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3篇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文章

时间:2022-10-24 14:49:4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3篇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文章,供大家阅读。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3篇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文章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1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a)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泼。(a)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b)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a)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a)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abc)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abc)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2、自然整枝:生长在树冠下部和内部的枝、叶,因受光量不足,同化能力弱,当树叶生产的有机物资量低于消费量时,叶便会枯黄脱落,枝条逐渐自然枯死。即出现所谓的“自然整枝”现象

  3、花相:观赏树木植株上去不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

  4、优势种:占据群落最大面积的植物种类即为优势种

  5、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6、花镜: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7、地被植物:一般指低矮的植物群落,能覆盖地面,包括草本、蕨类、小灌木和藤本

  8、疏林草地:郁闭度在之间的疏林地为疏林草地

  9、行道树:主要指栽植在道路系统,如公路、街道、园路、铁路等两侧,整齐排列,以遮荫,美化为目的的乔木树种。

  10、季相:植物外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五、简答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行道树种选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树冠整齐,冠幅较大;(2)抗逆性强;耐修剪;(3)根系发达;(4)生长迅速,寿命长,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花,果实便污染街道环境;(5)大苗、大树移栽容易(6)树干下部不萌生新枝

  2、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有何意义?

(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3)古树名木是历代陵园、名胜古迹的佳景之一;(4)古树是研究古自然的重要资料;(5)古树对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的意义;(6)古树对于树种的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简述园林树木栽种的基本程序?

  1)放线定点、根据图纸的种植设计,确定各树木的种类和种植点。(2)挖穴(刨坑)根据树种根系情况(土球大小),土壤情况决定挖坑的规格。(3)栽植修剪,(4)种植(5)栽后的管理

  4、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树种要基本切合自然植被规律(2)以乡土树种为主(3)常绿落叶树种配合(4)速生也长寿树种接合5、园林树木配置的艺术手法包括哪些?

(1)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形态的对比与调和。(2)平衡与动势(3)节奏与韵律(4)主调、基调、配调及转调

  六、应用题(共25分,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

  1、试论述树冠为尖塔型的园林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

(1)树冠结构特征:顶端优势明显,主枝以中央主干为纵轴,以近水平斜生在主干上,树冠剖面基本以树干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个形体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在顶部形成尖头状,整体树形呈金字塔型。如雪松,水杉等冲天树、连香树等。

(2)观赏特点:树冠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为主,具有由静趋于动的意想,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轮廓分明,形象生动,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

(3)应用:在草坪、广场或其它园林构图中心孤植做主景;丛植做主景或背景;列植,包括对植做配景;与其它植物或园林要素配合成景。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2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大纲

  Landscape Plants Application 学时:36学时 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0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 课程代码:ZR0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500字左右)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植物是园林中最主要的、也是具有生命力的造景要素之一。《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植物与规划设计的衔接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充分运用园林艺术设计、生态学、城市设计的相关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植物材料,并与其他造园要素有机结合,以实现园林绿地的生态、美学、社会、景观功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建立在植物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生态学等关于植物类课程的基础之上,同时具备园林设计艺术原理、景观设计学等相关的设计类理论知识。根据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所具有的建造功能、美学功能、环境功能等,充分利用各类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合理配置,以创造适合于不同绿地功能的、多样性的、富有地域特点及文化内涵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

  3、课程教学改革

  该课程涉及植物及规划设计两方面的基础知识,故在讲授时必须两者有机融合,教学手法尽量多样化,具体表现在:(1)利用多媒体,传授尽量多的信息量;(2)结合泰安市或校园、其他企事业单位中现有绿地植物造景现状,或者其他国内外优秀园林植物造景实例,进行评析、借鉴;(3)理论讲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二、教学大纲内容(不可只列章节题目,应写出具体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参考提供的材料)绪论(2学时)

  1、植物造景的概念和意义

  2、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3、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①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的特点。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思考题:谈谈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6学时)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整体类型

  一、乔木;

  二、灌木;

  三、藤本植物;

  四、花卉;

  五、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姿态

  一、树形;

  二、园林植物各部分的姿态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色彩

  一、枝干的色彩;

  二、叶的色彩;

  三、花的色彩美;

  四、果实的色彩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芳香

  一、香花植物;

  二、分泌芳香物质的植物 第五节 园林植物的质感

  一、植物质感的类型;

  二、植物质感的特性与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① 园林植物观赏特性的综合表现。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如何组织植物景观,使观赏特性互补,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2学时)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一、植物构成空间;

  二、障景;

  三、控制私密性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一、完善作用;

  二、统一作用;

  三、强调作用;

  四、识别作用;

  五、软化作用;

  六、框景作用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

  一、净化空气;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三、降低城市噪音;

  四、净化水质;

  五、保持水土,防灾减灾

  本章重点、难点:① 植物空间的构成及空间的特性

② 植物的各种美学功能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与发挥 ③ 植物的环境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谈谈植物空间的构成及空间的特性的认识? 第三章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理(6学时)

  第一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学原理

  1.温度与植物景观设计;2.水分与植物景观设计;3.光照与植物景观设计;4.空气与植物景观设计;5.土壤与植物景观设计;6.人工群落模拟设计

  第二节 园林植物设计的美学原理

  1.色彩美原理;2.形式美原理;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借景、“意”景、障景、框景等)

  本章重点、难点:① 园林植物意境美的创造;② 生态学原理与景观设计原理在人工园林植物群落模拟中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谈谈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的认识? 第四章 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6学时)第一节 植物配置的原则

  第二节 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

  一、孤植;

  二、对植;

  三、列植;

  四、丛植;

  五、群植;

  六、林植 第三节 攀援植物造景的形式

  一、附壁式造景;

  二、篱垣式造景;

  三、棚架式造景;

  四、立柱式;

  五、假山置石的绿化

  第四节 花卉配置的形式

  一、花坛;

  二、花境;

  三、花卉专类园;

  四、花台;

  五、花池和花丛 第五节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造景设计

  一、草坪;

  二、地被植物

  本章重点、难点:①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②攀援植物造景的形式。

  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谈谈对乔灌木配置几种形式的认识?

  第五章 道路和广场植物景观设计(4学时)第一节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一、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二、城市道路分类与绿地类型;

  三、一般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四、林荫道和步行街的植物造景 第二节 园林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

  一、园林道路概述;

  二、园林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三、园路局部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三节 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

  一、高速公路的特点和绿化原则;

  二、中央隔离带绿化设计;

  三、边坡绿化设计

  四、防护林带结构配置 第四节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

  一、概述;

  二、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绿化特点;

  三、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 本章重点、难点:道路和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景观营造。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道路和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

  第六章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3学时)第一节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一、居住区绿化的指标;

  二、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

  三、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

  三、宅旁绿地;

  四、居住区道路绿地;

  五、临街绿地

  本章重点、难点: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景观营造。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 第七章 建筑与植物造景(3学时)第一节 室外植物造景

  一、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协调;

  二、建筑门、窗、墙、角隅的植物配置 第二节 室内植物造景

  一、室内环境、生态条件;

  二、室内植物的选择;

  三、室内庭园植物景观设计 第三节 屋顶花园设计

  一、屋顶花园的功能;

  二、屋顶花园的生态因子;

  三、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营造 本章重点、难点:屋顶花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景观营造。

  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古典园林的建筑与现代建筑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相同和不同?

  第八章 水体与植物造景(4学时)第一节 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 第二节 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

  一、水体植物配置的原则;

  二、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 第三节 堤、岛的植物配置

  一、堤;

  二、岛

  第四节 水边和驳岸的植物配置

  一、水边的植物配置;

  二、驳岸的植物配置;

  三、水边绿化树种选择 第五节 水面的植物配置

  本章重点、难点:水生植物的景观设计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及景观营造。

  建议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图+文+教学片)手段为主,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不同水深的植物配置,对于植物材料的选择,所遵循的原则?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本课程实验按30%计入课程总成绩,确定最终成绩。附:教学参考书目

  1.教材

《植物造景》臧德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参考书 《植物造景》,苏雪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Norman 著,曹礼昆 曹德琨译,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赵世伟 张佐双,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朱钧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3

  园林实习总结

  班级:09园林二班 姓名:黄一本 学号:23

  指导老师:崔欣、赵和祥

  实习地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

  实习要求:调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的植物造景状况,分析其造景手法及利弊

  本次园林植物造景实习的重点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目的在于

  通过实地调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理想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为将设计付诸实施的可能性积累经验。在学习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是错误的做法,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

  结合园林花卉学及园林植物栽培学实习内容和经验总结,从植物材料、设计理念、施

  工情况、景观效果及养护管理情况等方面对植物造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接下来将从实际景观出发,结合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从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

  式、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这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特性、观赏特性,又要考虑季相和色彩、对比和统一、韵律和节奏,以及意境表现等艺术问题。园林植物造景,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群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美观原则、适用原则、多样性原则、地方特色等,植物的造景形式是指按照树木的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依其姿态、色彩、干形进行平面和立面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自由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树木景观。

  树木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是可以归纳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具体又

  可以分为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等形式

  孤植,休息空间的中心位置设置花坛,以高大的杨树孤植成景,使之成为此空间的视觉

  中心,对廊架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装饰的作用。

  用于孤植的树木要么挺拔高达,要么夜色鲜亮、花果美丽,要能够从背景中跳出来,要能够成为栽植空间

  丛植,植物组合而成,突出了小规模树木群体的形象美。丛植的构配置方式十分丰富,根据树木数量的不同,丛植要遵循不同的法度,比如“两株一丛要一俯一仰,三株一丛要分主宾,四株一丛的株距要有差异······”,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群植,由李及林下灌木组成的混交树群,成为主要景观之一,滨水景观效果好,同时也

  能成为岸边景观的背景。

  树群所体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内部不允许游人进入,因此不利于做庇荫休息之用,与丛植相比更注重乔灌的搭配。

  列植,杨树双列植于校园入口,使入口空间的边界更为明确,同时也起到了引导游人视线和路线的作用。列植的树木要保持两侧的对称性,但是并非绝对对称,如株行距不一定绝对相等,可以有规律的变化。既可以作为背景,也可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

.花境的设计

  花境是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花草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亦可点缀山石、器物。花境外形轮廓多较规整,内部花卉的配置成丛或成片,自由变化。花境增加了园林景观,还有分隔景观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花境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设计形式上分主要有单面观花镜、双面观花镜和对应式花境3类,从植物选择上,可分为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灌木花境、混合式花境、专类花境5类。

  农大中的花境有单面观花镜和双面观花镜两种设计形式,主要是灌木花境。

  单面观花镜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近道路设置,供一面观赏;

  灌木花境应用的观赏植物为灌木,以观花、观叶或观果的体量较小的灌木为主。花境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来体现,常见的配色方法有:单色系设计、类色系设计、补色系设计、多色系设计,农大中主要的花境配色方式为多色系设计,也有少量单色系设计。

  草坪的造景设计

  草坪是指一定的的设计、建筑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坪状草地,具有美化和观赏的效果。按照用途,草坪可分为:游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运动场草坪、环境保护草坪、其他草坪。草坪具有开阔明朗的空间特点,因此适宜的应用环境是面积较大的集中绿地,尤其是自然式的草坪景观面积不宜过小。

  草坪可以作为主景或基调,也可以与乔灌草植物材料结合,或与山石、水体、道路、建筑等配置。

  农大及滨河路中草坪的类型主要有游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主要的配置形式是作为主景、基调以及与其他植物材料结合。

  草坪与乔木树种的配置,草坪作为基调与树群相配既可以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又能加强树群、树丛的整体美。疏林草地景观应用最多的设计手法,既能满足人们在草地上游憩娱乐的需要,树木又可以起到遮阴的功能。配置时宜选用较高大的乔木,或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以突出景观效果。

  草坪做作主景,以其平坦、致密的绿色平面,能够创造开朗柔和的视觉空间,具有较高的景观作用,大面积的草坪能够形成开阔的局部空间,丰富了景点内容,并为游客提供安静的休息场所。树丛、树群做背景,应把树丛、树群配置于草坪边缘,增加草坪的开朗感,丰富草坪层次,并与草坪的色彩相适宜。

  草坪边缘的处理,采用路缘石与自然草坪相结合的处理形式,即明确了草坪与路面的界限,又实现了草坪与路面的自然过渡,路缘石对草坪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休憩座椅。草坪边缘设计既作为草坪的界限标志,也是构成草坪空间感的重要因素。

  2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

  园路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道路空间里植物景观的需要。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当以植物的形美色佳取胜,符合艺术构图的基本规律。

  园林道路主要分为主路、支路与小路等,不同的道路其路旁植物造景的方法不尽相同。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采用规则式配置。

  支路和小路两旁的植物造景设计可比主路更加灵活多样。由于比较狭窄,可以只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草,就可以达到既遮阴又赏花的效果。

  园路的设计应打破在路旁栽种整齐行道树的概念,可采用灌木、乔木、花卉、草坪草等复层自然式栽植方式。这些植物与路缘的距离可远可近,相互之间可疏可密。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高低因借,不拘一格。在树种的选择上,可突出某一个或数个具有特色的树种,或者采用某一类的植物,创造具有意境的园路

  路缘设计

  路缘是园路范围的标志,其植物配置主要是指紧临园路边缘栽植的较为低矮的花草和植篱,也有较高的绿墙或紧贴路缘的乔灌木,其作用是使园路边缘更醒目,加强装饰和引导效果。路缘的一般形式有草缘、花缘和植篱。

  滨河公园中的路缘形式主要是草缘和植篱。

  草缘,以沿阶草配置路缘,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特色,特别在长江流域的一些私家园林中更为常见。沿阶草终年翠绿,生长茂盛,常作为路缘边饰,也可用于山坡保持水土。如果在路缘铺以草本地被,在地被之外再栽植乔灌木,不仅扩大了道路的空间感,也加强了道路空间的生态气氛。

  植篱,园路以植篱饰边是常见的形式之一。应根据园路的具体位置、形式、景观效果来使用相应的植物来构建植篱。

  花缘是以各色草花做路缘,大大丰富了园路的色彩。

  广场的植物造景

  广场的植物造景形式,应该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广场的生态条件。植物选择既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又要结合广场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对比和衬托、韵律节奏和层次等艺术手法,才能达到合理、最佳的景观效果。

  广场园区的植物造景形式主要为规则式种植和集团式种植。

  规则式种植,这种形式属于整形式,多用列植乔木或灌木的手段,以起到严整规则的效果。既可以用作遮挡或隔离,又可以作为背景。植物选用耐干旱瘠薄、深根系的植物为主。根深不因践踏造成表面根系破坏而影响正常生长,并能抵御一般摇、撞和暴风雨的袭击。为防止过多践踏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可在种植林下开辟道路供人们行走

  集团式种植,乔灌草结合,配置成树丛,避免了成排种植的单调感,形式丰富、浑厚,远看时群体效果很壮观,近看又很细腻。集团式种植景观与花团相结合,整体性更强,严谨又不失变化。带状的种植联系了广场及公园,起到了导向作用。集团式种植也可以形成自然式搭配,应根据种植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配置形式。

  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园林实习,对植物造景的形式及其实际效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收获最大的地方在于,能够有意识的关注身边植物的设计,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在实习过程中,解决了书本学习中没有解决和理解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实际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片面地追求视觉效果或片面地强调环境效益,没有运用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去解决造景过程中的问题;对生态理论的生搬硬套,对植物生态理论的不结合实地情况的滥用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努力避免这些问题。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3篇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文章相关文章:

精选描写的植物作文4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优

两种植物的作文3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二

精选神奇的植物作文3篇(神奇的植物作文左右)

六年级关于植物的作文怎么写3篇 关于植物的作文六年级五左右

初中多肉植物观察记叙日记5篇(描写多肉植物的观察日记)

植物观察作文6篇 观察作文观察植物的作文

观察植物日记3篇 植物观察日记

植物描写作文12篇 描写植物的作文

春游植物园作文范文4篇 游植物园的优秀作文

桃花颂的作文-描写植物的作文2篇(我喜欢的植物桃花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