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论语》3篇 浅谈《论语》

时间:2022-10-24 08:55:3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老子》与《论语》3篇 浅谈《论语》,供大家品鉴。

《老子》与《论语》3篇 浅谈《论语》

《老子》与《论语》1

、单选题(题数:50,共 分)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 分

  A、看歌舞的地方 B、喝酒的地方 C、求雨的地方 D、登高的地方 正确答案:C 2“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 分

  A、神秘性 B、复杂性 C、哲学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 C 3 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 分 A、沿袭 B、抄袭 C、暗藏 D、偷袭正确答案: C 4“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 分

  A、《易经》B、《道德经》C、《大学》D、《诗经》正确答案: A 5“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 分 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易经》正确答案: C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 分 A、士兵 B、将士 C、读书人 D、士大夫正确答案: C 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句话中“反”的意思是:() 分 A、相反 B、反而 C、返朴归真 D、反对正确答案: C 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 分 A、治国 B、齐家 C、修身 D、平天下正确答案: C 9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 分

  A、拜师 B、立志 C、博览群书 D、游学正确答案: B 10 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 分 A、《道经》一章 B、《道经》二章 C、《道经》三章 D、《道经》四章正确答案: A 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 分

  A、司马迁 B、庄子 C、曹雪芹 D、老子正确答案: D 12“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 分

  A、大意 B、表意 C、意思 D、猜测正确答案: D 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 分 A、《孟子·离娄》B、《孟子·告子》C、《孟子·万章》D、《孟子·尽心》正确答案D 14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分

  A、军师 B、国师 C、国老 D、国公正确答案: C

  1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 分 A、映衬 B、相称 C、称道 D、匀称正确答案: B 16“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 分

  A、知识 B、知道 C、了解 D、智慧正确答案: D 17“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 分

  A、史实 B、史诗 C、华丽的言辞 D、历史正确答案: C 18“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分 A、山梁 B、雌 C、雉 D、时正确答案: D 19“夫子哂之”中“哂”的意思是:() 分

  A、恶意的笑 B、大笑 C、夸张的笑 D、善意的笑正确答案: D 20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分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正确答案: B 21 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 分

  A、伯夷 B、伊尹 C、孔子 D、柳下惠正确答案: C 22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 分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C、以丧礼处之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正确答案: C

  23《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 分 A、广泛 B、广阔 C、大方 D、广大正确答案: C 24 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 分

  A、死亡 B、灭亡 C、忘记 D、消亡正确答案: C 25《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 分

  A、智 B、义 C、信 D、仁正确答案: D 2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 分 A、《道德经》B、《古兰经》C、《诗经》 D、《史记》正确答案: A 27“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趋”的意思是()。 分 A、趋势 B、快走 C、归向 D、追逐正确答案: C 28《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 分

  A、为政 B、仁义 C、教育 D、道德正确答案: C 29《道德经》里“绝学无忧”中的“绝”是指:() 分

  A、绝对 B、极致,最好 C、绝不 D、拒绝正确答案: B 3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 分

  A、说话 B、言语 C、发号施令 D、言传身教正确答案: C 31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分

  A、大成若缺 B、大盈若冲 C、大屈若直 D、大智若愚正确答案: D 3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 分 A、孔子 B、子贡 C、曾子 D、颜回正确答案: C

  33“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 分

  A、颜回 B、颜路 C、季路 D、子游正确答案: A 34 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老子看来摆正位置的重要标志是:() 分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B、太上,下知有之 C、致虚极守静笃 D、大邦者下流正确答案: D 35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 分 A、做事目的 B、做事手段 C、做事方法 D、做事动机正确答案: C 36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 分

  A、从政 B、育人 C、教书 D、学习正确答案: D 37 普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中诚的意思是()。 分

  A、诚实 B、真诚 C、诚意 D、确实正确答案: D 38 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 分 A、知命 B、知礼 C、知人 D、知言正确答案: C 3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与”的意思是:() 分 A、与其 B、和 C、赞同 D、给予正确答案: C 4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 分 A、圣人 B、道 C、上天 D、有道之人正确答案: B 41“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这句话中“从”的意思是:() 分

  A、放纵 B、展开 C、从前 D、从来正确答案: B 42 孔子一生坎坷,但是却成为百世流芳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 分 A、聪明 B、勤奋 C、好学 D、严谨正确答案: C 43 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 分

  A、行为 B、无为 C、作为 D、为了正确答案: C 44“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 分

  A、颜回 B、孟武伯 C、冉雍 D、南容正确答案: D 45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 分

  A、上善若水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希言自然正确答案: B46“知常容,容乃公”中“容”的意思是:() 分

  A、容易 B、融洽 C、通融 D、从容正确答案: D

  47“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分

  A、人的智慧 B、人的身材 C、人的思想 D、人的身体、生命正确答案: D 48“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 分

  A、巧言令色,鲜仁矣。B、君子不重,则不威 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D、贤贤易色 正确答案: A

  49“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 分

  A、等待时间 B、任何时间 C、合适时间 D、随意的时间正确答案: C 50“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 分 A、空 B、虚 C、道 D、思正确答案: 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分)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展望将来。() 分正确答案:√ 2 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分正确答案:× 3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吉事尚右,凶事尚左”。() 分正确答案:× 4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 分正确答案:√

  5“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这句话中的“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 分正确答案:√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分正确答案:×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原因是他对妇女和小人的歧视。() 分正确答案:×

  8《卫灵公》篇中“在陈绝粮”这件事是孔子虚构的。() 分正确答案:×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 分正确答案:× 10《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 分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分正确答案:√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 分正确答案:√ 13“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在这句话中暗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 分正确答案:√ 14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是指樊迟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 分正确答案:√ 15《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因此老子是唯心论者。() 分正确答案:× 16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 分正确答案:√ 17“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 分正确答案:× 18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举枉错诸直,则民服。”()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多篇章起始处多用四字成句,其中包含很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分正确答案:√

  20《诗经》有 300 篇,故简称《诗经三百》。() 分正确答案:×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 分正确答案:×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 分正确答案:√

  23《论语》每章的名字源于每篇第一章起始的几个字。() 分正确答案:√ 24 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 分正确答案:×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 分正确答案:√ 26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 分正确答案:× 27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分正确答案:√

  28“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分正确答案:√ 29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 分正确答案:√

  30“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 分正确答案:√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仁爱,不仁慈。 分正确答案:×

  32“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 分正确答案:√

  孔子“信而好古”,因此孔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分正确答案:×

  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 分正确答案:√

  从中国阴阳学的角度说,儒家强调阳,道家强调阴,两者互补。() 分正确答案:√ 37“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 分正确答案:× 38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 分正确答案:× 39“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 分正确答案:× 40 子曰:“舜视弃天下,犹弃弊屡也。”意思是舜放弃天下,就好像扔掉了破鞋一样。 分正确答案:√

  41“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 分正确答案:√ 42“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 分正确答案:× 43《乡党》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 分正确答案:√ 44 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分正确答案:√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 分正确答案:× 46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 分正确答案:√ 47《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 分正确答案:√

  老子认为最好的读书人听到“道”就相信它并且按照“道”去做事情。() 分正确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后人如果能做到“虚至极,守静笃”,就能看出世间的规律,按照“道”来做事,一生相安无事。() 分正确答案:√ 50《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 分正确答案:×《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 分 ?

  A、道和明 ? B、无名和有名 ? C、又常和无常 ? D、有和无我的答案:D 2 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的好学和()。 分 ? A、孝 ? B、坚毅 ? C、积极 ? D、乐观我的答案:D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 分 ? A、做事目的 ? B、做事手段 ? C、做事方法 ? D、做事动机我的答案:C 4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的是《诗经》中的:() 分 ? A、《氓》 ? B、《木瓜》 ? C、《关雎》 ? D、《蒹葭》我的答案:C 5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 分 ? A、空 ? B、虚 ? C、道 ? D、思我的答案:C 6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分 ? A、大成若缺 ? B、大盈若冲 ? C、大屈若直 ? D、大智若愚我的答案:D 7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 分 ?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C、以丧礼处之 ?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我的答案:C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 分 ?

  A、司马迁《史记》 ? B、李泽厚《论语今读》 ? C、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D、钱穆《论语新解》我的答案:A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 分 ? A、犯错 ? B、错误 ? C、措施 ? D、放置我的答案:D 10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 分 ? A、《道德经》 ? B、《论语》 ? C、《为学》 ? D、《学记》我的答案:D 11 《史记》中“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以下哪个道理:() 分 ? A、大德不官 ? B、大道不器 ? C、大信不约 ? D、大时不齐我的答案:C 1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 分 ?

  A、映衬 ? B、相称 ? C、称道 ? D、匀称我的答案:B 13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 分 ?

  A、上善若水 ?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D、希言自然我的答案:B 1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这句话中“恕”指的是:() 分 ?

  A、上善若水 ?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C、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答案:D 下面哪项不是孔子所说的“孝”的表现:() 分 ?

  A、事之以礼 ? B、奉之以礼 ? C、葬之以礼 ? D、祭之以礼我的答案:B 16 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 分 ? A、沿袭 ? B、抄袭 ? C、暗藏 ? D、偷袭我的答案:A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 分 ? A、士兵 ? B、将士 ? C、读书人 ? D、士大夫我的答案:C 18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分 ? A、练 ? B、勤 ? C、苦 ? D、乐我的答案:D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中“朴”的意思是:() 分 ? A、朴实 ? B、朴素 ? C、简朴 ? D、没有雕琢过的原木我的答案:D 20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 分 ? A、楚人 ? B、齐人 ? C、鲁人 ? D、宋人我的答案:D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用的修辞方法是:() 分 ? A、拟人 ? B、比喻 ? C、排比 ? D、借代我的答案:B 22 “常有司杀者杀”这句话中“有司杀者”指的是:() 分 ?

  A、杀人机构 ? B、国家机器 ? C、执法者 ? D、天道我的答案:D 23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 分 ?

  A、吃饭 ? B、学习? C、为政 ? D、交友我的答案:B 24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此三宝一曰慈,二曰检,三曰:() 分 ? A、五日三省吾身 ? B、诲人不倦 ? C、上善若水 ? D、不敢为天下先我的答案:D 25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分 ? A、德 ? B、礼 ? C、义 ? D、仁我的答案:D 26 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 分 ? A、治国 ? B、齐家 ? C、修身 ? D、平天下我的答案:C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分 ?

  A、人的智慧 ? B、人的身材 ? C、人的思想 ? D、人的身体、生命我的答案:D 28 《左传》的作者是:() 分 ?

  A、曹雪芹 ? B、左丘明 ? C、司马迁 ? D、周敦颐我的答案:B 29 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 分 ? A、行为 ? B、无为 ? C、作为 ? D、为了我的答案:C 30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 分 ?

  A、黄、青、赤、白、黑 ? B、黑、白、蓝、黄、青 ? C、赤、橙、黄、绿、青 ? D、黑、白、赤、蓝、绿我的答案:A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 分 ? A、孔子 ? B、子贡 ? C、曾子 ? D、颜回我的答案:C 32 下列哪部书可以看做读《论语》的参考书。() 分 ? A、《史记》 ? B、《荀子》 ? C、《左传》 ? D、《孟子》我的答案:D 3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 分 ?

  A、孔子 ? B、子黔 ? C、子路 ? D、子贡我的答案:A 34 《道德经》里“曲则全,枉则直”中“枉”的意思是:() 分 ? A、枉费 ? B、冤枉 ? C、弯 ? D、枉然我的答案:C 35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中“闷闷”的意思是:() 分 ? A、宽松 ? B、不开明 ? C、憋闷 ? D、暴虐我的答案:A 36 “化儿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句话中的“无名之朴”指的是:() 分 ? A、国君 ? B、圣人 ? C、道 ? D、上天我的答案:C 37 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 分 ? A、《学而》 ? B、《为政》 ? C、《里仁》 ? D、《公冶长》我的答案:D 38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中的“中”的意思是:() 分 ?

  A、中规中矩 ? B、中等 ? C、中间 ? D、即“度”恰到好处掌握分寸我的答案:C 3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中的“二”指的是:() 分 ? A、雌、雄 ? B、天、地 ? C、阴、阳 ? D、生、死我的答案:C 40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武”中“一”的意思是:() 分 ? A、一个 ? B、一起 ? C、一团 ? D、道我的答案:B 41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分 ?

  A、分封制 ? B、禅让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我的答案:B 42 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 分 ? A、死亡 ? B、灭亡 ? C、忘记 ? D、消亡我的答案:D 43 “不迁怒,不贰过”中“贰”的意思是:() 分 ? A、2 ? B、两个 ? C、第二次,再次 ? D、第二个我的答案:C 44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 分 ?

  子贡曰“伯夷、齐叔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怨”的意思是()。 分 ?

  A、后悔 ? B、仇恨 ? C、抱怨 ? D、不满意我的答案:A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 分 ?

  A、谁敢 ? B、怎么敢 ? C、我怎么敢 ? D、我敢我的答案:C 47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 分 ?

  A、从政 ? B、育人 ? C、教书 ? D、学习我的答案:D 4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 分 ? A、圣人 ? B、道 ? C、上天 ? D、有道之人我的答案:B 49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复”的意思是:() 分 ? A、复杂 ? B、复习? C、恢复 ? D、循环往复我的答案:D 50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分 ? A、军师 ? B、国师 ? C、国老 ? D、国公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分)在孔子看来不合“情”的“理”不是真正的“理”,不合“理”的“法”不是真正的“法”。() 分我的答案:√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 分我的答案:√ 3 “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 分我的答案:√ 4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 分我的答案:√ 5 子曰:“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 分我的答案:× 6 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分我的答案:× 7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 分我的答案:× 《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 分我的答案:√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分我的答案:√ 10 “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 分我的答案:× 11 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分我的答案:√ 12 老子和孔子二人对于“以德报怨”的做法都持反对的态度。() 分我的答案:× 13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分我的答案:√ 14 《道德经》中“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我的答案:√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 分我的答案:× 16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 分我的答案:√ 17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 分我的答案:√ 18 在老子看来把自己主动放到“弱”的位置是懂得“道”,运用“道”的结果。() 分我的答案:√ 19 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 分我的答案:× 20 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准则是天。 分我的答案:× 21 “赐也,始可与言诗矣”中“赐”子贡的名。() 分我的答案:√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源于《论语》。() 分我的答案:√ 知言包括知所言和知而言两方面。() 分我的答案:√ 24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 分我的答案:√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 分我的答案:√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 分我的答案:√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分我的答案:×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 分我的答案:× 《道德经》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一味强调竞争,要竞争先要超越自己。 分我的答案:√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 分我的答案:√ 31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 分我的答案:√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分我的答案:√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 分我的答案:√ 34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 分我的答案:√

《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 分我的答案:√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违法之人就越多。() 分我的答案:√

  在解读《道德经》时,文章的意思会随着断句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注意。() 分我的答案:√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的做法。() 分我的答案:√ 39 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了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法。() 分我的答案:×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分我的答案:√

  子张是孔子早年的弟子。() 分我的答案:× 42 《道德经》的前 37 章称为《道经》;第 38 章到 81 章称为《德经》。 分我的答案:√

  道家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 分我的答案:×

  对于仁,孔子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为仁。() 分我的答案:√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秧,是谓袭常。”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两句话中的“袭”字意思相同。() 分我的答案:×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 分我的答案:√

“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 分我的答案:×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 分我的答案:√ 49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鲜”指的是海鲜。() 分我的答案:× 50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 分我的答案:× “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概括表达一种哲学的全貌。”这其中的“文字”指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 ? ? ? A、《金刚经》 B、《论语》 C、《道德经》 D、《南华经》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是:()

? ? ?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朱熹和王阳明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横向讲有儒道释三家,其中儒释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

“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

? ? ? A、一种哲学思想 B、说 C、道路 ? D、道德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

? ? ?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道德经》的前37章称为《道经》;第38章到81章称为《德经》。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现在我们读的一般是通行本。我的答案:√得分:分

《道经》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中“两者”指:()

? ? ? ? A、道和明 B、无名和有名 C、又常和无常 D、有和无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

? ? A、《道经》一章 B、《道经》二章 ? C、《道经》三章 ? D、《道经》四章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

? A、神秘性 ? B、复杂性 ? C、哲学性 ? D、科学性

  我的答案:B 得分:分答案:C 4

“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我的答案:×得分: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 A、说话 ? B、言语 ? C、发号施令 ? D、言传身教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盈”的意思是:()

? A、满 ? B、充盈 ? C、盈余 ? D、尽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道经》第二章论述了事务的相对性、辩证性及为政的重要原则:无为、不言。()我的答案:√得分:分

  道家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谷神”指:()

? A、五谷杂粮 ? B、谷物 ? C、五谷之神 ? D、道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中的“中”的意思是:()

? A、中规中矩 ? B、中等 ? C、中间

? D、即“度”恰到好处掌握分寸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下列哪部书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A、《诗经》 ? B、《尚书》 ? C、《中庸》

? D、《史记》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仁爱,不仁慈。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认为最好的“善”要像:()

? ? ? ? A、上天 B、水 C、大地 D、高山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可以体味出清官与贪官的区别:()

? ? ? ? A、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B、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D、上善若水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道德经》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中的“尤”是指:()

? ? ? ? A、犹豫 B、尤其 C、通“忧”指忧愁 D、错误 我的答案:C 得分:分答案:D 4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我的答案:×得分:分

“物极必反”是下列哪位的观点:()

? A、孔子 ? B、庄子 ? C、老子 ? D、墨子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苏州众多的园林中有一处命名“退思园”这其中暗含了下列哪种老子的思想:()? A、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B、金玉满堂,莫能守之。? C、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D、居善地,心善渊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老子认为如果用“无为”的方法治理国家,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我的答案:×得分:分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 A、人的智慧 ? B、人的身材 ? C、人的思想 ? D、人的身体、生命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

? A、黄、青、赤、白、黑 ? B、黑、白、蓝、黄、青 ? C、赤、橙、黄、绿、青 ? D、黑、白、赤、蓝、绿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服”。()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我的答案:√得分: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复”的意思是:()

? A、复杂 ? B、复习? C、恢复

? D、循环往复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中“朴”的意思是:()

? ? ? ? A、朴实 B、朴素 C、简朴

  D、没有雕琢过的原木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展望将来。()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有”和“无”的问题上道家认为“有”是最根本的。()我的答案:?

“知常容,容乃公”中“容”的意思是:()

? ? ? ? A、容易 B、融洽 C、通融 D、从容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常”的意思是:()

? A、常态 ? ? ? B、常识 C、无常 D、规律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准则是天。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后人如果能做到“虚至极,守静笃”,就能看出世间的规律,按照“道”来做事,一生相安无事。()我的答案:√得分:分

“无欲之为圣,寡欲之为贤,多欲之为凡,循欲之为狂。”这句话印证了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

? ? ? ? A、无欲则刚 B、致虚极,守静笃 C、少私寡欲

  D、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道德经》里“绝学无忧”中的“绝”是指:()

? ? ? ? A、绝对 B、极致,最好 C、绝不 D、拒绝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道德经》中“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我的答案:√得分:分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武”中“一”的意思是:()

? A、一个 ? B、一起 ? C、一团 ? D、道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

? A、圣人 ? B、道 ? C、上天 ? D、有道之人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了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法。()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多篇章起始处多用四字成句,其中包含很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我的答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中“资”的意思是:()

? A、资本 ? B、资鉴,借鉴 ? C、资金 ? D、谈资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君”的意思是:()

? A、君子 ? B、君主 ? C、君王 ? D、主宰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从中国阴阳学的角度说,儒家强调阳,道家强调阴,两者互补。()我的答案:√得分:分

“知其白,守其辱”这句话中,“辱”的意思是“黑”与“白”相对。()我的答案:√得分:分

  下列哪项是老子对战争的态度:()

? ? ? ? A、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B、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C、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D、国家混乱,有忠臣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

? ? ? ?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C、以丧礼处之

  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的答案:D 得分:分答案:C 3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吉事尚右,凶事尚左”。()我的答案:×得分:分

  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我的答案:√得分:分

“化儿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句话中的“无名之朴”指的是:()

? ? ? ? A、国君 B、圣人 C、道 D、上天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道德经》里“执大象,天下往。”中“大象”的意思是:()

? A、一种动物 ? B、大道 ? C、大的景象 ? D、现象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这句话中的“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道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的答案:×得分:分

  成语“大器晚成”出自:()

? A、《资治通鉴》 ? B、《周易》 ? C、《孟子》 ? D、《道德经》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这句话中“昧”的意思是:()

? A、愚昧 ? B、蒙昧 ? C、看不清 ? D、不明白

  我的答案:A 得分:分答案:C 3

  在老子看来把自己主动放到“弱”的位置是懂得“道”,运用“道”的结果。()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认为最好的读书人听到“道”就相信它并且按照“道”去做事情。()我的答案:√得分:分

  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 A、大成若缺 ? B、大盈若冲 ? C、大屈若直 ? D、大智若愚

  我的答案:C 得分:分答案: D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句话由老子的哪句话演变而来:()? A、不出户,知天下 ? B、不窥牖知天道 ? C、智慧出,有大伪 ? D、居善地,心善渊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老子认为“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我的答案:√得分:分

《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因此老子是唯心论者。()我的答案:×得分:分

“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

? ? ? ? A、《诗经》 B、《尚书》 C、《道德经》 D、《易经》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中“言”的意思是:()

? ? ? ? A、说话 B、发言 C、言论 D、发号施令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中“始”指的是“道”。()我的答案:√得分:分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秧,是谓袭常。”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两句话中的“袭”字意思相同。()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中“闷闷”的意思是:()

? ? ? ? A、宽松 B、不开明 C、憋闷 D、暴虐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的观点:()

? ? ? ? A、曾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与老子的下列那个观点相一致:()

? ? ? ? A、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C、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D、欲将弱之,必固强之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违法之人就越多。()我的答案:√得分:分 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

? A、上善若水

?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D、希言自然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老子看来摆正位置的重要标志是:()?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B、太上,下知有之 ? C、致虚极守静笃 ? D、大邦者下流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鲜”指的是海鲜。()我的答案:×得分:分

  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此三宝一曰慈,二曰检,三曰:()

? A、五日三省吾身 ? B、诲人不倦 ? C、上善若水 ? D、不敢为天下先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

? A、广泛 ? B、广阔 ? C、大方 ? D、广大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指的是有好处的时候不敢把个人的利益摆在天下民众之先。()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中“愚”的意思是“愚蠢”。()我的答案:×得分:分

“常有司杀者杀”这句话中“有司杀者”指的是:()

? A、杀人机构 ? B、国家机器 ? C、执法者 ? D、天道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 A、谁敢 ? B、怎么敢 ? C、我怎么敢

? D、我敢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句话中的“坚强”与现代文中的“坚强”意思相同。()我的答案:×得分:分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在这句话中暗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治国的理想目标是:()

? ? ? ? A、小国寡民

  B、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C、圣人在天下 D、财货有余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

? ? ? ? A、司马迁 B、庄子 C、曹雪芹 D、老子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老子和孔子二人对于“以德报怨”的做法都持反对的态度。()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此人指的是:()? A、司马迁 ? B、曹雪芹 ? C、孔子 ? D、老子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 A、分封制 ? B、禅让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下列哪位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A、孟子 ? B、荀子 ? C、朱熹 ? D、孔子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我的答案:√得分:分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

? ? ? ? A、司马迁《史记》 B、李泽厚《论语今读》 C、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D、钱穆《论语新解》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

? ? ? ? A、楚人 B、齐人 C、鲁人 D、宋人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一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从政阶段。()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 ? ? ? A、吃饭 B、学习C、为政 D、交友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论语”二字中“论”商务意思是:()

? ? ? ? A、谈论 B、讨论 C、论述 D、编撰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晚年很凄凉,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徒之痛。()我的答案:√得分:分

《论语》每章的名字源于每篇第一章起始的几个字。()我的答案:√得分:分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中的“习”本意指:()

? ? ? ? A、操练 B、学习C、小鸟学飞行 D、练习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 A、练 ? B、勤 ? C、苦 ? D、乐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我的答案:√得分:分

  下列哪位不是“孔子四配”之一:()

? A、颜回 ? B、曾参 ? C、孟轲 ?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分答案:D 2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下列哪位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学说:()

? A、自贡 ? B、有子 ? C、颜回

? D、子路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我的答案:×得分:分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

? ? ? ? A、《道德经》 B、《论语》 C、《为学》 D、《学记》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

? ? ? ? A、拜师 B、立志 C、博览群书 D、游学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史记》中“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以下哪个道理:()

? A、大德不官 ? B、大道不器 ? C、大信不约 ? D、大时不齐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A、德 ? B、礼 ? C、义 ? D、仁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 A、巧言令色,鲜仁矣。? B、君子不重,则不威 ? 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 D、贤贤易色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我的答案:√得分:分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

  我的答案:×得分:分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这句话出自:()

? ? ?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

? ? ?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曾子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

? ? ? ? A、孔子 B、子黔 C、子路 D、子贡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论语的结构是绝对的首尾呼应。()我的答案:×得分:分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

? A、道之以德 ? B、道之以礼 ? C、道之以理 ? D、道之以才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 A、4 ? B、5 ? C、6 ? D、7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我的答案:×得分:分

《诗经》有300篇,故简称《诗经三百》。()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易经》乾卦由()个阳爻组成。()

? A、5 ? B、6

? C、7 ? D、8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乾卦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元 ? B、亨 ? C、利 ? D、夏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

? A、《易经》 ? B、《道德经》 ? C、《大学》 ? D、《诗经》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孔子看来“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养 ? B、奉 ? C、亲

? D、敬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下列哪位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且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

? ? ? ? A、颜回 B、冉有 C、子游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我的答案:√得分: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殆”的意思是:()

? ? ? ? A、懈怠 B、怠慢 C、倦怠 D、危险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

? ? A、做事目的 B、做事手段 ? C、做事方法 ? D、做事动机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认为“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我的答案:√得分:分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

? A、犯错 ? B、错误 ? C、措施 ? D、放置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 A、军师 ? B、国师 ? C、国老 ? D、国公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句话中“阙”的意思是:()? A、保留

? B、去除 ? C、提出 ? D、解决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我们在读经典时应独立思考,不要盲目信奉前人的注解。()我的答案:√得分:分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

? A、群 ? B、排 ? C、行 ? D、列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是”的意思是:()

? A、是的 ? B、是不是 ? C、这种事情 ? D、是非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我的答案:√得分:分

“仁者爱人”指的不仅仅爱亲人,还包括芸芸众生,世间万物。()

  我的答案:√得分:分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

? ? ? ? A、《述而》篇 B、《为政》篇 C、《八佾》篇 D、《学而》篇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吾不与祭,如不祭”中“与”的意思是:()

? ? ? ? A、给予 B、组织 C、与其 D、参与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我的答案:×得分:分

“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我的答案:×得分:2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君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 A、仁 ? ? ? B、理 C、乐 D、义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

? ? ? ? A、智 B、义 C、信 D、仁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既看到了他的道德方面,也看到了他的历史贡献。()我的答案:√得分:分

  古代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仁人”“仁者”,但孔子都一一否认。()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在《论语》里有云:“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中“一”指的是:()

? ? ? ? A、信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衣蔽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句话是孔子对下列哪位的赞扬:()? A、子黔 ? B、子游 ? C、子贡 ? D、子路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我的答案:×得分:分答案:√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云“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子妻之”。此人是:()? A、子贱 ? B、子路 ? C、公冶长 ? D、子贡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方法是:()

? A、君子哉若人 ? B、听其言观其行 ? C、善与人交 ? D、三思而后行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

? A、颜回 ? B、孟武伯 ? C、冉雍 ? D、南容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左传》的作者是:()

? A、曹雪芹 ? B、左丘明 ? C、司马迁 ? D、周敦颐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

? A、《学而》 ? B、《为政》 ? C、《里仁》 ? D、《公冶长》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的做法。()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的好学和()。

? ? ? ? A、孝 B、坚毅 C、积极 D、乐观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不迁怒,不贰过”中“贰”的意思是:()

? ? ? ? A、2 B、两个

  C、第二次,再次 D、第二个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所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之人是:()

? ? ? ? A、子路 B、颜回 C、宁武子 D、公冶长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4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答案:√得分:分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逝”的意思是:()

? ? ? ? A、往逝 B、往救 C、已逝 D、去逝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

? ? ? ? A、史实 B、史诗 C、华丽的言辞 D、历史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下列哪部书可以看做读《论语》的参考书。()

? ? ? ? A、《史记》 B、《荀子》 C、《左传》 D、《孟子》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中“乐”字的读音古今相同。()我的答案:×得分:分

  下列哪项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 ? ? A、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渔 B、授之以政 C、诲人不倦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

? ? ? ? A、为政 B、仁义 C、教育 D、道德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信而好古”,因此孔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的答案:×得分:分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答案:√得分:分

  子贡曰“伯夷、齐叔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怨”的意思是()。? ? ? ? A、后悔 B、仇恨 C、抱怨 D、不满意

  我的答案:A 得分: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

? ? ? ? A、孔子 B、子贡 C、曾子 D、颜回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孔子三忘是指忘食、忘忧、忘老。()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四忧包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我的答案:√得分:分

  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的方法被称为:()

? ? ? ? A、旁敲侧击 B、执两用中 C、投石问路 D、摸着石头过河

  我的答案:B 得分:分 “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

? A、大意 ? B、表意 ? C、意思 ? D、猜测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次。

? A、86 ? B、91 ? C、109 ? D、117

  我的答案:C 得分:分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我的答案:√得分:分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 A、山梁 ? B、雌 ? C、雉 ? D、时

  我的答案:D 得分:分

《老子》与《论语》2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老子》、《论语》

  张翼星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26日 00:00:00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学术界不同层次的“国学热”已经多次兴起,说明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线索不容中断,自古流传、溶入血脉的文化典籍的意义不会消失。炎黄子孙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割断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应当共同守护民族文化的原 典和基因。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究竟首先或主要读什么书呢?历来有不少学者开列过“国学书目”,一般都在几十本以上,今日的专门研究者或尚可参考利用,广大读者多半望而生畏。梁实秋先生曾说:“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雅舍小品选》)钱穆先生曾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新解》)1978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座中又提出七本“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近来也有学者建议读《论语》、《孙子兵法》、《老子》、《周易》。我则主张更集中一点,先把《论语》和《老子》读好,然后逐步扩展。理由如下:

  1.《老子》《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把这两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铺垫一个较为开阔的思想平台。《论语》和《老子》在问世以来的二千余年间,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无不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读通《论语》和《老子》。这是没有疑问的。

  2.这是两本有利于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的书。

  正因为《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家和道家的最早代表作,所以,熟读了这两本书,就为传播中国文化,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胡适、冯友兰等老一辈学者,当年出国留学时,已有国学的深厚根底,这是他们融合中西文化,进行综合创新的基本条件。近一百年前,胡适在美国就发现中国某些留学生忽视传统文化,不读中国文化典籍,他为此感到羞耻和焦虑。今日的情况更为严重,不少留学生、“海归派”,确实连《论语》和《老子》都没读过,试问他们怎么传播中国文化,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有多少发言权?又怎能比较与融合中西文化,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呢?此外,据我所知,国内有一些热衷于讲“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们对“四书”“五经”或《论语》、《老子》,都没认真地读过一遍。这不正是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么?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我们应当老老实实地打点基础,先把《论语》、《老子》读懂、读熟,然后才能对国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点发言的资格,做点扎实的工作。

  3.这是两本在教育上体现人类精神家园的书。

  国内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围着考试转,而且引导考试围着教材、讲义转。一些大学生学了四年,上了二、三十门课,考试通过了,文凭拿到手,却主要读了一堆教材、讲义,而很少直接接触原著、经典。因为对付考试,读读教材就够了。殊不知优秀教材,固然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可不读,但终究是第二手的辅助性读物。大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素养,就必须直接攻读原汁原味的原著和名著。只有这些著作才是经过时间检验和历史淘洗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可靠来源或依据,从中不仅可以学习思想观点,而且可以学习研究方法,还可体验学者、大师的品格与魅力。所以,攻读原著是基本功的训练,是学术上登堂入室所必经的途径。应试教育和沉重的课程负担,让学生只读教材,不读原著,实际上是让青少年一代逐渐离开了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误区。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的教育体系都是不一致的。《论语》和《老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原著,国学研究的本源性著作,它应当是每一个有条件学习的中国人,首先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必读书。可是,我个别问过十多个大学生(包括文、理科),是否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或《老子》?都说没有。这个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感到困惑。西方有的大学生都读过这两本书,中国的大学生,却普遍地没有读过,这是说不过去的事情。我认为,不论功课怎么忙,事情怎么多,在大学本科的四年里,一定要抽时间认真地读一读《论语》和《老子》,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就自觉地把它作为必修的自学课。书中的有些段落,可以背诵下来,并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与思考。可以让《论语》、《老子》中的思想首先在大学师生中普及,然后在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企业家和企业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中普及,并逐步在市民、百姓中普及。这是可能做到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经过这种普及,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就可以在精神的层面,得到普遍的提升。在这种普及的基础上便可以逐步提高,从各个方面展开比较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又可以推动更为广泛的普及。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又多是孔子与其弟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比较形象、生动;《老子》(又名《道德经》)则是一部富于诗意的散文。两书内容丰富,深蕴哲理,篇幅较短,言简意赅。《老子》只有五千字,《论语》也不过一万两千字。先读《论语》和《老子》,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好比垫下两块传统文化的基石。接下来就可以逐步扩展。比如,从《论语》就可以扩展到《孟子》、《大学》、《中庸》,或整个“四书”、“五经”。从《老子》可以扩展到《庄子》、《淮南子》等道家的其他著作。

《论语》与《老子》虽然比较好读,但终究是古代典籍,难解和易于发生歧义的地方是有的。首先要尽量读懂,必要时可适当参考某些学者的注解或评论性著作,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读别人的“心得”或“讲解”,而要自己直接把原著读懂,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读熟,并且进一步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来。这就必须勤于思考,勇于提问,还要善于分析和批评,看到它的局限性。对原著、名著,是必须反复阅读、反复提问和体味的。像熊十力先生所说:“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这既要下功夫,又是一种精神自由而愉悦的活动。孔子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这里像是道出了学习、教育的三个层次:“知之者”,大致是获得或传授知识的层次;“好之者”,则是从学习中引发了兴趣,激发了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动力;“乐之者”则更进一步,从学习和探讨中形成思想的升华,产生高度愉悦的心情,或对研究“欲罢不能”的迷恋状态。这是读书、学习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我们读《论语》和《老子》,或读其他原著和名著,以及从事各项学习和研究,都可以追求这种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老子》与《论语》3

《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老子》15句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这些国学经典名句,句句说尽人生的哲理……】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

  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1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这句话告诫我们一定要对一些事情保持敬畏之心。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

  教育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7.【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为政

  8.【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9.【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10.【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没有人接受并重用他,他并不灰心。弟子子贡以得到美玉如何处理问孔子,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卖掉它,卖掉它,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

  12.【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有很多,意在告诫别人稳重行事。

  13.【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春秋时期,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说:'不全对,君主一句话下边不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

  修身

  14.【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15.【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传,成传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

  16.【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三省吾身,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17.【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18.【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文质彬彬'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处事

  20.【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他,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世称孙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风度;但也反映了古时女子的卑贱,被当作礼品送来送去。

  21.【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22.【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23.【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24.【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释义>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要强多了。

  25.【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感悟

  26.【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欧阳修,一向治学严谨,直至晚年,不减当初。他常将自己平生所写的文章,清理出来进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复推敲,甚是认真。为此,他整天辛苦劳累,有时直忙到深夜。夫人见他年岁已高,还如此尽心费神,恐其操劳过度,影响健康,十分担心,目 前制止。她关切地对丈夫说:'官人,何必如此用功,不惜贵体安康,为这些文字吃这样多的苦头,官人已年迈致仕(退休),难道还怕先生责难生气吗?'欧阳修回答说:'不怕先生生气,只怕后生生讥,后生可畏耶!' 27.【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释义>快乐得忘了忧愁。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老子》与《论语》3篇 浅谈《论语》相关文章:

论语读后感12篇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31篇(论语每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以上3篇 《论语》读书笔记

描写初中生论语读书笔记3篇(《论语》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论语》阅读心得3篇 阅读论语,写一段心得

论语读书笔记六以上3篇(读书笔记《论语》)

论语读书笔记左右3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后感12篇(论语读后感)

我学《论语》的故事-小学记叙文3篇 关于论语学的小故事

《论语》读书心得12篇(读论语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