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园游记最终3篇(去越秀公园的日记)

时间:2022-10-11 15:23:5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越秀公园游记最终3篇(去越秀公园的日记),以供借鉴。

越秀公园游记最终3篇(去越秀公园的日记)

越秀公园游记最终1

  粤动青春 梦随亚运

——历史1002支部团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粤动青春 梦随亚运

  二、活动意义

  越秀公园是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其中著名的景点五羊雕像是广州的标志,也是广州亚运会的会徵。借此参观越秀公园,让支部成员更好地了解羊城的由来和古老的美丽传说,借此开拓视野,提高史学修养。同时,越秀公园还有明镇海楼—爱国教育基地之

  一、明古城墙、四方炮台等,能激发参观团员们的爱国热情,达到教育团员的目的,结合军事理论,加强团员国防意识。

  三、活动时间:2010年11月

  四、活动单位: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02团支部

  五、活动形式:观光

  六、活动地点: 广州越秀公园

  七、活动具体内容安排:

(一)前期准备

  出游路线:

  1.在正门做B2A或B2(9站)到越秀公园北门下。(出发)

  2.乘坐地铁3号线到体育西路(2站),转地铁1号线至公园前下(4站),再换乘2号线到达越秀公园正门。(回校路线之一)

  3.乘地铁3号线到嘉禾望岗(12站)转2号线到达越秀公园正门(9站)。(回校路线之二)

(二)出游当天流程

(三)后期工作

  八、可行性分析

  1.越秀公园是羊城八景之一,风景优美,必定能引起团员们的兴趣,吸引团员们参与出游;

  2.所需经费不高、场地选择灵活、支部人员不多、操作性较强 3.路程不远,以宿舍为单位,避免因交通拥挤导致人员走失问题。

  九、风险预测

  1.个别同学晕车

  应对措施:生委准备晕车药等药品、塑料袋;小组成员相互照顾。2.出游当天天气转坏

  应对措施:在出游前几天关注天气预报,以确保可以如期出游,并在出游前建议同学们准备雨伞。如果天气过于恶劣,就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调整出游时间。3.同学在参观过程中出现意外

  应对措施:提醒同学们注意遵守景点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人身财物安全。若发生意外应该及时与负责人联系,以便寻求帮助。4.在乘车过程中走散

  应对措施:宿舍长组织好舍员,在汽车到越秀公园的前一个站(电视塔站)时提醒同学尽快到后门准备下车。达地铁时也要如此。

  十、经费预算

  总价: 24(元)备注:

  1.车费自付,提醒同学自备零钱。2.全体同学必须穿校服。附录一

  观光地图

  附录二

  景点简介

  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元代以来被称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为粤台秋

  月,明代为粤秀松涛,清代为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现代有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越秀新晖。

  历史文化学院1002支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越秀公园游记最终2

  越秀公园导游词篇P120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越秀公园。越秀公园是广州最早的公园,也是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早在西汉南越国时期,越秀山便是古人登临的圣地,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未能如愿。如今越秀公园冈峦起伏,树木苍翠,充满着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勃勃生机和绿色情调,它除了保存各种历史文物和遗迹外,新建的园道四通八达连接各景点,让中山先生如愿以偿。

  越秀公园是山的公园,东西绵延约3公里,海拔70余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越王山,明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称其为观音山。越秀公园东连登峰路、南接应元路、北邻环市路、西邻解放北路,可从正门、东门、南门和北门7个门进园,全园总面积万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壳岗、长腰岗、鲍鱼头岗、桂花岗等7个山岗及北秀、南秀、东秀3个人工湖,园内有亭台馆谢及五层楼、中山纪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处名胜古迹,并兼有大型体育运动场、游泳场、美术馆等,兼有金印游乐场、韩国园、成语寓言园等休闲场所。这座绿树参天的城市中心公园,历代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粤台秋月”,明代有“粤秀松涛”,清代有“镇海层楼”和“粤秀连峰”,近代有“越秀远眺”、“越秀层楼”,现代有“越秀新晖”之称。据历史记载,越秀山是广州的风水宝地,从地理形态看,广州负山带海,北倚连绵起伏的五岭余脉九连山,南临烟波浩渺的伶仃洋,左有罗浮山,右有青云山作为朱雀,玄武拱卫并延生至广州白云山和越秀山,从地图上看,白云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苍龙,盘旋在珠江之畔,形成飞龙吸水之势。

  越秀山是一座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名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广州的风景名胜地,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就特别钟爱越秀山,他在此大宴群臣,款待汉高祖刘邦的使者陆贾,两人结下深厚情谊,后来赵佗去帝制,臣服于汉朝,越秀山上有越王台旧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三,赵佗到这里登高游乐,随行官员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近年有人考证赵佗墓极有可能在越秀山腹深处。

  南汉时期,南汉后主刘鋹(chang)以越王台为游宴场所,在登山路上广种奇花异木,称为“呼鸾道”,道旁遍植金菊、芙蓉,南汉君臣在此欢度良宵,全不顾宋朝大军早已挥戈南下,南汉王朝最终在一片歌舞声中灭亡。

  到了宋、元,越秀山成为旅游胜地,如粤台秋月、粤秀松涛、象山樵歌、粤秀连峰、镇海层楼,及近代的越秀远眺、越秀层楼等,历代羊城八景无一例外把越秀山列入重要景区,越秀公园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和谐结合的典范。它是广州的一张精美名片,可以说不到越秀山不算到过广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山纪念碑,是为纪念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而建,位于观音山顶上,循“百步梯”498级可到,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岩砌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二层四面可以凭栏俯瞰(kan),更高处每层有窗可远眺,碑基上层四面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石碑正面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刻着孙中山的遗嘱。碑体所在平台有铁栏杆,周围树木茂盛,孙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联成一体,成为广州近代城市地标。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登的是木壳岗,岗上巍然耸立着一座五羊石雕,“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传说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使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雕像,雕像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

  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姿态各异,造型优美,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五羊传说广为流传,为越秀公园增色不少。

  游客们,现在我们看见一段约200多米的古城墙,逶迤伸展,隐没在丛林深处,它东起小北门,西迄大北门,共长约1100多米,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是广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城墙,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眼前这座绛红色的小楼就是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因楼高五层又被称为“五层楼”,此楼建于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关于镇海楼的兴建有一个传说。朱元璋得天下定都南京,一天他和铁冠道人同游南京钟山,游性正浓时,铁冠忽然指着东南方对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着一层“王气”,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须立即建造一座楼镇压住龙脉,否则日后必成大明祸患,朱元璋听后游兴顿失,急忙派人到广州查询,发现广州越秀山上有王者之气,朱元璋立即下诏命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楼将王气镇住,于是在山上修建了这座“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的镇海楼,该楼呈绛红色据说亦有辟邪镇王之意。楼高28米,阔31米,共五层,一二层用红砂岩石砌成,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渐收减,似楼似塔,红墙绿瓦,造型古朴独特,楼前一对高达2米的红砂岩石狮,为明代雕刻。

  现在大家继续往前看:镇海楼东侧是博物馆的专题陈列室,西面建有碑廊,陈列历代碑刻24块,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料,碑廊旁边一批古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其中四门由佛山所造。

  大家往上看“镇海楼”金色巨匾,两边有一幅木刻的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楹联是清光绪年赴粤筹办海防的彭玉麟授意其幕僚李棣(di)华所做,联中的故侯即朱亮祖。五层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陈列着广州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共4000余年的历史文物。五层楼1996年和五羊石像一齐以“穗石祥楼”之名被评为广州十大美景之一。登上镇海楼,极目江天万里,山上绿树婆娑,珠江两岸彩虹飞架,琼楼玉宇鳞次栉比,珠水如带,构成一幅无比秀丽的广州图画。

  在镇海楼东侧,拾级而上,有一座花岗岩四柱三间式牌坊,额上镌(juan)刻“海员亭”3个红色楷书大字,过牌坊沿级而上有一4丈见方的平台,环竖八根石米批荡圆柱,绿琉璃瓦、重檐八角的尖顶亭。绘有蓝底黑描白字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会徽。海员亭铭记着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历史功绩。1925年落成,1983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复纪念坊是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和同年11月军政府成立而建,附近还有一座光复纪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记述并赞扬香港同胞捐款志愿广东军政府的爱国热忱。

  越秀山以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历史风云和雄伟的纪念建筑物,使之成为历史博物馆和教科书,富于岭南特色的繁花秀竹,初春的红棉,暮春的杜鹃,四月的白玉兰,五月的金凤和山丹,秋天的含笑和菊花,隆冬的腊梅及苏铁为代表的一批名贵植物使越秀山成为花的世界。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常来越秀公园,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越秀公园游记最终3

  越秀公园

  讲解线索:概况—中山纪念碑—五羊石雕—明代古城墙—镇海楼—在五层楼内—海员亭与光复纪念坊

  概况:越秀公园是广州最早的公园,也是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早在西汉南越国时,越秀山便是古人登临的胜地。到了近代,孙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但未能如愿。如今,新建的园道四通八在连接各个景点,让中山先生如愿以偿。

  越秀公园是山的公园,东西绵延约3公里,海拔70余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南越山。明代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常称之为观音山。

  越秀公园东连登峰路、南接应元路、北邻环市路、西临解放北路;可从正门、东门、南门和北门等7个门进园,全园总面积92.8万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壳岗、长腰岗、鲍鱼头岗、桂花岗等7个山岗及北秀、南秀、东秀3个人工湖;园内还有亭、台、馆、榭以及五层楼、中山纪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胜古迹;并兼有大型体育运动场、游泳场、美术馆等,兼有金印游乐场、韩国园、成语寓言园等休闲场所。这座绿树参天的城市中心公园,历代均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粤台秋月”,明代有“粤秀松涛”,清代有“镇海层楼”,和“粤秀连峰”,近代有“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近代有“越秀新晖”之称。

  越秀山是广州的一张精美名片,第一次来广州旅游的人不能不来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过广州。

  中山纪念碑

  游客们,中山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观音山顶上,循“百步梯”上蹑498级可通达。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彻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第二层四面都可以凭栏俯瞰。更高处,每层有窗可向外远眺。碑基上层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刻着孙中山的遗嘱。

  碑体所在平台,有铁栏杆,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孙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联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

  五羊石雕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登的小岗,叫木壳岗,岗上巍然耸立着一座五羊石雕。

  关于五羊、五仙传说,前面已有介绍。“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对古代的百越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永无饥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广州人民获得大丰收,广州也就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像。这座五羊石雕,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或耍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山公园增色不少。五羊的传说也广为流传,海内外游客到此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纷纷摄影留念。

  明代古城墙

  游客们,我们从中山纪念碑后边,折向西行,可见一段约200多米的古城墙,逶迤伸展,没在丛林深处。它东起小北门(今小北花园),西迄大北门(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交汇处),共长约1100多米,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它是广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城墙,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镇海楼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的这座绛红色的建筑就是镇海楼,因其楼高五层而称为其为“五层楼”。此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候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关于镇海楼的兴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铁冠道人同游南京钟山,游兴正浓之时,铁冠忽然指着东南方对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着青苍苍的一股“王气”,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须立刻在广州建造一座楼镇压住“龙脉”,否则日后必成大明的祸患。朱元璋听后,游兴顿失,急忙派人到广东查询,发现广州的越秀山上有王者之气。朱元璋立即下诏,命令镇守广州的永嘉候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楼将王气镇住。圣旨下来,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在越秀山上兴建了这座“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的镇海楼。该楼呈绛红色,据说亦有辟邪镇王之意。

  五层楼高28米,阔31米,共5层。第一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成,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似楼似塔,红墙绿瓦,造型十分古朴奇特。楼前对峙一对高达2米的红砂岩石狮子,是明代雕刻。

  各位游客继续往前看,镇海楼东侧是博物馆的专题陈列室,西面建有碑廊,有历代碑刻24块。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料。在碑廊旁边,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其中4门是佛山所造。

  在五层楼内

  请大家往上看,这里高悬着一个“镇海楼”金色巨匾,两边有一副木刻的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楹联为清光绪两广总督彭玉麟幕僚李棣华所作。联中“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楼存,可证明历史沧桑。

  五层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陈列着广州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共4000余年的历史文物,一楼容千载,两眼通古今。

  五层楼1996年10月和五羊石像一起以“穗石祥楼“之名被评为广州旅游十大美景之一。

  海员亭与光复纪念坊

  在镇海楼东侧,从马路拾级而上,有一座花岗岩四柱三间式牌坊,额上镌刻“海员亭”3个红色楷书大字。过牌坊沿级续上,有一四丈见方的平吧,台中矗立着一座高6米多,环竖八根石米批荡圆柱,绿琉璃瓦、重檐八角的尖顶亭。绘有蓝底黑描白字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会徽。海员亭铭记着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历史功绩。海员亭于1932年落成,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复纪念坊是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和同年11月成立军政府而建的,附近还有一座“光复纪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记述并赞扬香港同胞捐款支援广东军政府的爱国热忱。

  越秀山以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历史风云和雄伟的纪念建筑物,使之成为历史博物馆和教科书,而那漫山遍野的让人赏心悦目标的富于岭南特色的繁花秀竹,更使越秀山成为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初春的红棉,暮春的杜鹃,四月的白玉兰,五月的金凤和山丹,秋天的含笑和菊花,隆冬的腊梅及以苏铁为代表的一批名贵植物。欢迎您常来越秀公园,每一次,越秀公园都会令您耳目一新。

越秀公园游记最终3篇(去越秀公园的日记)相关文章:

游览越秀公园观后感作文4篇 越秀公园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