保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和信访投诉,全年共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件,执行党纪处分1件,落实警示提醒2件。四是积极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工青妇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工会、共青团、妇联为依托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全年共举办群众参与的节庆活动4次。通过活动动员、号召群众开展易风移俗、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户”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和道德模范户。在全乡2个钒厂建立了职工维权工会组织。五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活动,全年共邀请县委党校教员来我乡进行形势报告会2次。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加强对我乡经济、社会的宣传报导工作,建立了通讯员队伍,抓好通讯员培训培养工作,下达分解了宣传报导任务,建立了信息报道陪奖制度,全年共有51篇新闻报道、信息在县级以上媒体刊登和播报。

  七、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采取电话标签等措施进村入户宣传平安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综治、治保、调解和治安中心户长的作用,今年,全乡无“民转刑”和严重刑事案件发生;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及领导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开展领导值班接访活动,推行“导访制”,定期进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积极化解矛盾,全乡未发生进京赴省到市越级上访事件。狠抓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管和宣传教育,全年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农用车等重点部位进行了6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全年没有发生一次安全生产事故。

  八、加强水利建设,严管资源环境。积极争取资金,做好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作。今年我乡共完成农田水利建设100亩,水土流失治理7平方公里;整修堤防5800米;新建人饮工程7处,解决饮水困难群众2800人。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矿山综合治理、土地管理、林业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和林业资源政策、法规,严把审批关,积极做好土地复垦和林木补植,强化依法监管力度,打击乱开乱采现象,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一年来,我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有许多工作仍有差距。2010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21次全体会议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2

  古家沟村典型材料

  石鸡坝乡古家沟村位于文县中路河中下游,与中寨镇马营村接壤,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123户467人,耕地面积亩。2012年以前,古家沟村发展较为缓慢,村容村貌较为落后。双联行动两年来,在联村单位老干局的大力帮扶下,紧紧围绕落实双联行动“六大任务”,着眼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特色,突出重点,强化保障,靠实责任,狠抓落实,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努力为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双联行动以来,老干局为每户联系户发放慰问金200元,共计万元;协调县水务局有效解决了古家沟村100户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积极帮助古家沟村完成新农村打造工作任务;在每年开展的春冬两季经济林管护过程中共捐资万元,购买修剪工具、农药,对古家沟村的所有经济林进行了综合管护,举办培训班三次,累计培训260人,培养科技明白人20人; “六一”儿童节,为古家沟村每位小学生购书包一个,学习用品一套;干部职工捐资,为所联系贫困户每户购买花椒苗200株;为0-3岁婴幼儿捐赠营养包5份,价值500元。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协调县农办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积极协调农牧部门种植冬播马铃薯120亩。

  二、取得变化:一是班子合力不断凝聚。通过对村两委班子

  进行梳理,对村务财务机制进行规范,两委班子运转高效,管理民主。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三是农业特色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完成种植冬播马铃薯120亩,完成核桃、花椒等经济林管护面积1200亩,完成高接换优任务2000多株,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困难群体备受关注。通过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在全村得到了良好反响,带动村干部及富裕群众主动加入到救助困难群众的队伍中。五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县老干局始终把“双联”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局领导多次带领联户干部到古家沟村调研,和乡村两级深入沟通交流,指导联系村加强党建工作,共同协商谋划村组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帮助村委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院落绿化。同时走访联系农户,倾听他们在发展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制定增收致富计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主动发放连心卡;赠送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帮助联系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干部还经常以电话交流的形式和农户联系,倾听他们的致富意愿,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每次入户走访都是干部真心诚意,群众笑脸相迎。“双联”活动为干群之间搭建了“连心桥”,铺开了“致富路”,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

  双联行动对村级工作形成了有效促进,对致富带头户、困难户形成了有力支持,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3

  霍家沟村——乡村集体经济发展

  霍家沟是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80年代,该村曾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种啥也不收,一溜土窑洞,穷得出了名”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无积累,村民就业无门路,家庭收入无保障,人心涣散。1993年以来,以霍松勤同志为村党支部(总支)书记的一班人,立足村情、科学谋划,发动群众、艰苦创业,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使霍家沟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通过调研我们感到,霍家沟在学习实践中解放思想,在开拓创新中加快发展,成功摸索出了一条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研究和分析霍家沟模式,对于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霍家沟全村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191户,776人,耕地面积1040亩,毗连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煤矿,煤炭资源较为丰富。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同我省大部分资源型地区一样,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但不同的是,霍家沟村依托煤而不依靠煤,尤其是在原始积累完成后,提高科技含量实施扩张,进行企业改制完善治理结构,走出了因煤而富、无煤更富的扩张之路,赋予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内涵。

  1、依托煤炭资源,霍家沟村集体经济艰难起步

  1971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会议提出要发展“五小”工业,为农业机械化创造物质基础。就在当年,霍家沟村利用当地资源开始挖小煤窑,集体经济艰难起步。1985年村中开挖新井。1987年因周边煤矿火灾事故,影响到了村里的小煤矿。其后3年霍家沟的发展陷入低谷,因村民上访现象比较严重,1990年霍家沟成为乡里重点整顿的后进支部。

  2、紧抓发展机遇,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完成原始积累

  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会后随即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政策安排给霍家沟带来了发展机遇,他们一方面利用石圪节煤矿应给付的占道补偿费置换该矿的边角煤田采矿权;另一方面抓住国家金融扶持的机会,快上项目煤。1993年利用本村最大最平的一块40亩地,开始建焦化厂,设备是南方一家国有企业拍卖的70型旧焦炉,到年底2×18孔70型机焦炉建成投产。当年生产机焦5万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13万元,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原始积累迅速完成。

  3、依靠科技进步,霍家沟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1995年霍家沟机焦厂二期工程上马投产,年产10万吨的西山煤矿也建成投产。为了不浪费资源,霍家沟对采煤工艺进行改造,投巨资购回悬移支架,使回采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5%;为了节约资源,推行限量开采,对于焦厂用煤,采取以产定采、成本倒算的管理手段。从1996年到2000年,霍家沟先后创办了煤矸石自备发电厂、电石厂、洗煤厂、活性碳纤维厂等4个厂6个项目,初步形成了由煤到焦到焦炉废气加煤矸石发电、再用电把焦粒和石灰炼成电石的自主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了把能源吃干榨尽。进入新世纪以来,霍家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扩建了煤矸石自备发电厂;建设改造了化工厂;上马了PVC工程,化工延伸产品销往全国多个地区。截至2004年底,霍家沟村拥有资产近5亿元,其中净资产近3亿元。

  4、实施企业改制,霍家沟村集体经济跨越发展

  2004年是霍家沟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年,在经济实力和各种条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霍家沟结合自身实际,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大胆创新,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变传统集体所有制为股份所有制,村民变为股民,家庭变为股东。根据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的《村委会对其独资企业霍家工业总公司进行改制股份分配的决议》,霍家沟集体经济产权一分为二,集体股占到33%,村民(家庭)股份占67%。企业改制的成功,为霍家沟集体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力助推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从2004年至2007年,霍家工业有限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固定资产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9倍;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11亿元,增长5倍,上缴国家税金由580万元增加到6300万元,增长11倍。

  在调研期间,霍家沟人给我们描绘了“十一五”发展蓝图,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霍家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五年霍家沟发展主要规划目标为:扩大PVC和离子膜烧碱生产规模,产量要达到双16万吨,投资24亿元,上马建设2×300 MW煤矸石发电项目,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霍家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霍家沟村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霍家沟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为推进科学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得益于相对较好的能源产业发展空间。但这些机遇、条件在我省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地方的优势还要更突出一些,霍家沟从中异军突起,取得显著成就,深刻说明霍家沟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开拓创新,结合自身实际,经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1、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走艰苦奋斗、勤勉奋进的创业之路

  贫穷是一种鞭策。1990年因村里给每户发30斤白面而吵闹得鸡飞狗跳的痛心往事仍留在霍家沟人的记忆深处,以霍松勤同志为村党支部(总支)书记的新班子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以工兴农,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让大伙过上好日子”的发展思路。在村党支部的感召下,霍家沟人全身心投入艰苦奋斗、勤勉奋进的创业之路。在发展之初,力所能及之事,都由村民投入义工完成;时至今日,所有员工每年的工资经考核后按比例发给现金,管理层只能拿到40%的现金工资,剩下部分进入企业资本运作。长期以来“积累———发展———再积累———再发展”艰难的自主创业,支撑着霍家沟10多年来的高速度发展,霍家沟每年有成百上千万的投入,资产负债率却只有30%。

  村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集体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霍家沟为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克服少数人把持巨额财富的隐患,经多次研讨设计出了群众拥护、各方满意的分配制度,即通过集体经济股份化保证财富分配的公平。在2004年的原始股分配上,集体股占到33%,给全村公共事业发展留足了空间,为进行适当调节找到了“村级财政”。村民(家庭)股份占67%,按人本股、工龄股、职务股比例细化分配,全村人均25万元,户均超过100万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发展,赢得了和谐。如今的霍家沟,成为长治人均纳税第一村,成为“上班不出村、生活有保障、工资月月领、红利年年分”的富裕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在全省率先走向“农村工业化、生活园林化、居住别墅化”。

  2、坚持科学技术引领,走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科学技术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推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资源依赖度较大的地区、产业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摒弃单资靠源发展的老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发展。霍家沟从一座年产不足3万吨的小煤矿起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滚动发展,利用各种渠道资金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逐步探索出了实现“三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建焦化厂,走煤转焦加工增值路子,实现了由地下(采煤)转地上(炼焦)的第一个转化;二是建洗煤厂,建发电厂和电石炉,形成了原煤———洗煤———洗煤焦的一条龙生产,完备了炼焦的废气(中煤、泥煤、煤矸石)———发电———电石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由粗放(粗放型)转精细(集约型)的第二个转化;三是建化工厂,上马PVC、聚氯乙烯等项目,实现了由黑色(能源产品)转白色(化工产品)的第三个转化。“三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霍家沟成为集开多条产业链、多种产品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自觉选择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不懈地推动资源深度开发,提高资源附加值,把资源相对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是霍家沟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之举,是霍家沟工业兴村之路越走越宽广的根本原因。

  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创新之路

  是否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事关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大问题上是否由大多数农民“说了算”,是判断集体经济性质的标准之一,也是能否调动群众热情和智慧的根本。霍家沟集体经济组织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而是通过制度建设谋求村集体事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长久之道。其中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民考官”制度,即由村民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考核组,围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针对每个党员干部岗位分解任务,坚持每月一次例会,收集分析群众意见,每季度对全面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测评。年末每个党员干部进行述职报告,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测评。党员干部每年都要“大考”一次,“中考”四次,“小考”数次,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和质询,被考的“官”必须认真说明,接受民意评议。推行“民考官”制度十年来,多名党员干部因工作政绩不佳,失去一项或者几项工作岗位,有的被调整分工。霍家沟“上下作桥梁、对话不隐瞒,结果要兑现、测评定酬衔”的考核机制,考出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干劲,促进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融洽,提升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议政能力,有效地推进了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和群众监督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典范。

  4、坚持以人为本,走经济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可持续之路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基本遵循、内在要求和目标所在,也是实现济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霍家沟多年来秉承人本发展理念,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事业,以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以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农民(员工)的素质提高,以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以农民(员工)的素质提高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霍家沟把培养后继人才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投入巨资修建了4000平方米教学楼,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对升入大中专学校学生进行奖励,对返村的大中专学生和各类人才放在重要岗位锻炼。同时,他们坚持抓农民(员工)的素质教育,每月编辑印发一期《村民之友》,建立完善了职教中心、图书馆、小区体育场所,在机关和企业员工中开展学习活动。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霍家沟深入进行“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了“和睦家庭”评选活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村民诚信档案,改革创新“红白理事会”制度,在长治郊区农村率先实行了遗体火化和集体陵园安葬。霍家沟文明创建取得积极成效,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良好的成才环境、发展机制和社会风气,使霍家沟实现了人力资源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推进了人才要素由流出区向流入区的转变,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有益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霍家沟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在我省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霍家沟集体经济模式是可复制的、值得推广的。霍家沟集体经济生动而鲜活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

  1、坚持在学习实践中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的成果统筹谋划,是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

  霍家沟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在于他们能够不断解放思想,以实践作为检验解放思想的成效标准,以解放思想的成果统筹谋划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正是因为以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推进解放思想,1993年,他们抛弃坐享其成的懒汉做法,提出了占道补偿费置换煤田采矿权的“傻子想法”;1995年,在人们紧盯原煤市场的时候,他们提出了“把能源吃干榨尽”的发展思路;2004年,在集体经济被一路看好的情况下,他们提出并完成了企业改制,从而使霍家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和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霍家沟村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与发展较快地区最重要的差距是观念的差距,只有坚持在学习实践中解放思想,才能在发展之路上有所作为、阔步前进。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表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破除小进则满的小农思想、自我陶醉的骄傲情绪和依赖资源的惯性思维,重塑发展观念,学会发现优势、利用优势、发挥优势、再造优势,才能做出符合发展趋势的正确决策,指导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是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集体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终结其历史任务。以输出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会带来经济的一时增长,但必然导致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生态脆弱退化。面对“手边的诱惑”和“资源陷阱”,霍家沟坚决杜绝资源滥采、粗放发展的恶性循环,勇于选择调整、选择“割舍”,选择转变、选择“减速”,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科技含量较高项目为载体,在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一步一步推进产业链延伸,一点一点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他们坚持不懈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获得了良性“自生能力”。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表明:不管有多么困难和有多少诱惑,只有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实现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的力量破除发展制约因素,是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其他创新得以落实和执行的保证。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既是一条新路、一条好路,也是一条难路,难就难在是对传统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突破和挑战。所以,对霍家沟来说,坚持推进制度创新尤其重要。霍家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乡村文明建设、集体社会事务管理领域,以及在企业资本积累、外来务工人员激励等具体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并以制度创新的力量作为保障,为实现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铺平了道路。村委主导、村民表决的民主程序,科学设计、有力执行的各项制度,使村集体(公司)的管理日趋科学规范,使公平规则的意识深入人心,使勇创一流的先进典型大量涌现。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表明:在没有现成模式的情况下,只有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才能用“强制”的力量巩固改革创新的成果,才能通过长效机制破除制约因素,使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获得制度性的助推力量。

  4、选好支部带头人,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组织保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霍家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有一个好的班子,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1993年霍松勤同志担任霍家沟党支(总支)部书记以来,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核心,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自己的出众能力和胆识带出了一个好班子,以身先士卒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带出了一支好队伍。目前,霍家沟村52名中共党员中,有40多名党员在村里和企业的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占到村里和企业干部总数量的80%。党员的骨干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基石,真正形成了党组织铺路、党员带路、党群共奔富裕路的态势。霍松勤同志是我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并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霍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表明:只有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通过干事创业给群众带来看得到的实惠,才能带领、带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真正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