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3篇(高中美术案例)

时间:2022-10-27 18:20:08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美术3篇(高中美术案例),供大家品鉴。

高中美术3篇(高中美术案例)

高中美术1

  一说教材

  1、教学基本思路

  A、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借助课本上文字的提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画面的含义,然后举一反三,用类似的思路来理解其他作品,最后进行总结提炼。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把直观感受和思考、联想结合起来,能较为完整和充分地理解美术作品。通过相关的活动项目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所提供的图片可以大致分为三组:图1~图4是中国画,并且有题诗和画面的内容相印证。王冕题《墨梅图》的诗是“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徐渭题《墨葡萄图》的诗是“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项圣谟《大树风号图》的题诗是“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只要领会了诗的内容,画中形象的含义不难理解。

  郑思肖是宋元交接时期的人物,号“所南”,是怀恋南宋王朝的意思。他的“标准品牌”是“无根兰”,也就是说画的兰花没有根和泥土,别人问:根和泥土到哪里去了?他回答说,被番人(指蒙元统治者)掳去了!所以他画的兰花,除了表示一种高洁的品格之外,还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作于清顺治二年(1645),明朝刚刚灭亡,作为“遗民”的项圣谟在画面上表达的是一种凄凉无奈的情绪。

  第二组作品,包括两幅中国画和两幅油画,侧重于画面形象自身给人的心理感受。八大山人《安晚帖》上的题诗比较晦涩,但这条孤独的、翻着“白眼”的鱼本身就足以体现一种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绪。画中的诗是:“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谢中郎(谢万,东晋谢安的弟弟)经曲阿后湖,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渟著,纳而不流(指水只流进来,不流出去)。”传说因为秦始皇认为曲阿湖有王气,就凿动了湖的入水口,破坏其王气,因此名为“曲阿”。联系画面来看,似乎是表达一潭“死水”中的鱼的感受。任仁发的《二马图》后面有作者的跋语,直接点出了形象的象征含义:“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淤滥之耻欤?”

  关于凡·高的《艺术家的卧室》,教材中已有说明,成对的椅子和枕头暗示他对高更的盼望。创作该作品的这段时期凡·高住在法国南部一个叫阿尔的地方,几乎不和外人来往,而高更是他最亲密的朋友。此外,凡·高没有按照传统的透视画法来描绘这间卧室,而是采用了平面化的手法,使人感到紧张和焦虑。格斯顿原来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后来才画具象绘画的。他画的日常物品有一种神圣的意味。从画面上稚拙的表现手法上也可以看出一种顽强孤僻的个性。两件油画作品表现的都是艺术家的身边之物,也是他们非常熟悉、抱有深厚感情的东西。他们细心地描绘这些物体,是要表现自己特殊的心情。这一点跟前面几幅画是一样的。

  第三组作品,是美术家创造出一些具有明显特色的形象,以期获得影响和共鸣的例子。他们都具有风格简洁明快的特点。相对来说,这些作品的主题要直接和明显些,没有多少拐弯抹角的成分。和前面的作品相比,这组作品的特点是,一、画面上的形象不太依靠传统的程式或习惯性的符号(第一组作品所涉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其含义是相对固定的),而是美术家自己创造出来的;

  二、它们不是单纯抒发美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要产生社会效果,打动别人。胡一川和李桦的作品都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画面的诉求目的很明确。《怒吼吧,中国》用一个被捆住的农民来象征整个受压迫、受凌辱的中国人民。

  2、教学目标 :

  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掌握视觉艺术作品中象征和隐喻手法的使用,通过查找资料或借助联想来熟悉一些基本的视觉表现惯例,学会解读美术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教学重点、难点 :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理解视觉中的隐喻手法以及作品内容与美术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掌握视觉艺术作品中象征和隐喻手法的使用,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A、教材中的部分图像是有题画诗来补充说明画面含义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诗歌来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B、在课前,请同学们从网上或者画册中查阅一些关于名画,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学会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个性、信仰及见解。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和查资料,董得用一些作品产生的背景与作品形式之间的联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本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在欣赏过作品程中,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作品有一种更深的体会。

  三、说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教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适当安排在讨论过程中。

  四、说教具与学具

  教具: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进行教学。学具:作业纸、笔。

  五、说教学程 序

  借助图像和问题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A、导入

  提问1: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 竹 虚心、劲节(比喻“气节”)。菊 傲霜。

  梅 傲雪(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兰 高洁(比喻人品“清高”)。提问2:“四君子”题材除了在绘画中较多运用,在其他美术门类中有运用吗?如果有的话,它们是否也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意义呢?

  除了绘画作品之外,“四君子”题材也是家具等物品的装饰母题。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b、讲授

  1.观赏图片:《墨梅图》。

  梅花,因其盛开于早春和冰肌玉骨的傲霜特性,象征着古代文人所尊崇的高蹈远引、孤芳自赏的性格,故而历来是文学家所喜爱的创作题材,也是花卉画家所钟爱的表现对象。从这幅画上看,王冕的梅花继承扬无咎一路,用笔精练,墨色清淡。其勾花点蕊,极为自然,似于有意无意之中。

⑴提问: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

  画面上除了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

  出示王冕的题画诗。

(解释: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可见此图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⑵提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画?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结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说明他与元朝统治者的不合作。)2.图片欣赏:《墨兰图》。

  画兰用笔简逸,数笔兰叶夹双蕾,笔力劲挺硬朗,气格高洁清俊。其书画用笔颇具隶书内敛含蓄的笔韵。左下方钤一白文印,有“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数语,颇见其士大夫的自傲态度。另有“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题诗,极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元统治者的憎恨之情。

  提问: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由于“土为蕃人夺”,他画的兰花常露根不见土,这种爱国情怀为他的画作增添了不少光彩。3.图片欣赏:《墨葡萄图》、《大树风号图》、《安晚帖》。

  提问:联系图中的题画诗来说明:它们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每幅画都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从教材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借用传统的视觉图式不会束缚美术家的自我,相反,几乎没有人能够自己发明一套完全独创的视觉符号。例如,“四君子”题材在中国是一种通用的图式,但实际上每个美术家画出来的具体形态都不一样,所赋予这些题材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c、分组讨论

  1.分组观察、讨论《艺术家的卧室》、《画家的桌子》。

  2.提问:它们分别描绘了什么场景?画中的物品跟画家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d、集体讨论:《剪花娘子》、《到前线去》、《怒吼吧,中国》 对比分析:

  1.它们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区别?

  2.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种主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说出对作品的理解。)4.总结: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有的则需要通过语言(诗歌、题跋)来暗示。尤其是两幅油画作品,因为西方并没有中国画那种诗、书、画、印结合的传统,语言暗示的因素要小得多,更多的是靠画面本身来说明问题和表现情感。

  活动建议 :领会教材中几幅关于马的作品的内涵。分析这三幅马的形象可以先从画面的形式出发,但也有必要涉及到作者的背景。

高中美术2

  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课件下载)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常规)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 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其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3)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中国最早的宫殿之一建于3700年前的商朝,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例如汉朝在长安的三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唐代建都长安后,兴建了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可惜这些宫殿皆已不存在了。留存到现在的只有明清两代的宫殿了,其中保存得最完好,而且规模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宫殿是北京故宫,俗称“紫禁城”。

  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999间半,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周围有十多米高的宫墙和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宫墙的四角矗立着造型精巧、风格绮丽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外貌层层叠叠,异常美观。南面正门是中轴线的起点——午门。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

  进午门,过金水桥,两侧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朝房。穿太和门走过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园,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这是举行最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该殿建于八米高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之上,每层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龙凤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太和殿高居众宫殿之上,仰望宏伟的殿宇,背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更加威严无 比,造成一种威慑天下、惟我独尊的气势,使递次增强的空间序列达到了最高潮。“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比三大殿略小,整体布局很相似,又依次列于中轴线上。东西两侧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坤宁宫后是御花园。御花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栏中花木”,所“造成舒缓、和谐,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不远处矗立着50米高的景山,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为这宏伟壮丽的紫禁城画上了重重的句号。

  故宫的总体布局,其指导思想,就是要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达到巩固其政权的目的。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并注意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严谨对称、有主有从的布局,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魄。由此可见,建筑不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录象)

高中美术3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36分)

  1、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是学校进行

  的主要途经。

  2、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标准按教学活动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学习领域。

  3、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

  教材,新教材观是

  教材。

  4、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5、美术又称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功能

  功能和

  功能。

  6、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透视法又称

,常见的焦点透视有

  透视和

  透视两种。

  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9、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

  等方法。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等方法。

  10、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雕与

  雕。的作品《大卫》是一件

  雕作品。

  1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与。

  1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3、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全图长厘米,高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4、马蒂斯被称为是

  派派别的画家。

  15、毕加索是

  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

  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A、罗马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A、形体结构

  B、光线明暗

  C、光色变化

  D、意象效果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或范画)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六、技能题(共计20分)

  用草图形式创作《我的学生》。

  基本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构图饱满,表现力强;人物结构比例准确,服饰与环境关系处理得当。

  1、人文性、美育

  2、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3、4、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

  5、具性艺术、意向艺术、抽象艺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物资材料

  1、国古代山水画的兴起到隋唐以后,从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脱出成为独立的画科,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

  A、《游春图》

  B、《踏歌图》

  C、《溪山行旅图》

  2、汉代绘画还处于一个比较幼稚的时期,还不会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用

  的办法把想要表现的各种人物活动场景都充分表现出来了。

  A、三

  远

  B、焦

  点

  C、平

  列

  3、在山西芮城县发现的永乐宫,完整的保存960平方米的元代道教壁画。

  A、1956年

  B、1955年

  C、1952年

  4、中国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主要是在。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中后中后期

  C、30年代

  5、木刻与漫画都是在民族的存在与发展中发挥了

  的作用,使艺术服务于革命,服务于社会。

  A、推动社会变革

  B、推动社会发展

  C、促进生产力

  6、《溪山行旅图》的画面取景是

  取景方法。

  A、平远

  B、高远

  C、深远

  7、木刻《卖血后》采取的表现手法富于装饰性。

  A、象征性

  B、夸张性

  C、抽象性

  答案:ACCCABA

  1、《清明上河图》是______代画家________的作品。

  2、美术的六大门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4、美术的三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6、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语法规则):西方绘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中国画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是_______和_______。

  8、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像<<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9、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重在表达______________。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

  10、抽象艺术是在_______世纪形成的,用美术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1、抽象艺术分为两种:(1)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人们称之为_______或_______,(2)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创作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

  12、《红黑黄蓝构成》属于_______抽象,《牛顿色盘》属于_______抽象。

  13、如果说《捣练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写实的意味,那么《奔马》和《泼墨仙人图》则具有明显的_______意味。《1954》属于_______艺术。

  14、具象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 _______或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又称________。

  15、我们学过库尔贝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梁楷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达维特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徐悲鸿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油画。

  16、意象艺术不以_______________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具象艺术的两个社会功能是__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如果说达维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典型的肖像作品,那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即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_。

  18、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其中包括________的创新和______的创新两个方面。

  19、我们鉴赏具象艺术首先要分辨它是_______作品还是________作品;接着我们要看作品的____________;对具象艺术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才能做到。

  20、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_______,而纯粹诉诸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作者是:A齐白石B张大千C石涛D黄宾虹

  2、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3、一件作品完全采用了富有变化的线和色彩创作,它应属于()A具象艺术的作品B意象艺术的作品C冷抽象D热抽象

  4、关于《奔马》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在讲述笔法墨法的同时融入了西化的造型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B作者不仅擅长中国画,而且接受过严格的西方造型训练。C作者往往借奔马来表达他的民族意识。

  D该画作者是著名画家及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这是一幅油画名作。

  5、下列四幅画中哪一幅没有使用工笔技法()A捣练图B奔马C韩熙载夜宴图D簪花仕女图

  6、关于《捣练图》和《拾穗》两幅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描述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作品B都是油画作品C都是风俗画D都是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A梁楷B石涛C周昉D张萱

  8、关于红蓝椅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设计者是蒙德里安B主要运用了原色红黄蓝C采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或几何形态构成D是现代形式主义设计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蓝马》的作者是德国的马尔克,这是一幅具象艺术作品。

  B《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描绘当时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的作品。

  C《红黑黄蓝构成》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创作的热抽象作品。D《走下楼梯的裸女》是法国杜尚的抽象艺术作品。

  10、下列作品中属于肖像作品的是()

  A《血衣》B《教皇英诺森十世像》C《拂晓》D《占领总统府》

  11、传说中古希腊的两个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的绘画作品比赛,说明具象艺术()

  A“像不像”是判断具象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B忠于现实,即完全客观真实地描绘对象。

  C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D没有画家的主观感受。

  12、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B表现艺术C抽象艺术D意象艺术。

高中美术3篇(高中美术案例)相关文章:

高中生晚自习打牌检讨书2篇(初中生上课打牌的检讨书)

最新暑假随笔高中3篇(高中生随笔暑假)

英语高中作文3篇 高中生英语作文

实用的写物的作文6篇(写物的作文高中作文)

美术老师心得3篇 美术老师培训心得体会文库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刮画3篇 关于幼儿美术刮画的教案

高中生自我介绍范文3篇 高中生自我介绍范文作文

一路有你高中作文8篇 一路有你高中作文题目

高一人生作文3篇 人生作文高中议论文

高中生有关励志的故事3篇(关于高中生的励志故事)