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时间:2022-10-10 12:33:4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以供参考。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1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中华美德是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影响力可继承的良好品德.而正是这中华美德陶冶爱国情操,使人仗义疏财,让世界上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美.这中华美德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凝结的优秀品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切身学习中华美德并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中首位是仁爱孝悌,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是基本也是中华美德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仁爱,是对人仁慈并关爱他人;孝悌,是还报父母的爱和兄弟朋友之间的友爱.仁爱孝悌无形地要求我们,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它使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它使我们了解了中华美德.“诚信礼义”则是中华美德中的一大部分,诚信,即真诚,诚信,守承诺,讲信用.同时诚信也是每个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信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诚信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道义,拥有诚信,就是拥有一种无形的资产.“礼义”是道德观念上的一种讲义气的体现,青少年要遵守各种规定,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都要积极帮助这是礼仪的意义所在.现在的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父母、亲朋的关爱下,不知生活中的疾苦,而这些良好的中华美德的优秀的家风可以丰富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于中华美德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成为一个拥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性格、良好素质.家风中的形式有很多,而家训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家中老人长辈便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和气对人,勤劳刻苦.自古便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行在于勤”的古训,同时这也是我家的家训.依我对家风的理解,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多年总结下的为人经验和处事之道:家风即民风、社会风气,每个家庭都要拥有好家风.是为后生们所创造和陶冶的风气.往往这些家风中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追求平等,维护尊严”的精神是《简·爱》中女主人公一直向往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家风??这些良好家风是我们学习的必备良药.这些家风是教会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美德还是家风,都源于生活又融于生活.我们要用心去感悟,亲身体会先人凝结下来的至高至善的结晶.它无处不在.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它拥有着让我们惊叹和学习效仿的能力.它……

  弘扬中华美德,是我们二十一世纪青少年当前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传承良好家风,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辈,万千炎黄子孙去延续,让这中华美德和良好家风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

  作 者 姓 名: 蒋莹莎

  学 校:北城中学 年 级 班 级:七年级三班 指 导 教 师:陈雪燕 联 系 电 话:***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2

“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 “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活动班级]: 704班

[班会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家风家训及其由来。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风意识。

  3.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

[活动准备]:

  1.主题班会PPT 2.中国传统文化,良好家风相关历史资料。

[班会流程]:

  1.什么是家风?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古代的家风:五常八德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新时代的家风: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2.说一说你家的家风,家训

  同学发言,说说自己家有有哪些家风家训,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3.古今中外家风故事

《颜氏家训》、《傅雷家书》

  孔融让梨的故事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曾国藩---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

  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4.良好的家风家训有什么作用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一个家族家风的建构,对塑造孩子的成功与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坏、家族人在社会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风虽是家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它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经常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比单纯说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还会作用他们的未来。要形成好的家风,父母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力争将家庭变为孩子德行修炼和素质增强的课堂。

  5.家风与校风,班风

  学生谈谈班风,以及自己对班风的建设。

  熟记班规,谨守班规。

  6.总结班会

  总结班会的收获,提出对同学们今后的要求。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主题班会课设计

  增城区新塘镇大敦小学 张敏茹

  电话***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风家训的定义及由来。

  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风意识。

  3、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活动重点和难点】

  1、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2、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课前准备】

  1、主题班会PPT。

  2、良好家风历史资料。【活动过程】

  一、由歌曲导入新课

  1、听歌曲《千古有训》。

  2、出示“家”字的演变过程,问:你知道家字的含义吗?

  老师说: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一个宝盖头盖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紧紧系在一起。

  3、过渡:家是微笑的,家是彩色的。家是归宿是港湾,家是永恒的。家就是这样由爱编织的故事叫人阅读一辈子,回味一辈子,感动一辈子。

  二、好家风,好家训

  1、出示漫画

  2、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训?

  家风: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历史上,大凡保留有优良家风的家族,都制定了有很强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家训: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3、古今知名家风故事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说说你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1)展示名人的家风

  开国元勋次女贺晓明回忆起母亲曾教导全家: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提及家风话题,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赵本山坦言,人心要坦荡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自己都看不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孝道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2)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家的家风。(3)分组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家的家风。

(5)师小结:家风虽是家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它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经常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比单纯说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还会作用他们的未来。要形成好的家风,父母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力争将家庭变为孩子德行修炼和素质增强的课堂。

  三、家风与班风

  1、过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班级和学校是社会中的最小单位、小集体、小家庭。有好的班风就会有好的校风,有好的校风,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国家才能更和谐、稳定。

  2、你认为我们的班风、班训怎么样? A、好 B、不好 C、一般。

  3、我们对班风建设做了哪些贡献?学生谈谈做法。

  4、结合同学们对家风的看法和主张,制定本班班规。

  四、班会总结:

  1、谈谈你的收获。

  2、师小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上台讲述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家风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和处事原则。好的家风含有同心协力、互相体谅、互相扶持等因素,推而广之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知晓了家风家训,也制定了班规,请自觉遵守,自觉传承好家训、好家风!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课后反思】

  古语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以和为贵??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本节课通过板展示对于家风、家教、家训的理解,也可展示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相关故事等,讲述各自的家风、家训、家教及认识,培养、传承良好家风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一方面的教育是成功的,不足之处是学生不容易讲出自家的家风家训,认识不到位,致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