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3篇(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

时间:2022-10-15 14:35:3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3篇(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以供借鉴。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3篇(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1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材料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样的殊荣和机会。第一次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就要我介绍自己事迹,实在是诚惶诚恐。我还只是刚刚上路,所以,今天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起步之路。请大家多多指导。

  97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教育科研的概念很模糊,觉得搞教育科研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至少得积累十年八年的经验,修炼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有资格谈及。所以我一直不敢尝试。后来听老教师们说,搞教育科研没什么难的,只要学做日常教学的有心人就可以了。于是,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周记录课后心得,每月记录反思体会,期末很认真的撰写跟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虽然在数量上看似很有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上还不得要领,内容上更是没有章法。

  98年,学校申报了一个省级课题《xx》,全校老师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我也有幸经历了这整个过程。从开题、培训、前测、抽样、实验、研究、论证、总结、反思,我得到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受到了很多启发,既发掘到自己的潜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次与科研课题的亲密接触如同我的第一桶金,从那以后,我便开始积极投入、大胆尝试,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的原则,先后感受了北师大立项工程系列课题《xx》,参与了省级课题《xx》、区级课题《xx》,申报了区级课题《xx》,并获得区级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围绕以上这些课题所撰写的论文均获奖或发表,其中,《xx》获《xx》全国征文一等奖;《xx》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刊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xxx》获市论文二等奖,发表于国家级报刊《英语辅导报》;《xx》获xx区“我与教科研同成长”征文三等奖。在从教的11年里,我每年都有一至两篇论文或案例获奖,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3篇,市级4篇,区级5篇。

  这些教学研究成果不仅给我带来了荣誉,也引发了我内心从量到质的变化。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莲山 课~ 件]经过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我开始在研究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撰写的论文中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起了有心人。2007年,我结合自己多年来喜欢用简笔画辅助教的习惯,整理出15个原创的经典案例,撰写了《xx》一文,阐述了我对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优势的理解和运用中可操作的方法。这篇论文参加了教育教学论文的评比。从学校、区、市到省,结果一路过关,获得了省一等奖,成为xx市第一个获得省级英语教学论文一等奖的小学教师。评委们对这篇文章的大致评价是:没有理论堆砌,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是源于课堂的真实感受,并且可以推荐给其他一线教师借鉴措施,值得推广。

  这样的评价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鞭策和引领。从2004年起,我被xx师院教科学院聘为“外聘教学法指导老师”,除了每周指导拜师学教的大学生们,每学期还不定期地给小教英语本科班学生做些讲座。当遇到他们好学的眼神和各式各样的提问时,我偶尔也会有心里露怯的时候,所以,更加抓紧学习的时间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在这互勉共进的4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有多么大。

  如今,我教学生涯的第二个10年已经拉开帷幕,我愿把“教育科研”这颗种子带到新的土地上继续耕耘,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酝酿出更新、更有生命力的智慧的果实。

  谢谢!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2

  登高望远,研无止境

  时光飞逝,自1996年至今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已经有18个春秋。18年来,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学识和能力并重,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始终坚信: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提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自2012年担任教学副校长工作以 来,身为学校教科研负责人,积极开展学校教科研活动,制定规划、组织实施,不断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的培训,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勤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我坚持每天认真拜读教育名家的著作,经常上网搜索名家教育博客阅读。教育动态、专家理论、优秀课例都是我研读的对象,几年来,我记载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教学心得,为自己教学科研打下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底子。

“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多年来,我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学科培训,认真聆听各地专家授课。把名校的先进理念、经典文化和创新思想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通过学习、探究和反思把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结合我校改革的实际,探究有效课堂改革模式的新路子。

  二、重引领,关注教师培养

  1、制定了本校《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努力提高老师们的自身素质,逐步实现由教师向名师的转变。

2、夯实校本教研。要求各教研组围绕“1234”严格组织实施教研活动,即:定一个专题:各组以选定的小课题为研究目标,组织开展活动。分两个层次:对于不同级别的教师,提出的目标要有层次、有变化。青年教师讲过关课,骨干教师讲示范课、精品课、创新课,以此引领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使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融三个结合:与青蓝工程结合(提倡同学科、同年级、同教研组内师徒结对,随时学习,同步提高),与课题研究结合(开学初由教研组长进行课题的开题报告,各项教研活动围绕课题开展。教师对教学中值得记录研究的教学片段,进行记录,每月围绕课题开展一次“研究小交流”活动,做好资料积累。)与校本课程结合(设置书法鉴赏环节,并指派专人进行书法指导);闯四道关卡:口语关(美文诵读、诗词赏析)、课堂关(说讲评课)、理论关(学习新课标,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理论推荐)、书写关(练一手好字,写精品文章,进行阅读分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教师的研修能力不断增强,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学校培养出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市教坛新秀1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17名。学校还先后举行了写字课堂观摩、教研现场展示、全区校长跟班学习等活动。

  三、真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多年来我经常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撰写成教育教学类文章,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我撰写的论文《训练语感 提高语文教育效果》《音像影结合 声情景交融》《作业——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一片丹心向阳开》等荣获省、市、区级一二等奖;我执教的优质课《保护珍稀动物》《桂林山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爱永驻》《多变的山》《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荣获市、区各级奖励;我参与研究的十一·五课题《小学写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获得省级一等奖;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启蒙教学——写话研究》,主持人是校长,具体工作由我负责。我带领实验教师做好记录,总结,写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经常开展课题研讨课,记下创新火花。为了教研,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学习理论,通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试验教师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带领老师们进行课堂改革。语文组扎实推进“五步教学法”,即:课前预习、自主交流、合作探究、适时点拨、当堂反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数学课堂实践运用“问题引导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各学科组还设立了子课题并积极开发适合于本学科的教学模式,课题推进顺利并卓有成效。

  教育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教育科研之路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与我的同仁们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在教育改革中,发扬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精神,探索一条适应教育改革的教育科研之路。

  教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登高望远,研无止境

  郾城区昆仑路小学:田艳丽

  2014年11月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3

  申报宝山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记宝山区实验小学曹灵芝老师 曹灵芝老师热爱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2004年、2007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宝山区教育系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称号!多年来,她都能以科研为抓手,以课题为引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刻苦钻研,奋发努力,勇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在上海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之时,曹灵芝老师有幸成为我校语文课改的第一批弄潮儿。几年来,她实践并真切地感受着二期课改的真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给教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骨干教师,她非常重视理论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聆听各类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促使她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不断加深。她深深知道: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学习则落伍,不进步则退步。2006年9月,曹灵芝老师被学校推荐参加了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班”。各位语文教学专家如吴忠豪、徐根荣、李静艳、李跃平、黄绣等老师的报告给予她宝贵的教学、研究经验。她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一年后,被评为研讨班“优秀学员”。

  曹灵芝老师还是宝山区四五年级语文中心组成员。在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黄绣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她与其他几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要有教学评优活动、公开教学,不管是在本区还是在外区县,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学校工作有多繁忙,她总会抽出时间去听课、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的教学活动,虚心向同行们学习,并组织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她还多次向全区语文教师公开亮相、评课交流,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一个老师并不一定会搞科研,但一个不会搞科研的老师一定不会是好老师。自工作以来,曹灵芝老师一直都能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1996年,她与同事一起跟着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的张培美老师学做《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后与同事合作撰写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获宝山区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9年,她带领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小学生句子的构建能力,后撰写的《提高学生句子构建能力》发表于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2000年,她积极参加由陈洁芳老师领衔的学校语文大组《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多

  次承担公开教学,并带领教研组成员一同做子课题的研究,后由她主要执笔撰写的《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极其价值研究》获宝山区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参与研究的学校《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及其指导策略的探索》获宝山区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3年,校语文大组《协商性学习对形成课堂教学中“民主和谐的心理气氛”的影响极其效果》的课题孕育而生,她又积极投入到实践研究中去,并得到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周龙兴老师的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后来,由她执笔的《小学语文协商教学中协商点的设计与操作》获宝山区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并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一书上;2003年,曹灵芝老师还参加了由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级课题《情感教学的目标、策略与评价的研究》,并于2006年9月顺利结题,并获得了上海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结业证书;如今,她正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浸润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浸润的研究》获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名骨干教师,也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曹灵芝老师尽心尽责,尽其所能地带领全组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教育科研,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开展各类学科竞赛等等,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组内教师的团结合作,共同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近两年所获成绩:

(一)学历证书:

  06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 07年9月“宝山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班”结业并获“优秀学员”称号

(二)个人获奖:

  a.教育教学

  2004年9月区第三届宝山区教育系统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2005年11月市第三届上海市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优秀指导奖” 2006年1月区宝山区第七届教学评优活动语文学科三等奖 2006年5月市上海市“红旗中队”辅导奖

  2006年10月市第四届上海市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优秀指导奖” 2006年10月全国第三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成人组硬笔字纪念奖 2006年10月全国第三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指导奖

  2006年11月区宝山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粉笔字三等奖

  2007年4月市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 2007年6月市上海市“新少年杯”青少年现场作文“优秀指导奖” 2007年9月全国第二届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07年9月全国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小学组优秀指导奖 2007年11月区第四届宝山区教育系统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b.发表文章

  07年1月《小学语文协商教学中协商点的设计与操作》刊于《上海教育科研》; 06年3月《你快乐 我快乐》刊于《构建理想家园——宝山区“快乐中队”创建成果》 07年9月《日积月累 不断锤炼》发表于《我们这样走来——实践活动汇报集锦》 c.教科研成果

  2005年12月《小学语文协商教学中协商点的设计与操作》

  获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6年3月 《小学语文协商教学中协商点的设计与操作》

  获宝山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2006年10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浸润的研究》

  获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一等奖

  2006年1月 《你快乐 我快乐》

  获宝山区少先队“快乐中队”案例评比一等奖

(三)学生获奖:

  07年12月市学生徐越获第二届沪港写作小能手现场作文邀请赛一等奖;

  学生周韵婷、汤安捷获三等奖

  07年9月全国学生苏佳慧获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小学组优胜奖 07年6月市学生徐越、陈振宇获上海市“新少年杯”现场作文特等奖、学生周璐获一等奖、另外7人获优胜奖

  07年6月市学生周韵婷获上海市“我真想这样长大”征文银奖;5人获

  铜奖;9人获优秀奖

  07年6月区学生徐越获宝山区革命诗歌朗诵比赛二等奖

  07年6月区学生李谦毅获宝山区“优秀队员”称号

  07年4月市学生李谦毅获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三等奖

  07年3月市学生郝雨佳获首届沪港写作小能手现场作文邀请赛三等奖

  06年4月市学生顾书嘉获“生命因你而不同”征文银奖,张天丞获优秀奖 06年5月市三(B)中队获上海市“红旗中队”称号

  06年10月全国三人获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三等奖,三人优秀奖,一人纪念奖 06年11月市学生李谦毅获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征文二等奖 06年11月市学生李谦毅上海市第四届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一等奖

  学生贾扣、周璐、曹菁津获三等奖,陈振宇获鼓励奖

  05年11月市学生顾书嘉等五人获市第三届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鼓励奖

  07年11月市学生汤安捷作文《秋天的颜色》刊于《作文大世界》11 07年11月市学生曹菁津、汤安捷作文刊于《少年日报》

  07年10月市学生顾书嘉、王宁宜作文刊于《少年日报》

  07年4月市学生李谦毅作文《我喜欢的奖品》刊于《七彩读写》4 07年3月市学生李谦毅作文《青龙大瀑布》刊于《作文大王》 06年12月市学生学生李谦毅、高雨乔作文刊于《童心童言》 06年5月市学生李谦毅作文《四季歌》刊于《童心童言》

  06年5月市学生顾书嘉作文《我们就是春天》刊于《起步作文》 06年5月市学生陈一凡作文《参观科技馆》刊于《起步作文》(校一级个人或辅导学生获奖略)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例]3篇(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科研检查工作报告9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小学科学)

教育科研培训心得体会3篇(教育科研培训有感)

幼儿园科研三年规划3篇(幼儿园老师教育科研规划)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3篇(科研教学工作总结)

关于教育科研培训工作总结范本合集3篇(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3篇 科研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总结9篇 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4篇 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打算与措施

个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5篇(教师个人科研计划)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10篇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