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

时间:2022-10-21 08:1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供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

  人们需要多元文化生活,人们需要更深一层的内心感悟,体会只属于自己的情意。阅读像一只船,可以载着你去任何地方遨游。阅读可以打开心灵之窗,在空气的任何角落飞翔。阅读可以使一个荒蛮之地变成文明礼貌之乡。阅读可以让人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脱离愚昧的境地,愉悦心身,终身受益。

  分级阅读书籍,给幼儿带来的就是这种引领幼儿进入阅读王国的书籍,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小脑袋能很快地记住一个又一个故事和诗歌的情节。小手指在字里行间滑动,而且能走在大街上认识汉字,清脆甜润的童音朗读给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去快乐和希望之光。

  除开分级阅读,我们还有《快乐成长》主题包和教师自我创编的语言类教材。你们看,中班时,我给他们写儿歌,中班时,我给他们写周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对幼教事业的一种热爱,也是对我身边孩子的一种热情,同时也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心。希望这种责任心能给幼儿留下一丝印记,也圆满我的人生。超越红尘中的自我。

  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文字来理解意图为主的幼儿读物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积极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2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问:“有哪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一位小朋友马上站起身讲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室内回荡。老师用一张上好的纸,很认真地把这位小朋友讲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为这个‘故事’配个插图。”一位小朋友主动站了起来,走上前,在纸上画了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老师认真地伸出双手把它接了过来,附在刚才记录的“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了一起。老师在封面上写上了作者和插图者的姓名,并写上“出版日期”。最后,老师把这本“书”高高举起:“大家瞧,这是两位小朋友‘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写书并不难。虽说你们现在年龄还小,只能‘写’这样的小书,但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学会很多知识以后一定能写出大书,成为伟大的作家。”

  其实,简单也是教育艺术。这节“作文课”因其“简单”,才格外富有感染力,让孩子初次品尝就喜欢上了学习。我以为,越是高超的教育艺术越是简单的。无论是活动气氛的营造,还是具体过程的展开,抑或材料的准备,都毋需刻意,简单才显自然。这其中,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巧妙、合理地利用“简易的环境”,让教育在这“纯净如水”的滋润中获得效果。

  活动过程的简单,一是行动的“简约”,教师“惜言如金”“惜力似银”,只在必须说和必须做的时候才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师要充分提供机会、平台,鼓励孩子动口动手,不要怕孩子说得不流利,做得不准确。二是程序的“简约”,环节应“格外清晰”,转折少一些,节奏缓一些,以照顾到孩子的差异,充分展示教学过程的细腻和精致,让每个孩子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味”。

  此外,对于成功的体验也应是简朴的。一是让参与者成为成功者,就像本案例,听故事的、讲故事的、画插图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获取不同程度的成功。二是让努力者成为成功者,让努力者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收获。

  简单也是好的教育。与其让过于花哨的形式、过于繁琐的过程、过于迷茫的模式捆绑住孩子,不如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简单资源”,让教育呈现出美好、温馨的形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3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获得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淘气、爱捣乱的孩子往往获得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追念起来,其实那些淘气捣乱的孩子,也需要获得教师的关爱。

  张子睿小朋友是我们班的淘气大王、捣乱鬼。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也异常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一齐玩。但在我的视察中,张子睿小朋友其实异常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很是愿意与他们一齐游戏。每次运动,他都进取的加入,总期望获得教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它与人交往的要领不太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针对这种情景,我在平时有意识的与他进行接触,有时摸一下他的头,有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有时与他攀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景怎样办,勉励他与小同伴要搞好团结,相互谦让,有玩具各人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欢乐……我也发现张子睿小朋友的动手本事很强,例如叠被子等,所以我准备在这一方面多多表彰他,让他也感受自我有被教师喜欢的一面,然后再慢慢的和孩子接触帮他改变欠好的习惯,我也刻意拿他好的一面,进行表彰,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期望张子睿小朋友能够多多和小朋友愉快的在一齐玩。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让我们给那些淘气的孩子多一点体贴,多一些敬服,换种态度看他们的顽皮。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4

  不知不觉,我作为实习生来到幼儿园已经过去了2个月,这两个月里,我收获满满,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也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他们的一些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在了解他们的的同时,他们也在教会我很多东西。

  最近班上经常出现一些争执的现象,经常在上课前,有一个小朋友洋洋会和别人出现抢凳子的情况,我去询问事情经过时,洋洋坚持是他自己搬的凳子,但是其他小朋友都说不是他搬的,这让我十分苦恼。在户外活动回到教室换衣服时,洋洋并没有换衣服,但是当我问起他时,他坚持自己换了,这时我意识到洋洋撒谎了。洋洋经常说有小朋友打他,于是我叫来了打洋洋的那个小朋友和洋洋一起认真询问事情经过,但在询问过程中,另外一个小朋友好像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当我听到别的小朋友反映洋洋打他的时候,我再去询问的时候,洋洋就会说他是不小心的。洋洋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所以班上的小朋友对他会比较陌生,但在日常活动中,也有一些小伙伴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据洋洋妈妈反映,洋洋回家说不想来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没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对幼儿的于每一件事,都不能忽视。幼儿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忙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一双观察的慧眼,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行为和言语等,对于出现撒谎行为的幼儿,更要注意观察,有时候如果观察不到位,也难以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确实说谎,教师可以浅显的例子帮他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来教育孩子。

  教师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应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面对洋洋的撒谎行为,一定要正确看待,不能得过且过,一定问让洋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对于洋洋回家与父母说谎的行为,为此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之前并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因此我去询问了主班老师的建议,主班也给了很多的帮助,面对洋洋在家说自己没有朋友的撒谎行为,教师可以在洋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录制视频或者拍照片并与洋洋父母分享,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与洋洋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商量帮助洋洋不说谎的对策,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因此,面对撒谎的幼儿时,教师要摆正态度,正确看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改正撒谎行为,让幼儿能够快乐成长。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平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近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最新感恩教师节满分作文7篇(感恩教师节作文初中)

最新关于幼儿园董事会会议记录2篇 幼儿园董事会会议纪要

2022幼儿教师感恩节教学方案通用版6篇 感恩节幼儿教师团队活动

详细的幼儿园保育员年度工作总结3篇(幼儿园保育员每月工作总结)

幼儿故事比赛主持词12篇 幼儿园主持讲故事比赛主持词

教师年度考核的工作总结范文3篇(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简短)

2022年初中化学教师心得3篇(初中化学教师心得体会)

精选教师述职报告模板5篇(模范教师述职报告)

幼儿园园长培训返岗计划4篇(园长培训返岗实践总结)

幼儿园教案美丽的窗帘3篇 中班数学美丽的窗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