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3篇(我国两型社会)

时间:2022-10-19 10:16:0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两型社会3篇(我国两型社会),供大家参考。

两型社会3篇(我国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1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两型社会2

  论“两型”社会及现行发展状况

  什么是“两型”社会,怎样发展“两型”社会,如何实现“两型”社会,“两型”社会的意义在哪,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课题。“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改革试验的依据是“科学发展观、自身实际、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动力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要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目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针对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我搜集了些资料,并且实地做出了些调查。在“两型社会”绿网中找到了些近年改革的数据:

  第一:实验区对湖南省经济的拉动。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推动下,全省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增长迅速,2006湖南省全年GDP总量亿元,2008年GDP总量突破万亿元达到.03亿元,2009年增长到.69亿元,2010持续增到.96亿元,2012年湖南省GDP首次突破两万亿大关,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全国高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国前十。其中,全省粮食总产量增长%,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第三产业得到平稳发展。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张银桥介绍,湖南高度重视低碳发展。近几年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控温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作的决策与协调,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强化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2012年12月7日,召开全省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推广的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共八百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00亿元。随着工作的扎实推进,湖南万元GDP能耗已由“十五”期末的吨标准煤下降到吨标准煤以下,相当于累计减少二氧化碳6000多万吨。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同时林业用地128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成果突出。

  第三:大力开展湘江的整治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湘江对于湖南人来说就是母亲河,湖南省提出将湘江打造成中国莱茵河的构想,大力开展治理湘江的水环境的活动,取缔污染严重的工厂和企业,发展度假休闲的湘江风光带。目前,长株潭三地湘江空气指数达标率远超国家平均率。

  第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长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0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65个。科技成果有“超级杂交稻研究”“高性能碳制备”等等。

  在取得一些成果的情况下,现在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在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市民不知道,或者不知道“两型社会”的概念,在农村,村民完全不清楚这是什么概念。所以在宣传的力度上,需要大力加强,要让人民参与进来,“两型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好。另外,在发展过程中,环境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存在这一定的矛盾。科研的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科技成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很强。

  谈到长株潭“两型”社会,看到这的经济,环境的改变,作为山西人,我想谈谈家乡。山西作为产煤大省,119个县(市、区)有94个产煤县,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有典型性。长期的煤炭开采带动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的耗尽,山西的资源型社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2011年,全省转型声急《关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初步研究》上报国务院,建议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我希望我的家乡可以成功的转型,在经济,和生态上同时发展。

“两型”社会是我国迫切需要的,迫切成为的社会。在这道路上,需要全国的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梦,是你我的梦,“两型”社会是你我共同的社会。

两型社会3

  两型社会宣传栏

  1.什么是“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3.“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具体内容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

5.实施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两型社会3篇(我国两型社会)相关文章:

大学生假期居委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篇 居委会寒假实践报告

大学生个人暑假社会实践报告5篇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

我国社会发展指标问题探析3篇 我国社会发展指标问题探析论文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工作总结3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022最新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6篇(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篇 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

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生假期办公室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篇 大学生在办公室实践报告总结

202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

居家劳动实践的心得体会10篇(社会实践居家劳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